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1/145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课题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估测方法。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橡皮擦长5()(2)教室长10()(3)玻璃厚5()(4)铁皮厚2()※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二:分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自主学习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就是1分米。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高是分米厘米。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我会填:1分米=()厘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1)茶杯的高约1()(2)跳绳的长约2()(3)直尺的厚约()毫米(4)我的身高是()厘米※3、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三:千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自己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一、自主学习1、读教材第7页主题图。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知道千米是比米的长度单位。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我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3、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得出1千米=米。4、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人25千米飞机800千米摩托车4千米小汽车80千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3、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10页第5题)。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四: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一、自主学习1、我能填1米=()分米5米=()分米10厘米=()分米60厘米=()分米100毫米=()厘米7米=()厘米=()毫米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单位换算的题。2、选钥匙开锁(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0毫米。用()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钥匙开5分米的锁。(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我会用()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钥匙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我会用()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用()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3、3千米=()米5000米=()千米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做书上8页的做一做。2、填空8千米2米=()米20千米-2000米=()千米720米+300米=()千米()米※3、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五:吨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11、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路(纠错栏)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一、自主学习1、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3、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4、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5、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6、在我的生活中,()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7、5吨=()千克6000千克=()吨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我能填:6吨=()千克9000千克=()吨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3、有100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货车6辆,2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为什么?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5、1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两位灵敏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一、自主学习1、笔算两位数的加法25+38=
45+29=2、我知道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就是。3、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统计表图意。中国特有的鸟类有()种,中国特有的爬行类有()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种。4、阅读教材第16页例1。理解:计算98+25时,先算个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再算十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笔算时要()对齐。5、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再的进行计算,最后。2、笔算:65+76= 53+69=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我来闯关:1、我来算一算:49+57=27+88=2、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如果买这两样要用多少钱?3、故事书59本,比连环画少67本,连环画有多少本?4、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4分)98+5492+7856+7673+37()>()>()>()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纠错栏)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自主学习1、笔算下列各题:85+47=
29+36=
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2、观察第18页例2的统计表,并填一填:爬行类有()种,两栖类有()种,你们先估一估,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多少种?376≈()284≈() 376+284≈()3、进行计算:376+284=376+284—————4、填一填:计算376+284时,先算个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再算十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再算十位()+()=()笔算时要()对齐,从()位算起。5、完成课本第18页做一做。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再的进行计算,最后。2、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1题和第2题。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三、我来闯关:做一做:165509+398+876————————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135427162+69+543+959————————————8259601011笔算986+114你是怎样算的?计算这类题你应注意些什么?学习收获: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今天学的加法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做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知识延伸:教材21页的9、10题。课题: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主完成课本第19、21页的3到10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进一步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一、自主学习1、你能笔算下列各题吗?645+285=
34+678=2、说一说:计算645+285时,先算()+()=(),个位上写()再算()+()+()=(),十位上写()最后算()+()+()=(),百位上写()
3、个位满()向()进一。十位满()向()进一。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说一说练习五3—10题你有疑惑点吗?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我来闯关:1、479+506=
238+99=483+259=
665+481=2、我来选一选。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①536和364②649和341③792和208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四: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一、自主学习1、观察课本22页到23页的主题图(线段图),填一填:昆明到丽江有()米。大理到昆明有()米。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知道丽江到大理有()米估一估:517-348≈想:把517估成()348估成()2、算一算:517-348=517+348————﹡3、想一想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是如何算的,要注意什么?4、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先相同数位,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一当;然后再算十位,十位不够减时,从位退一当:最后算百位。2、算一算:842-358= 712-257= 672-114=三、我来闯关:1、填空被减数476745703900减数89679568768差商店运来510瓶矿泉水,上午卖出154瓶,下午卖出174瓶,还剩多少瓶?苹果树416棵,梨树358棵,桃树169棵。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 (1)?算式:(2)?算式:(3)?算式: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五: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一、自主学习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2、我来算一算:402-358= 501-157=3、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任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2、我来算一算:420-358= 500-157=﹡3、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4、完成课本第25页第一题。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交流、展示:(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2)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应注意什么。三、我来闯关: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2、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12分)(1)下午孵出了小鸡多少只?(2)这一天共孵出了小鸡多少只?(3)还剩多少个鸡蛋?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加法验算>>学校: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学段:三年级科目:数学学材(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章节:第一单元一课时篇目:位置编写者:刘园丁审核者:【学习目标】1、学会多种验算加法的方法。2、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验算的方法难点。2、难点是检查计算的准确性。【学习过程】[自学导入]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思考下面问题:1、一套运动服元?一双运动鞋元?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元?2、学习课本27页例一,加法的验算可以用或。3、验算下列计算正确吗?746+238=984验算483+274=747验算(注意书写格式)4、完成课本第27页做一做。[课堂探索]一、交流讨论: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二、交流、展示:(一)、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加法的验算方法:或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28页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四、节节清作业:1、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748+237637+335410+3072、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6分)6572888059865728880598412269和和和五、练习作业:1、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七第1、2、3题。2、拓展提高:练习七第4、9题。阅读了解P31页“你知道吗”六、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教后反思】课题:减法的验算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学习目标:1、我学会了多种验算减法的方法。2、我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一、自主学习任务:减法验算1、自学课本28页例2,减法的验算可以用()或()。2、验算下列计算正确吗?406-168=238验算()500-247=353验算()3、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交流、展示:(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2)减法的验算方法:三、我来闯关:1、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548-237689-346310-2072、比685少398的数是多少?3、填表:加数724615加数189278和721459学习收获: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四边形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4、35、3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号题帮扶生可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学习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学习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一、自主学习1、观察34页情境图,你能发现形形形形……你能找出四边形?请你分别画一画、、、。3、你能找出P35例1中的四边形吗?如图有个,请你圈出来。他们的共同的特征是。4、把P36例2中的图形分类,可按分分……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联系生活实际,你身边、、、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动手围一个四边形,的图形是四边形。2、请你动手剪一个四边形。3、尝试完成书P36的“做一做”过关检测:1、找一找。小蝌蚪找妈妈。
(1)图中共有(
)个四边形。(2)连一条都是四边形的路线,让小蝌蚪找到妈妈。*2、数一数。数一数下图有多少个四边形。
图中有(
)个四边形。
【励志故事】珍贵东西慢慢长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父亲带我去公园,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父亲说:“我特意问过公园管理员,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7、3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号题帮扶生可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习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一、自主学习1、观察情境图,图中标红色线条的四边形是形,指给同桌看。日常生活中,你还在、、……见过平行四边形?2、此图正方形,也长方形。它有条边,个角。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形。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你的感受是;
。拿出教师给你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你的感受是:。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你们的结果是:。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想想: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它的特征是;。2、请你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写出你画图的步骤:,画的时候要注意:。3、请你参照书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说出两种剪法,第一种: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折次展开,剪下个对角,就成平行四边形了。第二种: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折次展开,剪下个对角,就成平行四边形了。过关检测:1、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做一做。(请你在方格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小朋友,请你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选择你所要的答案,在下面画上横线。1、我()上数学课。(1)喜欢(2)不喜欢2、我()举手发言。(1)喜欢(2)不喜欢3、老师经常()。(1)表扬我(2)批评我(3)不批评也不表扬课题:周
长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号题帮扶生可不做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一、自主学习1、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是厘米。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2、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3、请你用红笔描出下列各图的周长。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桌面、课本面、书面的周长,动手摸摸看。4、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请你画几个封闭图形,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5、、你想用什么方法量出P41中图形的周长?请写出各图的周长是多少?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样来求周长的?。*2、在探究求周长方法时,发现一个图形比较平直就可以用量,比较弯曲就可以用量,还发现对称的图形只要求。过关检测:1、我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这节课你的收获是。还有问题吗:。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2、4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号题帮扶生可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一、自主学习1、叫做周长。*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对边的特点是。正方四条边。3、42页例2情境图中同学们在。聪聪提出?要想知道这张卡片的周长必须要知道?4、43页例3情境图同学们在他们的问题是:边长量得。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学生探究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卡片周长先要知道长方形的是厘米是厘米。再把个长和个宽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算法一:+++=算法二:×=×=+=算法三:(+)×=长方形的周长=2、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的算方有:算法一:算法二:。正方形的周长=过关检测: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2、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4、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有()、()。二、计算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感受是:,还有问题吗?。课题:估计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4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号题帮扶生可不做。学习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一、自主学习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试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用尺子量一量,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自己估计得,你的感想是:。5、数学书的封面是形,可知道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周长算式是;。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学习例5(1)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把铅笔盒围一圈至少要厘米,你们的想法是:剪一段试一试。你们小组估得感受是:。(2)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过关检测: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物品名称估计的周长实际测量的周长数学课本封面教室门的面黑板面你的鞋底2、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见下图或课本)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法则。2、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一、自主学习(1)我会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2]我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我想到了什么?自学例1(3)1、阅读教材50页,我理解图意。(1)、从布置会场场面图中看到有盆花,每组摆盆(4)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5
÷
5
=
[
]
(组)
(自学书50页)通过自学我会在下面的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
3()(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ˉ5ˉˉ()
1
5
()和()的乘积
ˉˉˉˉ0ˉˉ(5)自主探索,汇报结果。我知道了的含义、还学会了的书写方法及商的位置,还会应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合作交流1、请你读题书51例题2。(1)我用小棒摆一摆,按要求分一分。同组同学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2)我会列出算式:(3)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23里面最多有个5,商是。(4)思考:每5个分一份,分成了4份,共分掉了几个?(5)竖式怎样算?4和5的积—20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20表示什么意思?23盆花,分掉了20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3个的?在竖式中,“3”叫什么?()(6)我会写竖式计算的过程。2、(1)我知道了:算式中的4……2表示的意思是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小组讨论,说一说各自的想法)(2)我知道了:因为23里最多有4个5,所以商()比较合适。三:我知道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四:过关测试29÷341÷526÷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面更加努力的。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法则。2、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我能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我还能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我能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应用“余数<除数”这一结论解决问题。一、自主学习1.我知道()里最大能填几?3×()<224×()<37()×2<11()×5<382、计算变观察这组题中的余数和除数。14÷715÷716÷718÷719÷720÷722÷723÷724÷7我是这样想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二、合作交流学习例3。(1)我们小组一起讨论学习例3,我获得了这些信息:一共有盆花,如果每组摆5盆,可以摆组,还剩盆;我会列出算式:如果是17盆花、18盆花、19盆花、20盆花、21盆花,每组摆5盆。我也会列式计算。15÷5=(组)16÷5=(组)…(盆)17÷5=(组)…(盆)18÷5=(组)…(盆)19÷5=(组)…(盆)20÷5=(组)21÷5=(组)…(盆)我们仔细观察这组数算式,除数是,而16÷5=(组)…(盆)余数是,17÷5=(组)…(盆)余数是,18÷5=(组)……(盆)余数是。15÷5=(组)20÷5=(组),而这几组没有三、探究得出结论:所以根据这组算式我们探究得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比()小。过关检测:我会用竖式计算42÷626÷522÷68÷369÷745÷6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三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用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2、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1、熟练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并且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自主学习:我能说出()里最大能填几?并很快说出商几,余数几。我是这样想的二、合作交流(1)我会独立观察教材P55页情境图。
还会思考问题: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2]我发现了画面中同学们在
我从中画面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人跳绳,每人一组。根据这些信息,我会提出问题?(2)共同探讨:我会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跳绳,每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也就是求()里面有几个(),用()计算。(3)我是这样计算的我会将演算过程写出来:(4)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解题思路(5)如果把32个同学按每7人一组,该怎么分?8人一组呢?我会列式计算:(6)、巩固深化,提高技能:独立完成书55做一做观察这两个同学在做什么?
左边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她的问题?右边的同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7)通过刚才的分析:我知道用有余数的除法时,应先、题意,再列式解决问题。三、过关检测:有18颗扣子,每件衣服钉5颗,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颗?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秒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学习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自主学习*1、看教材59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8、52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5、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秒针走圈,分针走。)2、秒针走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过关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大约每天睡9()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3、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从1数到30用了()秒。*1分=()秒,120秒=()分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课题:时间的计算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一、自主学习1、学习例1.看主题图2时等于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时是,也就是分.所以2时=分.2、学习例2.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离家,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你是怎样算的?。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走到走了大格,每大格是分,所以一共是分;也可以这样想:减,也就是分。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3、新闻联播开始结束。计算出播放的时间。过关检测:1、3时=()分4分=()秒4时=()分3分=()秒5时=()分8分=()秒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3、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4、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自我评价:(
)组
学
习
真
了
不
起!
★★★★★★★★★★★★观察能力
提出问题
合作学习
课题:时间的计算练习课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1、巩固时间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的一些基本知识。2、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使学生在亲手制作作息时间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重点:时间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一、自主完成练习1、让生找出生活中的1秒,1分所作的事。。2、时、分、秒的练习题①下面哪些要精确到秒?A发射火箭
B200米蛙泳竞赛
C吃一顿早饭②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A、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B、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C、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3、时间的单位计算(1)、单位换算(卡片)2分=(
)秒
8分=(
)秒120秒=(
)分
180秒=(
)分(2)、比较大小4分○40秒
3时○100分
201秒○5分
4时○240分(3)、解决生活问题①光明小学早上7:40预备,而小军在上学的路上东瞧西望,迟到了30分钟,那你能知道他是什么时间到学校的吗?②小明和小芳家住在一起,放学时两人一起回家。小明花了15分55秒到家,小芳花了20分27秒到家,你知道他们谁走的快吗?二、应用拓展1、做书上P64页第6题。估计一下,做好下面每件事你要用多少时间?①穿衣
②刷牙
③吃早饭
④整理书包2、看东关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回答下面问题:①上午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②下午2:10分同学们在做什么?③你在这所学校读书,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起床?说说你的理由。④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3、让生做书上P66页第9题。写出你每天的作息时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课题: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班级三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脆弱区保护与恢复策略考核试卷
- 盐湖区水资源分配与供给保障考核试卷
- 无线电频率共用与协调考核试卷
- 苗木保密协议样本
- 潜水装备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 纺织机械性能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染料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规执行考核试卷
- 安全教育预防火灾
- 小学生教育故事:诚信与成长的启迪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机安全要求
- 【中国信科-中信科移动】2023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
-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卓越)
- 《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直播中的礼仪与形象塑造
-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 海南声茂羊和禽类半自动屠宰场项目环评报告
-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及司法解释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