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_第1页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_第2页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_第3页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_第4页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主讲人:查尔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1民族风俗习惯简介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地理自然条件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跟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延续性、地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各民族在衣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民族风俗习惯简介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政治、经济21、衣饰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的构造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

1、衣饰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3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42、饮食

由于草原上畜牧业十分发达,所以蒙古族在饮食方面以畜产品为主,常吃肉类和奶类食品,比如奶茶和酥油茶。而以粮食蔬菜为辅。2、饮食由于草原上畜牧业十分发达,所以蒙古族在饮食方面5内蒙古饮食风俗的三个特点

先白后红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白指白食,乳及乳制品;红指红食,肉及肉制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以饮为主茶是蒙古人的面子,又是蒙古人的主食。轻便简朴“奶茶泡炒米”,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

内蒙古饮食风俗的三个特点先白后红6居住:神奇的蒙古包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3、居住居住:神奇的蒙古包3、居住74、生产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牧畜去势(公畜阉割),是畜牧业生产一重要活动。牲畜烙印也是一种生产习俗,俗称招福。围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4、生产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8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95、婚俗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娶亲: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穿上盛装打扮骑马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礼物。然后,新郎手捧哈达向新娘的父母长亲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就餐。晚上在宴席上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一同起程离去。婚礼: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先绕蒙古包三圈,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拜佛祭灶并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婚宴上,新郎新娘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5、婚俗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10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116、丧葬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人死后,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

6、丧葬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127、节庆及祭祀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多半在夏季7、8月份举行,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会上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当代的那达慕大会,还包括物资交流,表彰先进。查干萨日: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查干萨日达到高潮。7、节庆及祭祀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13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因此,祭成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祭礼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敖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因此,祭成陵是蒙古民148、礼仪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当有客人要来时,他们总是会双手捧着哈达,远远地迎候着。在请你进入蒙古包后,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贵宾到来,他们还会摆整羊宴。

8、礼仪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当有客人要来时,他们总是会双15几种简单的礼仪介绍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要只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几种简单的礼仪介绍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16禁忌蒙古族崇拜火神,所以忌做出对火不敬的举动。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休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赃物。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北侧。禁忌蒙古族崇拜火神,所以忌做出对火不敬的举动。17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些规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问题,关系到消除民族隔阂、团结各族人民进行建设。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保持或改革起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地方的地方性法规也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作了明确规定。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些规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执行18我国政府根据民族平等和重视民族特殊性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尊重少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对良好的风俗习惯保持和发扬。对于一些陋习、不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的、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不利于发展科学文化、建设社会文明的、不利于各民族团结统一的风俗习惯,坚持自愿的原则进行引导改革。

我国政府根据民族平等和重视民族特殊性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尊重少民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主讲人:查尔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20民族风俗习惯简介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地理自然条件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跟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延续性、地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各民族在衣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民族风俗习惯简介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政治、经济211、衣饰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的构造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

1、衣饰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22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232、饮食

由于草原上畜牧业十分发达,所以蒙古族在饮食方面以畜产品为主,常吃肉类和奶类食品,比如奶茶和酥油茶。而以粮食蔬菜为辅。2、饮食由于草原上畜牧业十分发达,所以蒙古族在饮食方面24内蒙古饮食风俗的三个特点

先白后红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白指白食,乳及乳制品;红指红食,肉及肉制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以饮为主茶是蒙古人的面子,又是蒙古人的主食。轻便简朴“奶茶泡炒米”,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

内蒙古饮食风俗的三个特点先白后红25居住:神奇的蒙古包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3、居住居住:神奇的蒙古包3、居住264、生产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牧畜去势(公畜阉割),是畜牧业生产一重要活动。牲畜烙印也是一种生产习俗,俗称招福。围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4、生产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27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285、婚俗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娶亲: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穿上盛装打扮骑马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礼物。然后,新郎手捧哈达向新娘的父母长亲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就餐。晚上在宴席上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一同起程离去。婚礼: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先绕蒙古包三圈,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拜佛祭灶并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婚宴上,新郎新娘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5、婚俗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29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306、丧葬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人死后,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

6、丧葬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317、节庆及祭祀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多半在夏季7、8月份举行,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会上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当代的那达慕大会,还包括物资交流,表彰先进。查干萨日: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查干萨日达到高潮。7、节庆及祭祀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32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因此,祭成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祭礼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敖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因此,祭成陵是蒙古民338、礼仪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当有客人要来时,他们总是会双手捧着哈达,远远地迎候着。在请你进入蒙古包后,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贵宾到来,他们还会摆整羊宴。

8、礼仪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当有客人要来时,他们总是会双34几种简单的礼仪介绍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要只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几种简单的礼仪介绍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35禁忌蒙古族崇拜火神,所以忌做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