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动态白皮书中考资讯(2019年第1期)第1篇2019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对比与分析(北京)试卷特点及较之去年差异2019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偏下,和2019年中考试题相比难度有所降低。整套试卷知识点覆盖全面,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分值很容易得到,和去年新颖题目涉及到的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本质、信息迁移题的考查不同,今年整套试题除实验装置有所创新(33题)外,其他题目出的中规中矩,与平时备考中遇到的相类似。试卷以基础知识重点,综合类题型拔高,学生要取得高分,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对题型的解题技巧的掌握。今年的学生失分点会集中在21、24、25、28(4)、29(3)③、30(3)(4)、32(2)、33、35题,这些题目侧重于对学生思维层面、数据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各地在考试时间、总分与题量上的差异城市总分题量考试时间北京80分35题100分钟综合卷注明如:(理化综合或科学)总分、题量、时间上注明占比分数如60分/100分,题量11题/25题,时间30分钟/90分钟三、各地在知识模块上和分值分布上的差异城市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北京物质的构成和变化(18)身边的化学物质(13)化学与社会发展(9)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32)化学计算(8)四、复习策略1.注重教材和考试说明,夯实基础,归纳整理,强化记忆。2.跳出题海战术,注意对题目进行分层,提高解题技巧。3.注重基础实验,提升实验探究的能力。4.把握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发展,注重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五、2019年(城市)命题预测北京卷2019年是新版教材使用的第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平稳过渡,为老师与学生们备战2019年中考指明了方向,不论是在讲解知识或题目时,抓本质,注重回归教材。明年中考中,五大模块的比重应该变化不大,还是以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身边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为主,体现教材或考试说明中变化的地方。有60%左右的简单题,保证学生得到一定的分数,20%的难题中有一定的比例会为教材中实验的变形。第2篇2019年(城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一、逐题分析题号考查内容易错点(难点)解题思路与技巧分值1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12元素之最无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氧、硅、铝、铁13氧化物的概念无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1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15溶液的形成无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16有机合成材料无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17物质的俗名无碳酸钠的俗名为纯碱、苏打;碳酸氢钠的俗名为小苏打;氧化钙俗名为生石灰;氢氧化钙俗名为熟石灰、消石灰18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9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无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110基本操作无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熄灭酒精灯:灯冒盖两次111物质的微粒性无2H2表示两个氢分子112环境保护无一次性塑料餐盒造成白色污染,不利用保护环境113pH值的数值与酸碱性的关系无常温下,物质呈碱性的pH值范围为7~14114物质的性质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质量减小115元素周期表无对于原子来说,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16物质鉴别无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为空气,起初燃烧程度不变,过段时间熄灭;若为氧气,则复燃117方程式的书写无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原理正确、原子守恒、反应条件118区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无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119分子的性质无分子的性质包括:质量和体积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碘的升华即由固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120基本反应类型无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121化学实验B选项D选项通过对比实验控制温度得出相关结论。B选项操作和现象相对应,但是无法得出选项中的结论122信息给予完整读取信息信息的读取、整合、运用。根据“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可知此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定义123反应图像A选项书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关注起点、拐点、终点、走势等关键点124溶解度曲线BC选项开始时饱和溶液,蒸发等量溶剂之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析出固体多少取决于溶液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析出固体越多,所以BC都正确。D中降温至t2,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溶解度应该越小,溶液应该依然饱和,但是C物质的溶解度明显是温度越小溶解度越高,所以肯定不饱和,所以D是错误的。此处是容易丢分的地方。125化学计算与实验AD选项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有两种:沉淀法和气化法。ACD均为气化法,D为沉淀法。气化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126化学与社会发展、信息方程式书写信息方程式书写读取信息中给出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等信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方程式的配平627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3)②根据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即可求参与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7×2:44=17:22528以水为背景,综合考查水的组成、溶液、方程式书写、化学实验(3)①、(4)形成压强差的两种因素:生成或消耗气体(不可恢复)、吸放热(可恢复)。本题考查第一种情况,铁丝生锈消耗空气,使得压强减小;滴加稀盐酸生成氢气,使得压强增大629金属相关知识(3)(1)(2)为基础题,(3)主要考查金属的置换反应,铜帽加入稀硫酸和氧气,生成溶液A(溶质为CuSO4和ZnSO4),根据实验目的为制取海绵铜和硫酸锌溶液,可知溶液E为硫酸锌溶液,反推B为Zn。由②中的提示Ⅲ有气体生成,可知固体C中包括生成的Cu和剩余的Zn,加入的物质D为稀硫酸630实验推断(3)、(4)“四个烧杯”放入三种溶液,并把指示剂的应用融入其中,知识点很基础,但考查形式很灵活。(3)问中“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出现浑浊”不同于平常出现“浑浊”的原因,而是把溶解度问题考虑到其中,由于原来的溶液已经饱和,又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使溶液呈浑浊现象,此处学生容易丢分731化学基本实验——气体制备无考查气体制备的两种代表性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考得相对熟悉,为送分题632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2)此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验证。通过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此题的新颖点在于装置(三颈瓶)的采用,难点在步骤②中有所体现。步骤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混合,步骤②的目的是要验证原装置中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步骤③、④的目的是证明碳酸钠的生成,进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633实验探究③、反思与评价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熟悉装置进行实验的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对于误差影响的分析能力。对于图2及图3的装置,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比较新,很少有接触,但是同样是测量O2含量的实验,与课本实验也会有一定的相同相似这处,所以此题又考查了学生对于已知实验变化的推理能力。学生不会完全手足无措,但不易得分。题中①问第二小空难得分,需注意题目给的资料①,实验中是有可能生成H2S的;最后一空难得分,如果对于实验原理没完全分析清楚,也就不知道对结果会有怎么样影响。73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无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步骤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送分题335综合计算(2)(1)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2)与2019年中考计算题有相似之处,物质质量均未知,解答这种题常用的方法为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进行求解。巧解的方法为差量法3二、整体分析各模块分布情况模块题号分值总分备注(与往年的题型分布、常考考点的差异)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2、3、5、8、11、15、17、18、19、20、24、26(3)(4)、27(3)①②、28(1)(3)①1+1+1+1+1+1+1+1+1+1+1+1+2+2+218该模块与往年的题型分布、常考考点上没有明显差异身边的化学物质4、7、13、14、22、23、28(2)、291+1+1+1+1+1+1+613该模块与往年的题型分布、常考考点上没有明显差异化学与社会发展6、12、26(1)(2)(5)、27(1)(2)(3)①、1+1+4+3927(2)较新颖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9、10、16、21、28(4)、30、31、32、331+1+1+1+2+7+6+6+73230题又回归到实验推断,考查学生分析和物质鉴别的能力;出题角度略有变化,从传统的有气泡有沉淀的现象转为溶液颜色的变化,增加了鉴别的难度。32题考查的特点与一模相似,将考查的问题放在新的实验装置-三颈瓶中考查,侧重对于实验操作和原理的分析。33题相对较难,以新颖的背景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较为复杂,但原理不变化学计算25、28(3)②、34、351+1+3+38计算比重加大,但是35题难度降低,解题方法类似2019年中考题三、真题举例1.典型题例举2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D.若继续降温至t1℃特点分析:A很容易就能看出是正确的,开始时饱和溶液,蒸发等量溶剂之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析出固体多少取决于溶液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析出固体越多,所以BC都正确。D中降温至t2,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溶解度应该越小,溶液应该依然饱和,但是C物质的溶解度明显是温度越小溶解度越高,所以肯定不饱和,所以D是错误的。此处是容易丢分的地方。28.(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气体压强改变的原因之一,消耗气体或生成气体,这种影响是不可恢复的,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锈,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滴加稀盐酸后,稀盐酸与没有生锈的铁反应生成氢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5、(3分)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kg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已知:计算:(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2)原混合物中的Cu2O和Cu质量比(写出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特点分析: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是很大,涉及的考点有溶液的简单计算及混合物组成分析。本题解答第(2)问时可采取两种方法:方法1,设铜的质量为x,则氧化铜的质量为6.8g-x,利用方程式找出相关的方程式即可解答;方法2,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按照化学方程式,固体质量减少80,找出量的关系进行计算。2.新题型例举30.(7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1)B中溶液是。(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无色,同时产生气泡。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特点分析:今年的推断题仍然是以实验推断为主,“四个烧杯”放入三种溶液,并且把指示剂的应用融入其中,知识点很基础,但是考查形式很灵活。(3)问中根据沉淀溶解时无气泡产生,可知“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出现浑浊”和生成沉淀造成“浑浊”的不同,而是把溶解度问题考虑到其中,由于原来的溶液已经饱和,加入氧化钙之后,消耗溶液中的水,又生成氢氧化钙,不再溶解,所以使溶液呈浑浊现象。(4)②学生容易忽略指示剂的存在。32.(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本实验的结论是。特点分析:本题将学生熟悉的知识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为考查性质实验的内容,同时考查了压强问题,本题中的(2)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没有头绪,但是通读本题之后,由④的操作和现象即可推知是进行了对比。3.易错题列举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特点分析:本题的干扰选项为B,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可知氧化铜会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但是通过题目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需要做对比实验。选项D为控制变量法,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了温度,即可得出题目中的结论。33.(7分)四硫化钠()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实验资料】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②硫代硫酸钠()可溶于水,常温下与溶液不反应。【实验过程】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____特点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不熟悉装置进行实验的能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对于误差的分析能力。本题是对教材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变形,对于图2及图3的装置,对于学生有些新颖,但是只要读懂信息,并且将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应用到本题的大背景之中就可解决,体现了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已知实验变化的推理能力。题中①问第二小空难得分,需注意题目给的资料①,实验中是有可能生成H2S的;最后一空难得分,如果对于实验原理没完全分析清楚,也就不知道对结果会有怎么样影响四、考情与建议(或备考成功经验与不足)1.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或成功备考经验)①抓住重点模块,反复训练。通过对试卷中模块的分析,可以在备考中进行反复训练。比如,考试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这三个模块分值较高,也是重难点所在,所以要多加练习,进行强化。②中考侧重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所以学习知识,重在理解和应用,不能大量进行题海战术,这样如遇到平时没有练过的知识点或考查形式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失分。例如选择题的前20题和填空、实验中的有些空都是送分题,这些要求学生在备考中要巩固基础,拿到分数,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应用到有难度的题目中。③调整心态,轻松应考。有些学生考前焦虑,考前专门调整状态,结果越调整越乱,越紧张,当答卷时,预期和现实不符的时候,会突然胆怯,丧失信心,精力不能集中,或者走极端,跟难题较劲。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要保证拿到所有基础题的分数,力争难题的分数。比如33题是考试难点,所以在作答的时候要尽量拿分数。④关注教材和考试说明中变化的内容,对于教材中的实验要深入挖掘,进行变式,抓住实验原理。2.针对性建议(或备考不足)①以点带面,突出思路教学在教学中,重视题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交通PPP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投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广场设施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服务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年户外广告牌广告位租赁与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照明系统设计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行业第三方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桉树砍伐与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合同
- 员工家属借宿管理办法
- 加强机组检修管理办法
- 《纺织工艺》课件
- 厨房规范参观流程
- 留学服务流程
-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10 《陋室铭》 (模拟)(含答案)
-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建幕墙施工专项方案
- 《电子级三氯氢硅的化学气相沉积评价方法》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防锈剂行业需求动态与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外研版3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人音版4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