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吊弦与补偿装置_第1页
第八节 吊弦与补偿装置_第2页
第八节 吊弦与补偿装置_第3页
第八节 吊弦与补偿装置_第4页
第八节 吊弦与补偿装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吊弦与补偿装置本讲主要内容

8.1吊弦

8.2接触网补偿装置

一、吊弦的作用及制做1.作用在链形悬挂中安设吊弦,使每个跨距中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对接触线的悬挂点,这样使接触线的弛度和弹性均得到改善,提高了接触线工作质量。另外,通过调节吊弦的长度来调整,保证接触线对轨面的高度,使其符合技术要求。8.1吊弦一、吊弦的作用及制做2.普通环节吊弦的制做①其特点是具有柔韧性,悬挂后不影响接触线纵向移动或与承力索的相对位移。②普通环节吊弦制做

8.1吊弦一、吊弦的作用及制做2.普通环节吊弦的制做①其特点是具有柔韧性,悬挂后不影响接触线纵向移动或与承力索的相对位移。②普通环节吊弦制做

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1、普通环节吊弦环节吊弦的结构如前所述。要求其安设后应能保证接触线和承力索的纵向移动。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1、普通环节吊弦环节吊弦的结构如前所述。要求其安设后应能保证接触线和承力索的纵向移动。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1、普通环节吊弦

类型组合情况长度(mm)节数ⅠA+A+B1450~16503ⅡA+C+B1150~14503ⅢA+B900~11502ⅣC+B700~9002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2.支柱定位处吊弦支柱定位处吊弦按悬挂类型的不同分为简单支柱定位吊弦与弹性支柱定位吊弦两种。弹性支柱定位吊弦亦称为弹性吊弦。弹性吊弦以一条辅助绳与短环节吊弦组合而成,其结构有Y型和∏型两种。弹性吊弦辅助绳在城力索上的固定点距悬挂点的水平距离为7m,支柱定位旁第一吊弦距定位点的水平距离应为8.5m。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2.支柱定位处吊弦支柱定位处吊弦按悬挂类型的不同分为简单支柱定位吊弦与弹性支柱定位吊弦两种。弹性支柱定位吊弦亦称为弹性吊弦。弹性吊弦以一条辅助绳与短环节吊弦组合而成,其结构有Y型和∏型两种。弹性吊弦辅助绳在城力索上的固定点距悬挂点的水平距离为7m,支柱定位旁第一吊弦距定位点的水平距离应为8.5m。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2.支柱定位处吊弦弹性支柱吊弦安设图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3.软横跨吊弦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之间的吊弦称为软横跨直吊弦。软横跨直吊弦不分环节,采用两股直径为4mm的镀锌铁线拧合而成。软横跨直吊弦根据技术要求,最短不小于0.40m。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4.隧道内吊弦1—承力索;2—吊弦;3—接触线;4—夹环;5—吊弦线夹。滑动吊弦结构示意图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5.整体吊弦在常速电气化铁道接触悬挂上,一般采用环节吊弦,通过长期运行实践证明,用镀锌铁线制成的环节吊弦,普遍存在安装精度差,接触线高度需经常调整,在有分段处因吊弦分流而发生烧断吊弦的现象,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悬挂结构上,对导线高度要求十分严格,即各悬挂点导线高度必须等高,其相对误差越小越好,吊弦要有较高的可靠性,并能在大电流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目前,在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悬挂中,普遍采用了整体吊弦。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5.整体吊弦整体吊弦分为两种:压接式整体吊弦和螺栓可调式整体吊弦(JL9303)。压接式整体吊弦,是将确定好长度的整体吊弦与承力索吊弦线夹及接触线吊弦线夹分别压接固定(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的加工车间进行压接),施工时可一次安装到位,不需要调整。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5.整体吊弦螺栓可调式整体吊弦,是先将吊弦线与接触线的吊弦线夹进行压接固定,而与承力索的吊弦线夹的连接则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好吊弦线长度后再用螺栓固定。这种吊弦的特点是适应于吊弦长度变化无规律的地方,如集中荷载的跨距及其它在安装及运营中需要调整吊弦长度的地方(如各种卡绝缘子串、线岔、分段绝缘器、中心锚结等位置)。8.1吊弦二、吊弦的分类、结构及要求

5.整体吊弦整体吊弦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整体导流式吊弦结构。由于吊弦与线夹间为压接连接工艺,机械强度高,在电气上具有不间断性,可承受一定的电流,避免了环节吊弦产生的磨损和电火花烧伤等情况。(2)耐腐蚀、寿命长,适于机械化加工制作,有利于批量生产。(3)经过精确计算后,一次性安装不需调整,减轻了维修工作量。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吊弦一般都是均匀布置在跨距中的,吊弦间距一般规定为8—12m,布置吊弦时,以8~12m的吊弦间距来确定每个跨距中应该布置的吊弦很数k,支柱定位点至第一吊弦的距离e为4m;弹性链形悬挂时,支柱定位点至第一吊弦的距离e为8.5m。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1、2、3—吊弦编号图:简单链形悬挂吊弦布置图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吊弦间距x0值,对于简单链形悬挂按公式

式中,X0—吊弦间距(m)。

l—跨距(m)。

K—跨距中布置的吊弦根数。

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

简单链形悬挂吊弦类型及数量选用表跨距35~39(m)40~49(m)50~59(m)60~65(m)吊弦编号121231231234长度(mm)165015001600145014001600135012501550130012001100类型及数量Ⅰ×4Ⅰ×4Ⅲ×1I×2Ⅱ×4I×2Ⅱ×4Ⅲ×1注:本表适用于结构高度为1.5~1.7m的简单链形悬挂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

图:弹性链形悬挂吊弦布置图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吊弦间距x0值,对于简单链形悬挂按公式

式中,X0—吊弦间距(m)。

l—跨距(m)。

K—跨距中布置的吊弦根数。

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1.吊弦的布置表:弹性链形悬挂吊弦选用表跨距(mm)35~3940~4950~5960~65编号1212123123h=1300mm长度(mm)113010501100110010509509501050900750类型数量Ⅲ×3Ⅲ×4Ⅲ×5Ⅲ×4Ⅳ×2h=1500mm长度(mm)1400130013501250130012001100125011001000类型数量Ⅱ×3Ⅱ×4Ⅱ×4Ⅲ×1Ⅱ×2Ⅲ×4h=1700mm长度(mm)1600150015501450150013501300145013001250类型数量Ⅰ×3Ⅰ×4Ⅰ×2Ⅱ×3Ⅰ×2Ⅱ×4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2.吊弦长度的计算当K和Xo确定后,吊弦长度则可根据悬挂类型、结构高度、承力索张力和弛度,以及吊弦所在的位置来计算吊弦的长度,吊弦长度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8.1吊弦三、吊弦的计算

3.吊弦偏移的计算规定吊弦顺线路方向的倾斜角不得超过30°。由于我国采用的是半斜链形悬挂,又规定吊弦在横线路(垂直方向)不超过20°。当为全补偿链形悬挂时,承力索和接触线在温度变化时均发生纵向位移,相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而言,吊弦的偏移值很小,当线索材质不同时,可由下式计算:8.1吊弦8.2接触网补偿装置本节主要内容1、补偿器作用;2、补偿器的形式、组成及安设要求;3、补偿器a、b值的含义及b值安装曲线在工程中的应用;4、补偿器的检修。8.2接触网补偿装置接触网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安装在锚段的两端,并且串接在接触线承力索内,它的作用是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保持恒定。一、滑轮式补偿装置

1、主要组成部分

补偿滑轮(滑轮组)补偿绳杵环杆坠砣杆坠砣连接零件8.2接触网补偿装置

返回8.2接触网补偿装置

返回1:3传动比补偿滑轮组8.2接触网补偿装置

8.2接触网补偿装置补偿滑轮是滑轮补偿装置的核心设备,一般由铝合金铸造而成,补偿滑轮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补偿装置的性能,其传动效率应在98%以上。2、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安设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要求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8.2接触网补偿装置3、补偿器的a、b值

a值:坠陀杆耳环孔中心至补偿(定)滑轮下沿的距离为a值。b值:坠陀串最下一块坠陀的底面至地面(或基础面)的距离称为补偿器的b值。概念要求在最低温度时,a值应大于零。在最高温度时,b值应大于零。“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补偿器a、b值的最小值不小于200mm,在进行接触网设计时,a、b值不小于300mm。8.2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的计算及坠砣安装曲线

式中:——设计时规定的最小值(mm);

——设计时规定的最小值(mm);

——设计时采用的最低气温();

——安装或调整作业时的温度();

——设计时采用的最高气温();

——补偿滑轮传动系数(即传动比的倒数);

——锚段内中心锚结至补偿器间距离(mm);

——线索的线胀系数()。8.2接触网补偿装置

棘轮本体大轮直径为566mm,小轮直径为170mm,传动比为1∶3,补偿绳为柔性不锈钢丝绳,比普通不锈钢丝绳性能更好,工作荷重有30kN、36kN两种.主要优点是具有断线制动功能,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当线索断裂后,棘轮和坠砣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棘齿卡在制动卡块上,从而可以有效地缩小事故范围、防止坠砣下落侵入限界。棘轮装置的棘轮与其它工作轮共为一体,可以解决空间受限时的补偿问题。二、棘轮式补偿装置8.2接触网补偿装置

棘轮式补偿装置安装图8.2接触网补偿装置

8.2接触网补偿装置棘轮式补偿装置与滑轮式补偿装置相比,具有占用空间少、转动灵活、传动效率高、防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棘轮本体形状复杂,轮径大,薄壁部位多,对生产制造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价格偏贵。哈大线棘轮式补偿装置:三、横承力索张力补偿由于气温变化悬殊,对软横跨进行补偿,采用软横跨定位绳补偿装置,即弹性补偿器。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8.2接触网补偿装置

8.2接触网补偿装置弹簧补偿装置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