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2022年六年级是属于高年级,六年级也是小学时光的结果一年,老师们在上好新课的同时,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用来复习小学六年所学的学识,为学生的中学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那么关于教学随笔理应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你带来的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接待大家阅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1
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导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数学(1~6年级)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好玩、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才能呢?通过反复斟酌,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阅历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运用生活阅历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确定的生活阅历,但他们对周边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奇怪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奇怪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谙的生活阅历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阅历探索新学识,掌管新才干。
1.借用学生熟谙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猛烈的奇怪心,这时老师马上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阅历,回复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向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方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成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根基。
2.结合生活阅历,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熟悉”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便当,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协助想手段,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欣喜,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议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报告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其次,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查看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学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阅历,通过创设活动,把阅历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布局。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学识
如在教“统计——最爱好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处境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热爱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一致的起点;谁搭的积木,表示热爱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好玩、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朴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2
分数乘整数的学识根基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学识。在课堂的开头环节,我对这些内容举行了确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朴,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留神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涂图形的过程。因此,在后面计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对比轻易了。
整堂课上下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对比明显。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热爱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容许采用。可能对于这种在计算过程当中的约分,还是一知半解,对这样约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够领会。我在介绍这种手段的时候还特意把要约分的分数改写成分母和分子分别由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扶助学生理解。可能这样做,还做得不够吧?再由于上学期的约分学识好多学生就不纯熟,有不少学生仍不断展现约分错误和忘却约分的处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3
西方哲学有一个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的学生?”穆尔毫不踌躇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由于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由于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告成是多么的重要!而从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的总体处境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斟酌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才能明显缺乏,有些教师甚至“剥夺”学生问的权利,下面笔者从心理学、教导学、教学主体三个方面谈谈为什么要还学生“问”的权利。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是思维之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才能,是引导学生探求问题来源,开启新思路的关键。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起始于问题”,“产生思维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即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活普遍存在“疑问”或“问题”。问题是熟悉的不成分割的特征,它反映了熟悉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之间的冲突,而思维那么从熟悉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来源。思维由“问题”产生,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问题”是创新之本。陶行知先生说:“研发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导的核心是擅长发问,没有问就没有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还学生“问”的权利,让其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和才能。在引导学生溯本求源的过程中,激活思路,培养独立斟酌的习惯,巩固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从教导学角度来看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才能,既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有的教师质疑,让学生提问题,主动性是提高了,但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吗?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懂得如何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繁杂,问不到点子上,甚至有的离题万丈,合作不了教学,既滥用时间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谈何提高教学效果?因而在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略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问的兴趣和士气。看来,变传统的教师设问为学生提问,真正地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才能,能够切实地察觉并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根基,学生有了提“问”的习惯和才能,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教学主体角度来看还学生“问”的权利,是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主体进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性进展在学生素质进展中已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地位。所以务必把教学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性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尽管近来的课堂教学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仆人,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一般强调的是学生采纳学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摆脱不了教师中心的阴影。究其理由,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恰恰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被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活泼、自主地学习,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开展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去察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有充分的机遇去察觉、去研究、去创造。
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就是说,不管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务必提出有现实意义和创造性的问题。假设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甚至根本上就没有问题意识,以至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有创意性的问题。虽然一些教师也力求表达课改的精神,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这些提问总是沿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思路举行,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期盼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举行,结果到头来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能尾随教师之后,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要把“学”的权利、“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巩固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机遇去察觉问题、去提出问题、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4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熟悉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根基上安置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举行,一开头教师就打定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对比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测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查看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确定要乘三分之一。一节课上下来分外轻松,分外顺遂,时间也充沛,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却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查看并推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揣摩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猛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梦想通过测验来表明自己的揣摩,所以做起测验就兴趣盎然;
2、测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测验,以测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斟酌,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察觉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学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告成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斟酌、会逐步察觉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结果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查看算式的特点,寻求简朴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2×8时,先口算(4÷2)2=4,再口算4×8=32,结果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2×9时,先口算×9=3,(4÷2)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裁减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上课一开头,有针对性地对圆锥体积公式举行复习,了解学生对已有学识的掌管程度,便于教师调控教学进度,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已有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基上,通过自主探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与思相结合,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学会有序的斟酌,有利于学生规律思维才能的培养。通过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崇敬学生的观法,重视学识与生活的精细联系,通过独立斟酌、小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学识形象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学随笔5
生活中四处有数学,四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擅长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用心地去抓获“生活现象”,采颉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服务。《熟悉负数》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负数的熟悉是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本阶段中所指的负数,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的负数。学生在熟悉负数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价值。教学中,我留神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利于熟悉负数的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义的量是学生学习负数的已有阅历。课始我让学生记录老师的话“今天的气温零下4度到零上7度”。学生基于自身的阅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共享会议室租赁合同
- 《法国霞慕尼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经验与启示研究》
- 《蔡和森民生思想研究》
- 《ANQ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 2024年度金融机构木门采购及安装合同
- 2024年南京客运上岗考试都考什么题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精美课件
- 2024年河北小型客运从业资格证理论考题
- 621直线的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高一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
- 2024年合肥客运考试答案
- 消毒供应中心技能考核操作评分标准
- 莲藕的贮藏保鲜技术
- 油气地质储量计算及评价
- 【2023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论文)2800字】
- 宽带接入合同
- 阴阳五行学说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全面版【PPT课件】
- 测定总糖原始记录
- 混凝土强度自动评定表格
- 大学生心理稿范文800字(优选9篇)-1
- 北京科技大学EMC-VNX5300实施文档
- 氨分解制氢安全技术要求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