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2第一章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目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及发展简史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发展简史45资本主义早期重商主义学派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当代西方经济学6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发展的。英语中:economy来源于希腊语,eco是“家务”的意思,nom是“规则”的意思,econom最初是指“家政管理”。※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5年):《经济论》,最早使用Economy一词,指家庭管理。※(法)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英)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古汉语中: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意指治理国家。7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在我国教学中,一般特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主流经济学内容的大综合)8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卡尔•马克思(Marx,karl)(1818,5,5—1883,3,14)●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父亲是一位律师。●1835年10月入波恩大学、1836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18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0年,修订《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1883年3月14日病逝。9弗里德里希•恩格斯(Engels,Friedrich,1820—1895)●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国巴门市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纺织厂的资本家。●1837年中学未毕业当商行办事员,后去纺纱厂工作。●1841年服兵役期间去柏林大学旁听,自学哲学等,进行社会调查。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得到马克思高度评价。●1844年8月,与马克思在巴黎第一次会面。●花十一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1885年)第三卷(1894年)。●1895年8月5日,即《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的第二年,恩格斯去世。10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指导革命的理论。根植于现实经济运动的沃土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理论来源。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1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12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发展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13人们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③劳动对象①劳动者的劳动②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厂房、道路等未经加工的自然物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它一方面是人和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人们之间发生联系和交往的社会过程。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14③劳动对象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①劳动者的劳动人的因素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物的因素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5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生产力的“倍增器”。=科学技术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16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既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关系,又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关系系统。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生产的结果;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积极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就会促进生产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17社会生产总过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产关系

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起点中介环节终点社会生产关系18社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决定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19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通过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相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在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中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是发源性的生产关系,其他各种生产关系都是由此派生的。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矛盾21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在同上层建筑的联系中,表现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至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决定反作用2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辩证统一决定反作用辩证统一2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根本任务:揭示社会生产关系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它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它的作用是客观的。25经济规律的特点:(1)总是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主体认识水平和利益关系的限制。经济规律的类别:»第一类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二类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三类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26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社会五种社会形态2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2)历史唯物主义(3)科学抽象法从具体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