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_第1页
论文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_第2页
论文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_第3页
论文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_第4页
论文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摘要煤炭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工业,同时又是我国能源工业体系中安全基础最差,经营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是我国煤炭工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在借鉴国内煤炭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价值链分析理论等,对成本的管控方面提出了建立大成本管理理念,以技术为先导优化设计,减少巷道开掘工作量;以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误工误时,提高采煤一线的有效作业等成本管理措施;在安全成本、修护、塌陷补偿方面提出了成本避免管理理念;结合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提出了材料消耗决定于物资质量、工效决定于设备运行质量等质量管理理念。本文根据煤炭企业生产的特点,在成本核算方面,提出了将井巷工程作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核算,把煤炭企业的单产品成本核算变为多品种成本核算的思路,克服了现行煤炭成本核算办法采、掘成本不分,产品成本核算失真的弊端;按照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把煤炭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分为开拓作业、掘进作业、开采作业、提升运输作业四个核心作业,以及通风排水、机电维修、灾害治理和物资供应等几个辅助环节,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建立了以作业为核算对象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将煤炭生产的事后算账转变成全过程的管控,建起了一套对各环节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为煤炭企业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

目录摘要 I一、研究背景 1二、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综述 2(一)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二)作业成本管理 3(三)我国煤炭行业作业成本的实践 31.内部市场化理论及其实践 42.精细化管理及其实践 5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成因 5(一)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的特点 51.地质条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大 62.生产技术决定效率,效率影响单位成本 63.安全和环境成本的不确定性 64.直接成本低,间接成本高 75.材料消耗决定于物资质量 7(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71.成本核算不科学 72.利用“煤矿两费”科目随意调整利润 9(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91.企业的内部原因 92.外部原因 10四、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 11(一)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原则 121.安全第一原则 122.成本效益原则 123.效率优先原则 124.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125.质量效率原则 126、弹性一致性相结合 12(二)煤炭企业的作业分析 121.煤炭企业的作业分类 132.煤炭企业的作业主流程图 133.作业分析 14(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型 161.煤炭资源成本核算 162.开拓、掘进成本核算 173.灾害治理费用的核算 174.回采成本核算 175.机电成本的核算 176.提升运输费用的核算 187.巷修作业成本的核算 18(四)煤炭企业成本管控 181.安全成本管理 192.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203.薪酬管控 204.物资的质量管理 225.煤质和产量管理 23五、结论 24(一)研究结论 24(二)建议 25一、研究背景我国少油、缺气、富煤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产业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2003年首次出现“电荒”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出现“电荒”、“油荒”、“煤荒”,2009年已从煤炭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2010年全国进口原煤达到1.48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的警戒线,达到54%。同时中东、以及我国周边动荡的国际形势,凸显我国国际能源补给线的脆弱,新形势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国家将煤炭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能源产业,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才逐步实行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逐步走向市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国家定价,保本微利经营”的经济政策,造成煤炭企业积累甚少,甚至亏损,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居于后三名,行业整体基础条件差,管理粗放,安全保障程度差,一直是粗放型管理和高危行业的代名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旺盛,煤炭行业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春天,煤价持续高速攀升,经济效益良好,煤炭产能、煤矿单井规模、安全管理水平、机械化化程度等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煤炭企业仍然是安全事故的重灾区,管理粗放的的代表者。煤炭企业作为煤炭行业的高危群体,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发展理念,强调“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工资”,使员工的个人理念与公司发展理念的相吻合,抓好安全生产,形成“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保生产,以生产促效益”的管理格局。按照“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部管理体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内部分配制度,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成本管理之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实现从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二、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综述作业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简写为ABC),ABC起源于美国,最早由美国学者科勒提出,经过斯拖布斯、卡普兰教授等专家的研究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的主流理论,被广泛地用用到各个领域。(一)作业成本管理理论ABC是以作业为中心,按照成本动因,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是一种通过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依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耗用资源的基本原理。按照动因分析的方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视作若干个作业连环构成的作业链条,并将每一个作业链环视为一个作业中心,将每一个作业中心视作一个作业成本库,以便于对责任人的考核。在每个作业中心内部,又可以将具体的岗位的具体作业行为,视为一个作业成本库,做更为详尽的考核,从而使成本管理实现从事后算账到过程管理的转变。作业成本管理法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指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是指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企业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利润。非增值作业不能创造顾客价值,是无效的作业,必须消除以降低成本,增值作业创造顾客价值,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通过对作业增值属性的分析,可以发现降低成本机会。增值作业与非增值的判断标准如下:(1)该作业将带来状态的改变;(2)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先前的作业来完成;(3)该作业使得其他作业得以执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作业都是增值作业,违背其中一条或者多条标准的作业都是非增值作业。作业成本管理以具体的作业行为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变为可控。在成本计算的方法方面,将产品成本法的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根据产品的消耗的工时来计算和分配固定成本的做法,变为根据产品消耗的作业和作业消耗的资源的方法,来计算产品消耗的资源和产品的“完全消耗成本”,实现了成本管理和核算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这种方法可以将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通过成本动因更为精确地分摊到产品成本中,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作业成本管理法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作业成本管理法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核算办法。它较好地解决了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企业的生产作业又分为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能够产生和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称为有效作业,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是维持作业或无效作业,但是,无效作业不等于无用作业。比如,煤炭企业的巷道维护作业、管理活动,都不会增加煤炭的价值,属于无效作业,但却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有用作业。价值链需要不断的优化组合,如努力减少各环节的无效作业,使之逼近于零;在各环节有效作业中,提高其产出比例等。作业成本控制理论认为,产品设计决定作业链,决定了资源的耗费水平,一旦产品设计开发完成,产品成本的60%-80%也就确定了,因此作业的改进不能仅仅要着眼于后续作业,着眼点放在产品设计、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方面,重点应放在制约或决定作业水平的关键环节上。作业是构成企业价值链的基本单元。以作业中心为责任中心,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通过作业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从成本发生的根源上展开分析,对作业进行过程控制,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也为煤炭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业成本管理理论是一种新的管理哲学,具有传统成本管理不具有的优越性。作业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的人们对于成本的种种认识,实现了成本管理从末端管理到过程的管理的转变,为管理者拓展了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成本法已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同,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我国煤炭行业作业成本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市场几经波折,煤炭行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上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使许多煤炭企业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一次大的洗礼,以作业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得到煤炭行业的普遍认同,大中型国有煤炭企业借助其人才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其成本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以山东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炭企业为代表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成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主流模式,在华丰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实践的基础上,阳泉集团又推行了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皖北煤电推行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煤炭企业精益管理,是我国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更丰富,内容更完善。对我国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1.内部市场化理论及其实践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模拟市场交易方式来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使员工个人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煤炭企业之间变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为行政隶属和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单位之间及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和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以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在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它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人才流动等,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炭企业是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的代表。新汶矿务局华丰矿是一个百年老矿,1956年恢复建井,1989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后,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迫于生存的压力,93年开始了内部市场化的探索,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内部交易更加科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机电队原有工人500多名,待维修的机电设备、物资堆积如山,设备维修成本超过了购买成本,实行市场化管理以后,按照市场价对内部生产单位服务,实行分灶吃饭独立核算,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虽然人员减少到134人,堆积如上的待维修机电设备不见了,不仅如此,机电队还利用自己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在外部四处找活,搞对外加工。”九五”期间,该矿在外部市场疲软、矿井自然灾害增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120万吨的生产规模,综合成本下降16%,在册职工8000多人,年均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受到国家经贸委、原国家煤炭工业局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999年被山东省经贸委评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决定在全国推广这一先进的管理经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型,是煤炭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激发活力的产物。这一模型综合运用了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成本高、员工缺乏积极性的问题,是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的新探索。煤炭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把市场的功能引入企业管理,克服了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弊端,用市场机制来规范企业的领导行为、员工行为和协调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煤炭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2.精细化管理及其实践精细化管理来源于日本的精益生产管理理论,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查找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目前已成为一部国际通用的企业教科书,被称为“改造世界的机器”。阳泉集团的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把企业的投入产出看作一种由岗位价值链连接而成的业务流程,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岗位价值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阳煤集团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推动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皖北煤电集团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煤炭企业精益管理是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以培育“持续改进”的精益思想为主线,以作业控制和流程优化为手段,以班队为基石,以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化建设为支持要素,全面实施精益管理,通过作业增值和流程增值,实现煤炭企业创造的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竞争力。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煤炭企业精益管理的不同之处,是在构建市场化的基础上,突出了作业安全、作业效率和流程优化的创新。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矿井、区队、员工协同管理,精细化管理诸要素协调运行,从而实现作业队伍精干化,企业产品成本最小化,业务流程最优化,企业效益最大化。而现实中煤炭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还处在粗浅探讨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管理理论的研究、管理方法、管理的精度,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以后的路子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成因煤炭企业主要作业在地下,主要作业行为主要通过地下巷道来实施,作业环境和实施管理的基础条件差,而且大部分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很难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再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企业。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煤炭行业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电力、机械、化工、钢铁等地面行业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一直难以甩掉是管理粗放和高危行业的帽子。(一)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的特点煤炭工业作为资源采掘业,资源是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质、资源条件变化大,生产活动采掘并举,掘进先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与其他行业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地质条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大煤炭企业是开采煤炭资源的工业企业,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如煤种、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先天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炭的开采成本。自然条件对煤炭成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矿井设计中的井巷工程布局、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等技术方案,都取决于煤层的厚薄、倾角的大小、煤层的稳定程度、地质灾害程度等因素等资源条件。地质条件不一样的矿井生产成本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矿井,因为地质条件的变化,成本也不一样。随着开采的延伸,煤炭赋存的地质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地温、瓦斯、地压等地质灾害也会随之而来,地质灾害的存在,将会使煤炭的生产效率大幅度地降低,地质灾害治理需要投资,也会使单位成本大幅上升。2.生产技术决定效率,效率影响单位成本科学技术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井巷工程的优化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巷道,实现成本避免;其二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劳动效率和产能,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其三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的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劳动工效。高新技术和机械化的应用,将会大幅度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原煤单位开采成本大幅度降低。如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研发的井下定向压裂增透消突技术,在高突矿井鹤煤六矿使用后,巷道掘进速度提高3-4倍,掘进头炮后煤尘浓度降低了80%。在高突矿井平煤十矿24110工作面实施后,产量比压裂前提高了50%,采面煤尘最大降幅达58.18%,有效改善了工作面作业环境,降低了职业病害发生率。综采技术、综掘技术、液压支架等在煤炭企业采掘工作面的应用,会使煤炭采掘的效率提高数倍,如禹州市云盖山二矿2007年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采用综采技术,在没有增加员工的前提下,矿井的每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1万吨提高到6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已接近80万吨。大柳塔煤炭企业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全矿480多人年生产商品煤2000多万吨,采煤工效和安全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在煤炭企业生产中一定要贯彻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管理理念。3.安全和环境成本的不确定性安全事故和生态环境成本的不确定性,造成煤炭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不可控。煤炭企业作为地下开采的工业企业,受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突变的影响,易酿成安全事故。突发的安全事故一方面造成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会使人心波动和队伍的稳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由于目前对地质突变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还不能适应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使许多事故不可控不可防,使煤炭行业成为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事故成本难以控制。煤炭市场对环境的破坏贯穿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地表塌陷、地表水资源的破坏、瓦斯、煤矸石、废水、煤尘和噪音等,以及煤矸石自燃产生的SO2、CO2、NOx和粉尘等,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存在滞后性、隐密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煤炭企业的环境治理成本不能准确核算。4.直接成本低,间接成本高煤炭企业生产是采掘并行,生产环节主要包括通风、排水、机电、开拓、掘进、巷修、灾害治理等辅助环节。直接作业队——采煤作业人数占矿井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工资、材料消耗和电费占全矿井的三分之一左右,采煤队的成本仅占原煤生产总成本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他辅助环节的成本支出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固定成本占矿井总成本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讲企业的混合成本(介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的成本)和固定成本一般占矿井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直接成本不高,间接成本不低。5.材料消耗决定于物资质量煤炭生产是一种搬运作业,生产中消耗的主要是辅助材料,主要包括巷道支护用的工字钢、采面使用的单体柱、铰接梁等,大部分可以回收复用和替代。煤炭企业的耗材使材耗与产品不具备简单的数量对应关系,材料消耗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如中煤张家口煤机厂生产的650刮板运输机,设计合理、工艺先进、材质好厂价,一般可以运煤40万吨以上,对个别地方维修后仍然可以再运煤15~20万吨,而非正规小厂的650刮板运输机一般只能运煤10万吨左右就该报废了;国家定点厂峰峰煤机厂生产的单体柱,一般可以用一年以上不用维修,换密封圈后仍可用半年以上,并且维修的工作量也小;而小厂的单体柱仅能用6个月左右就得进行大修。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回收复用和替代,直接影响煤炭成本的变化。(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存在的问题我国煤炭企业开始按现代化管理的时间较短,理论研究滞后,现行的原煤成本核算办法,脱离了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采用一次归入成本,缺少中间步骤和明细,缺乏溯本求源的细分,各作业的成本资源消耗没有得到具体计算和合理的分配。如维简费和安全费用的提取与核算,开拓、掘进工程费用、村庄搬迁费用等通过制造费用(维简费)计入当期成本的核算方法等,严重地违背了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造成生产成本核算失真,致使同行业间产品成本和企业的各期成本之间缺少可比性,难以成为企业决策参考的准确依据,无法用于指导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1.成本核算不科学按照现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将煤炭生产各作业活动消耗的的材料、电费、工人工资汇集起来,构成煤炭企业的变动成本,而将其他资源消耗作为煤炭企业的的制造成本核算,因此煤炭生产成本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直接成本。主要包括薪酬成本、电力成本和材料成本三项;二是制造成本。主要包括:维简费、安全费、井巷基金、环境保证金、折旧等构成。如图2-1所示。材料费材料费薪酬电费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图3-2煤炭生产制造法成本核算图(1)生产费用的配不不合理。现行的煤炭成本核算方法,是基于煤炭作为单产品核算为基础的,硬性地把生产成本分为材料、电力、薪酬和制造费用,实际上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包括开采、开拓、掘进、运输、机电维修、通风、排水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在煤炭开采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开拓掘进作业等很与当期的产量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适宜采用按产量分摊的方法。(2)井巷工程的核算不科学。井巷工程是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煤炭企业生产正常接替的重要保证,煤炭企业生产中,开掘工程量很大,一般占煤炭生产总支出的20%左右。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和煤炭企业的惯例,井巷工程分为开拓、准备和回采三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叫开拓巷道,在维简费中列支;为一个采区的多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准备巷道,列为固定资产,通过井巷基金(实际上也叫巷道的折旧)摊销;直接为采面服务的巷道称回采巷道,直接在生产成本中列支。井巷工程的这种核算方法,违背了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和实际成本等基本原则,混淆了开掘成本与产量的关系,造成煤炭开采成本核算不准确,造成“掘进进尺越多单位成本越高,当期经营业绩越差,掘进进尺越少,效益越好”的弊端,使经营班子产生短期经营思想,造成采掘失调。同时这种核算制度成了企业调整成本利润的蓄水池,为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目的的需要,随意调整开掘工程量,调节当期生产成本和利润,开了方便之门。(3)资源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目前企业普遍采用按照资源总价款除以可采资源量的方法,按照当期产量摊销资源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的价值不准确,没有考虑资源的后期投入,仅考虑了资源取得时的原始成本。如,村庄搬迁费用,按照现行的煤炭成本核算办法,50户以下的搬迁计入生产成本,50户以上的搬迁由维简费列支。而实际上,村庄搬迁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村庄压覆的资源,增加企业的资源控制量,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按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这一定义,村庄的搬迁费用应当记入无形资产——资源的价值;二是在矿井设计时可采资源是根据地质报告推算的,并不准确;三是没有考虑资源的回采率。煤炭资源是自然形成的,其赋存条件决定于地质条件的变化,赋存不稳定,造成资源条件不一、厚薄不均,煤炭的回采率也不一样,煤炭的回采率直接影响到煤炭开采的资源成本。目前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尚处于岗位责任制管理阶段,只有少数企业才进入精细化管理的初步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其他行业管理的精细程度,仍停留在粗放式的定性管理的阶段,定量的研究和实施还比较少,管理理念还有待于更新,管理方法还有待于改进,成本核算和管控的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理清。2.利用“煤矿两费”科目随意调整利润从“煤矿两规定”可以看出“煤矿两费”的使用既有费用性支出也有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煤炭成本的费用性支出并无本质的区别,为企业随意调整利润创造了条件。“煤矿两规定”规定的煤炭企业维简费使用范围中的开拓延伸工程、技术改造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小型矿井的联合改造,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中的主要通风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与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完善与改造,以及矿井瓦斯监测与抽放、综合防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灭火、防治水等项支出等,实际上都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维简费中列支的零星固定资产的改造、生产补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属于生产成本性质。在实际工作中,维简费、安全费用与煤炭生产成本的一些日常开支项目很难加以区分,给人为调解利润创造非常好的便利条件。企业为了少缴纳所得税,会将应在维简费和安全费用列支的成本项目,直接在日常成本中开支;相反,企业为了多实现利润,也会将本应在生产成本中的开支转入维简费、安全费用列支,使维简费和安全费用出现倒挂,构成潜亏。(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1.企业的内部原因煤炭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思想保守,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错误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在内部推行以成本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目标成本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相对其他行业来讲,管理仍然比较粗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生产轻管理,观念落后。煤炭企业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高,致使企业领导人只看到了产量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而忽略了管理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煤炭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煤炭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大多来自于生产战线,不懂企业的成本管理,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无法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予以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经营管理重视不够,没能将企业内部管理放在关系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高度对待,仅将此看作具体部门的一项管理业务工作。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的功能不能有效体现。企业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作采用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进行,由于缺少有效、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各成本项目不按各作业归集,不能体现各项作业的成本水平等,致使成本核算资料有用性很差,不能很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致使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能正确反映出来。在成本管理方面,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没有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而没有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成本管理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只注重矿井整体的成本核算,没有深入到基层区队、班组,矿级成本核算分析的多,区队(部门)、班组、岗位成本核算分析少,没有形成上挂下联的系统机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人人节支降耗”的全员成本意识。2.外部原因(1)煤炭成本管理理论研究滞后。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保本微利经营的产品经济管理模型,企业只重视产量不关心成本,因而形成了“重生产轻管理”的痼疾,加之煤炭企业一般远离城市,生后设施和生活条件差,很少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愿意落户煤炭企业研究煤炭的成本管理理论,致使成本管理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实践。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煤炭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也严重滞后于管理实践。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我国已实施四年有余,但是采掘业的会计核算子规则至今没有颁布,使企业缺乏可参考的政策依据,大部分企业不得不沿用1991年原煤炭部颁布的“煤矿两办法”,或者参照其他行业类似业务的会计准则,或者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来处理相关会计业务,造成煤炭企业会计核算不统一,使会计核算资料缺乏可比性。同时“煤炭企业两办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色彩。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和约束,造成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五花八门。(2)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不合理。按照现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企业依据“煤矿两规定”以原煤产量为基础,提取维简费和安全费用(以下简称“煤矿两费”),专项用于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支出和煤炭生产安全设施支出的资金。按产量提取的方式不合理。根据煤炭生产的特点,各个煤炭企业的差异很大,不宜采用统一的标准。如煤炭企业开拓延伸工程与煤层的厚度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煤炭企业由于煤层厚度的差异巨大,按照产量计提维简费的方法可能会造成苦乐不均,薄煤层煤炭企业维简费不够用,厚煤层煤炭企业用不完;大规模的村庄搬迁实际上是为了解放村庄压覆资源,理应记入资源成本,与当期产量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这种核算方法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再如安全费用,煤炭企业的瓦斯、水害条件各异,没有瓦斯和水害的矿井根本就不需要治理瓦斯和水害,瓦斯和水害威胁大的矿井,仅瓦斯治理一项吨煤的费用就得15元,水害严重的矿井,水害的治理费用也需要10~20元/吨,因此笔者认为按产量计提两费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煤矿两费”的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煤矿两费”带有明显的行政干预性质,会计处理无论怎样规定,都无法与新会计准则接轨。如“煤矿两费”的资本性支出的会计处理:使用煤炭企业两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可在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计提折旧费用,由提取的“煤矿两费”一次核销,该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方面造成企业账实不符,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同时增加的相同类型的资产,因资金来源不同而折旧方法不一致,其账面价值也不同的情况,有违会计核算一致性和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综上所述,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建设滞后,成本控制和管理主要是围绕成本构成要素来进行,而忽略了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技术管理不受目标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在技术设计上,既不受目标成本的限制,也很少有技术成本的分析对比,缺乏“优化设计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想意识。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四、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煤炭企业作为地下采掘作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大,变动成本小、辅助生产环节多、安全风险大,中间费用分配难度大,非常适合采用作业成本管理发。传统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很多方面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使企业的成本扭曲,而作业成本法则很好地贯彻了权责发生制的基本精神,并且实现了成本管理从结果到过程管理的转变,从理论层面实现了成本管理中心的下移,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和核算,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精细化。(一)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原则煤炭企业作为煤炭行业的高危群体,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发展理念,形成“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保生产,以生产促效益”的管理格局。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永衡的主题,安全是效益的基础,效益与安全高度关联,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安全生产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使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配备安全设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安全为核心来开展,确立安全就是企业效益的指导思想,运用正激励原则,提高广大员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建立本质安全型煤炭企业。2.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管理要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减少或者剔除效益低或者没有效益的作业活动,提高效益好的作业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效率优先原则以采掘一线作业为核心,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通过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提高辅助生产系统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建立指挥顺畅、反应敏捷、运作高效的企业管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4.权责利相统一原则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建立责权利统一对等的内部岗位责任制,克服责权利不对等和脱节现象,避免人浮于事。5.质量效率原则作业成本首先是规范成本核算工作,同时要求运行质量和工作效能,使成本核算工作简洁、明晰、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包括原始数据收集的明确性、作业确认的简单性、成本中心划分的独立性、成本动因选择的相关性、计算步骤的明晰性等。6、弹性一致性相结合作业成本的考核标准应能随着经营变化而作相应调整,但必须满足若干经营周期内成本核算一致性,否则不利于决策部门对作业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二)煤炭企业的作业分析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联系资源和产品的中介,以多样化成本动因为依据,把作业作为一个中间成本费用库来独立核算,将作业消耗的资源追踪归集到作业成本库,然后通过产品消耗的作业的形式,将作业成本库中的资源消耗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从而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结合到煤炭企业来讲,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开拓、掘进、采煤、提升运输四个核心作业,和通风、排水、机电、灾害治理、巷修五个辅助作业,按照作业成本的原理,将煤炭企业的作业分析如下:1.煤炭企业的作业分类按照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将其主要作业流程分为核心作业和辅助作业,如图4-1所示。排水作业:为采掘作业服务通风作业:为采掘作业服务灾害治理:为采掘作业服务机电作业:为全矿井提供机械设备维修和供用电管理修护作业:为通风、运输服务开拓作业:为煤炭资源开采服务掘进作业:为煤炭资源开采服务采煤作业:将煤炭资源变成产品提升运输:将煤炭资源运送到地面,变成商品核心作业辅助作业图4-1煤炭企业生产作业功能图2.煤炭企业的作业主流程图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采煤和掘进两大主作业活动,掘进作业是采煤作业的准备,其目的是为采煤作业提供工作场所,为员工上下班、材料和原煤的运输提供通道,采煤、运输和提升才是煤矿最核心的价值活动,通风、排水、灾害治理、巷道维护、机电维修等作业均为煤炭企业的辅助作业活动,都是为了采煤和掘进活动服务的。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开拓、掘进巷道、采煤工作面等,看作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半成品——作业成本库,据此编制煤炭企业的采、掘主作业流程图如下:开拓开拓作业掘进作业掘进作业终止开拓巷道回采巷道准备巷道采煤工作面图4-2掘进主作业流程图运输运输作业采煤作业采面运输分拣作业提升作业平地运输作业机电安装原煤终止商品煤采煤工作面临时煤仓煤场井底煤仓图4-3采煤主作业流程图——作业成本库——作业活动——临时储存活动——作业链终止由图4-2和图4-3可以清楚地看出,煤炭生产过程中掘进作业和采煤作业,是两个平行的作业。3.作业分析煤炭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较差,基础数据不全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宜将作业分得很细,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解为开拓、掘进、采煤、提升运输四个核心作业,通风、排水、机电、灾害治理、巷修五个辅助作业,以及村庄搬迁等外部解放资源的作业活动。按照作业成本原理和煤炭企业生产作业的性质和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将开拓巷道、掘进巷道、村庄搬迁费用、灾害治理费用等,原来纳入费用的项目作为一个作业成本库来进行分解核算,采用成本动因分析的方法,将每项作业消耗品的资源准确地归集到各项作业成本中去,变过去的事后算账为事前预算、始终控制、事后考核,对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开拓作业。开拓作业的成本动因是开拓进尺,为煤矿生产提供主通道,保证矿井中长期的行人、上下料和原煤的外运,属于经济型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开拓队。其成本库包括:开拓工程消耗的工人工资、材料费、通风费用、设备运行费用(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折旧、配件、维修、电费等,下同)、短途运输费用、排水费用等。(2)掘进作业。掘进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掘进进尺,包括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为煤矿生产提供次要通道,保证矿井中短期的井下行人、物料和原煤的运输,属于经济型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掘进队。其成本库包括:掘进工程消耗的工人工资、材料费、通风费用、设备运行费用、灾害治理费用、短途运输费用、排水费用等。掘进巷道一般为煤巷,煤炭行业通常将掘进的副产品原煤俗称待产煤,计算其成本库时,应当减去待产煤的价值。(3)回采作业。回采作业是将资源性质的原煤从岩石中开采出来,变成产品的过程,是煤炭生产的核心作业,属于典型的经济型增值作业。其成本动因是采出煤量,成本责任主体是采煤队。其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材料消耗、设备运行费用、资源成本、通风费用、灾害治理费用、地面塌陷赔偿、排水等。(4)提升运输作业。运输作业是将采煤队采出的原煤运输到煤仓,以便于煤炭企业将原煤提升到地面成为商品,属于经济型增值作业。其成本动因是运输煤量,成本责任主体是运输队。其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设备运行费用等。(5)灾害治理。灾害治理作业的主要对象是煤炭资源,主要包括探放水、瓦斯治理、洒水降尘、注浆灭火、顶板治理等,其作业动因是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控制安全成本。灾害治理作业伴随着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贯穿于煤炭的采掘活动而进行。其成本责任单位是保安队,其成本库包括:人工薪酬、设备运行费用等。(6)通风作业。新鲜风又称为煤矿的血液,因此通风作业是矿井的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矿井的井下作业点提供新鲜风量,保证井下工人有足够的氧的需求,稀释煤炭采掘活动中煤层释放的瓦斯,使其在安全值范围内,煤矿规程明确规定煤矿生产要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使通风作业称为煤炭企业典型的的功能性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通修队。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设备运行费用和材料费等。(7)排水作业。属于矿井的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煤矿采掘活动中疏干水,抽排到地面,保证井下运输巷道的畅通,排水作业属于功能型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机电队。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设备运行费用等。(8)巷修作业。巷道修护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压破坏的巷道,进行维护和修理,保证行人、物资、原煤运输通道和风路的畅通,其作业对象是井巷工程,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巷修作业属于功能型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修护队。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材料消耗等。(9)机电维修作业。机电维修作业包括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全部机电设备、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属于煤矿生产的重要保证系统,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电维修作业贯穿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机电维修作业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煤炭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其作业对象是井上下各种设备,属于功能型增值作业。其成本责任主体是机电队。成本库包括:工人薪酬、材料消耗、设备运行费用等。(6)村庄搬迁作业。村庄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放呆滞储量资源,增加矿井可控制的可采储量和经济价值,其直接服务对象是煤炭资源,属于经济型增值作业。其成本动因是解放资源,成本责任主体是办公室,成本库包括:拆迁补偿、建设规划设计、征地费用、协调费用等。(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型为了简化成本核算,按照上述作业动因成本分析,将直接为原煤生产服务的回采巷道掘进、采面设备搬家安装、巷修作业、开采作业、排水、运输和原煤提升等直接为原煤生产服务的作业活动消耗的资源汇集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通风作业按照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需风量分配通风费用;而将间接为生产服务的开拓、掘进作业、灾害治理作业、机电运行维护作业等作业活动消耗的资源汇集后,通过其被服务对象,间接进入生产成本;将村庄搬迁等为解放资源而进行的作业活动消耗的资源汇集后,直接记入资源成本;这样便于核算和考核各个作业活动的绩效,为绩效考核奠定基础。根据上述原则,拟定煤炭生产成本核算模型如下:开采作业成本库开采作业成本库巷道维护成本库运输作业成本库排水作业成本库准备巷道摊销成本灾害治理摊销成本资源成本回采作业成本库资源价款村庄搬迁作业成本库开采通风成本库原煤提升成本库煤炭生产成本回采巷道成本库图4-2煤炭生产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1.煤炭资源成本核算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的核心资源,在生产中逐步消耗递减,煤炭资源总量决定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总量。同时煤炭资源成本又是煤炭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成本的高低决定于可采出煤量。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减少开采损失、减少呆滞资源,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和利用率。资源成本包括原始成本(即资源取得时支付的价款)和后续投入,后续投入指村庄和建筑物搬迁等解放资源的投入,即矿井总资源成本=资源取得原始成本+后期解放储量投入成本单位资源成本=矿井资源总成本÷可采出煤量2.开拓、掘进成本核算为了便于核算,在这里将矿井煤炭资源视为待切割加工的原材料,开拓、掘进作业视为切割煤炭资源的加工工序,采面作为一个半成品核算单元,采区作为批量半成品核算单元。按照作业的分类,开拓、掘进是矿井的核心作业,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开拓成本=薪酬+材耗+设备运行费用+灾害治理+排水+运输+通风掘进成本=薪酬+材耗+设备运行费用+灾害治理+排水+运输+通风-开拓煤量收益单位进尺成本=开拓(掘进)总成本/开拓(掘进)进尺开拓巷道和掘进巷道在长期待摊费用中核算,在动用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时,按照一定的配比摊入原煤开采成本。3.灾害治理费用的核算高沼矿井、高突矿井、有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进行灾害的治理,灾害治理作业包括瓦斯抽采(或抽排)、探放水、顶底板注浆加固、堵水、排水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灾害威胁,为煤炭企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灾害治理由总工程师负责,防灾队具体管理。瓦斯治理费用=人工薪酬+设备运行费用+材料费水害治理费用=人工薪酬+设备运行费用+材料费灾害治理成本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为开拓、掘进巷道服务的灾害治理费用,计入所服务的巷道成本,为回采巷道和采面服务的灾害治理费用计入回采资源成本。4.回采成本核算回采是矿井的核心作业,也是安全事故高发区域、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由生产矿长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生产,提高采面的工作效率、回采率和原煤质量,减少采面丢煤损失资源。回采成本=资源成本+薪酬+材耗+设备运行费用+排水费用+运输费用+通风费用+灾害治理费用+地面塌陷赔偿+环境保证金单位回采成本=开采成本/原煤产量5.机电成本的核算机电管理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提高供用电质量和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生产一线误工,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产提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高安全保证程度、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通风费用=薪酬+设备运行费用排水费用=薪酬+设备运行费用机电维护费用=薪酬+材料+设备运行费用设备安装成本=薪酬+配件机电队作为后勤服务保障队,对内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大型设备的安装和管理,以及为相关作业队提供维修服务的费用,参考外部市场价格作为机电队的收入,同时作为大型设备的安装费用或其他作业队的费用分别核算。6.提升运输费用的核算提升运输是煤炭企业的的核心增值作业之一,是煤炭生产流水作业线上刚性比较强的两道工序,提升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煤炭开采和掘进作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现在煤炭企业井下运输一般采用都采用皮带运输,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由机电矿长负责。井下运输由运输队管理,提升由机电队管理。提升作业成本=薪酬+设备运行费用运输作业成本=薪酬+设备运行费用单位(提升)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成本/(提升)运输量原煤井下一般采用皮带运输,提升采用箕斗或矿车由主井提升到地面。掘进工程的出渣和煤相对较小,井下一般采用矿车和瘤子运输,由副井提升到地面。相关材料由副井运送到井下。7.巷修作业成本的核算井下巷道在地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小变窄,巷修是维护井下运输、行人和通风巷道,保证井下通道畅通,属于非增值作业,由总工程师负责,通修队管理。巷修作业成本=薪酬+材料+运输费用-副产煤收益巷修作业有时也会需要产出一部分原煤,通过矿车运输到副井,通过副井提升到地面。巷修要严格控制出煤,副产煤收益参照原煤单位生产成本核算。综上所述,煤炭生产作业可以按照各个具体作业的性质细分为7个责任主体,13个作业中心,将煤炭企业生产中的各项资源(成本、费用)通过各项作业的动因分析,合理分配到生产成本中,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可靠,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四)煤炭企业成本管控根据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和作业成本分析的结果来看,在煤炭企业成本构成中安全投入一般是国家强制性的规定,基本属于不可控费用,开拓掘进的巷道的工程量和材料消耗也基本属于固定的,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也属于固定费用,随着矿井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每项作业的成本构成中,都涉及到薪酬和设备运行费用,因此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当是: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配件质量管理,减少设备误时,提高作业线的劳动效率;二是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通过薪酬正激励机制,加强责任心,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劳动工效;三是加强物资质量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材耗;四是加强煤质管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1.安全成本管理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历次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备,造成的责任事故;二是员工的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三是企业领导安全意识不强,冒险违章者违规指挥,造成的责任事故;四是员工素质低,违章违规作业酿成的责任事故;五是企业领导重生产轻安全,对安全隐患不排查、不处理,存在侥幸心理,而酿成的过失责任事故,不可控的自然事故极少。基于上述原因,安全成本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安全成本的避免。(1)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有关部门的研究成果表明,员工的素质每提高1%,百万吨死亡率下降0.94个百分点,也就是讲员工的培训投入对控制和避免安全事故成本来讲是一本万利的,因此从建立和完善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入手,加强各岗位的应知应会和手指口述等岗位技能的培训,以及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通过业务考核,淘汰不合格的员工,给在岗员工以压力,督促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2)变安全事故成本为薪酬正激励,实现安全成本的避免。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是责任事故,只要企业的干部和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安全事故是可控可防的,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就是经济杠杆,对煤炭企业来讲,由于一线工人的素质相对较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最重要的选择,因而薪酬成为调节煤炭企业高危岗位责任心和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通过建立安全奖励基金,安全与效益工资挂钩,实行严格的安全奖惩等措施,提高安全薪酬的比重,使其占到员工效益工资的30~40%,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特别是提高高危岗位和安全生产管理战线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薪酬的正激励和制度引导,变原来的要我讲安全为我要保安全,以实现安全事故成本的避免,打造一个管理出安全,安全出效益,监督保安全的煤矿安全保证体系。(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从源头上消灭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完善安全设施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加强安全隐患的监察等途径,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优化设计降低成本煤炭企业降成本、挖潜力的重点在井下,矿井的设计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要实现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能和作用,全面加强技术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探索改革传统的支护方式,寻找替代投入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工程布置方面,要从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角度,加强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对每一采区、每一采面的布置,综合考虑采、掘、运、提、排等工艺方法和流程,制定出系统合理的开拓布局方案,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掘进率,坚决杜绝无效进尺,减少巷道的二次维修和扩修,形成设备、人力、能耗等方面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相互融汇,相互促进。合理地安排开拓、掘进工作量,保证生产的正常接替。合理的开拓掘进提前量,是煤炭企业采掘正常接替的关键,但是如果开拓和掘进作业工程提前量太大,不仅要提前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增加大量的巷道维护费用,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要合理的安排采掘工作量,使其既不耽误生产的接替,又不提前占用企业资源,造成浪费。按照煤矿矿井设计规范和煤炭企业的惯例,开拓煤量是指通向采区的全部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开拓煤量为矿井年产能的2~5倍;准备煤量是指在开拓煤量范围内,为采面生产服务所必需的采区运输巷道、采区回风巷道及采区上山等掘进巷道工程所圈定的煤量,一般为年产量的0.8~1倍;回采煤量是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为采区上山、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和工作面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切割眼等掘进巷道所圈定的煤量,只要安装设备后,工作面即可正式回采,一般为煤矿4~6个月的的产煤量。3.薪酬管控薪酬在煤炭企业的成本中一般占到40%左右,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薪酬又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最有效的工具,在管理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发广大职工的潜能,是成本管理的核心。薪酬管理要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以强化管理责任为中心,不同的基层作业队和不同的工种,按照其工作目标采用不同的效益工资计算考核办法,以国家政策为基础,提高效益工资的比重,工资计算办法简单化,工资分配公开化,提高工作分配的透明度。(1)开拓和掘进队。其主要职能为保质保量完成矿井的开拓掘进进尺,保证矿井的正常接替。其工资主要与安全、进尺、材耗、质量挂钩。工资=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品质工资为了提高巷道进尺质量,杜绝不合格工程,对巷道进尺实行品质工资,品级工资实行月度考核法。不合格巷道不予验收不计工资,优质品率超过标准的,超过部分双倍计算品质工资,即优良品工资=效益工资×(实际优良品率-优良品率定额)×2效益工资要充分体现效率,实行效率平方法加计材耗的工资计算方法,即: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基数×(实际进尺/进尺计划)2+成本节约额×50%(2)采煤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出煤,出好煤,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其工资主要与产量、采面质量、安全、煤质、材耗、回采率挂钩。效益工资一要充分体现效率,即劳动工效,二要体现工作质量,三要体现材料的节约,实行劳动工效平方法加计材耗、煤质奖和回采资源奖励的工资计算方法,即:工资=固定工资+效益工资计算工资产量=实际产量×[1+(含矸率标准-实际含矸率)×2]回采率奖=(计算工资产量-设计回采煤量)×资源价值×50%材耗奖=(材耗定额-实际材耗)×50%效益工资=基数×(产量/计划产量)2+回采率奖+材耗奖+安全奖(2)通修队。其主要职能是对巷道和风路进行维护修理,保证矿井风路和行人运输路线的畅通。因此对其考核的主要指标应当为巷道和风路的完好率和材料消耗。其人员和材耗定额应当与巷道和风路的长度联系起来。对其考核应当加强日常考核。工资=固定工资+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工资基数×巷道完好率+(材耗定额-实际材耗)×50%(4)运输队。其主要职能是将采煤队、掘进队等井下作业单位需要的原材料运送到作业场地,同时将采煤队生产的原煤和开掘队开采的煤矸石和原煤运送到平地,实际上是一个井下后勤服务机构。因此对其考核应当主要考核其运输量和及时度。其工资计算办法为:工资=固定工资(入井补贴+误餐补助)+效益工资设备运行奖=设备误工(允许时间-实际时间)×奖励基数效益工资=单价×实际运输量+运输成本节约额×50%+设备运行奖为了体现运输队为采掘一线的服务职能,提高运输队的服务意识,建立内部契约制度,运输影响采掘面工作的,发生运输误时的,运输队要弥补影响的采掘队的工资。(5)机电队。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机电专业队,即主要职能是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其考核除其直接管理的大型综合设备外,还担负着个生产作业单位使用的机电设备的大型维护和修理工作。其工资分为井上部分和井下两部分,对其可采用市场化管理,实行内部独立核算有偿服务。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将设备误工作为其主要考核指标工资=固定工资+效益工资效益工资=设备误工(允许时间-实际时间)×奖励基数(6)服务队、场务车间等后勤服务队,均采用市场化运作,实行有偿服务。4.物资的质量管理设备和物资采购的管理包括物资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价格管理、仓储管理和领用管理四个方面,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仓储物资的台帐与财务部门的材料帐信息共享,随时核对,保证帐卡物三对照。根据物流的走向形成:计划-采购-验收-仓储-领用-反馈-考核,这样一个闭环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中质量管理是煤炭企业生产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材料消耗决定于材料的质量,设备质量决定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误工误产时提高工效的关键。基层队、岗位作为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者或消耗者,又是质量的受害或受益者,以此作为质量监督的节点形成质量闭环控制系统和计划控制之系统。(1)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由基层作业队以工作量为基础,以满足生产需要和库存物资定额为标准,编报物资采购计划,考核计划的编报、审批工作,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以避免生产部门盲目编制物资需求计划,造成物资超储积压。图4-3物资管理管控流程图(2)质量监督。建立从验收到领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制度建设,明确采购、验收、仓储和使用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对耗用物资的一线区队实行工资与材耗挂钩的办法,用经济手段加强物资采购价格和质量的管控,建立闭环的物资采购质量和价格管控体系。(3)仓储管理。仓储部门作为企业的后勤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有四项:一是按合同验收物资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保管好仓库内的物资,防止过期、霉变、丢失;三是保证物资储备在合理的储备定额范围内;四是按照生产作业部门提供的物资需求计划和领料单,兑现物资供应,保证生产的正常和特殊情况的需要。明确企业物资保管人员的责任,减少物质库存、积压和霉变损失,实现企业的物资管理成本损失避免。(4)物资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运费、采购费用、质量等。在实行招标采购的基础上,对物资供应模拟市场运行,物资质量采用质量管理的追究制以外,物资管理人员的工资实行与采购价格挂钩的办法。为了弥补招标采购制度的不足,建立采购成本考核制度作为对招标采购制度的补充。对物资实行计划价管理,以上年度的物资实际采购成本为基础,加当年国家公布的物价上涨指数作为当年的物资计划价,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采购价与计划价的差额)作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与采购人员的奖金挂钩。每年终结材料综合成本低于计划价的,企业从材料成本差异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采购人员的奖励;材料综合成本高于计划值,按差异额的一定比例由物资管理人员承担。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变“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为“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高效体制。(5)材耗的控制。由一线单位记录员负责逐班在内部管理信息网上,公布制人员出勤、物资领用、进尺验收等相关基础资料,材料由剩余的由下一班的带队领导签字结转下一班考核,记录员凭交接记录上网记录,逐班核定当班成本和工效。材料价格按照计划价考核,月底分班累计考核,计算兑现工资奖金。简化工资计算办法,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利用薪酬分配机制的引导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5.煤质和产量管理由煤场和销售部门对煤质和产量进行考核,每班由矿机关管理部门随机抽查。形成“采面生产——煤场仓储——销售——用户”这样一条煤质、原煤产量管理链条和反向的责任追究链条。水分和煤矸石超标的,双倍扣减当班产量。矿车提升凡达不到标重的,按差额的2倍扣减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