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历史小说
——《白鹿原》解读一、新历史小说
1.概念
新历史小说产生于80年代后期,它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它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主要表现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相一致。从民间立场出发,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自觉地从历史的废墟中走出,尽可能地突現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
2.敘事特点
“新历史小说”的作家们希望借助对历史的重新阐释和衡估,颠覆既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承担历史诉讼和重构历史的使命。新历史小说的这种解构倾向在作品中的叙事特点表现为:
①民间话语的崛起,使业已固定的政治化的意识形态结论被重新改写。②限制性内视角使历史事件的内部关系性质被重新叙述、重新解释、历史事件的意义内涵被翻新或改写。(如莫言的《红高粱》从孙子视角写土匪爷爷抗战。)3.创作局限①新历史小说的作者们太强调对历史决定论的反拨,以至于常常陷入另一种改写历史的模式之中。②他们对叙事快感的过分热衷也让他们随意放纵自己的想象力,甚至顾不上逻辑和情理的制约。二、《白鹿原》解读
1.作者生平与创作简介
陈忠实(1942一),西安灞桥人,1962年高中毕业后,曾先后在小學、中學工作十六年。1978年7月,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工作。1980年3月后,曾在西安郊区文化馆、西安市灞桥区文化馆工作。1982年11月以来,在陕西作家协会工作。
陈忠实擅写农村题材,其创作主要是表现陕西关中地区在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状态。
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以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还有报告文学、散文等。陈忠实是中国西部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1993年6月出版后,饮誉海内外,1997年该小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2.《白鹿原》简介
⑴、创作动因与创作准备陈忠实构思酝酿创作《白鹿原》时间较早。他在一九八五年创作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的时候,便开始了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为了完成一部堪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而且“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作了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收集历史资料和积累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
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近代史和心理学美学方面的著作。阅读中国《近代史》、《兴起和衰落》、《日本人》等。《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梦的解释》、《美的历程》、《艺术创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新著。
三是为艺术上的借鉴作准备。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流派的重要长篇小说,以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包括研究长篇结构的方法。他特别重视的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有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张炜的《古船》。外国作家作品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美国谢尔顿的畅销长篇。作了这些准备和思考之后,他认识到只有回到老家小屋那个远离尘嚣的环境里,才有望实现自己的宏愿。
这部长篇小说曾经拟名为“古原”,后来定名为《白鹿原》。小说从1988年4月动笔,到1992年3月定稿,历时四年。小说连载于1992年《当代》第6期至1993年《当代》第1期,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白鹿原”是地名,它位于西安市蓝田县、长安区、霸桥区管辖之内,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现因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而名扬天下。
⑵、内容提要小说《白鹿原》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历史画面,它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半个多世纪的恩怨纷争。深刻地描绘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历史在白鹿原上的风云变幻,以小社会隐喻和概括大社会。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3.作品赏析赏析关注点①一部史诗风格的作品:视野宏阔,内涵厚重,意蕴深邃。②小说情节曲折,富于变化。③创造了白嘉轩等一系列具有丰富复杂性格内涵的典型人物。④小说是从民间视角展开叙事,对近现代的乡土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乡村生活面貌进行了比较真实的勾勒。⑤从创作方法上说,小说主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有所超越。它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同时对西方的现代派手法有所借鉴。⑥在语言上,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关中地域色彩。******************⑴、主题意蕴小说将政治史、家族史、民族心史融为一体,其中,以政治史为框,以家族史为线索,以民族心史为灵魂。透过雄伟悲怆的政治史和凝重复杂的家族史的帷幕,我们可以窥见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以此激发起我们对于民族历史命运、文化命运和人性的深层思考。
⑵、人物形象分析①朱先生形象
1)朱先生饱受传统文化浸染,他推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信条。一方面,他具有儒家“仁义”情怀,关心着白鹿书院以外的风风雨雨,关注着百姓生灵的疾苦盛衰。另一方面,朱先生在时代变迁面前,又能清醒地对自己人生进行角色定位,他以传承文明,拯治精神、安顿灵魂为己任,一生拒绝出仕为官,先办白鹿书院,后修滋水县志。
2)朱先生具有博大、磊落的胸襟和“铁肩担道义”式的豪气,无私无畏的品格。
3)朱先生虽为一个传统文化传人,但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不保守,不闭塞。
4)朱先生这个传统文化偶像在巨大的历史变革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终于怀着无奈和悲凉,走向人生终点。
5)朱先生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者。这是一个十分理想化的形象,在他身上由于神性特征的过度彰显,而显得有点不够真实。
②白嘉轩形象
1)形象内涵
Ⅰ.白嘉轩是中国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是几千年封建文化所造就的一个人格典型。
Ⅱ、白嘉轩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复杂性格内涵的典型人物。在这位圆形人物身上,各种矛盾的性格内涵趋于统一。
Ⅲ、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也是最后一个男子汉。在他身上包容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传统全部的价值──既有正面又有负面。
2)塑造方法
首先以“修身,齐家,而后治天下”为人物性格发展的主要线索。其次,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第三,采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
③鹿子霖形象1)鹿子霖是封建宗法社会政统力量的代表。2)鹿子霖也是一个性格内涵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④黑娃形象桀骜不驯、豪爽仗义、向往自由天地。⑤田小娥形象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真诚善良;富有叛逆精神。
⑶、艺术成就
①在创作方法上,《白鹿原》在创作方法上成功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②在结构艺术上,《白鹿原》以白、鹿两家在50年间的风雨、争斗为叙事线索,以民族心史为构架,以宗法文化的悲剧和农民式的抗争作为情节主轴来结构全书。③在语言艺术上
1)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关中地域色彩。
2)小说语言在表述中经常使用同义重复,显得累赘,不够凝练;同时叙述语言也掺杂有书面语,使得小说语言不够统一,文学性不是很高。
结语:作为“民族的秘史”,《白鹿原》内容深沉厚重,思想境界博大,艺术上具有史诗风格,堪称当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车位买卖协议范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带车库带储藏室公寓买卖协议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挖掘机买卖合同范本全新升级版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安防巡检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胃电刺激装置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调锁骨矫正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题库
- 2025年度页岩砖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合同4篇
- 2025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维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橱柜品牌授权生产与销售代理合同3篇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