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第三章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第三章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第三章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第三章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生产与成本

本章我们将从供给方面研究生产者行为,分析产品供给状况的决定及其变化等。这种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从实物形态上分析生产的原理,叫生产理论;从货币形态上分析生产成本的结构,叫成本理论。它们是同一生产者行为的两个方面。第一节短期生产函数一.企业的本质

交易费用就是为了完成市场交易而发生的一切成本(费用)。为降低和减少交易费用,需减少契约数量。办法便是: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只需与某中心人或某个权威(即生产投资者或后来的企业家)签订一个双边契约,在获得一定报酬的允诺下,同意在一定程度内服从这个权威的指挥和调度。这样便形成了企业。

二.生产函数的定义

1.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表示的是一定期间内在生产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记为:

Q=f(χ1,χ2,…,χm)

其中:χ1,χ2,…,χm表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

Q表示上述诸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

3.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的条件下,生产函数可记为:Q=f(L,K)。若资本的投入量固定不变,则生产函数可记为:Q=f(K,L)。三.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设短期生产函数为:Q=f(K,L),TP表示总产量,

AP表示平均产量,MP表示边际产量。由表4-1可得下图:

QCBTPAO34.57LMPDAPEAP

O34.57LMPF(a)(b)各种产出的变动曲线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TP曲线上任意一点的MP,即为该点切线的斜率。点A时MP

曲线达到最高点。点A与点C之间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曲线是在以递减的速率上升。点C,总产量达到最大。过点C以后,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也递减。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

TP曲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该TP水平上的AP。这种连线的斜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AP递增。过了点B后,这种连线的斜率递减,表示AP递减。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

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

四.生产三阶段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大于零阶段.第三阶段:边际产量负增长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在第二阶段上从事生产。

APMPAL1L2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五.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逐渐减少。理解的时候应该注意:

1.它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前提,但技术的提高也不会消除这一规律,只是会减缓和限制它的作用。

2.它以其它投入不变为前提。

3.这一规律与边际产出递增现象是不矛盾的,投入超过某一点后,这一规律总会发挥作用。

4.这一规律表明的是一种客观技术关系,是可以进行观察和实证的,是普遍存在的。

亩产万斤的“神话”

在20世纪50年代末刮起的大跃进浮夸风中,一些农村地区吹嘘农田的粮食产量达到亩产万斤.甚至喊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当时的正常亩产只有千斤左右.在区区一亩田地中,即使再多的农民哪怕每天劳动24小时,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边际产出最终会递减.

与其说当时的亩产万斤的“神话”嘲讽了边际产出递减规律,还不如说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最终嘲讽了亩产万斤的“神话”.

第二节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是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则是指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一.等产量线(一)定义

等产量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曲线。

K2010O12345L

等产量线图ABCDQ=20Q=10(二)特点1.等产量线可以有多条,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2.一个等产量图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3.在等产量线上增加(或减少)L的数量就必须减少(或增加)K的数量。此种关系可用边际技术替代率来衡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是指生产者在生产同等产量时多用一种投入的数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投入的数量。如表示增加一个单位的L,必须减少的K的数量,则公式为:MRTSL,K=4.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5.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即:MRTSL,K

=二.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指厂商的既定总投资额所购买的两种投入的各种最大数量组合而形成的曲线。

如果两种投入的价格不变,总成本(C)的增加,会使等成本线向上平行移动,反之,等成本线向下平行移动。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

0510L

等成本线图4810KK=8-0.8LK=10-0.8L三.投入的最优组合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说,厂商购买投入要素的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在图形上表现为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用公式表示就是:或者

KK1OL1L

投入的最优组合E第三节规模收益与范围经济一.规模收益的涵义1.规模收益也称规模报酬,它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收益)变动的状态。2.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规模收益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3.规模收益存在着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二.规模收益的三种情形(一)规模收益递增(二)规模收益不变(三)规模收益递减

讨论:为什么说国美如果主要经营文具用品的零售连锁,就不能较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1984年,马胜利竞争上岗,担任石家庄市造纸厂长,凭借较为出色的经营管理才干,将一个亏损企业变成了盈利企业。他在当时采取的很多改革举措为人所称道。作为有成就的优秀企业家,他的名声迅速远扬,成为当时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中的名闻遐迩的明星人物。生产经营上的初步成功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使马胜利的胃口和目标越来越大,后来竟在一年之内先后承包全国9个省市的36家造纸企业(其中27家为亏损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适应的提高,管理上的混乱愈来愈严重,以致到后来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企业规模大了,但合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扩大。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最后,企业走向全面的严重亏损,包括马胜利起家的石家庄市造纸厂也不能幸免。马胜利也在1994年最终退出经营管理的舞台。

案例马胜利的失利

三.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指的是厂商利用其基本的投入资源,从事生产(经营)要求具有一定共通性的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带来平均成本的减少。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有区别的。规模经济主要指的一种产品的生产。一家生产两种产品的厂商可以在规模不经济时获得范围经济,而一家生产单一产品的规模庞大的厂商可以不拥有范围经济。当然,具有规模经济的厂商容易拥有范围经济。案例“现代”启示录

现代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财团,其创始人、前董事长郑固永曾是韩国的首富,也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传奇人物。现代集团从建筑起家,后来发展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企业王国,产业领域涉及造船、机械、汽车、电子、建筑材料、纤维、石油化工等各个方面,总资产高达700亿美元,1999年的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最多时曾拥有79个子公司。其麾下的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现代尾浦造船公司是韩国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建设公司是韩国最大的建筑企业。

章鱼爪式的扩张带来了严重的范围不经济,管理有效半径的延伸跟不上产业领域的扩张,产业扩张也带来了越来越高的负债额,集团负债额一度高达660亿美元,为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强。2000年,债务危机终于全面爆发,集团的收益无法偿清银行债务。在各方压力下,现代集团实行收缩肢解式的资产重组,许多公司从现代集团中分离出来,如2000年9月1日,现代汽车公司正式独立。与现代一样,韩国的大宇、三星等公司也是产业跨度太大,许多产品之间根本没有生产、技术上的联系,范围不经济加上规模不经济使韩国的这些大公司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及后几年遭到重创。

资料来源:龚克瑜:“现代”启示录,《解放日报》,2000.9.22.第四节成本的定义及分类一.成本的性质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某些资源所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开小商店(800元)

开咖啡馆出租房子(900元)

机会成本

900元二.显性成本与隐形成本

1.显性成本:是指在形式上必须由厂商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所构成的成本。如工人的工资等。

2.隐性成本:是指本应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3.正常利润:包括厂商的所有者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薪金等。它是让一个厂商所有者继续留在原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最低报酬。隐性成本中包含了正常利润。隐性成本包括在经济成本中,所以经济成本中包含了正常利润。厂商的利润为零时,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正常利润。当某个厂商存在经济利润时,说明它在得到正常利润之外,还得到了超额利润。

归纳

:

会计利润=总收入-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入-经济成本

=总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总收入-(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总收入-(会计成本+正常利润)三.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沉没成本

1.固定成本是指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作调整的成本

2.可变成本是指可以随着产量的变动而作调整的成本

3.沉没成本是与固定成本相关的一个成本概念,是指已经发生和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1.短期成本指的是短期内生产经营的成本。一家厂商的短期成本也就包括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2.长期成本指的是就长期而言的生产经营成本。在长期,一切成本项目都是可以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体现为可变成本,不存在固定成本。

第五节短期成本函数一.概念1.总成本(TC)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全部成本。它由固定成本(FC)与可变成本(VC)之和构成。固定成本(FC)是一常数,与产量的变化无关。可变成本(VC)随产量增加而增加。TC=FC+VC

2.平均固定成本:AFC=3.平均可变成本:AVC=4.平均成本:AC=5.边际成本:MC==二.曲线形状

COQCOQ1Q2Q3Q

多种成本曲线图TCVCFCNAFCAVCACMCFE(一)平均固定成本

AFC曲线是等轴双曲线的一支,它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趋近于零(但不会等于零)。(二)边际成本与总成本

MC曲线呈U形,先下降,后上升。与边际产量递增部分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曲线递减,与边际产量递减部分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曲线递增。

产ACMCAPMP量变化与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LLTC曲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拐点N之前以递减速度增加,点N之后增加的速度递增。(三)平均可变成本与可变成本

AVC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这主要是生产效率的变化以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VC曲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四)平均成本与总成本

AC以及TC的变化趋势与AVC以及VC的变化趋势类似。(五)各成本变量的关系

1.AC曲线始终位于AVC的上方。AC的最低点(E)高于AVC

的最低点(F),即AC的最低点处于AVC最低点的右上方。

2.MC曲线与A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C曲线相交于AC的最低点。

3.MC曲线与AV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VC曲线相交于AVC的最低点。第六节长期成本函数一.长期成本函数的涵义长期成本函数考察的是,在所有投入要素都可以改变和调整的情况下,产出量的变化与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企业在长期中对于每一产量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的轨迹。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就是企业在长期中对于每一产量所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的轨迹。二、长期成本曲线的形态

(一)LTC曲线

TLTCQC

(二)

LAC曲线

LACQC

(三)

LMC曲线

LACLMCQC判断题1.边际产出下降必定带来平均产出下降。错2.拥有规模经济的厂商不一定拥有范围经济,拥有范围经济的厂商也不一定拥有规模经济。对3.一般而言,厂商的隐性成本总是大于该厂商的显性成本。

错4.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LAC曲线必相切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对5.MC曲线必与AC曲线的某一点相切。

6.AVC曲线的最低点总是位于AC曲线最低点的左下方。对7.处于边际劳动生产力递减阶段的某一短期生产函数可以由Q=3L2–5L+10的形式来表示。错7.×(因为MP=6L–5,dMP/dL=6>0)8.规模不经济指的是企业规模太小。错1.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CA.平均产量曲线仍在上升

B.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D.边际产量曲线在横轴以下单项选择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D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必为负数

B.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不一定减少

C.平均产量最高时与边际产量相等

D.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也一定减少3.等成本线平行外移是因为

A

A.厂商追加了投资

B.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

C.产量提高

D.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4.规模收益递增一定意味着

A

A.产量提高但平均成本下降

B.产量提高但边际成本下降

C.产量减少但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下降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D

A.AC曲线最低点处于AVC曲线最低点的右上方

B.MC曲线上升时,AC曲线可能也在下降

C.MC曲线下降时,AC曲线肯定也在下降

D.AC曲线上升时,M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