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使、副使等职务,期中“位同宰相”是A.转运使B.枢密使、副使C.开封府知府D.兵部员外郎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枢密使、副使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位同宰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并不“位同宰相”;C选项错误,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开封府知府是其最高行政长官,并不“位同宰相”;D选项错误,兵部员外郎是兵部头司兵部司副长官,并不“位同宰相”。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有学者对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A.唤醒国人民族意识B.激发国民学史热情C.宣传反清革命思想D.加强亡国历史宣传参考答案:A点睛:关键信息“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从中分析出答案。3.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等级制参考答案:B4.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参考答案:C5.“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诗人元稹的《估客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商业蓬勃发展C.纸币大量流通D.手工业技艺水平高参考答案:B6.电影《至暗时刻》是一部传记历史片,主要讲述:面对纳粹势力的肆虐,徘徊犹豫中的英国面临着生死一线的选择。在这“至暗时刻”,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面临黎明前的黑暗,作出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决定。作出“决定”的当年,英国取得的反法西斯重要成果有①迫使德国法西斯的“海狮计划”搁浅②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成功撤退③使德国陆军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④英美苏三大国开始联合行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极力主张抗击到底,迫使德国法西斯的“海狮计划”搁浅,①正确;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成功撤退为以后的胜利保存了实力,②正确;故选A。7.1949年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参考答案:D8.2018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大约14,400年的中东时期遗址考古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当时的食物主要用于营养目的。但在这次考古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煮熟的面包,考古学家Shubayqa推测它们可能被用于某种超早期仪式或宗教情结中,因为这些发现的面包碎片表明当时的人们成功制作了厚度仅为5-7毫米的扁面包。制作面包的整个过程在营养上相对不经济,收获野生谷物,分离种子,研磨它们,制作面团,压平面团和烹饪它是一种耗费时间和能量的活动,因此Shubayga的发现很可能代表了人类饮食习惯的深刻变化,远离纯粹的营养功利主义,转向更具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决定的烹饪传统,这说明A.考古的新发现推测出人类饮食习惯可能转向更具文化的内涵B.考古的新发现比如对衣食住行的认识会带来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变化C.中东时期遗址考古现场的煮熟面包具有某种超早期仪式的文化价值D.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冬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可以逐步弄清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的“考古学家Shubayqa推测它们可能被用于某种超早期仪式或宗教情结中”等信息可以看出,人类饮食习惯的转变受到宗教等文化元素的深刻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夸张,排除;材料侧重于探讨人类饮食习惯变化的因素,排除C项;材料不是探讨历史研究方法,排除D项。9.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参考答案:D考点: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一继承制度的弊端在于?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即王位世袭制下以兄终弟及为主,易导致权利之争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A项说法错误;B项使政权趋向严密本身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应是不利于社会稳定。10.商朝人崇信多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使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②商王借此强化了王权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使商王决策失误,导致亡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略11.“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参考答案:D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BC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表述错误,主义的泛滥早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泛滥不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主义的泛滥是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大量出现的,所以说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所以D正确。12.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参考答案:B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参考答案:解析:A。此题考察第5分册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内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在1938年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体现了大国政治。1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为此,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①制订《联邦宪法》,积极强化法治建设

②集中财政、外交和制定经济政策权力③将政府置于宪法制约之中

④中央政府以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权力的分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15.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反映了新中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不断完善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断发展

D.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参考答案:B新中国政治建设。从材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讲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故选B。ACD项明显错误。16.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参考答案:C17.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D郡县制。由材料中,柳宗元的叙述“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可见他肯定的是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所以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说法与材料不符;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是看到了专制的弊端,两人的看法均有合理的一面并非完全矛盾。因此④项错误,故此题选D项。18.“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参考答案:B【详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故排除A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故选B项;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故排除C项;“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也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口号,故排除D项。【点睛】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19.下图中,从图一到图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最能反映出图一

图二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B.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古代中央官制的重大变革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中央机构的变化,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图一、图二分别是宋代与明代的中央机构,而这种变化最能反映出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排除C、D两项。故选:B思路点拨L: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的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的准确把握。20.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这种制度设计是A.科举制B.节度使制度C.三省六部制D.贵族制参考答案:C【详解】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三省分工协作,大权独揽于皇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臣共治”,故选C;A是选官制度,B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贵族制指国家由贵族掌握国家政权的制度,排除D。21.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A.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参考答案:C从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上海在近代时候已经出现公共交通礼貌意识,这样的守则体现出社会对公共意识的培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公共意识的变化,不是交通的发展;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使用人群,无法得出该结论;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确定,因为这种现象这是用于上海的租界。22.1957年,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描写的是日瓦戈医生在俄国两次革命和两次战争期间的经历,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反思。该作品A.歌颂了苏联工业化的巨大成就B.揭露了沙皇专制体制的腐朽落后C.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D.突破了斯大林时期文学固有模式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领导人,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所以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出现流派“解冻文学”,解冻文学突破了斯大林时期那种只描写工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小说的主旋律,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涉及的是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状况,排除。材料体现的苏联文学的特点,与后现代主义无关,故C项错误。23.《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参考答案:C解析:材料中“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大体含义是王后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系统规则,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特征。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24.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马褂.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符号:红色.语录.大字报.绿军装.走资派D.80年代符号:自行车.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QQ参考答案:C2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参考答案:A26.“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参考答案:C27.《明史·选举志》论选举之法,关于“学校”和“科目”,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学校培养出所有天下人才

B.学校对人才选拔影响巨大C.科举考试是走上仕途的途径D.明朝开创了近代选举制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教育。A表述错误;B正确诠释了材料的含义;C不合题意;D表述错误。故应选B。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参考答案:A2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欢迎下载!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参考答案:D30.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B)A.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C.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材料信息“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反映了社会舆论对清政府捕杀革命志士秋瑾的强烈不满的态度,认为清王朝没有按照法律处理,侵犯了人权,体现了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舆论界支持革命,故A项错误;巡抚张曾敭是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不能说是徇私,故C项错误;斗争激烈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的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参考答案:解析:做好本题,一是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含义,二是注意,之所以存在着民族主义,关键在于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压迫。只要建立了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没有了民族压迫,各国家民族实现了平等,民族主义自然也就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答案:(1)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2)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互联系,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3)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4)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32.(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一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材料二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盂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材料三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圣彼得大教堂成为这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请回答:(1)据材料二、三、五,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3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3分)

(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材料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2分)参考答案:(8分)(1)异:伯拉孟特:要把教堂建成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纪念碑;拉斐尔:关注教堂的宗教意义。(2分)同:都向古罗马遗产学习。(1分)(2)难题: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1分)解决:设计了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2分)(3)势力:人文主义者;反动教会。(2分)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参考答案:答案:(1)“彭德尔顿法”: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相对的职业保障;政治中立,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分赃制”:任人唯亲,对象主要是本党成员后者。(2)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打破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素质,减少腐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保持政府工作连续性、稳定性。分析:(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得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根据材料“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得出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根据材料“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剁,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得出相对的职业保障;根据材料“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得出政治中立,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分赃制”的特点:根据“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得出任人唯亲,对象主要是本党成员。(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彭德尔顿法”的作用可以从对经济、政治、人才选拔、官员素质、政府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二、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材料三、宋朝之后的七百年间,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扬州),中国的经济发展远离了南方的商务航运、集市贸易,重新回归至以农业为中心的扩大生产阶段。这个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难以起到以便利的商运、海上贸易、农业生产中心等职能,无法拉动整个中国的商贸经济。并且,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格局趋于固化。虽然出现商帮等团体,但是其和宋朝的集市经济、城市区域中心发展仍有很大的不足。而后的历史中,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城市的商业功能未能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只是因人口和管辖区域的增加而增设行政区域,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没有太大提高。这一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迟迟无法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最终落后于西方。——《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