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重点)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受到爱的熏陶。(难点)3、品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自学指导】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1.字词注音: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焦躁()憎()恨絮()絮叨()叨2.词语解释憔悴:诀别: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3.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02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其中《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有何寓意?三、文本探究1.“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是怎么做的?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以及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别说说“我”和“母亲”是怎样的人?四、品细节,悟母爱。本文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了母亲深沉的爱子之情。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并对其作出分析。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拓展延伸】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达标检测】1.本文以为线索,回忆了三次看花的经历:第一次,母亲要带“我”去,“我”没答应;第二次,;第三次,我和妹妹一起去。借此歌颂了,同时表达了对母亲的之情。2.第一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