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课件_第1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课件_第2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课件_第3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课件_第4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学习复式记账,掌握复式记账的方法、规则正确编制会计分录。2023/1/71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的和要求:2023什么是会计要素

------构成会计客体的必要因素。

------即对会计事项所确认的变化项目所作的归类。(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会计要素2023/1/72什么是会计要素

------构成会计客体的必要因素。

---变化项目归类并命名会计事项会计项目会计要素可以归纳为哪些会计要素?会计要素

静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某一时点呈现的会计项目所作归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显著变动状态呈现的会计

项目所作的归类,包括: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要素的归纳2023/1/73会计事项会计项目会计要素可以归纳为哪些会计要素?静态要素一.资产1.概念: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它包括企业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特点: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见课本P342023/1/74一.资产1.概念: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3.分类

按流动性快慢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现金以及其它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投入现金购买原料制成产品销售产品收回现金1.现金2.银行存款3.短期投资4.应收票据5.应收账款6.存货6.其它应收款2023/1/753.分类

按流动性快慢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其它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的各种赔款、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2)收回某单位前欠款2000元,款存银行。2023/1/76其它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的各种赔3.分类--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大;且使用中保持原实物形态不改变。无形资产其它资产例:1)企业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设备一套,当即投入使用。2023/1/773.分类--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2023/1/67二.负债(债权人权益)1.概念: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2.特点:负债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负债需要在将来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予以清偿。见P352023/1/78二.负债(债权人权益)1.概念: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3.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它应付款——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例:1)企业购买材料一批,货款4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0000元,偿还前欠某公司货款。2023/1/793.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23.分类--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是指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为什么分类?---正确评估企业财务状况、正确预测企业到期偿债能力2023/1/7103.分类--长期负债长期借款2023/1/610例某企业200×年4月1日资产总额为80万元,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收回一笔应收账款1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万元;3.取得银行短期借款5万元存入银行。问该企业4月末其资产总额为多少?资产总额=80-2+5=83(万元)2023/1/711例某企业200×年4月1日资产总额为80万元,4月份发生下列三.所有者权益(见P35)1.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2.特点:是一种剩余权益;是一个变量。3.分类:实收资本: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资本公积:指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所取得的由投入资本引起的各种增值项目。如:接受捐赠等。盈余公积: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提取的积累资金。未分配利润: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2023/1/712三.所有者权益(见P35)1.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例:1)企业收到某公司投入全新设备一套,价值80000元。2023/1/713例:1)企业收到某公司投入全新设备一套,2023/1/613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货币资金200000元,款存银行。3)企业收到某外商捐赠货币资金100000元,款存银行。2023/1/714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货币资金200000元,款存银行。3)四.收入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点: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既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负债的减少;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分类见课本P352023/1/715四.收入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广义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出售材料收入等

罚没收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等

狭义收入:营业收入收入2023/1/716主营例1)企业出售商品一批,货款10000元,税金1700元,款尚未收到。2023/1/717例1)企业出售商品一批,货款10000元,税金1700元,款2)企业出租包装物一批,收取租金3000元,押金500元,款存银行。2023/1/7182)企业出租包装物一批,收取租金3000元,押金500元,款3)企业取得罚款收入2000元,款存银行。4)企业转让某专利权使用权,取得转让收入30000元。2023/1/7193)企业取得罚款收入2000元,款存银行。4)企业转让某专利五.费用1.

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见课本P362023/1/720五.费用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2.特征:①它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发生。②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③费用的发生将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2023/1/7212.特征:2023/1/621分配计入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生产经营发生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车间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等。直接计产品成本直接费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生产产品工人支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直接生产产品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主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发生所

有耗费货币表现2023/1/722分配计入间接费用生产经营发生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奖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各项费用。如行政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业务招待费、行政办公费,折旧费等为销售产品发生各项费用。如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经费等为筹集资金发生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及相关手续费等2023/1/723不计入产期间“管理“营业“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例:1)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价值58000元。2)企业以现金100元支付车间办公费。2023/1/724例:1)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价值58000元。2)企业以现3)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023/1/7253)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023/1/64)经计算,应付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计提福利费2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计提福利费42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计提福利费280元。2023/1/7264)经计算,应付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计提福利费2800六.利润1、概念: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是由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和所得税等部分组成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亏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023/1/727六.利润1、概念: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2023/1/72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净收益=对外投资取得收益-对外投资发生损失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023/1/729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净收益=对外投资取得收益-对外投资发生损第二节会计等式2023/1/730第二节会计等式2023/1/630

(一)资产与权益的关系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样的经济资源,权益则表明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因此资产与权益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023/1/731一.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023/1/631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定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也一样。2023/1/732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即①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②=负债+所有者权益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表达式2023/1/733即表达式2023/1/633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取得了收入,并因此而增加了资产或减少了负债,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减少了资产或增加了负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就形成了利润,而利润则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一种渠道,

即②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二)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2023/1/734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二)收入、费用、公式①反映资产负债表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建立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公式②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的形成过程,因而它是建立损益表的理论依据。公式①、②分别概括了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间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但未全面反映会计对象,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等式,应该肯定,等式①在期初、期末能清楚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2023/1/735公式①反映资产负债表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资产、负债、但在会计期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产生收入、费用,而收入、费用实质上分别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和减少,由于会计期末利润=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而利润=收入-费用,将其代入上式则有收入-费用=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③这就是在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期末公式③又转化为公式①。2023/1/736但在会计期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2023/1/63二、经济业务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1.资产项目内部一增一减;

2.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3.资产和权益项目同增;4.资产和权益项目同减。2023/1/737二、经济业务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2.(二)经济业务的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见课本P39—452023/1/738(二)经济业务的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见课本P39—45202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影响会计恒等式两边的平衡。会计等式是设置帐户、复式记帐、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一边或两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论2023/1/739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影响会计恒等式两边的平衡。会计等第三节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科目(一)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对象(即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进行归类,每一类别的名称即为会计科目.科目本身的涵义就是归类的意思2023/1/740第三节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三)设置会计科目原则详见P45-462023/1/741(三)设置会计科目原则详见P45-462023/1/641(四)、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2.按隶属关系(按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科目(一级科目、总帐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方钢、角钢2023/1/742(四)、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总分科目二级科目3.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二级科目、明细科目;二级科目是介于两者之间起沟通作用;明细科目是对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更为详细的说明。

2023/1/7433.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二级科目、明细科目资产类会计科目:反映资产要素变动的会计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总分科目或一级科目):对核算内容进行总括性反映的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表里的每一个科目均为总分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对总分科目进行详细说明的会计科目。2023/1/744资产类会计科目:反映资产要素变动的会计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注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2023/1/745注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2023/1/(五)、会计科目表介绍资产1.现金:存放在企业的财务部门由出纳保管的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企业存放在开户银行中的款项。3.短期投资:企业利用闲置的资金对外投资,如投资股票、债券。4.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收到对方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2023/1/746(五)、会计科目表介绍资产2023/1/6465.应收帐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6.其他应收款:除销货业务以外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7.物资采购:企业为生产所购入的材料。(入库前)8.原材料:经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9.待摊费用:企业已经支付,应由本期或以后各期分期摊销,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费用。如预付报刊杂志费、预付房屋租金、预付保险费等。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7475.应收帐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10.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并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其目的于用于生产,而非对外出售。11.累计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损耗。12.无形资产:沒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748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648负债1.短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款项。2.应付票据: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向销货方和劳务供应方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3.应付帐款: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应向销货方和劳务供应方支付的款项。4.预收帐款:因销售产品而预先向对方收取的款项。5.应付工资: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2023/1/749负债1.短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2023/16.应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7.应交税金:应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税务机关交纳的各项税金。8.其他应付款:除购货业务以外的各种应付及暂收款项。9.预提费用: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10.长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款项。负债(续)2023/1/7506.应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负债(续)2023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资本公积:资本的积累。(外界产生的)3.盈余公积:资本的积累。(自身提取的)4.本年利润:收入扣除费用后的金额。5.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及分配后结余情况。

2023/1/751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023/1/65费用(成本)类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2.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等。2023/1/752费用(成本)类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从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从非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入。3.投资收益: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4.营业外收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2023/1/753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从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5.营业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6.管理费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7.财务费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8.营业外支出: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9.所得税:按利润的一定比例向税务机关交纳的税金。10.主营业务成本:已售商品实际生产成本。11.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收入的成本。1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商品负担税金及附加。损益类(续)2023/1/7545.营业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损益类(续)2023/二、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755二、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655设置和运用账户(一)账户的实质——会计分类数据的记录账户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用来分类、连续、系统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二)账户设置的依据——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户(总账)的依据明细会计科目——设置明细分类账户(明细账)的依据账户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相类似。2023/1/756设置和运用账户(一)账户的实质——会计分类数据的记录2023(三)会计科目和帐户的关系联系:账户依据会计科目开设,会计科目规定内容就是账户所反映内容。区别:账户是一种工具,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会计科目是具体的项目,是账户的名称。2023/1/757(三)会计科目和帐户的关系2023/1/657(四)账户的结构(账户如何记录同类经济业务)

账户的基本结构借方帐户名称贷方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账户的名称(表明该账户记录哪一类数据)—丁字形结构—借贷方向----左借右贷(分别记录增加、减少数据)(借贷仅仅是一种符号,没有实际意义,就象人的姓名)—金额—账户的左右两个部分账户中记录数据的汇总——(增加、减少)发生额、(期初、期末)余额设置和运用账户(续)见P51图表2-7、82023/1/758(四)账户的结构(账户如何记录同类经济业务)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7592023/1/659期初余额:上一期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下一期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一定时期内登记到账户的金额。包括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增加发生额-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2023/1/760期初余额:上一期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下一期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账户的具体结构及账户格式

现金

账户

年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

_借贷余额月日113011月末余额借700125销售收入200借90013送存银行800借10021收回人欠300借4003112月发生额余额500800借400现金账户(简化格式)月初余额7005/12

20013/1280021/12300增加发生额500减少发生额800月末余额400简化2023/1/761账户的具体结构及账户格式总账(三栏式)

会计科目:原材料20╳╳年凭证借种类摘要借方贷方或余额月日号数贷31月初余额借300001转1甲材料入库10000借400002转2发出甲材料5000借35000(以下略)331本月合计5000035000借45000账户的基本结构2023/1/762总账(三栏式)账户的基本结构2023/1/662三.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行登记(见P51)1.同时间登记2.同方向登记3.同金额登记2023/1/763三.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行登记(见P51)2023/1/分类账的过账方法——平行登记法总账和明细账各自依据会计分录分别过入,不互相转记。其要点是:1

过账的依据相同总账和明细账都要依据分录过入,不得根据总账过明细账(或者相反:根据明细账过总账)。2金额相等

过入总账的金额与过入所属明细账金额相等。3方向相同过入总账的方向与过入所属明细账的方向一致:总账过入借方,所属明细账也过入借方,反之亦然。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必然出现两种结果:1)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所属明细账借(贷)方发生额2)总账期初(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期初(末)余额X2023/1/764分类账的过账方法——平行登记法总账和明细账各自依据会计分录分平行登记法举例

①现金购入A材料200kg,@1元,B材料150kg,@2元.

借:原材料——A200——B300

贷:现金500

原材料现金生产成本材料明细账:A材料重量单位:公斤金额:元日期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数量数量数量单价单价单价金额金额金额初700初800初900期初结存3501350500500购入

2001200②子产品生产领用A材料250kg,@1元B材料100kg,@2元.借:生产成本-子产品450贷:原材料——A250——B200450}---------450领用2501250X2023/1/765平行登记法举例①现金购入A材料200kg,@1元,原第四节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1.概念: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2.特点:—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具有可检验性。(单式记帐)

2023/1/766第四节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2023/1/6663.种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4.内容:记账符号试算平衡记账规则账户设置2023/1/7673.种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4.内容:记账一记账方法的种类(一)单式记账法由经济业务引起的一切变化,只对主要方面设置账户进行记录,而对次要方面则不做记录或只做备忘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通常只设现金账,人欠和欠人的备忘记录,其它不做记录)2023/1/768一记账方法的种类2023/1/668(二)复式记账法由经济业务引起的一切变化,按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2023/1/769(二)复式记账法2023/1/669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比较(咸亨酒店)单式记账法经济业务复式记账法

1

营业收入现金1000文

2现金500文购入茴香豆

3收到阿Q前欠120文

4

孔乙己新欠30文.现金账记

+1000现金账记

+1000(果)销售收入记+1000(因)

现金账记

-500现金账记

-500(果)库存物料账记

+500(因)备忘簿记(擦去水牌原记录)现金账记+120现金账记

+120(果)应收账款记

–120(因)只作备忘登记(水牌上作出记录)营业收入账记+30(因)应收账款账记+30(果)2023/1/770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比较(咸亨酒店)单式记账法1.概念:以“借”(Debit)、“贷”(Credit)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2.记账符号:—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表示增、减变动的符号)3.账户设置:2023/1/7711.概念:以“借”(Debit)、“贷”(Credit)为记

账户分类

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余+-余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余

借方

账户模式总图贷方资产、费用+资产、费用

-负债权益收入利润-负债权益收入利润+资产、费用余额负债权益收入利润余额2023/1/772账户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资产账户:借记增加,贷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会计要素的账户结构2023/1/773会计要素的账户结构2023/1/673负债账户:借记减少,贷记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贷方)所有者权益账户:借记减少,贷记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贷方)2023/1/774负债账户:借记减少,贷记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借记减少,贷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费用:借记增加,贷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利润:借记减少,贷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2023/1/775—收入:借记减少,贷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2023/1/6◎账户按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账户:依据总分科目开设的账户(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帐户)。—明细分类账户:依据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帐户)。2023/1/776◎账户按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2023/1/6764.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万元。短期借款银行存款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500,000500,0002023/1/7774.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023/1/6775.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应借应贷账户之间的相互对照关系。对应账户:存在对应关系的帐户。2023/1/7785.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应借应贷账户之间的相互对1).概念:对每笔经济业务列示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2).要素:—账户—借贷方向—金额

6.会计分录(为什么要设置会计分录)2023/1/7791).概念:对每笔经济业务列示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3).分类:—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一般不编制多借多贷会计分录。4).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见课本P56例142023/1/7803).分类:见课本P56例142023/1/6805).会计分录的格式:借:×××(账户名)××(金额)贷:×××(账户名)×(金额)6).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在分析经济业务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分录的格式书写出会计分录.分析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步骤是:会计分录(续)2023/1/7815).会计分录的格式:会计分录(续)2023/1/681①引起哪些要素项目的变化(变化的项目/金额/增或减)②根据科目表判断变化项目应记入的账户名称及金额③根据账户模式判断应记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2023/1/782①引起哪些要素项目的变化(变化的项目/金额/增或减)2023经济业务分析①分析②分析③会计分录现金500元送存银行现金300元偿还前欠购货款购进材料600元,现金支付400元,余款暂欠资产/现金-500资产/存款+500资产/现金-300负债/应付账款-300资产/材料+600资产/现金

-400负债/应付账款+200现金–500银行存款+500现金–300应付账款-300材料+600现金-400

应付应付账款+200贷方借方贷方借方借方

贷方贷方借:银行存款500贷:现金500借:应付账款300

贷:现金300借:原材料600贷:现金400应付账款200编制会计分录实例2023/1/783经济业务分析①分析②分析③会计分录现金500元送存银行现金3全部帐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期初余额平衡期末余额平衡余额平衡发生额平衡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四、试算平衡(见P60图表2-20)2023/1/784全部帐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初余期综合练习题:

A公司于2006年1月1日成立。成立时收到国家以厂房、机器设备等投入的资金1000万元,收到B公司以原材料投入的资金600万元,收到C公司以货币资金投入的资金400万元。同时,从中国建设银行取得两年期借款100万元。经过一年的辛苦经营,到2006年12月31日时,A公司期末资产总额变为2500万元(假设负债数额不变)。要求:1)计算A公司成立日的流动资产数额、长期资产数额及资产总额。2)计算A公司成立日的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3)计算A公司成立日的资金总额。4)计算A公司期末所者权益总额。5)计算A公司本期实现利润(假设未发生资本增减业务)2023/1/785综合练习题:A公司于2006年1月1日成立。成立时答案(1)流动资产=600+400+100=1100(万元)长期资产=1000(万元)资产总额=1100+1000=2100(万元)(2)负债=100(万元)所有者权益=1000+600+400=2000(万元)(3)资金总额=400+100=500(万元)(4)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500-100=2400(万元)(5)利润=2400-2000=400(万元)2023/1/786答案(1)流动资产=600+400+100=1100(万元)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学习复式记账,掌握复式记账的方法、规则正确编制会计分录。2023/1/787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的和要求:2023什么是会计要素

------构成会计客体的必要因素。

------即对会计事项所确认的变化项目所作的归类。(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会计要素2023/1/788什么是会计要素

------构成会计客体的必要因素。

---变化项目归类并命名会计事项会计项目会计要素可以归纳为哪些会计要素?会计要素

静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某一时点呈现的会计项目所作归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显著变动状态呈现的会计

项目所作的归类,包括: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要素的归纳2023/1/789会计事项会计项目会计要素可以归纳为哪些会计要素?静态要素一.资产1.概念: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它包括企业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特点: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见课本P342023/1/790一.资产1.概念: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3.分类

按流动性快慢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现金以及其它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投入现金购买原料制成产品销售产品收回现金1.现金2.银行存款3.短期投资4.应收票据5.应收账款6.存货6.其它应收款2023/1/7913.分类

按流动性快慢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其它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的各种赔款、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2)收回某单位前欠款2000元,款存银行。2023/1/792其它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的各种赔3.分类--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大;且使用中保持原实物形态不改变。无形资产其它资产例:1)企业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设备一套,当即投入使用。2023/1/7933.分类--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2023/1/67二.负债(债权人权益)1.概念: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2.特点:负债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负债需要在将来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予以清偿。见P352023/1/794二.负债(债权人权益)1.概念: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3.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它应付款——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例:1)企业购买材料一批,货款4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0000元,偿还前欠某公司货款。2023/1/7953.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23.分类--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是指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为什么分类?---正确评估企业财务状况、正确预测企业到期偿债能力2023/1/7963.分类--长期负债长期借款2023/1/610例某企业200×年4月1日资产总额为80万元,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收回一笔应收账款1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万元;3.取得银行短期借款5万元存入银行。问该企业4月末其资产总额为多少?资产总额=80-2+5=83(万元)2023/1/797例某企业200×年4月1日资产总额为80万元,4月份发生下列三.所有者权益(见P35)1.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2.特点:是一种剩余权益;是一个变量。3.分类:实收资本: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资本公积:指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所取得的由投入资本引起的各种增值项目。如:接受捐赠等。盈余公积: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提取的积累资金。未分配利润: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2023/1/798三.所有者权益(见P35)1.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例:1)企业收到某公司投入全新设备一套,价值80000元。2023/1/799例:1)企业收到某公司投入全新设备一套,2023/1/613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货币资金200000元,款存银行。3)企业收到某外商捐赠货币资金100000元,款存银行。2023/1/7100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货币资金200000元,款存银行。3)四.收入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点: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既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负债的减少;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分类见课本P352023/1/7101四.收入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广义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出售材料收入等

罚没收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等

狭义收入:营业收入收入2023/1/7102主营例1)企业出售商品一批,货款10000元,税金1700元,款尚未收到。2023/1/7103例1)企业出售商品一批,货款10000元,税金1700元,款2)企业出租包装物一批,收取租金3000元,押金500元,款存银行。2023/1/71042)企业出租包装物一批,收取租金3000元,押金500元,款3)企业取得罚款收入2000元,款存银行。4)企业转让某专利权使用权,取得转让收入30000元。2023/1/71053)企业取得罚款收入2000元,款存银行。4)企业转让某专利五.费用1.

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见课本P362023/1/7106五.费用1.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2.特征:①它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发生。②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③费用的发生将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2023/1/71072.特征:2023/1/621分配计入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生产经营发生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车间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等。直接计产品成本直接费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生产产品工人支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直接生产产品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主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发生所

有耗费货币表现2023/1/7108分配计入间接费用生产经营发生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奖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各项费用。如行政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按其工资总额计提福利费,业务招待费、行政办公费,折旧费等为销售产品发生各项费用。如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经费等为筹集资金发生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及相关手续费等2023/1/7109不计入产期间“管理“营业“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例:1)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价值58000元。2)企业以现金100元支付车间办公费。2023/1/7110例:1)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价值58000元。2)企业以现3)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023/1/71113)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023/1/64)经计算,应付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计提福利费2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计提福利费42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计提福利费280元。2023/1/71124)经计算,应付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计提福利费2800六.利润1、概念: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是由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和所得税等部分组成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亏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023/1/7113六.利润1、概念: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2023/1/7114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净收益=对外投资取得收益-对外投资发生损失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023/1/7115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净收益=对外投资取得收益-对外投资发生损第二节会计等式2023/1/7116第二节会计等式2023/1/630

(一)资产与权益的关系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样的经济资源,权益则表明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因此资产与权益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023/1/7117一.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023/1/631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定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也一样。2023/1/7118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即①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②=负债+所有者权益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表达式2023/1/7119即表达式2023/1/633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取得了收入,并因此而增加了资产或减少了负债,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减少了资产或增加了负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就形成了利润,而利润则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一种渠道,

即②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二)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2023/1/7120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二)收入、费用、公式①反映资产负债表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建立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公式②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的形成过程,因而它是建立损益表的理论依据。公式①、②分别概括了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间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但未全面反映会计对象,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等式,应该肯定,等式①在期初、期末能清楚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2023/1/7121公式①反映资产负债表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资产、负债、但在会计期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产生收入、费用,而收入、费用实质上分别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和减少,由于会计期末利润=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而利润=收入-费用,将其代入上式则有收入-费用=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③这就是在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期末公式③又转化为公式①。2023/1/7122但在会计期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2023/1/63二、经济业务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1.资产项目内部一增一减;

2.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3.资产和权益项目同增;4.资产和权益项目同减。2023/1/7123二、经济业务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2.(二)经济业务的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见课本P39—452023/1/7124(二)经济业务的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见课本P39—45202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影响会计恒等式两边的平衡。会计等式是设置帐户、复式记帐、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一边或两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论2023/1/7125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影响会计恒等式两边的平衡。会计等第三节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科目(一)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对象(即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进行归类,每一类别的名称即为会计科目.科目本身的涵义就是归类的意思2023/1/7126第三节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三)设置会计科目原则详见P45-462023/1/7127(三)设置会计科目原则详见P45-462023/1/641(四)、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2.按隶属关系(按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科目(一级科目、总帐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方钢、角钢2023/1/7128(四)、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总分科目二级科目3.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二级科目、明细科目;二级科目是介于两者之间起沟通作用;明细科目是对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更为详细的说明。

2023/1/71293.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二级科目、明细科目资产类会计科目:反映资产要素变动的会计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总分科目或一级科目):对核算内容进行总括性反映的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表里的每一个科目均为总分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对总分科目进行详细说明的会计科目。2023/1/7130资产类会计科目:反映资产要素变动的会计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注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2023/1/7131注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2023/1/(五)、会计科目表介绍资产1.现金:存放在企业的财务部门由出纳保管的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企业存放在开户银行中的款项。3.短期投资:企业利用闲置的资金对外投资,如投资股票、债券。4.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收到对方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2023/1/7132(五)、会计科目表介绍资产2023/1/6465.应收帐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6.其他应收款:除销货业务以外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7.物资采购:企业为生产所购入的材料。(入库前)8.原材料:经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9.待摊费用:企业已经支付,应由本期或以后各期分期摊销,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费用。如预付报刊杂志费、预付房屋租金、预付保险费等。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71335.应收帐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10.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并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其目的于用于生产,而非对外出售。11.累计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损耗。12.无形资产:沒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7134会计科目表介绍(续)2023/1/648负债1.短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款项。2.应付票据: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向销货方和劳务供应方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3.应付帐款: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应向销货方和劳务供应方支付的款项。4.预收帐款:因销售产品而预先向对方收取的款项。5.应付工资: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2023/1/7135负债1.短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2023/16.应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7.应交税金:应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税务机关交纳的各项税金。8.其他应付款:除购货业务以外的各种应付及暂收款项。9.预提费用: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10.长期借款:向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款项。负债(续)2023/1/71366.应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负债(续)2023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资本公积:资本的积累。(外界产生的)3.盈余公积:资本的积累。(自身提取的)4.本年利润:收入扣除费用后的金额。5.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及分配后结余情况。

2023/1/7137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023/1/65费用(成本)类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2.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等。2023/1/7138费用(成本)类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从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从非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入。3.投资收益: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4.营业外收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2023/1/7139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从主要经营途径所取得的收5.营业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6.管理费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7.财务费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8.营业外支出: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9.所得税:按利润的一定比例向税务机关交纳的税金。10.主营业务成本:已售商品实际生产成本。11.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收入的成本。1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商品负担税金及附加。损益类(续)2023/1/71405.营业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损益类(续)2023/二、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7141二、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655设置和运用账户(一)账户的实质——会计分类数据的记录账户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用来分类、连续、系统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二)账户设置的依据——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户(总账)的依据明细会计科目——设置明细分类账户(明细账)的依据账户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相类似。2023/1/7142设置和运用账户(一)账户的实质——会计分类数据的记录2023(三)会计科目和帐户的关系联系:账户依据会计科目开设,会计科目规定内容就是账户所反映内容。区别:账户是一种工具,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会计科目是具体的项目,是账户的名称。2023/1/7143(三)会计科目和帐户的关系2023/1/657(四)账户的结构(账户如何记录同类经济业务)

账户的基本结构借方帐户名称贷方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账户的名称(表明该账户记录哪一类数据)—丁字形结构—借贷方向----左借右贷(分别记录增加、减少数据)(借贷仅仅是一种符号,没有实际意义,就象人的姓名)—金额—账户的左右两个部分账户中记录数据的汇总——(增加、减少)发生额、(期初、期末)余额设置和运用账户(续)见P51图表2-7、82023/1/7144(四)账户的结构(账户如何记录同类经济业务)设置和运用账户(2023/1/71452023/1/659期初余额:上一期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下一期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一定时期内登记到账户的金额。包括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增加发生额-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2023/1/7146期初余额:上一期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下一期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账户的具体结构及账户格式

现金

账户

年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

_借贷余额月日113011月末余额借700125销售收入200借90013送存银行800借10021收回人欠300借4003112月发生额余额500800借400现金账户(简化格式)月初余额7005/12

20013/1280021/12300增加发生额500减少发生额800月末余额400简化2023/1/71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