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导读 2_第1页
平凡的世界导读 2_第2页
平凡的世界导读 2_第3页
平凡的世界导读 2_第4页
平凡的世界导读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1988年完成《平凡的世界》,作品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由此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享年42岁。路遥作品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写作初衷

陕北黄土高原,自古是一个焦苦的地方。路遥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求索奋斗,历尽艰辛。他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和农民有着血脉相通的感情。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历史巨变,如山洪暴发,如春潮涌动,黄土地上也万马奔腾,大军行进。所有这一切,深深的激动着路遥。他要继《人生》之后,再倾全部心血,为这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为这一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们,为这一个壮丽辉煌的时代,写一部诗史般的巨著。他把这当作了一项无比神圣庄严的使命。他说“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实行如此繁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心。要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写作历程

1988年5月25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路遥用热水敷开痉挛的手,写完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页。随后,他如释重负般把那支用了几年的圆珠笔扔出窗外。《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完稿,6年间路遥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殚精竭虑,好些时候躺在床上有生命终止的感觉。待《平凡的世界》完稿,这位40岁不到原本壮实的汉子,形容枯槁,看起来完全像个老人。路遥逝世写完《平凡的世界》,路遥就再没有能恢复过来,他的血脉精气已经全部被书榨干。悄然不觉中,病魔已趁虚而入,死神也步步逼近。1991年冬到1992年初春,他为《女友》杂志写了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1992年11月17日,黄土高原开始落雪的时节,路遥怀着无比眷恋的心情离开了他热情讴歌的这个世界,时年42岁。路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家乡的黄土地。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是的,我刚跨过40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是的,42岁正是一个作家灿烂辉煌的年龄,如果路遥不死,以他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和苦苦的思索,以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他的笔力,他肯定还会为这不平凡的世界写下新的巨著。但是,路遥却过早的死去了。路遥的死,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不是谁人能轻易填补的空缺。小说的评价有评论说:“《平凡的世界》十几年来魅力不减,而且越来越在读者的阅读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原因正在于这种时间上的错位:当年孙少安、孙少平面临的生存困境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广大农村青年现实面临的生存困境,对于希望凭一己之力拼命向上爬的求学者、打工者来说,他们甚至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生存内压力,而路遥在‘相对黄金时代’形成的‘黄金信仰’又在一个道德危机的时代为苦苦挣扎着的下层青年带来了难得的暖和有力的抚慰。”小说深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主人公艰难奋进的个人经历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情感共鸣;还有,路遥在创作中始终要求自己“不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自己是在为农民“立言”,而不是“代言”。他以“血统农民”的身份塑造出从中国农村底层走出来的个人奋斗的“当代英雄”,这也是路遥对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路遥的精神陈忠实评价: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实现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的气魄,为实现理想的坚忍不拔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孙少平:不向命运屈服的态度,以劳动作为生命追求。路遥的精神一个伟大的歌者的心灵,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魂魄之所在。其所点亮的,既有脚下的土地,也有心灵的天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共三部六卷,厚重、宏阔,为中国当代挣脱极左的束缚开始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留下了史诗般的艺术画卷。共写了近百个人物,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的人们的思想变化。小说“人物运动的河流”中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等人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学生朋友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主题思想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岭孙、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孙少安少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贫穷,无法继续上学,但他非常自信又自尊,他告诉父亲,他别无所求,只想进一次考场,以证明自己并不是考不上中学。结果,在全县的几千名考生中,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用了,这时他平静地回到农村,面对现实他相信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要让自己“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在以后平凡的生活中,他务实、能干、又有清醒的现代意识,不仅成为一个样样精通的庄稼人,而且抓住机遇,办砖场、搞企业,成为一位让人佩服的庄稼人。他所有的并不只是“光宗耀祖”的希望,而是“出众”显示自己的信心和价值。贫穷、失学、失恋这些命运使他更早地领略到了挫折和不幸,但也更让他学会了平静地等待和默默地承受,城乡差别、习惯势力使他的奋斗之路充满了重重荆棘。但是面对打击,他不气馁、不忧伤,勤于思考,敢于进取,认定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终于这位祖宗八代都是农民的汉子树立起他在村子中的威信,使得那些村民刮目相看。孙少安又是一个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他和他的外地娶回的妻子同甘共苦,但当日子稍好一点时,他的妻子提出分家另过,社会上外部的各种压力不能让他屈服,但这件事也使他更加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孝敬父母,关心弟妹,即使对村里的乡里也极富同情心。当他的砖场刚刚走上正路时,村里的许多困难户为筹钱买化肥甚至为买一点生活用品而来找他打工时,他尽力帮助他们。孙少安是一代农民的新代表。

人物分析——

孙少平人物分析孙少平

孙少平是位有知识的现代农民,属于奋斗型的人物。他有着可爱的执拗和顽强的蓬勃精神。生活的种种炼狱般的考验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生活中,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和超越苦难,以高贵的人格和操守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在对于掌握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孙少平孙少平的一生更是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他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高中学习期间,他每日吃饭时总是属于“黑非洲”那几个人,但他学习刻苦,心怀远大的理想。他坦然面对人生,将劳动看得高于一切,无论是当揽工汉还是当煤矿工人,他都是由于劳动而受到尊重也树立了他的信心。当他揽工为别人当小工背石头时,刚刚走出学校的他虽然背上伤痕累累却没有叫喊一声。当那些同他一起下煤矿的矿工去领工资,却连当月的生活费都不足用时,他真正地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同时他又具有现代意识,时时不忘学习,能文能武,也使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