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疗法课件_第1页
低频电疗法课件_第2页
低频电疗法课件_第3页
低频电疗法课件_第4页
低频电疗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频电疗法理疗科李春艳低频电疗法理疗科李春艳内容提要一低频电疗概述二低频电疗常见电流三低频电疗参数及意义四低频电疗生理和治疗作用五低频电疗的应用六举例低周波治疗内容提要一低频电疗概述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①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热作用。一.低频电疗法概述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

感应电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低频电疗法课件二.常见低频电流

(1)交流电:电流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流(2)脉冲电流:电流按一定规律地瞬间出现,然后瞬间消失(3)三角波电流:波形缓升缓降呈三角形(4)方波电流:将直流电不断通断所获得的波形(5)正弦波电流:波形呈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6)梯形波电流:波形类似等腰梯形的电流(7)指数曲线形电流二.常见低频电流

(1)交流电:电流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常用于:电睡眠电兴奋超刺激常用于电诊断常用于:电睡眠电兴奋超刺激常用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常用于间动电疗法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常用于间动电疗法神经刺激器神经刺激器三、低频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⒈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常用100Hz以下的频率..⒉周期(T)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单位为ms或s。⒊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如方波波宽指脉冲持续时间,三角波指脉冲上升的时间。.4.脉冲上升时间和脉冲下降时间.5.有效波宽6.脉冲间歇时间

即脉冲停止的时间。即周期减去有效波宽

三、低频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⒈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参数及其意义7.波幅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8.通断比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9.占空因数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参数及其意义四、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四、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细动去

胞<——作——极<——阈上刺激

兴电化<——局部电流叠加

奋位细动去

胞<——作——极★

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均表现有电的变化,这种电的变化是伴随着细胞生命活动出现的,称之为生物电。生理学基础★细胞生物电现象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为内负外正。(一)细胞的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细胞未受mV0-70mV0-70mV0-70+mV0-70+低频电疗法课件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胞内K+高,并且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胞内K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促进K+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外流的阻力达到平衡—K+平衡电位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促进K+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低频电疗法课件极化: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超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去(除)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倒(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与静息电位的极性相反。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极化: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超低频电疗法课件(二)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二)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低频电疗法课件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引起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激活),Na+顺电-化学梯度呈再生性内流,直至膜内正电位接近Na+平衡电位。(2)Na+通道的迅速失活及电压门控K+通道的开放,是动作电位复极化的主要原因。(3)Na+-K+泵的活动,使Na+、K+重新回到原来的分布状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三)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时间-强度变化率}反变关系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后,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三)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时强度-时间曲线强度时间强度-时间曲线强度时间请问:直流电能够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吗?为什么?请问:直流电能够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吗?为什么?低频电疗法课件(四)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不到阈电位时,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在膜的局部出现较小的去极化,称为局部电位

(四)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不到局部电位的特点★等级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衰减性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和消失

★总和局部电位的特点★等级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70mV-55-85thresholdpotential-70mV-55-85thresholdpotential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动作电位的特点:

1.“全或无”现象。

2.不衰减性传导。

3.脉冲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

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它无论再次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性为零。相当于神经细胞锋电位的持续时间Na+通道失活.(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可兴奋THANKYOUSUCCESS2023/1/845可编辑THANKYOUSUCCESS2023/1/845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4、低常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4、低常期低频电疗法课件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

镇痛

1.

即时镇痛作用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2.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多次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

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

镇痛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如果当年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吃过梅子,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梅子是酸的,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结局。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射弧的定义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定义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反射弧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镇痛—闸门控制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功能也不一致的一些纤维。α、β、γ

是直径较粗的纤维,主要传导非痛感。粗纤维兴奋低,传导速度快,因而易兴奋,而且其冲动又能很快传入中枢。闸门控制论认为:粗纤维兴奋时兴奋了脊髓后角中的闸门——胶质细胞,闸门兴奋后,关闭了冲动向中枢传入的闸,因而痛冲动就不再能顺利的进入,结果产生了镇痛效应实验证明:频率100赫兹,波宽0.1毫秒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电刺激镇痛—闸门控制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轴突反射

2.

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

3.

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

4.

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低频电疗法课件五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上应用(一)适应症

1.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3.肌原性疾病

4.神经的病理变性5.周围神经损伤6.肌肉的失神经支配五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上应用(一)适应症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二)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1.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2.保留肌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3.抑制肌肉的纤维化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三)电刺激治疗时机的选择1.失神经支配后第一个月,肌肉萎缩最快2.失神经支配数月,仍有必要使用电刺激(四)电流波形的选择1.理想的电流应具备的条件a.能选择性的只刺激病肌不波及正常肌肉b.能只刺激病肌而不引起感觉性反应2.三角形电流的选择性刺激作用

选择不同的t升,可以只刺激病肌

根据不同的失神经程度选择t升t降t止t宽

(三)电刺激治疗时机的选择

温热式低周波

温热式低周波低周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

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具有双重治疗效果的新型治疗仪仪器低周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

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传统康复技一.作用机理

(1)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血肿吸收和水肿消散。

(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增强代谢。

一.作用机理

(3)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4)能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5)对非特异性炎症有消炎作用。

(6)镇静作用。

(3)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二.治疗特点

(1)采用先进的电疗原理,脉冲电流输出柔和,治疗时感觉舒适,不引起皮肤刺痛感。

(2)多部位治疗:三个电极同时应用,可同时治疗多个部位,双负极间输出电量可调,左右输出差异可达±30%。其目的是使局部舒缩不协调的肌肉,逐步经过不同力度地按揉、推压而趋于平衡、最终使肌纤维收缩协调,消除局部或一侧的肌痉挛,以达到消除疼痛,促进痊愈的目的。

(3)电脑自动处方(四个)它将人工按摩的许多手法特点吸收进来,可以实现诸如“敲打、拍击、按揉、推压”等仿真效果,令患者更易接受。

二.治疗特点

(1)采用先进的电疗原理,脉冲电流输出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偏瘫(关节挛缩、足下垂、偏瘫手及偏身感觉障碍)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失眠(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通电(1)利用电极传出的抑制性或兴奋性的刺激进入皮肤或更深部的感觉接受器,通过脊髓向连接脊髓的脑干网状结构传导,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低下)----大脑皮质(刺激减少)-睡眠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上升)----大脑皮质(兴奋增加)-觉醒

脊髓通电(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腰椎病、

腰腿痛

◆肢体扭挫伤、软组织劳损(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关节痛自动2处方:适合于上下肢关节痛等

拍击关节痛自动2处方:适合于上下肢关节痛等低频电疗法课件颈椎病治疗自动1处方:3-20Hz最适合于肩部疾患敲打临床症状:疼痛麻木头昏耳鸣颈椎活动受限颈椎病治疗自动1处方:3-20Hz最适合于肩部疾患临床症状低频电疗法课件腰椎病治疗自动4处方:3-100Hz最适合腰部

推压临床症状: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活动范围降低腰椎病治疗自动4处方:3-100Hz最适合腰部

临床症状:疼低频电疗法课件急性腰扭伤1.定义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体小关节等急性损伤2.临床表现(1)腰部剧痛活动受限,腰部僵硬(2)部位局限固定

(3)咳嗽深呼吸疼痛加重急性腰扭伤1.定义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体3.诊断(1)临床表现(2)脊柱侧弯(3)肌肉痉挛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4)压痛点明显,有牵扯痛,第三腰椎3.诊断急性腰扭伤4.低周波治疗

(1)操作:首日,不开启温度,找到压痛点放置黄色电极(+),肌肉僵硬处放置绿色电极(-)。24小时后开启温度,低周波治疗或者治疗前蜡饼治疗(2)目的: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和水肿吸收,加速致痛物质和炎性产物清除,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急性腰扭伤4.低周波治疗急性腰扭伤5.影响低周波强度输出因素

(1)低频电为小电流,需克服人体组织电阻

(2)电极片的湿度(3)电极片是否与皮肤紧密接触

(4)患者感觉功能状况急性腰扭伤5.影响低周波强度输出因素四、注意事项

1.避免电流集中引起烧伤。2.对儿童进行治疗,先施以弱电流消除恐惧,再将电流调到治疗量。3.综合治疗,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

低周波进行镇痛,可以提高效率。4.电极部位保持清洁。5.电极与皮肤应充分接触。四、注意事项

五电疗安全知识五电疗安全知识?低频电疗是1000赫兹以下中频电疗是1000—100000赫兹高频电疗是100000赫兹以上?低频电疗是1000赫兹以下划分低中高频的生理学依据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的频率范围,称为低频。

由于哺乳动物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个绝对不应期,在此期间内无论电流强度如何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据测定,此期间持续约1ms左右因此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电刺激就必须相隔1ms才能再给于一次,即频率至多不能大于1000hz(1000hz=1000次/秒=1000次/1000ms=1次/1ms)这就是把1000hz以下的频率定为医用低频范围的原因。划分低中高频的生理学依据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

当频率进一步上升超过100000HZ时,失去了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论综合多少个刺激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在医学上把这种不能引起运动神经兴奋的范围,称为高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每次刺激已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医学上把这一范围定为中频。当频率进一步上升超过100000HZ时,失去了对神

小结:

低频电疗兴奋神经肌肉较好低周波脊髓通电方式低周波固定频率的应用如50或者100赫兹低中高频的划分

小结:

低频电疗兴奋神经肌肉较好ThankyouThankyouTHANKYOUSUCCESS2023/1/888可编辑THANKYOUSUCCESS2023/1/888低频电疗法理疗科李春艳低频电疗法理疗科李春艳内容提要一低频电疗概述二低频电疗常见电流三低频电疗参数及意义四低频电疗生理和治疗作用五低频电疗的应用六举例低周波治疗内容提要一低频电疗概述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①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热作用。一.低频电疗法概述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

感应电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低频电疗法课件二.常见低频电流

(1)交流电:电流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流(2)脉冲电流:电流按一定规律地瞬间出现,然后瞬间消失(3)三角波电流:波形缓升缓降呈三角形(4)方波电流:将直流电不断通断所获得的波形(5)正弦波电流:波形呈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6)梯形波电流:波形类似等腰梯形的电流(7)指数曲线形电流二.常见低频电流

(1)交流电:电流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常用于:电睡眠电兴奋超刺激常用于电诊断常用于:电睡眠电兴奋超刺激常用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常用于间动电疗法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常用于间动电疗法神经刺激器神经刺激器三、低频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⒈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常用100Hz以下的频率..⒉周期(T)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单位为ms或s。⒊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如方波波宽指脉冲持续时间,三角波指脉冲上升的时间。.4.脉冲上升时间和脉冲下降时间.5.有效波宽6.脉冲间歇时间

即脉冲停止的时间。即周期减去有效波宽

三、低频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⒈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参数及其意义7.波幅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8.通断比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9.占空因数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参数及其意义四、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四、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细动去

胞<——作——极<——阈上刺激

兴电化<——局部电流叠加

奋位细动去

胞<——作——极★

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均表现有电的变化,这种电的变化是伴随着细胞生命活动出现的,称之为生物电。生理学基础★细胞生物电现象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为内负外正。(一)细胞的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细胞未受mV0-70mV0-70mV0-70+mV0-70+低频电疗法课件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胞内K+高,并且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胞内K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促进K+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外流的阻力达到平衡—K+平衡电位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促进K+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低频电疗法课件极化: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超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去(除)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倒(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与静息电位的极性相反。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极化: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超低频电疗法课件(二)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二)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低频电疗法课件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引起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激活),Na+顺电-化学梯度呈再生性内流,直至膜内正电位接近Na+平衡电位。(2)Na+通道的迅速失活及电压门控K+通道的开放,是动作电位复极化的主要原因。(3)Na+-K+泵的活动,使Na+、K+重新回到原来的分布状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三)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时间-强度变化率}反变关系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后,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三)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时强度-时间曲线强度时间强度-时间曲线强度时间请问:直流电能够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吗?为什么?请问:直流电能够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吗?为什么?低频电疗法课件(四)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不到阈电位时,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在膜的局部出现较小的去极化,称为局部电位

(四)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不到局部电位的特点★等级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衰减性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和消失

★总和局部电位的特点★等级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70mV-55-85thresholdpotential-70mV-55-85thresholdpotential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动作电位的特点:

1.“全或无”现象。

2.不衰减性传导。

3.脉冲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

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它无论再次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性为零。相当于神经细胞锋电位的持续时间Na+通道失活.(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可兴奋THANKYOUSUCCESS2023/1/8133可编辑THANKYOUSUCCESS2023/1/845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4、低常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4、低常期低频电疗法课件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

镇痛

1.

即时镇痛作用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2.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多次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

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

镇痛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如果当年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吃过梅子,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梅子是酸的,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结局。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射弧的定义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定义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反射弧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低频电疗法课件低频电疗法课件镇痛—闸门控制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功能也不一致的一些纤维。α、β、γ

是直径较粗的纤维,主要传导非痛感。粗纤维兴奋低,传导速度快,因而易兴奋,而且其冲动又能很快传入中枢。闸门控制论认为:粗纤维兴奋时兴奋了脊髓后角中的闸门——胶质细胞,闸门兴奋后,关闭了冲动向中枢传入的闸,因而痛冲动就不再能顺利的进入,结果产生了镇痛效应实验证明:频率100赫兹,波宽0.1毫秒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电刺激镇痛—闸门控制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轴突反射

2.

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

3.

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

4.

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低频电疗法课件五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上应用(一)适应症

1.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3.肌原性疾病

4.神经的病理变性5.周围神经损伤6.肌肉的失神经支配五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上应用(一)适应症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二)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1.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2.保留肌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3.抑制肌肉的纤维化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三)电刺激治疗时机的选择1.失神经支配后第一个月,肌肉萎缩最快2.失神经支配数月,仍有必要使用电刺激(四)电流波形的选择1.理想的电流应具备的条件a.能选择性的只刺激病肌不波及正常肌肉b.能只刺激病肌而不引起感觉性反应2.三角形电流的选择性刺激作用

选择不同的t升,可以只刺激病肌

根据不同的失神经程度选择t升t降t止t宽

(三)电刺激治疗时机的选择

温热式低周波

温热式低周波低周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

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具有双重治疗效果的新型治疗仪仪器低周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

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传统康复技一.作用机理

(1)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血肿吸收和水肿消散。

(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增强代谢。

一.作用机理

(3)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4)能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5)对非特异性炎症有消炎作用。

(6)镇静作用。

(3)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二.治疗特点

(1)采用先进的电疗原理,脉冲电流输出柔和,治疗时感觉舒适,不引起皮肤刺痛感。

(2)多部位治疗:三个电极同时应用,可同时治疗多个部位,双负极间输出电量可调,左右输出差异可达±30%。其目的是使局部舒缩不协调的肌肉,逐步经过不同力度地按揉、推压而趋于平衡、最终使肌纤维收缩协调,消除局部或一侧的肌痉挛,以达到消除疼痛,促进痊愈的目的。

(3)电脑自动处方(四个)它将人工按摩的许多手法特点吸收进来,可以实现诸如“敲打、拍击、按揉、推压”等仿真效果,令患者更易接受。

二.治疗特点

(1)采用先进的电疗原理,脉冲电流输出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偏瘫(关节挛缩、足下垂、偏瘫手及偏身感觉障碍)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失眠(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通电(1)利用电极传出的抑制性或兴奋性的刺激进入皮肤或更深部的感觉接受器,通过脊髓向连接脊髓的脑干网状结构传导,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低下)----大脑皮质(刺激减少)-睡眠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上升)----大脑皮质(兴奋增加)-觉醒

脊髓通电(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腰椎病、

腰腿痛

◆肢体扭挫伤、软组织劳损(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关节痛自动2处方:适合于上下肢关节痛等

拍击关节痛自动2处方:适合于上下肢关节痛等低频电疗法课件颈椎病治疗自动1处方:3-20Hz最适合于肩部疾患敲打临床症状:疼痛麻木头昏耳鸣颈椎活动受限颈椎病治疗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