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辣椒日烧病和烂果病的防治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辣椒日烧病和烂果病的防治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辣椒日烧病和烂果病的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辣椒日烧病和烂果病的防治

一、治辣椒日烧病辣椒日烧病又称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果实向阳面被阳光直射后失水褪绿,变成淡黄色或灰白色的革状,容易破裂,容易被其它菌腐生,长一层黑霉或腐烂。防治方法:1.合理密植,一穴栽2-3株;适时灌水、追肥、促进枝叶生长。2.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3.辣椒与玉米、豇豆、菜豆等高秆作物间作,以减少太阳直射,改变田间小气候,促进枝叶繁茂。二、辣椒烂果病辣椒、甜椒烂果是多种病害的共同症状,但病源不同,症状各异,防治方法也不一样。其主要烂果原因与防治措施是:1.软腐病引起的烂果。初呈水渍状暗绿色斑,后全果软腐,具恶臭,果皮变白,干缩后脱落或挂在枝上。其它部位很少症状。防治: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50%DT杀菌剂5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棉铃虫、烟青虫是传病媒介,要及时用菊酯类农药喷杀。2.疫病引起的烂果。多数先从蒂部染病,呈水渍状灰绿色斑,后迅速变褐软腐。潮湿天气,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果干缩不脱落。其它部位如茎杈枝叶上,常有水渍状褐斑。防治:可喷64%杀毒矾与55%瑞毒霉混合液(50千克水中,两药各加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3.灰霉病和菌核病引起的烂果。灰霉病以门椒、对椒发病较多,在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凹陷腐烂,呈暗褐色,表面出现灰色霉层,其它部位症状较少。菌核病由果柄发展到全果,呈水渍状腐烂,浅灰褐色,其它部位也有相似的症状。防治:湿度大时可用速克灵烟剂薰,湿度不大时可选喷速克灵、菌核净或50%速克灵与70%甲基托布津混合液(60千克水中两药各加50克),或40%菌核净与50%扑海因混合液(60千克水中二药各加50克),每6天1次,连喷2-3次。4.疽病引起的落果。辣椒接近成熟时易染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圆斑,中央灰褐色,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常密生小黑点。潮湿时,病斑表面常溢出红色粘稠物;干燥时,病部干缩成膜状,易破裂露出种子。叶片染病,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后变为边缘褐色,中部浅灰色的小斑。防治:可选喷百菌清、甲基托市津进行防治,每7天1次,连喷2-3次。5.绵腐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受害腐烂,湿度大时,有大量白霉产生。防治:可喷50%DT杀菌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6.黑霉病引起的烂果。一般果预先发病,也有的从果面开始,初期病部颜色变浅。果面渐渐收缩,并生有绿黑色霉层。防治:可喷50%DT杀菌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7.日灼病引起的烂果高温天气,果实向阳部分,受阳光直晒,使果皮褪色变硬,产生灰白色革质状斑,易被其它菌腐生,出现黑霉或腐烂。防治:应及时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均衡供水,可有效地减少该病发生。8.脐腐病引起的烂果。果实脐部受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迅速扩大,皱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