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1页
高三一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2页
高三一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3页
高三一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4页
高三一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新课标I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答案】4.D5.B6.B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乡村较大团聚型较多分散较小较少我国南北地形,北方以平原为主,南方以平原、丘陵为主。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1.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区地形规模分布人口北方平原地区平坦广阔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较少一、山区中的聚落山麓冲积扇山区中的聚落分布在山间盆地或谷地总结沿着河谷或沿着道路分布。受地形限制大。更小尺度:河漫滩平原或河谷阶地上。3.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地形城市分布特点影响分布的原因典型例子平原沿海、沿湖、沿河的平原地区城市密集地形平坦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省投资;周围平坦土地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上海坐落在长江三角洲山区沿谷地或低地分布海拔低,利于农耕,地形平坦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高原热带的高原,城市分布较多地势低处湿热,不适宜居住,高原上较为凉爽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高原上2.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坝子1.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读图回答(1)~(2)题。针对训练(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

)

A.滨海地区B.丘陵地区

C.盆地地区D.河谷地区(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在河谷地区,聚落往往沿着河谷内的狭窄平原分布,在空间形态上常呈条带状,且离河谷越近,聚落规模越大,聚落分布也越密集。由比例尺可知,图中的聚落规模比较小,属于乡村聚落,而乡村聚落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社会经济稀疏稠密网状较低之较高交通技术生态经典的盘山公路-湖南张家界的“99道弯”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施工难度、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但现代社会中,决定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知识链接跨海(江)大桥与海(江)底隧道的比较比较项目跨海(江)大桥海(江)底隧道对航运的影响对港口和航运发展空间带来一定限制;桥墩与航船存在碰撞隐患不占航道的空间,不影响航运通行能力受大风、暴雨、浓雾等情况限制,无法全天候通车;交通量相对大了一些全天候通行,但交通量相对较小施工难度及工程风险有一定难度,风险相对较小;对船只有一定干扰难度较大,工程风险较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占有海、江面和空间,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对海、江面和空间没有影响;需完善的通风措施投资成本造价相对较高,但运行费用相对较低造价相对较低,但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针对训练2.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避开_________________。呈“之”字形分布陡坡(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

,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

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解析: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应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坡上修建应沿等高线,呈“之”字形,这样坡度小,工程量小,行驶安全。

命题视角1地形对交通和聚落建设影响例1(2008·宁夏文综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地

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

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

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甲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解析:(1)认真阅读图文资料,明确大雾的形成主要受地形、气温和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影响,然后分析两路段形成大雾的原因和差异。(2)比较东北和南偏西两方向地形的差异,可以发现两者在建筑用地多少和自然灾害易发性等方面的差异。规律方法总结:地形对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分布格局等的影响平原、缓丘山地线路走向弯曲程度低,总长度小弯曲程度高,总长度大线网密度大小分布格局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路网密度大分布在山间盆地、河谷和垭口处线路形态网状分布呈“之”字形工程造价低高命题视角2主要考查公路建设区位条件例2(2008·海南卷)如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

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

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

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解析:解答本题要善于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时,要从耕地占用(越少越好)、人口搬迁(越少越好)、建设成本(越低越好)、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答案: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规律方法总结:公路选址原则及原因选址原则原因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跨越河流,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路程要尽量短些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土地,保证运输安全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的影响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回答1~2题。1.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

字形,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减小线路坡度

B.为了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解析: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减小线路坡度。2.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区

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河道运输②废水排放③水产加工④地形地势⑤水源丰富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

解析:三江口与小溪相比,地势更平坦,水源更丰富,水运更便利。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3~5题。3.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D.荒漠范围扩大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向地势高处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水源。下游地区水资源减少是荒漠化现象所致。

4.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点状分布D.环状分布

解析:从图中交通线的分布可以判断交通线是环状分布。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解析:制约该地区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源。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

工建设,预计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

约需6年建成。将要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跨

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

施工难度世界第一;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材料二我国四大跨海大桥示意图。(1)图中四座已建或拟建的大桥分别为:粤海大桥________;杭州湾大桥________;港珠澳大桥________;金厦大桥________。(填代号)(2)填出图丙、丁中,字母代号所对应的城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3)图中丁大桥规划时,采取桥隧结合的方案,主要是考虑________因素。A.成本B.航运C.技术D.潮汐甲

上海

杭州

宁波

广州

澳门

香港B

(4)我国修建跨海大桥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哪些?海底地质基础复杂,淤泥多;海水腐蚀性强,运动性强;海上风浪较大,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5)你认为四座跨海大桥修建的主要意义各是什么?粤海大桥:将海南岛变成“半岛”,加强海南岛与内陆的联系,使海南岛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金厦大桥:加强金门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杭州湾大桥:缩短杭州湾南北两岸之间的交通距离,加强区际联系;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转移;加快杭州湾沿岸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港珠澳大桥:缩短珠江口东西岸的距离;加强香港、珠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