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_第1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_第2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_第3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_第4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思考题: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发展过程形成规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魏晋南北朝前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朝代阶段起源发展成熟继发顶峰体裁特点作品神话传说志人志怪《女娲补天》搜神、世说柳毅、李娃三二、说岳金瓶、红楼唐代传奇话本演义文人独创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思考题: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的区别是什么?(2、3段)1、第一个提出把文学历史分开的是谁?他概括的文学的特征是什么?(3段)2、小说脱离历史成为文学创作是什么时候?代表作品是什么?(3段)这之前是什么样的?3、小说成为独立创作是什么时候?代表作品是什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小说来自民间,反映群众思想及生活。

这使得古典小说有了什么样的特点?二、史传文学对小说有较大影响。在哪些方面?三、小说的创作立足于现实。除《西游记》,你还可以举例吗?四、受封建正统文化压迫摧残,发展艰难。你还知道哪些生活无保障的大家与不知作者的名著吗?

吴组缃(1908.4.5—)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南京新民中学和上海持志大学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

1932年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1935年中断学习,应聘担任了冯玉祥的家庭教师及秘书。1936年与鲁迅、巴金、曹禺等六十三人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1938年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协会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46年至1947年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