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杨慎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两人曾共同从事创作。他著有十七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最早版本为明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这部小说尊重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以史料为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按照历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概括和合理的虚构,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又体现了艺术的真实。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总计有四十余次交战,千变万化,摇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则是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本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断。在此之前,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得了荆州,气焰很盛,准备顺江东下。东吴孙权经过一阵犹豫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的青州、徐州之兵不习水战,顺江东下要依靠荆州水军。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为了要打败曹操,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两人。曹操手下的蒋干盲目自信,以为可以凭交情去劝说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去充当了周瑜实行反间计的助手。复述故事1234一、整体阅读,概括情节

整体阅读,按照小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概括小说情节。

周瑜毁曹操书斩了来使,初战告捷后,夜窥曹军水寨,下决心除掉蔡瑁、张允。此时蒋干请命说降,周瑜定计,接着大会群英,巧设妙计,引诱蒋干进入圈套,蒋干偷盗书信,并坚信书信内容属实。蒋干回报,曹操中计,误杀蔡张二人。最后反间计成功,周瑜大喜。

情节

(1)毁书斩使

(2)挫败曹军

(3)暗窥曹寨

(4)定反间计

(5)款待蒋干

(6)舞剑作歌

(7)施反间计

(8)细作来报

思考:从题目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蒋干是谁?2、“中计”指中谁的计?3、“计”指什么计谋?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5、设此计的原因呢?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7、计谋的结果呢?

1、曹操帐下幕宾。2、周瑜的计。3、反间计。4、杀蔡、张二人。5、二人“深得水军之妙”6、亲往探寨。7、曹操误杀此二人。一(1---3)

开端

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二(4---8)发展高潮

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三(9---10)结局尾声曹操杀蔡、张二人,周瑜计成。文章结构第二段一(4)蒋干来访,周瑜定计二(5---6)大会群英,制止说降三(7---8)入帐共寝,蒋干上钩巧施反间计周瑜定计制止说降入帐共寝蒋干中计蒋干来访大会群英蒋干上钩决定除掉蔡张二人起因曹操中计周瑜计成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思考: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

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3):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1)回击挑衅2)以示决心3)激励士气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

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写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第二段一(4)蒋干来访,周瑜定计二(5---6)大会群英,制止说降三(7---8)入帐共寝,蒋干上钩分析第二部分(4---8):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问题探究2“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试析周瑜之计:B炫耀——A堵嘴——C佯醉——欲擒故纵心理震慑示之以隙——玩于彀中——有口难开——自愧不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假戏真做,水到渠成步步窘迫,进退失据,自作聪明,贻笑千古问题探究2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内容深信不疑的?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周瑜(设计)反间蒋干(中计)高明的演员愚笨的木偶周瑜之“笑”蒋干之“愕(惊)”曹操之“怒问题探究4:一字传神①

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③瑜笑而挽其臂曰:“既无此心,何速去也?”试分析周瑜六笑蒋干四惊的含义?为蒋干送上门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自信之笑。“笑”里有对蒋干的嘲弄和计策有了着落之后的自鸣得意。早已看透蒋来意,嘲笑蒋欲盖弥彰。虚情假意地表亲切,以便让他上钩。为稳住蒋干而作的姿态④说罢,大笑畅饮。⑤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⑥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让蒋干感到自己毫无戒心,以便麻痹他。一是为自己先发制人的成功而得意,二是为了向蒋干表明自己够朋友,三是为下面装醉做准备。为今日成就自豪,让蒋干知抗曹之心不可动摇。是佯醉借酒撒疯,以自己事业上的成功压制蒋干。进一步显示自己在东吴地位,以绝蒋劝降之念。笑中暗含威慑,吓得蒋干“面色如土”。总之,周瑜的几次“笑”,都不是朋友间真诚的“笑”,而是居心叵测的假笑,是要用笑来掩饰他的真实意图。周瑜之“笑”

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敏锐机智,将计就计,计划周密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擒纵自如,震慑对手,成竹在胸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大笑畅饮豪放自信,躇踌满志,睥睨群雄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言罢大笑周瑜之“笑”对文章的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作者着意于对其“笑”的描写。这“笑”,有天赐良机的得意,有对愚笨对手的嘲弄鄙视引诱,有对自己功成名就的情不自禁的炫耀。笑”中有心理,“笑”中有性格,“笑”中有计谋,,“笑”中有成功。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笑’字,境界全出”。周瑜性格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周瑜形象才思敏捷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慷慨豪爽处处主动有控制局势的能力重视调查研究、能做到知己知彼此外,还是个骄矜自傲之人1、愕然:2、惊愕:3、面如土色:4、大惊:蒋干四惊周瑜开口便说破自己来意。监酒戒言公事,堵住蒋干的嘴,使他想开口而不得;周慷慨豪迈,立场坚定,更使他开口不得蔡张怎会给周瑜写信?莫不是结连东吴?思之有理,却是受骗。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之明,也无知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盲目自信自命不凡志大才疏自作聪明自荐说降昂然而来东吴会友中计东吴问题探究3(蒋干性格)蒋干形象口出狂言自视甚高胸无城府懦弱胆怯明明愚蠢无能却爱自作聪明分析第三部分(9---10):曹操中计杀蔡、张,周瑜庆计成。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明确: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明确: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①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②曹操失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

曹操他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后来会一时上当。他急躁而奸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借口。曹操形象骄傲轻敌轻信多疑阴险奸诈文过饰非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明确: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总结:主题思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拓展

1、小说的内容与史料相同之处:(1)历史上的确有蒋干这个人。(2)赤壁之战前,蒋干确曾往东吴游说过周瑜而没有成功。(3)周瑜确曾设宴招待过蒋干并请他参观军营仓库等。(4)有些对话(如周瑜迎接蒋干时说的话)是照录史料,有些略有变化。2、小说与历史不合的地方:(1)历史上曹操从扬州请来蒋干去游说周瑜,小说中蒋干自荐往东游说周瑜。(2)历史上蒋干是周瑜的同乡,小说中蒋干与周瑜“自幼同窗交契”是同学。(3)历史上周瑜两次设宴招待蒋干,留宿三天,住在军营外面的宾馆里;小说中设群英会招待了一次,留宿一夜,与蒋干同榻而眠。(4)历史上周瑜未对蒋干设圈套,小说中周瑜利用蒋干施行反间计。(5)历史上蒋干游说虽未成功,却没有成为笑柄,对蒋干的才能是肯定的;小说中蒋干是一个口出大言,胸无城府,志大才疏,自作聪明的可笑的庸才。2、一封假书信为什么能瞒过蒋干、曹操二人?蒋干除了由于受急于要捞点情报以便回去交差这一心理因素驱使而使他分不清真假以外,还因为周瑜特意安排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