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细菌的形态观察_第1页
教学课件-细菌的形态观察_第2页
教学课件-细菌的形态观察_第3页
教学课件-细菌的形态观察_第4页
教学课件-细菌的形态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的形态观察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目镜物镜照明装置(聚光镜、虹彩光圈、反光镜等)。它使检视物放大,生成物象。2.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件.它起着支持调节固定等作用.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倒立的虚像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显微镜辨析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n: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镜口角(即入射角)D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看到的物象越清晰油镜使用的原理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浸没油与玻璃的折射率相近很多原来由于在透镜及载片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而损失的光线可以进入物镜,使照明亮度提高,改善观察效果。2、香柏油为介质增加了分辨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分辨率: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D=λ/2n·sin(α/2)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λ——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m)

n——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α——镜口角(即入射角)根据公式D=λ/2n·sin(α/2)

,增大分母,使得D值减小,分辨率增大。细菌形态观察方法

(一)简单染色法原理(二)革兰氏染色法原理(三)抗酸染色原理(四)芽孢染色原理(五)荚膜染色原理(六)鞭毛染色原理染色剂和染色原理微生物染色常用染料如下表:实验内容

(简单染色的方法和步骤)涂片自然干燥微火固定染色lmin冲洗吸干镜检实验内容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步骤)涂片,干燥、固定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lmin,用水冲洗用革氏碘液媒染lmin,用水冲去碘液用95%乙醇脱色10-30s,至乙醇液不呈现紫色蕃红染液复染lmin,用水冲洗吸干并镜检实验内容

(了解抗酸染色的方法和步骤)1.制片将少量草分枝杆菌制成菌悬液,80℃恒温水浴3h杀死菌体。取菌悬液涂片,自然干燥。2.染色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2滴,覆盖涂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有蒸气出现,不断补充染液,加热8~10min,弃染液。3.脱色用3%盐酸乙醇液脱色,至乙醇液呈淡红色或无色。4.水洗滴加蒸馏水洗去盐酸乙醇。5.复染加美蓝染液染lmin。6.水洗后自然干燥、镜检草分枝杆菌呈现红色。若用非抗酸性菌作为对照,则菌体被染成蓝色。实验内容

(了解芽孢染色的方法和步骤)孔雀绿染色法:取一干净载片,在载片中央加一小滴水,按无菌操作取巨大芽孢杆菌菌体少许混合均匀,制成涂片,风干固定后,在涂菌处滴加7.6%的孔雀绿饱和水溶液,间断加热染色10min后(注意添加染液勿使涂片干燥),用水冲洗。再用0.5%蕃红液染色lmin,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芽孢被染上绿色,营养体呈现红色。实验内容

(了解荚膜染色的方法和步骤)1.制片加一滴6%葡萄糖水溶液于载片一端,挑取少量胶质芽孢杆菌与其混合,再加一滴黑色素充分混匀。用推片法制片,将菌液铺成薄层,自然干燥。2.固定滴加l~2滴无水乙醇覆盖涂片,固定lmin,自然干燥。3.染色,冲洗滴加结晶紫,染色2min,用水轻轻冲洗,干燥后镜检。有荚膜的菌、菌体呈紫色,背景灰黑色,荚膜不着色呈无色透明圈。无荚膜的菌,由于干燥菌体收缩,菌体四周也可能出现一圈狭窄的不着色环,但这不是荚膜,荚膜不着色的部分宽。实验内容

(了解鞭毛染色的方法和步骤)1.载片的清洗:将载片洗净浸泡在95%乙醇中备用。2.实验菌种的准备:将枯草芽孢杆菌在新制备的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斜面下部要有少量冷凝水),连续移种3~4次,每次培养12~18h,最后一次培养12~16h。3.制片:擦干载片,在载片一端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苔底部有水部分的菌体(注意不要挑出培养基),将接种环悬放在水滴中片刻,将载片稍倾斜,使菌液随水滴缓缓流到另一端,可再返转一次使菌液流经面积扩大,然后放平,自然干燥。4.染色(利夫森氏染色法):用蜡笔将涂菌区圈起,滴加染液,过数分钟后,当染液的1/2以上区域表面出现金属光泽膜时,用水轻轻将金属膜及染液冲洗干净,自然干燥。镜检镜检时应在涂片上按顺序进行观察,经常是在部分涂片区的菌体染出鞭毛,菌体及鞭毛均为红色。实验材料Ⅰ(一)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染液简单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氏碘液、95%乙醇、蕃红染液。实验材料Ⅱ(三)标本细菌三型、四联球菌、荚膜、芽孢。(四)其他物品无菌水、显微镜、载片、盖玻片、酒精灯、吸水纸、香柏油、擦镜纸、接种环。实验内容

(一)成片观察(1)观察细菌三型涂片,比较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的形态。(2)观察四联球菌的形态及排列方式。(3)观察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芽孢,褐球固氮菌的荚膜的形态。实验内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