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设计_第1页
《改革开放》设计_第2页
《改革开放》设计_第3页
《改革开放》设计_第4页
《改革开放》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知道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理解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一项创举。知道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的开放;知道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知道海南建省;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知道浦东开发开放。理解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标志。2.过程与方法聆听改革开放艰辛历程的叙述,感受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会利用图片描述历史过程,尝试从图片中感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方法。初步了解口述史实的收集整理方法,初步养成多角度收集历史信息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改革开放过程中思想解放的艰辛历程,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初步树立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进取的观念,理解邓小平等伟大人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的建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小岗村土地承包书影印件,告诉学生:它是一张土地承包书。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合同文本来看,这份承包书只能算是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君子协定”。然而,就是这张看似不起眼儿的合同,却是引发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在它的背后,究竟承载着一段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导入新课(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借地度荒:教师讲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居然出现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而诱因竟然是一场自然灾害。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在万里领导下的安徽省委组织恢复生产的措施却是出台了一个“借地度荒”的决定。在一次很普通的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发放救灾物品,组织恢复生产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然而,我们仔细看一看”借地度荒”的措施,却发现问题没有那样简单。出示:

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谁种谁收,国家不征粮食,不分配生产任务。

----------《党史纵览》2022第三期从生产的组织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看,这个措施显然是针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引导学生分析人民公社体制何以让农民无法度过灾荒?在同学们归纳人民公社体制的特征基础上,教师总结。2:小岗村的契约书出示:小岗村的承包书“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小岗村承包书师生结合材料共同探讨以下问题:看到这个契约,小岗村的村民要干什么?当时的政府,对待分田是一种什么态度?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坐牢杀头,说明分田非常危险,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如不成,就是说还有成功的可能,这个可能性在那里?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残酷的现实逼得善良朴实的农民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同命运抗争。那么,他们抗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小岗农民苦干一年,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0倍……。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3:争议中确定国策教师指出:安徽农民自发的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成功了,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已经被人民公社体制束缚的筋疲力尽的广大农民却争相效仿,纷纷实行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面对着农民自发的家庭联产承包的洪流,争议四起,争论不断。出示:主要争议有人说:家庭联产承包是搞资本主义。理由:是毛主席高度肯定人民公社、反对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有人说:家庭联产承包不是搞资本主义。理由:现在农民都赞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哪里?你的观点是什么?阐明你的理由?在师生共同讨论基础上,教师指出:又经几次反复,我国农村的体制改革终于尘埃落定。出示:农村改革的推进时程表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写入宪法。——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三)经济特区的建立1、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师指出:如果说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由农民自下而上推动进行的,那第二步就是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动实施的,即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英明决策。目的是: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吸收外资和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问题:那么,在思想解放之初,党中央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教师讲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后,中国领导人先后组织了20多个国外考察团,分赴世界各地,不仅是到我们的周边友好国家,甚至原来与我国不相来往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派出了考察团。在德国他们看到了什么是电气化和自动化,在日本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日本制造和现代化,在美国他们更是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差距。回国后,在报告中,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多数国家领导人的共识。出示:经济特区图,提出问题: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为什么选在这四个地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济特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中央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2、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出示: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图教师讲解:1984年,中央又进一步开放了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等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

可以说:至此,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具有了多层次的特点。(四)浦东的开发开放出示:浦东功能定位图教师引导:从浦东的功能地位图来看,国家要把浦东建设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区?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讲解:浦东开发开放后,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起来。乘着这股强进的东风,浦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出示图片“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上海人,我们在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而兴奋的同时,更应该了解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如果让你用人物访问的形式记述这段历史,你该拟定一个什么样的访问提纲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十四大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