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IIII_第1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IIII_第2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IIII_第3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IIII_第4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III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金波工作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松门中学E-mail:jinbo23@163.com版权所有,盗用必究!本作品版权由金波老师所有,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19世纪末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概况1、美国:经济状况: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原因:书P105页①②③④⑤⑥帝国主义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经济发展快垄断形式高2、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状况:主要原因:书P106①②③④⑤帝国主义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3、英国:经济状况:经济缓慢发展,工业产量退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原因:书P107①②帝国主义特征:殖民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从殖民地榨取利润4、法国: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量退居第四位主要原因:书P107①②③④帝国主义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信贷资本发达5、俄国:经济状况: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不利因素--封建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热衷于侵略扩张缺乏资金帝国主义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经济落后,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有利因素—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增多6、日本:经济状况: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强国主要原因:①明治维新创造了前提条件(有利)②向外侵略扩张,提供了必的资金和原料③学习西方列强,大力发展工业④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帝国主义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不利)①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内市场十分狭小③国内资源严重不足④农业落后(所以日本依靠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而不是通过经济手段同他国竞争)二、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1、侵入朝鲜:1876年1894年1905年1910年2、侵入中国:甲午战争3、日俄战争:《朴茨茅斯和约》4、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影响对日本:是赢家,占领朝鲜,夺取台湾,从中国取得大量赔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的南部,为扩大侵略中国奠定基础。对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对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对俄国:表明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国内矛盾激化,导致1905年革命,促使俄国加紧同列强争夺巴尔干地区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1、概况:①亚洲殖民国家被殖民扩张侵占的国家和地区英国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中国法国土耳其、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俄国土耳其、伊朗、中国德国土耳其、中国美国菲律宾、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日本朝鲜、中国②非洲除埃塞俄比亚外几乎被瓜分完毕③拉美A、英美等殖民势力加紧独立后拉美的渗透,使许多拉美国家成为英美的经济附庸B、美国对拉美的侵略政扩张:“门罗宣言”“泛美主义”“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三个阶段)①:构成—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经济体系: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②: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开始形成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英法美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确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西欧国家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初步形成阶段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新潮流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亚非拉许多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的殖民征服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最终形成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巩固,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科技革命伴随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世界经济联系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已经奴役和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和人口③评价资本主义殖民体系A、最终形成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B、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C、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D、在它的统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其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经典题例]

[例题1]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概括了英国长期以来的外交思想,也是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外交准则。回答:

(1)何谓国际关系?结合帕默斯顿的话,指出导致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中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3)列举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体现这一外交思想的有关史实。

参考答案:

(1)国际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中国家、政党、国际组织等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中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分离聚合还是亲疏冷热,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由于各国的利益与力量不断变化,导致国际关系不断变化。此外,国家之间还与国家性质及其对外政策有着密切联系。

(2)反映了一种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3)英国虽与法、俄在亚非殖民地问题上争夺激烈,但为了维护其主要利益而与之结盟对付德国;意大利虽因与法国有矛盾而加入三国同盟,但一战爆发后,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例题3]19世纪末,美英两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结合史实说明原因,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参考答案:

地位: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跃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经济发展缓慢,退居世界第三位。

原因: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积极采用新技术,大量引进欧洲资本,吸收欧亚移民,开发西部,扩大国内市场,加上领土辽阔,资源丰富,所以美国经济发展迅速。

英国是老牌的殖民帝国,靠对殖民地的掠夺获取巨额利润,设备.陈旧,不采用新技术,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因而被美德超过。

经验教训:发展经济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设备,扩大海内外市场,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不能固步自封,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本,要注意引进外资,发展民族工业。1.第一次工业革命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略)

2.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

知识整合:一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在该时期内科技发明的成果都相对较多,又应用及时,资金、资源、市场的条件都较充分,所以发展迅速;二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下来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还处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最前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较好,海外市场较发达,在机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大投资规模上不够迫切,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