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英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_第1页
袁丽英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_第2页
袁丽英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_第3页
袁丽英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_第4页
袁丽英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 复习要点: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前476年-前221年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前2070年前1600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盘庚迁殷(前1300年)前770年王位世袭分封制度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科技文艺和思想甲骨文和青铜器知识构建前1046年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性质:奴隶制王朝意义:标志着国家的产生注: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原始时代的氏族、部落演变到国家,是社会的进步。夏朝建立统治王位世袭制灭亡夏桀暴政,公元前1600年被商灭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王位世袭制历史上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由禹传子而开创。这一制度破坏了原始时代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度,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它标志着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它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这种制度在我国延续近4000年。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统治区域建立者:汤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北)是商朝由衰到兴的转折点。商朝从此走向发展和强盛商朝重大事件建立统治灭亡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商纣王暴政,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西周建立统治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决战,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制度前771年,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嫡长子继承制一、甲骨文二、青铜工艺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工艺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一、甲骨文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逐步走向鼎盛。

;二、青铜工艺的代表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

——齐桓公(尊王攘夷)齐桓公为什么首先称霸?晋文公(城濮之战)晋文公在这次战役中成为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长平之战”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原因: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实质: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春秋五霸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著名战役: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铁农具、牛耕推广生产力的显著进步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1、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①齐国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②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③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2、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重点)晋楚争霸吴越争霸水利工程:战国-秦国,李冰父子——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1、科学技术孔子——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为政以德”。教育上:“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百家争鸣(战国时期)2、思想——“百家争鸣”时期内容春秋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仁”,主张“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他的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孙武: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战国墨家:墨子,提出“兼爱”“非政”“尚贤”;儒家:孟子,提出“仁政”治国,“民贵君轻”;荀子,提出“人定胜天”;道家: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兵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名称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内容影响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历史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学以致用,我最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奖励耕织。(2)奖励军功。(3)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4)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5)巩固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1、齐桓公扩充疆界的口号是A尊王攘夷B.发展生产C.改革军制D.改革内政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城濮之战3、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强盛阶段是A.夏B.商C.西周D.春秋CDDA4、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5、以下人物属于战国时期法家代表的是A.韩非B.老子C.孔子D.孟子6、战国末期,主张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7、《离骚》的作者是谁?A.孔子B.老子C.曹植D.屈原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

A、秦朝B、西周

C、商朝

D.西汉ABDC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1)都江堰是何时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在当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2)这项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战国时期。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10、阅读下列材料:“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回答问题:(1)最早说出这些话的历史名人是哪一位?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为政以德”有哪些具体内容?

孔子,春秋

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等。(3)简要解释“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

(4)你如何评价他?

“温故而知新”就是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从中学到新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教育学生谦虚好学,善于学习任何人的长处。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再见一、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兴替朝代建立建立者都城意义重大事件夏前2070年禹阳城(河南登封)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前1600年汤亳(河南商丘)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盘庚迁殷西周前1046年左右武王镐京(陕西西安)疆界:东→山东北部,西→甘肃东部,东北→辽宁南部,南→跨过长江牧野之战分封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东周前770年犬戎洛邑————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战国前476年-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秦国商鞅变法二、各朝生产、生活情况朝代生产部门使用工具其他夏农业石器、骨器、蚌器和木耒。铜器未用于农业生产。已经掌握水利灌溉技术和用粮食酿酒的方法。有“夏历”。商农耕为主,畜牧业有较大发展石锄、石铲、石镰、木制工具和青铜工具已有“五谷”,有“殷历”。西周农耕为主,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青铜农具已有使用土地国有,奴隶集体耕作,田间引水和排水技术提高使用绿肥,铜货币用于商业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牛耕战国冶铁业更大发展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新兴地主实力逐渐强大,各诸侯国为顺应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纷纷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设置31个县,县设县令。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主要内容商鞅变法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历史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军队战斗力,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