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1页
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2页
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3页
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4页
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夫兰克-赫兹实验五邑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历史背景及意义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模型。1913年,玻尔将普朗克量子假说运用到原子有核模型,建立了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两个重要概念:原子定态能级和能级跃迁概念。电子在能级之间迁跃时伴随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并满足普朗克频率定则。随着英国物理学家埃万斯(E.J.Evans)对光谱的研究,玻尔理论被确立。历史背景及意义1914年,德国科学家夫兰克和他的助手赫兹采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中原子碰撞的方法(与光谱研究相独立),简单而巧妙地直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并且实现了对原子的可控激发。1925年,由于他二人的卓越贡献,他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夫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近代物理实验中,仍把它作为传统的经典实验。夫兰克和赫兹(JAMESFRANCK)(GUSTAVHERTZ)实验原理-玻尔理论1、定态假设E1E2E3…原子系统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在这些状态中,虽然电子绕核作加速运动,但并不辐射也不吸收电磁波,这些状态称为原子系统的稳定状态(简称定态)2、频率条件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要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3、量子化条件玻尔理论放出能量吸收能量电子与原子的碰撞电子经过加速电场后能量为原子的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电子与原子发生碰撞的情况分析第一激发电位当电子的加速电压U<U0电子与原子碰撞没有发生动能与内能的交换。为“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前后速度不变弹性碰撞当电子的加速电压U≥U0电子与原子碰撞发生动能与内能的交换为“非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后速度变慢,原子会辐射光子非弹性碰撞F:阴极加热丝K:阴极G1:控制栅极G2:加速栅极A:板极UG2UAKXG1UG1G2AKG1G2AμAUG1UG2UAUFUFIPKG2AUG2IPU0U0U0U0U0U0: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实验曲线-示波器显示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