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1页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2页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3页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4页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根底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四点: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先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为它是学习100以内退位减法的根底。以开火车的形式把全班同学都检查了一遍,发现孩子掌握得还不错,都能很快说出得数。那么本节课的关键就是理解算理了。

2、是比拟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到达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答复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翻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应——互说——互摆——再反应,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3、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拟优化算法。我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算法一:从10根小棒中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14根合起来是16根,即10—8=2,14+2=16

算法二:把24根分成10根和14根,即14-8=6,10+6=16。

算法三:从24根先拿出4根,是20根,再拿出4根还剩16根。

算法四:从24减10等于14,14再加2等于16。

4、是优化练习。

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习。注重了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层次性、多样性等。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这局部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到达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根底。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根底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练习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在找多余条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题目中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被动的的知道“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个多余条件,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习。

2、多学习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良我的缺乏,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根底,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通过教具操作与演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坚式过程。在合作交流过程汇报方法中,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思路,说出各有各的好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时机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还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法和见解,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计算方法。在这过程中还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共同促进学习气氛的形成,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开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整节课虽然我都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拟、发现。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每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得到收获,在教学中也较轻松。但是在课后从学生的作业看,有很多的地方出现错误,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了1,十位上不打点,十位漏减退的1,或者在列竖式时减时个位不够减,不向十位退1,而是用下面的数减上面的数而做错。通过课后反思,外表来看是一成功的课,但还有许多缺乏之处,例如:缺少了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掌握计算方法,心里明白算理,能算出正确答案,缺少了动手操作。所以在今后课堂上,不但让学生能动口、动脑、更重要是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出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还待进一步地改良。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本周一年级的孩子结束了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学习,其实在上这一单元之前,孩子们根本上已经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者原来的学前教育中接触到了这些内容,但是我们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就放在让学生比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重点在于“比拟熟练〞。孩子们虽然都会计算,但是局部学生是掰着手指计算的,有的学生那么是很艰难的想了半天才给出答案,所以我们教的不是计算的正确结果,而是既准确又快速的计算方法。

我觉得本单元的计算方法比拟好用的、学生掌握比拟好的就是“算减想加〞,局部接受能力好一点的对“破十法〞很青睐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反思我记得刚教“破十法“的时候,班上一个平时计算不太灵光的孩子很快的接受了这一算法,在课上的练习中,这个孩子不停的在说个不停,我凑近一听就听见她在说着:〞13—9,我把13先看做10,10—9等于1,1再加上3等于4,所以13—9等于4.“接着就在书上写上了自己的答案,抬起头看见我在看她的时候,她很开心的告诉我:〞汪老师,我用这个方法算算的很快哦,而且我保证是正确的。“说完就低下头继续计算了,嘴里也继续说着自己的〞宝贝“算法,然后写的题又快又正确,真的很棒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反思不过在解决问题方面,局部孩子孩子有些迷糊,总是想用加法去摆算式,以后这点还要加以引导。

真的希望七班的孩子可以越来越好,开开心心的学习数学!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连续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根底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是笔算减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

在新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千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示了224-108,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说说退位减法的算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接着创设情境,出例如题图,这里的教学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引发认知冲突,利用例题内容列出算式204-108,让学生试算,当学生发现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按照已有认知结构,要从十位退1。但是,被减数十位上是0,无法直接退1,怎么办?许多学生都在苦思冥想,有的皱着眉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看着我……,当我问及怎么了?学生抢着说:老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但十位上是0怎么退啊?这时小华说:老师我会我会。我说:那你说说怎么办?小华说:可以先从百位上退,退给十位,然后再退给个位。我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许多学生摇着头说:不明白。我笑着说:小华刚刚说得很对,只是大家还是不太理解,那么我们借助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来看一看好吗?学生点头,我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了204,然后问学生现在要减去108,你们看一看在个位上,能不能从4里面减去8?学生说:不能。“应该从十位上拨掉一个一珠子,加到个位上再减。〞“可是,现在十位上有珠子吗?〞“没有。〞“那应该怎么办啊?〞学生说:“从百位上退1个。〞“百位上退1,那应该在哪一位上拨10个珠子呢?〞“一个百是多少个十呢?〞“10个十〞“应该在哪一位上拨10呢?〞学生说:在十位上拨10个珠子。我问:为什么?学生:因为1个百是10个十。我笑着说:你们真聪明。现在十位上有10个珠子了,你们看能不能退给个位?学生说:可以了。从十位拨掉一个珠子,个位现在是多少了?是14。14能不能减8?能。个位是6。十位现在是多少个珠子了?9。9-0得多少?9。百位上是几?1。减去1还有没有?没有。现在得多少?96。现在你们想一想刚刚的过程。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了?先退给谁再退给谁?同桌说一说。然后又请同学站起来说,经过说,发现许多学生理解了隔位退位减的道理。现在你们明白了小华所说的了吗?你们现在会列竖式了吗?学生说会了。独立完成后,又让学生对着自己的竖式说了计算过程。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如果光针对竖式,直接从百位退1,不借助其他的学具,而是抽象理解的话,学生很难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借助了计数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出可以从百位退,通过拨珠计算,体会隔位退位的算理。在实践后,我更能体会到这段“感性认识〞安排的必要性。然后把拨珠计算提升成竖式计算,经历比拟深刻的数学化过程,水到渠成。最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明确隔位退位的步骤和方法。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既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活动,也是发挥创新精神,开展演绎推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因而从百位上退1,当十用,而这时十位上就有10了,再从十位上的10中退1给个位〞是他们解决新矛盾的设想,提出这样的策略已经是一种创新。他们依据1个百是10个十,从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的同时,十位上拨上10颗算珠;依据1个十是10个一,再从十位上拨去1颗算珠的同时,个位上拨上10颗算珠,演绎思维伴随着拨珠动作而展开,领会退位原理也就是在其中。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后再继续减。然后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在教学试一试“1000-537=〞时,如果按照教材这样教学,我认为学生虽然能够理解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的算理,但如果让学生在刚刚理解算理后马上就完成“1000-537=〞,这种需要三次退位且十位和百位都是0,从千位退1后才能计算的题目,计算原理与例题虽然相同,但隔位退位的跨度大,步骤多,学生计算起来的难度很大。为了降低难度我就在这之前设计了“500-416=〞,先让他们试一试,学生已经知道算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退,就从百位退1,于是个位是“10-6=4〞,十位是几减几呢?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议,明白了十位应是“9-1=8〞,百位是“4-4=0〞〔不写〕。等做完这题,再让学生做书上的试一试,这样难度减少了很多。大局部学生都会做了。

整个教学过程还比拟顺利,但是,学生的作业反应情况并不很理想。总有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减法算成加法,把数字抄错,书写格式不正确等等。根据出现的问题我反思改良如下:

1、加强口算练习,每次上课前3分钟,让学生逐步到达听到算式就能说出结果。

2、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

3、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多创设时机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稳固计算法那么,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十位的计算方法却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屡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稳固计算法那么,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反映出是多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这一规律“0头有点看作9,其他数上有点看少1〞,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4、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多分析比拟计算方法。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局部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根底,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习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快乐,令我冲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到达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拟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局部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根底,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拟,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时机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创造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展,共同促进学习气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开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7

今天的退位减法我仍然通过图示来让学生理解算理。如35-7,我画出3捆小棒和5根小棒,学生很容易看出5根小棒不够减,首先想到的是从30里面拿出10根去减7,得3,30里面拿掉了10根,还剩下20根,25加3得28。接着再引导学生寻找其他方法时,有的学生直接提出了用30里面的10根和那散着的5根合起来一起去减7得8,然后再加剩下的20根得28。我自己感觉学生已经把这幅图记在了脑海中,它既帮助了学生理解算理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又给学生一个很深刻的记忆,两全齐美。可是这个环节又不免落入俗套:老师讲学生接受。可是我总认为集中学生们的眼球先把课堂的重难点灌输给学生我才放心。可是我骨子里知道先让学生去操作学具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比拟好,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主体探究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可是又怕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啊!以后尽量改吧。接着我让学生边摆小棒边口述计算过程,同桌说,小组说,在此过程中我给予个别辅导。然后是各种形式的训练,这节课效果还真不错。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8

昨天上了一节第一单元的复习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按照我自己的备课,我是完全按照书上题目的呈现进行教学的,在备课中,我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的缺乏,我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在学习减法表上,发现减法表的规律,通过唐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重点要突出表中的三个重要的规律:竖着看:减号后面的数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相同,斜着看,得数相同。所以这节课我以这张表为开始,慢慢发散题目。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课堂组织还要再抓紧。后来李校长评课的时候,给我的启发很大,因为现在课改之后,课堂应当是学生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仅仅把知识硬塞给孩子,他为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36道算式都散乱的放在黑板上,让孩子去思考怎样排列才会让别人一眼看出他们的规律。从而引出这节课的重点,为了让我理解,他还举出了例子,比方说二年级姜华老师的认识厘米的课,让孩子自己去制造一把尺子,通过量、比拟、突出然后知道厘米的概念,还有六年级的比例尺,也是让孩子把教室里的面画在纸上,但是也是开放的给孩子来探究。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学和课堂的开放性。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9

《隔位退位减法》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对孩子的思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由于本课难点不易突破,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孩子接受,所以在学生理解图意后,我直接出示了问题,孩子列式“204-108〞,提问:“怎么算,先算什么〞,“先算个位,4-8不够减向十位借1〞,提问:“十位上是0,怎么办呢?〞拿出计数器帮助孩子理解,先拨204颗珠子,演示“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不够向百位借1〞的过程,逐步演示,引导孩子说出百位上的1借给十位,十位借1给个位。明确:借完后,个位是14-8,十位是9-0,百位上1-1,最后得数是96。计数器演示完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借位过程后,再通过竖式计算,这里我没有让孩子自主探索,而是在黑板上直接示范讲解,再次明确算理。计算完后追问:“十位上为什么是9-0,还有一个1哪去了〞,让孩子明白借给了个位。带着孩子一起算完后,要求他们在课堂作业本上再独立算一次,提醒单位和答的书写。

接着出示“1000-537〞,这道题让孩子单独解答,算完之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交流完后在全班汇报,再次在黑板上板书,集体说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隔位退位的过程。再通过改错题的呈现,让孩子体会不标记退位点的缺点,进一步感受隔位退位的计算过程。孩子说完之后直接出示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的练习题组,光说不练是无用的,让他们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理。

隔位退位难度较大,尽管课堂上说了很多,也练了很多,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看到题目随意标记退位点,没有根据具体的题目具体解答,问题较多,需要及时调整。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比拟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上完这节课后,我想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缺乏:

一、每一个环节的连接词该如何简明地表达出来

每一次上课,我总有如此的感觉,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就像脱节了似的。我想这一点是我必须要努力到达的。

二、该如何让学生进行正确地估算

在学生计算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估算,我却把估算看成了一个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我只是在例题时让学生进行了估算,而后面就完全抛弃了估算,没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估算的重要性。

三、应该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计算时,我强调让学生说过程,让多个学生重复,互相说,可是在后面的检验的环节时,学生的正确率却不尽人意,我有点迷惑了。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个角色,需要屡次重复强化。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平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方: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领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给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给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照中,优化算法,到达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领。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局部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到达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根底。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根底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2

上一周进行了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检测。第二单元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有关知识的运用。孩子们完成的情况还可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方法没有掌握,计算不认真,正确率有待提高。典型错误有14+2=6,14—7=3,13+3=10等。

〔2〕逆向思维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一题中表现由为突出。典型错误有4+〔8〕=13〔7〕—5=12,15—〔13〕=8,5+2=〔7〕—6。

〔3〕解决问题中信息找不准,解决方法不正确。典型错误有〔1〕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列式为:17—8=9〔辆〕。〔2〕一共有12个皮球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列式为:12+5=17〔个〕〔3〕商店买出5副羽毛球拍,还剩8副,商店原来有几副羽毛球拍?列式为:8—5=3〔副〕。

反思:从以上错误中不难看出,计算根底不够扎实,上学期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仍需要加强训练,特别是算理和算法的训练。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训练,观察和读题后,能找到那些信息?根据找到的信息能提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最后就是要培养孩子们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二年级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3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根底。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局部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精力放在笔算方法上,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再列竖式计算。

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

在学习计算以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思考: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我能提出求总数的数学问题。〞他提出了好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解答了。

另一学生说:“老师,我能提出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这其中有不退位的,也有退位减法。

第二步

选其中不退位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一:“我是这样想的:50—20=30,6-2=4,30+4=34。〞

生二:“我是这样想的:56—20=36,36-2=34。〞

生三:“我会用竖式像笔算加法那样做〞。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试做。

还有学生想出了其他的方法计算。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火花的碰撞,令我快乐,令我冲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计算时能有不同的方法。课到达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拟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局部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竖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