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制作:江苏省泗阳中学王晓筱1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2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学习目标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抒情方式)3、表现手法4、篇章结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常说诗歌的表现方法指的是:一、白描六、对比二、象征七、抑扬三、衬托八、动静结合四、烘托九、正侧结合五、渲染十、虚实结合十一、工笔十二、用典十三、托物言志十四、比兴01、反复02、比喻03、拟人04、对偶05、对比06、引用07、双关:谐音双关08、夸张09、设问10、互文11、反问12、反语修辞手法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1、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例一: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是古诗中的白描杰作。它只用了寥寥数语,就使我国北方草原那一望无垠、云草相接、牛羊成群的特有情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笔洗练,意境清新,是一幅动人的给人以美的感受的画面。4、白描·工笔:
例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工笔也称细描,或工笔细描,原来也是绘画的一种笔法,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我国古代工笔画很多,用工笔写的诗几无。这里是为了与白描对举,将它列举出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下面姑且举一个小说中典型的工笔描写的例子。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可谓工笔,作者浓墨重彩,为大管家琏二奶奶画“行乐图”:“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场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银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替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透过黛玉之目,让王熙凤第一次与读者照面。对其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直至“最后的钮扣”(易卜生语)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悬念、赋比兴、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篇章结构1首句标目2卒章显志3首尾呼应4总分结合5伏笔照应6铺垫过渡
8层层深入7画龙点睛诗歌的篇章结构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返回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
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wǎn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①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②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析】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辟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2.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衬托
(1)正衬(映衬或烘托)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反衬,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衬托与对比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4.渲染与烘托
★渲染: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加浓形象,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是一两句话可以了结的,诗人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通过渲染,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烘托:即烘云托月,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凸现人物形象的写法。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琵琶行》:三次写江中之月。《陌上桑》:写“行者”“少年”等的反应。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5.动静结合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
【析】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动景、静景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6.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间、、虚实相衬,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包括三类: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常被用于反衬现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②已逝之景或境。作者曾经历过或历史上曾发生过但现时不在眼前的景象。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③设想之境。同一时间但非亲眼所见之境或还没发生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结:“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的无限感慨。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7.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析】前两句写孝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似乎着力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态度谦诚的明君形象;后两句笔锋一转,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从而对孝文帝进行了讽刺,对贾谊则是深深的同情和惋惜。(注意“可怜”这个词)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如【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8.比喻、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析】“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9.白描: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主客移位(换位思考)
“主”,是抒情的主体,即抒情主人公;“客”,指抒情的对象,即抒情主人公情之所指的人或物。即移情于人(曲写/侧面虚写)、移情于景。明明是抒情主人公对对方有所行动有所思想,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入手下笔,把深挚情感表达的委婉含蓄。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移情于人白居易
(曲写/侧面虚写)设题方法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分析1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第三句采用曲写/侧面虚写的写法(步骤一)。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二)。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例题分析3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职协议的法律解释
- 苗木货物验收协议
- 节庆活动承包协议
- 特殊场所防水施工方案协议
- 电子邮箱使用许可协议
- 酒店预定平台使用协议
- 工程还款协议书格式5篇
- 合伙经营的简单版协议书7篇
- 解除雇佣协议范文5篇
- 【正版授权】 IEC 60350-1:2023/AMD1:2025 EN-FR Amendment 1 - Household electric cooking appliances - Part 1: Ranges,ovens,steam ovens and grills - Methods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 基于核心素养的2025届高考英语备考复习策略
- 青马工程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时事政治考题及参考答案(350题)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国企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社会福利 课件汇 高和荣 第6-11章 社会福利客体-社会福利的挑战
- 《销售区域管理》课件
- 2025年安徽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招聘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井工煤矿职业病防治》培训课件2025
- uni-app移动应用开发课件 7-智慧环保项目
- 2025年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水务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音乐可视化艺术-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