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_第1页
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_第2页
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_第3页
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_第4页
诚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诚信的含义诚:指真心实意,真诚实在的意思;信:指诚实不欺骗,相信不怀疑,真实可靠的意思。通俗的说,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用、老实不虚假。作为一种道德品行,它既指人在心意上的真诚,也包含言行上的守信。它的反面是虚情假意,言行不一,不守承诺。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修行和基本行为规范,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之根本。

二、诚信的起源(一)、人类诚信思想与行为的社会性起源。人类的诚信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道德阶段,进入到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道德阶段,再发展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阶段,相应地依次形成了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二)、人类诚信思想与行为的历史性起源。1、先秦儒家:“诚”主要指笃信鬼神的虔诚。2、孔子:“诚”虽未形成理论概念,但他多处讲“仁”,其修己爱人的内在意蕴与“诚”是一脉相通的。3、孟子:“诚”逐步成为体验道德本体、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如: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4、荀子:发挥了孟子“诚”的思想,并开始以“诚”涉政,把“诚”从做人之道扩展为治世之道,指出“诚”乃“政事之本”。5、汉代以后,儒学受到冲击,“诚”的崇高地位逐步丧失,但至宋明时期,伴随着理学的复兴,“诚”重新被理学家们所重视。宋明理学家们不仅对“诚”的内涵作出哲学思辨的演绎,而且把“诚”作为维护封建“天理”的精神元点加以阐发。6、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大师王夫之在道德修养论上充分肯定“诚”的价值。他对“诚”的解释是:“诚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尚书引义》)要求人们按照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去认识它,“诚”,就是“实”。7、古汉语中,诚、信是独立的两个字,没有这两个字的合成词。到了现代特别是白话文提倡以后,由于诚、信都有真实、不欺、可靠、相信的涵义,人们为了加重语言表达的色彩,才发展出来“诚信”这个词。(三)、人类诚信思想与行为的法理型起源。

诚信最初体现为道德问题,它仅仅作为一种善意的道德观念被认同,久而久之,便沉积为一个固有的道德规范,进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法律规范,用以调整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行为。道德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他们相互渗透对方,相互之间给予直接的和有力的支持。法是道德的权利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没有法制作后盾的道德,它的力量是软弱的;而没有道德舆论支持的法律也不能持久,它们相互补充,相铺相成。案例:虐待老人

虐待老人在道德上违背了重视家庭之间义务的规范,是不道德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了虐待罪,是违法行为,法律通过判决的形式直接地、有力地配合了对这一行为的道德评价;道德则通过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样直接地、有力地支持了法律裁定。三、诚信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诚信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内容。

诚信是人类传统道德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古往今来,在立身做人方面,对少仁人志士,多少严父慈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晚辈的训导,对朋友的告诫,都注重诚信二字。(1)、老子:

名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解释:诚信的话不见得好听,好听的话不见得诚信。(2)、孔子: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解释:人没有信用,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故事:王华沉金(3)、孟子:

名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解释:诚信是客观世界的要求;如何认识和实践诚信,是每一个人所言所行的正道。(4)、荀子:

名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解释:有高尚道德的人提高思想品格,最根本之点是在诚信上下功夫。(5)、墨子:名言:“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解释: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如此使语言和行动一致,如同兵符命令一样。故事:毛泽东守信用依期还书。(二)、诚信是人类最普遍的道德规范1、中国诚信美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进入到新世纪,国家也非常重视诚信价值观建设。(1)、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个人都要诚实守信。(2)、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世界各国都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而各国在诚信教育中的做法也是各有特色。(1)、在美国,诚信教育从小开始。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各类基础教材中就突出“诚信”方面的内容。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信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言语,并要求学生制作“诚信”的标语,在教室张贴。以往,美国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的主要指标是考试成绩、工作经历、领导经验等,现在,诚实、正直也被列入考核范围。(2)、在日本,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信”二字,到公司“诚信”更是企业经营的理念。(3)、在德国,家长为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德国家庭里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的氛围,家长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城镇的十字路口随处可见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三)、诚信是人类最常用的道德标准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基础品德,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商业活动中,人们对于不诚信的人都是深恶疼绝的,而且对于不诚实守信的人来说也会有不好的结果。古谚“有借有还千百次,有借无还再次难”亦表明不守信用的后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是基本的成功之道和道德要求。诚信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又与企业的既定商誉价值化紧密相关,甚至还与一个国家的信誉程度密切联系。

四、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诚信被誉为做人处世的立身之道。诚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现实生活中言而有信,讲究信誉,信守诺言,诚实不欺。1、道德模范彭文军彭文军说“顺路带学生是我的一点爱心,也是我当初向孩子们和家长许下的承诺。做人要说话算话、说到就要做到,我希望孩子们能懂得这个道理,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回报社会。”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为诺言坚守,为善心奔波。在花梨乡通往开阳县的公路上,他一诺千金,践守承诺12年,在一拨又一拨孩子中播种着善良和诚信的种子。2、袁宗义:面对500万元巨奖。(贵州清镇市)诚为本,信为先!从袁宗义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卖彩票的普通市民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美德,更看到了清镇市诚信体系建设在老百姓心中已生根发芽、蓬勃成长的绚丽景象,无疑为清镇市诚信建设打上了一个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注脚。3、战友情深,真情承诺。“今后,我们不管是谁活着走下战场,都要时常去看望对方父母……”。

白凯,男,贵州省中八劳教所纪委监察室主任因为一句诺言而坚持了20年,这样诚实守信是社会上温暖人心的一道光芒,是人间温情的所在,是多少人要与之学习的榜样(二)、诚信被誉为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1、诚信可以兴业。(1)、武汉的“老通城”、“四季美”、“长生堂”,天津的“狗不理”,云南的“云南白药”,西藏的“奇正”等品牌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2)、诚信的海尔集团著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延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由此赢得了信誉。总裁自豪的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诚信的种子种在心里,它就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真诚到永远—张瑞敏2、失信导致毁业。(1)、2001年,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悠悠70年的企业因一朝失信,倾刻间土崩瓦解。(2)2001年,震惊美国朝野的安然破产案,牵扯出了全球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其创始人阿瑟·安达信以自己的诚实正直赢得崇高声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今这个以诚信起家的百年企业却因为安然公司做假帐、丧失信用而面临生存的危机。(3)、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

田文华:三鹿集团前董事长

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三鹿品牌立刻声名扫地,最终破产,而田文华也在66岁时面临生死劫难。几乎是一夜之间,她成为中国“毒奶大王”,被业界称之为“中国乳业的罪人”。于2008年9月被免职、刑事拘留。后被判处无期徒刑。

三鹿集团等奶制品生产企业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等奶制品流入全国市场后,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导致全国众多婴幼儿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引发泌尿系统疾患,多名婴幼儿死亡。张玉军(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教授。)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被告人耿金平犯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三)、诚信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立正之道1、诚信名言:(1)、信,国之宝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指信用是国家最宝贵的东西。(2)、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指人民如果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很难稳固的。2、新中国诚信的举措:(1)、1953年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支持和平,讲求诚信,促进了与各国友好合作。(2)、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政府信守承诺,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尊重香港人民的意愿,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信守50年不变的承诺。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经济社会繁荣稳定。(3)、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政府讲求诚信,履行了在入世谈判中的所有承诺。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4)、2001年在中国的倡导下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组织将继续秉承和平、合作、开放的宗旨,全面落实《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