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天翼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生活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组织C.杜鲁门主义 D.发动朝鲜战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我们的政策......是反对饥饿、贫穷......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可知该政策的任务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故排除军事方面的B、D两项、政治方面的C项,选择A项。2.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参考答案:C3.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参考答案:考点:82:智者学派.分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解答:”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因人而异“表明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B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故C错误;普罗泰格拉否定神,故D错误.故选B.4.1900年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了租借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参考答案:C略5.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参考答案:考点:9F:辛亥革命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③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解答: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实现把中国人变为国家的主人,故A项错误;B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故B项错误;C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建立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故D项正确.故选D.6.读下表不结盟运动成立至今所倡导宗旨和任务的变化时期宗旨和任务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等等进入21世纪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这反映了其变化的特点是A.发展及与时俱进B.继承性和延续性C.长期性和稳固性D.民族解放的性质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不结盟运动在不同时期宗旨和任务的变化可以看出,不结盟运动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在不断进行调整,是这一运动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不结盟运动在不同时期的宗旨和任务有较大变化,不能反映继承性和延续性、长期性和稳固性的特点,排除B、C项;进入21世纪后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任务看不出民族解放的性质,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不结盟运动在不同时期宗旨和任务的变化。不结盟运动成立初期的宗旨和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等等”,这是由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决定的;进入21世纪后的宗旨和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这是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作出的调整。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宗旨和任务,是与时俱进的表现。7.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参考答案:C8.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这一运动A.发生在西方人文主义起源阶段

B.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D.为人类未来社会构建理想蓝图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这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之前都是笼罩在宗教神学的阴影当中,它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故B正确。A项指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等,故A排除。C项指宗教改革的影响,故C排除。为人类未来社会构建理想蓝图,属于启蒙运动,故D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9.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参考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并未提供民权政治的舞台,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与专制被推翻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并未得以落实,故D项错误。10.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参考答案:D11.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度

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参考答案: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位是世袭的,地方则由非世袭的、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僚管理,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三省六部制、郡县制、行省制、科举制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12.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制定经济建设计划时曾提出要“吃穿用第一,基础工业第二,国防第三。这是发展工业的方向,也是国民经济计划的方向”。这个设想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多数领导同志的赞同。这一设想的主要目的是A.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B.应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C.巩固调整国民经济取得的成果D.改变我国工业化不合理的布局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已经体现出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的做法,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这一设想主要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问题,无法体现是对国际局势的应对,更无法体现是为了改变工业化的不合理布局,故排除B、D项;经过五十年代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吃穿用第一,基础工业第二,国防第三”首先体现了对国民民生经济的保障,有利于巩固国民经济取得的成果,故选C。13.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A.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实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参考答案:C14.中国近代的一位哲学家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用木头和泥土塑出一个人的偶像,称它为神。把它放在美丽的庙宇里,让它坐在辉煌的神龛里;人民崇拜它,认为它是不可思议地强有力的。但是,假如有个疯子把它推倒、踩在脚下,并把它抛进肮脏的池塘里,假如有人发现了它,再把它拣回来,放在原来神圣的地方,那么,你将发现它的魅力已经失去。”作者利用这段话讽刺的最有可能是A.孙中山让权于袁世凯

B.清朝皇帝宣布退位C.康有为流亡国外

D.袁世凯复辟帝制参考答案:D15.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参考答案:C16.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参考答案: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7.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信息“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可知,启蒙运动对宗教特权的批判和自由的追求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故本题选D。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不选A、C两项;B项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1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D历史与历史再现·史料与史学研究。考查学生史料运用能力。从表格看出,甲的结论是依据文献资料《《战国策》》得出的,文献资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排除A;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排除B;丙的是以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只能说明黄道婆织造技术的好坏,不能说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排除C;丁的结论得出是依靠原始的实物史料,最具有说服力,故选D。19.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参考答案:D20.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参考答案:C英国的崛起。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16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这说明16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时间16世纪不符,故排除。21.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参考答案: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872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垄断组织的出现,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故选C.22.“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参考答案:B【详解】“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23.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参考答案:C《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在中国海岸线上,并未涉及长江流域,故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主要在中国的北方,与材料“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信息不符合,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城市,致使列强势力侵入长江流域,进入中国腹地,故C项正确;武昌起义后强攻武汉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军队,并非列强,故D项错误。24.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参考答案:A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及与历史材料信息的联系能力。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根据题意“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得知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再者根据材料得知威廉二世是一位热衷于战争的君主,所以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选择A25.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在此指导下,我国A.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武器B.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C.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D.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参考答案:D【详解】题目考查1995年以后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983年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所以选择D。【点睛】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㈠“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开发研制。㈡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就:⑴1973年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26.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①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27.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C.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

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参考答案:L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B解析:这本长达45年之久的百姓家庭“豆腐账”,记录了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其实记录的是百姓衣食住行的进步和变迁,它反映了我国现代时期社会历史变迁,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8.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②提倡男女平等

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④性别歧视消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解析:该题优点有三:一是引女权入题,凸现社会史范式;二是材料典型,从“匹夫有责”到“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观念全新,而且显得趣味盎然;三是考查推理能力和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性别歧视消失与事实不符,可通过常识予以排除。故选A。29.18世纪后,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攀升。1700年,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1.7人,至1800年,则上升到2.5人。这一现象的出现A.缩小了贫富差距B.维护了人民的权益C.缓解了阶级矛盾D.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的人数增加,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1800年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工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故D正确;材料与缩小贫富差距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工厂并不能维护人民的权益,故B排除;劳动力流向工厂也没有缓解阶级矛盾,故C排除。30.二战后50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平均周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危机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大大下降。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第三产业的兴起C.福利国家的普通建立

D.知识经济的兴起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调整。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二战后50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宏观调控,积极干预国家经济,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相符合。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三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经济地位?(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参考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原因: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原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从新航路开辟最早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文明交融以及世界市场角度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时间可以判断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作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回答。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来说,教科书不仅是下一代建立起知识框来的是点,而且背后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对下一代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高考改革的推进,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部分定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该书以通史为体裁进行编排。请你为《中外历史纲要》设计一份简要的目录大纲。其示例如图:

目录第一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二编……第三编…………

参考答案:第一编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第一章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三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章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详解】试题以“设计《中外历史纲要》简要目录大纲”为题,要求考生以通史为体裁进行编排,从而建构中外历史的框架,反映国家对国民教育的价值观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这需要考生对现有知识概括总结,以贴近新课程与教科书的变化。如以“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为第一编主题,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时间为纵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为横轴,反映时段内的阶段特征,具体拟定四章节,即第一章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三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章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33.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中国古代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