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丝特娃及语言中的主体_第1页
克莉丝特娃及语言中的主体_第2页
克莉丝特娃及语言中的主体_第3页
克莉丝特娃及语言中的主体_第4页
克莉丝特娃及语言中的主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莉絲特娃及語言中的主體

II:

從社群到主體有關主體:群體、社群與國家外國人/異鄉人起源崇拜vs.起源仇恨過渡式國家起源的回歸與超越群體、社群與國家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解釋,群聚團體內部必然含有壓迫性與死亡衝動的排他性,其中有認同的快感與排除他者的暴力。其中,與主體相關的,不是法律,而是各種無意識因素,而這些決定性因素正是任何社會與國家能動力的構成部分。同樣的,最好的國家想像是建立於一個好的自戀形象,也就是自我理想。這是源自於父母親的自我理想。否認此源頭,便會完全退縮,或是擴展為超我式的妄想。(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50)

群體、社群與國家克莉絲特娃所提出的不具有民族主義的國家想像,能不能夠在當前世界各地新興的國家主義中生存呢?如何能夠以政治的方式思考國家的問題,而不至於退化為排他性的謀殺式種族主義?群體的壓迫性與排他性

想像身分建基於起源,例如家族,種族,生理等因素。群體時常需要展開防衛性的論述,例如禁忌、超我、認同、排斥機制這種排除防衛機制,最時常在面對「文化他者」時出現。克莉絲特娃在《不帶有國家主義色彩的國家》以及《我們之中的異鄉人》兩本書中,反覆討論「文化他者」引發的慾望、幻想與偏見的問題。外國人/異鄉人克莉絲特娃指出「文化他者」主觀地展現了我們身分內部隱藏的面貌,而「外國人恐懼症」(xenophobia),正說明了我們將自身的異質元素投射到我們可以攻擊的文化他者身上,並且進行自我閹割的心理暴力。克莉絲特娃指出,他者是我們自身的壓抑,是我們曾經熟悉,成為陌生而再度復返的無意識領域(StrangerstoOurselves182-184)。她說:「外國人活在我們自身之中:他是我們身份中隱藏的面貌,使我們居無定所,使我們的理解與親和力搖擺。如果我們能夠認識我們自身中的外國人,我們或許便不至於厭惡排斥他。」(StrangerstoOurselves1)外國人/異鄉人由於外國人棄絕了母親,遠離故土,以移民的身份來到異鄉。失去了原初點(origin),失去了記憶,或者,失去了母語。沒有所屬的地方,沒有所屬的親人,沒有愛,而只有工作的野心,心中經歷著仇恨。此「外國人」或許會以家長的方式出現,或許會以病態者的方式出現,也或許會以妄想者在幻想中成為被放逐者與被迫害者,以致於他們更加劇的迫害他人。起源崇拜vs.起源仇恨起源崇拜(thecultoforigins)是一種仇恨反應。對於不屬於同一起源的他者的仇恨;對於以個人、經濟與文化方式冒犯我者的仇恨。我隨之退回到『屬於我』的小圈子,緊緊附著於古老、原始的共同點,回到我最為脆弱的幼年時期,依附我最為親近的家人,期待他們會比『外國人』更可信賴,而忘了這些正是時時與我發生瑣碎衝突的家人。暴露於暴力之下對於自己的仇恨,是對自己能力的絕望,而低估了自己的成就與期許,放棄了自己的自由,退縮到了一個嚴厲、溫暖而私人的世界,無法定名,屬於生理的空間,這是一個有著牢不可破的冷漠而奇特原始的樂園──家庭、種族、國家與民族。(2-3)

起源崇拜vs.起源仇恨克莉絲特娃指出,「起源崇拜」這種防衛性的仇恨會輕易地退化為具有迫害性的仇恨。曾經經歷過心靈創傷的人會更容易轉而以極權的方式迫害他們自己的鄰人。(《沒有國家主義的國度》3)因此,對於起源的美化是一種仇恨的表現,這種仇恨是對自己的仇恨。

忠於起源者則焦慮地尋找自己圈子內的庇護,藉著將自身的衝突投射到他人身上,轉嫁到異鄉人身上,以便壓抑此內在衝突。(《沒有國家主義的國度》3-4)

起源崇拜vs.起源仇恨克莉絲特娃亦指出﹕與「起源崇拜」相反而同樣性質的仇恨,則是「起源仇恨」。那些壓抑自己出身,不想要知道其所出之處,憎惡自己的根源者,同樣燃燒著對於自身的仇恨。只是他們認為可以藉著逃離而避開此問題。「種族問題」內的區隔暴力與伴隨的施虐/受虐快感,的確是可怕的真相,醜陋而卑下。但是,精神分析教導我們面對此真相。只有面對,才有可能避免無止境的循環或是固著。

起源崇拜vs.起源仇恨克莉絲特娃於是提出「只有認識自身的陌生面貌,我們才能容忍我們之外的外國人,而不至於強迫他人屈從於我們自我壓抑之下設定的『正常』模式」的論點(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29)。克莉絲特娃提醒我們:佛洛伊德已經指出,幼童以拒絕、憤怒、仇恨來排斥母親,以『不』來拒絕母親,以便建立自己的主體性。我們必須承認他者在我們內心所引發的恐懼與吸引力,並且認清分別區隔的慾望背後的暴力(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29-30)。

過渡式的國家克莉絲特娃對於異鄉人以及過程中主體的論點如何影響她對於「國家」的看法呢?她指出1789年的DeclarationoftheRightsofManandCitizen區分人權與公民的問題,以及一個超越國家與公民組成之歷史條件的普同人性原則的重要性(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27)。不過,她也同時提醒我們,這個普同原則也包含了人性中的暴力,仇恨,衝突與毀滅力。過渡式的國家因此,她同意孟德斯鳩TheSpiritoftheLaws的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認為人權超越於公民權的看法,以及強調同質社會不應抹除「私密」、「軟弱」、「害羞」等屬於人性的特質(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28)。克莉絲特娃偏向孟德斯鳩的「一般精神」,為的是要與赫德(Herder)的「民族精神」(Volksgeist)作一區別。她也引用Diderot的Rameau’sNephew對於瘋狂,負面,藝術的處理,以及Hegel討論此書時指出的「分裂意識」。

過渡式的國家克莉絲特娃對於明日的國家所提出的看法是:她期待一種不以語言、血緣、土地為依歸的連結,而以法律、政治之合約,過渡式的邏輯,以及文化及語言的整體做為國家的模式。若是擔心國家概念會式微,反而是一種懷鄉式而趨向僵化的想像。

過渡式的國家所謂法律與政治的合約,是作為代替神聖性的國家與政治操作,以理性保證資本主義與人權的合理發展。所謂過渡式的邏輯,是尊重國家作為一系列差異以及差異位置而發展的個別法令。過渡式國家,如同過渡式對象,使得主體得以離開母親,離開母國,而展開一種開放、無抑制並且具有創意的認同空間,包容各種主體。這種國家整體是過渡性的,相對的,流動的(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42)。過渡式的國家克莉絲特娃所提出的第三種國家概念,便是文化與機構的象徵體,由文學與論述構成。根據克莉絲特娃的說法,一個國家的文學必然包含朝向傳統與流變更新的兩端發展。而文學與藝術正是我們以語言行為銘刻他者經驗,拓展異域,而展開語言幅度的管道;文學之書寫是為了護衛「異鄉人」的尊嚴。(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44,51)起源的回歸與超越克莉絲特娃並說,「精神分析教導我們不斷回到起源,但是卻是為了要超越此起源。」(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4)精神分析也教導我們,只有透徹探討我們與「他者」的關係以及「我們自身的陌生性」後,才能使我們放棄追逐不屬於此團體的代罪羔羊,執行自我的淨化工作。(NationsWithoutNationalism51)起源的回歸與超越「開放系統」是最重要的概念;情感轉移的愛是鬆動與穩定戀愛經驗之互動關係的最高模式,在慾望與過去記憶意識之間調整,不斷接納其他系統,接納異質元素,以便更新自己(TalesofLove15)。起源的回歸與超越我們要如何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進行有關社群的想像?重新思考群聚團體內部必然含有的排他性與認同快感重新思考與主體相關的各種無意識因素,而不是法律。這些無意識決定性因素如何形成社會與國家能動力的構成部分。重新思考國家想像如何建立於一個好的自戀形象,也就是自我理想,以避免否認起源,而完全退縮,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