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7/207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终身学习地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过程与方法:(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会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描述地球的大小。2.观察地球仪的特征。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2.观察地球仪的特征。教学方法读图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地球的五大秘密》提出问题:1.你能说出地球有哪五大秘密吗?2.关于地球的形状,你了解多少呢?观视频回答问题,参与互动利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活动一:探究形状和大小1.通过问题与学生互动:(1)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2)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承接):让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对地球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臆想阶段:补充: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提问:你知道中国哪些思想深受天圆地方的思想影响吗?(2)推理阶段:出示图片,请学生描述:出示月食图片,引发学生猜想。(3)环球证实—麦哲伦环球航行出示麦哲伦图片,进而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图。追问: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鼓励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艰辛。(4)亲眼目睹:展示地球卫星图片。(5)归纳总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过程:天圆地方—观看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图片(6)追问: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球”体?你观察海边的船航行,你发现了什么?你做过这样的动作吗?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提出问题:麦哲伦环球环球航行竟然用了3年的时间,地球到底有多大?我们利用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赤道)、表面积三个量来描述地球的大小:4.对比感受:(1)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个足球场(约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2)赤道周长约相当于个400米跑道的总长5.继续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参与互动,积极发言进入第一个内容的学习——探究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交流互动,找出人类自古至今认识地球形状的变化过程。(1)阶段一: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列举“天坛”(2)猜想展示: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猜想:月食发生时的地球影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3)互动交流: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4)互动: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5)总结:我们站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从而认识地球是个球体。(6)说一说,自己通过列举哪些案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图片,观看月食等。看图发现: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登高望远,要想看的远(范围更大),就要登的更高。3.合作探究:(1)找出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计算与对比:(1)7.2857x1010(2)10万5.发现与归纳:赤道半径—极半径=21千米认识到地球的形状不规则,不是一个正球体。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交流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图文结合,通过模拟航行,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索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解决计算对比能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大小,从而帮助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活动二:制模型探特征1.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提问:你知道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都用来表示什么吗?2.出示图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区别?3.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的五大要素。地球仪上五大要素(点、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科学认知地球仪上的五个关键信息的含义。4.鼓励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按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1)如图1.5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2)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4)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可以自由转动。(5)在图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1.拿出地球仪:2.观察思考交流3.识图指认:4.制作与交流展示:按照要求和提示,亲自动手做一做,进一步认识地球仪上的关键信息。图1.5展示同学们的成果:利用人手一个地球仪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说出自己的疑问,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科学的去制作简易地球仪,为更深入的认识地球打下基础拓展提升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还有这些认识!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支撑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湿奴的化身。毗湿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绕,眼镜蛇代表着水。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读一读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拓展视野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地球的形状是()A.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方2.人们制作地球仪时,将地球仪做成标准的球体,这是因为()A.为了美观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C.为了地球仪的转动D.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3.生活中不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站得高,看得远B.太阳东升西落C.海边看船D.月食4.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指南针的发明D.地球的卫星照片5.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终身学习地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次一级难点也是学生的易错点是东经与西经及其代号(E、W),南纬与北纬及其代号(S、N)的判读和区分。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新闻材料,播放视频。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项目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请学生谈一谈感受。追问:你知道三星堆在哪吗?出示:经度:104°E,纬度:31°N引入经纬网的学习。观看视频,谈收获,思考问题。利用新闻时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快的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去活动一:探纬线和纬度1.出示地球经纬网图,引导学生首先认识赤道。提问:你知道纬线是怎样定义的吗?纬线定义: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一):探究纬线的特点。(1)出示纬线分布图。提问:你会从哪些方面观察它们的特点呢?(2)鼓励学生整理归纳纬线的特点。教师适当点拨。(3)展示阅读材料:赤道纪念碑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有两座赤道纪念碑。图中的赤道纪念碑落成于1982年,南距首都基多市24千米。碑高30米左右,通体用赭红色花岗岩建成,造型呈方柱形。碑顶是一个醒目的大型石刻地球仪,上面有一条象征赤道的白色中心线,从上至下与碑东西两侧台阶上的白线相连。3.趣味应用:假如一名科学家在赤道纪念碑处沿着赤道向东走(排除地形等因素影响),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请问这位科学家能不能再次回到赤道纪念碑的位置?为什么?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二):探究纬度的划分(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纬线,纬度是怎样划分的呢?(2)出示纬线图,指导判断方法:(3)引导学生辨一辨:高、中、低纬度的划分(4)展示:广州从化“北回归线23.5°N纪念碑”;台湾省嘉义县“北回归线23.5°N纪念碑”,初建于清光绪34年。5.引导学生画一画—南北半球的划分点拨提示:北纬位于北半球。南纬位于南半球。1.结合地球仪理解概念: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理解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2.小组合作学习(1)明确分析的项目:形状、长度变化、指示方向、条数、相互关系。(2)展示交流:(3)阅读拓展:3.思考交流:能回到赤道纪念碑的位置。因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圆圈,沿着同一个方向我们可以回到出发点。4.合作探究:(1)发现与交流:赤道作为0°的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向南为南纬用“N”表示,向北为北纬用“S”表示(2)发现归纳:判读南纬、北纬的方法:①有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②无赤道,北增北纬,南增南纬。(3)展示交流:低纬度:南北纬0°-30°中纬度:南北纬30°-60°高纬度:南北纬60°-90°5.理解与交流:分界线: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从科学概念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学习纬线,内容层层递进,易于学生理解采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纬线的特点适当增加趣味性题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纬线指示方向的认识借助地球仪,准确的理解纬线的划分,度数的变化的特点通过练习进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学习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高中低纬的划分有别于温度带的划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画图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活动二:探经线和经度1.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三):探究经线的特点(1)提问:明确观察经线的角度。(2)引导学生归纳、展示交流2.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四):经度是怎样划分的(1)本初子午线:经度是0°,经度起始线。(2)出示本初子午线材料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3)图中理解经度的划分(4)技巧判断:判读东经、西经的方法:①有0°经线,则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②有180°经线,则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练一练:说出与下列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西经30°、0°、东经150°?4.难点突破:观察发现——东西半球是用哪两条经线划分的?出示简图,帮助学生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1.概念与地球仪结合: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1)观察描述:形状、长度变化、指示的方向、条数、相互关系、(2)归纳:(3)规律探究: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西为西经(W),以东为东经(E),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西经180°和东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4)观察思考:判读东经、西经的方法:③无0°经线、无180°经线,则西增西经,东增东经。3.归纳总结: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一条经线在西经,另一条在东经),都组成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思考交流:东经150°、180°、西经30°。4.展示交流: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动手画一画,同桌相互提问,说出经度,并能准确判断其所在的东西半球实验教具与概念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竖经的空间概念以表格的形式梳理经线的特点,条理清晰经度变化规律的探究以实际的地球仪为载体,最好用实物一步一步画出经线,从而理解度数的变化从多角度理解度数的变化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识图、切圆形水果,画图、点线练习等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的学习和理解活动三:利用经纬网定位1.出示情景,并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下列类似的报道。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于11.7°N,135°E。洋面这么大,“梅花”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2.认识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3.判断应用:说出图中各点坐标4.链接生活: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下表。5.思考:如何利用经纬网判别方向?1.说一说: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经纬度位置2.在图中画出并读出该点的经纬度讨论经纬网的用途:航海、航空、交通、军事气象3.读图写坐标:A:60°N,60°WB:0°,0°C:40°E,40°S4.查一查,读一读5.北京在新加坡的什么方向?大致东北方向课堂总结:拓展应用1.东西半球的判断:(1)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2)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160°E经线经过俄罗斯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的一个居民家庭,恰好160°E经线从房子中央穿过,这样厨房就被分在了东半球,客厅被分在了西半球。课堂达标1.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2.我们通常用()将地球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A.

20°W,20°N

B.

20°W,160°EC.

0°,0°

D.

160°E,20°S3.在地球仪上,经度为130、纬度为45的点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经线长度大约是()A.

1万千米

B.

2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4万千米5.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A.

10°S

B.

20°N

C.

40°S

D.

70°N6.一艘船从A地(30°N,40°W)出发,到达与A地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地进行考察,则B地的经度是()A.

40°EB.

140°WC.

40°WD.

140°E7.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EB、60°WC、120°WD、0°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地球的运动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有:地球自转现象,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教材在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等有关知识后,又一次比较系统的探知地球的运动情况。试图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等知识,使他们能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由此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现等现象,同时,也为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意义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自转的含义,掌握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如地球仪实验演示、角色扮演等;并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现象。2.借用地球运动动画及地球仪演示,培养读图能力,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初步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规律和地理意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在学习地球自转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初步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学会用科学方法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2.能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提出问题:1.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2.视频中出现的是天旋还是地转?3.太阳东升西落真的是太阳在围绕着我们转动吗?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利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进入新知的探究活动一:探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展示地球自转的画面,出示其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引导学生交流自转的基本特征。2.引导学生开展演示实验:要求:(1)分小组合作演示:每组4人,一个地球仪。(2)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拨动地球仪,先侧视观察,然后保持转动,先后将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3)请每人转动一次,并做好记录,交流成果。3.提出要求: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从赤道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交流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旋转中心:周期:方向:2.演示观察,交流展示:3.观察交流:自西向东,北极呈逆时针,南极呈顺时针。自己画图进行示意。出示概念,引导学生借助观察和阅读课本得出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参与,获得清晰的认知,易于理解接受活动二: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提问:地球自转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出示星空照片,提问:到底是天璇还是地转?适当补充相对运动:疾驰的汽车中,看两边的树木。总结:自转产生现象一: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日心说的发现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3.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知道地球的白昼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吗?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交替出现呢?4.演示实验:在暗室里,用手电简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5.对比总结: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教师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现象二:昼夜交替现象6.深入探究:地球上的晨昏线。提出问题:(1)甲地是不是永远处于黑夜?(2)甲地经过晨昏线时,会出现什么现象?(3)甲乙两地,先看到日出的是?转折:地球上不同地区真的存在时间的差异吗?7.情景在线: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侯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1)谁在晚上谁在早上?体现了什么原则?(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8.科学认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即“东早西晚”。归纳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三: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9.深入认知: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其对面经线的时间为0/24时。10.趣味地理:某年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夏威夷州首府),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1.思考交流: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才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在运动。自主参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天文现象的过程。3.思考交流: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4.演示观察:(1)A地是白天,B地是黑夜。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2)任一地点都是白昼(3)A地渐渐由白昼进入黑夜,B地由黑夜进入白昼。(4)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转5.互动交流6.对图观察分析: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既是晨昏线。由黑夜到白昼为晨线;由白昼到黑夜为昏线。从图中得知甲地会随着地球自转进入白天。讨论第三题,答案不同。7.探讨交流: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昼半球。8.科学认知:读一读,从图中获得认识。9.图文结合,理解时间问题。10.思考交流:利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看似天空的星辰在动,实际是地球在自转了解史实,激发学生天文探索的兴趣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初步了解昼夜现象,然后在满足地球特点的实验中演示观察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由浅入深,在认识昼夜半球的基础上探讨晨昏线,易于学生理解以时间问题做伏笔,引入时间差异的探究给学生清晰的概念和规律,以熟悉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差异步步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问题增加趣味题,化解难点知识课堂总结:拓展应用拓展提升:地球自转造成的其他现象(1)水涡北半球逆时针旋,南半球顺时针旋(2)植物攀援缠绕北半球逆时针缠,南半球顺时针缠(3)云盘旋转北半球逆时针转,南半球顺时针转(4)东西向铁轨北半球南侧磨损,南半球北侧磨损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地球自转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课堂达标用灯泡代表太阳,在灯泡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地球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1.关于此实验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的北极指向南方 B.灯光只能照亮地球仪的一半C.此时灯光直射在赤道 D.用手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说法错误的是()A.甲位于晨昏线上 B.乙正处于白天 C.丙正处于黑夜 D.丁地时间最早3.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间的差异 D.太阳东升西落4.下列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方向自东向西 B.自转中心是太阳C.自转周期是1天 D.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顺时针转动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主要内容有:地球公转现象,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现象、特点,由此理解到季节的变化、二分二至日的特殊性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明白五带划分的依据和记住五带的范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2.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记住五带的名称和范围。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讲述地球的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描述上图中的景色吗?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季节?你知道四季产生的原因吗?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观看图片,描述景观。春暖花开,大地回春绿树成荫,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寒风呼啸,银装素裹用生活化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一:探究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1.观看地球公转图明确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引导学生参照自转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交流。追问:地球在公转时,你发现了地轴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演示观察: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实验材料:手电筒/蜡烛、地球仪等(2)实验环境:暗室(3)实验要求:a让地轴的北端指向我们假设的北极星;b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c地球公转轨道始终在同一个水平面上。1.观察发现:(1)旋转中心:太阳(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1年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2.小组合作,演示观察:读清要求,做好分工记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动手演示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理念活动二:探究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对我们生活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1.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2.展示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线的差异:阐释原理: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3.拓展提升: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光直射时,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获得的热量就多,反之,受到太阳光斜射的地方,热量就少。为了区别不同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差异,人们用太阳高度角来反映太阳光的照射情况。4.动态图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轨迹,并引导学生观察,并画出其移动轨迹。5.展示阅读材料: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6.观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7.借助二分二至节气,观察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观察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2)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变化?8.实践练习:(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屋内影子的长度不同呢?(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年中房屋内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吗?9.引导学生观察二: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归纳提升: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最大,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10.交流探讨现象三:四季的变化(1)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包含6、7、8月)(2)春、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包含3、4、5月)和秋季(9、10、11月)。(3)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包含12、1、2月)11.观察现象四:说出五带的范围。找出五带划分的依据。引导学生说出五带出现的天文现象:出示图片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观:1.思考交流:小组内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发现,为组员的答案进行评价2.用类比的方法用站在光源下和感受斜射的光,理解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地区因为直射和斜射得到的热量不同。结论:太阳直射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3.图文结合,认识太阳高度角。4.观察发现: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5.读一读,和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接6.观察交流整理:7.观察交流: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8.解决生活化的问题。9.联系生活,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注意以北半球为例,由此及彼,说一说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冬至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最大,极夜范围也达最大10.说一说,和组员讲一讲。11.观察发现、记录交流。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认识热带气候特征——高温多雨;北温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通过观察梳理生活中的问题,为下面新内容的探究做好铺垫用类比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以图带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太阳高度角,为认识太阳产生的现象做铺垫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描述、绘制图表的能力让学生一直活跃,应用已有的知识,让学生有成就感以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思考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生活中的亲身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讨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四季的变化以图带枯燥的内容,将内容全部转化到图中,提高内容的形象化拓展提升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不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的各地有无四季变化呢?思考交流: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没有四季的变化。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北京的玲玲给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晚上好!”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C.南北半球季节相反D.赤道上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2.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年3.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和。(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最,黑夜最。(3)2021年1月29日12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和之间(节气)。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3节《地图的阅读》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地图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地图的三要素,它是学习地图的是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地理知识奠定基础,选择合适的地图为生活所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能够在地图上利用指向标或经纬网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的图例,并根据需要选择地图。能力目标:通过地图三要素能够读懂地图,学会在生活中使用地图,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推动地图的发展,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及其使用。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和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谜语:有山不见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四四方方一张画,端端正正墙上挂,五颜六色在画中,坐在家里看天下。提问:你生活中使用地图吗?你认识哪些地图?猜谜语地图说一说见到或使用的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电子地图等等以猜谜语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活动一:学会阅读地图1.提问:什么是地图?怎样阅读地图中的信息?2.提问:地图中有哪些“语言”,它们蕴含着怎样的含义?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什么叫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有哪几种表现形式?(1)(2)出示台湾地图,请学生读取图中的比例尺:(3)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4)技巧点拨: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图上用厘米,实地用米:厘米换米,去两个零。(5)提问:你发现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温馨提示:图幅:指绘制图样的图纸的大小提示:图中包含的地图信息哪一个详细?哪一个简略呢?(6)归纳总结:追问:请分析实地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图幅和比例尺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1)出示三幅不同的地图:下面三幅地图判断方向有什么不同?(2)慧眼识图一: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3)慧眼识图二: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4)慧眼识图三:指向标法: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北,顺着箭头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温习提示:平移指向标(5)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判定地图中方向的方法:5.地图上的图例中有各种符号,它们都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1)初步认识图例:补充:图例常和注记相互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级、主次等等。(2)出示常见图例,引导学生进行辨认:(3)练一练:1.找出地图的概念并理解: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2.看图总结: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3.合作交流:(1)比例尺:表示地图中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初步认识台湾图中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3)进行三种比例尺之间的转换(4)说一说,算一算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为7厘米,根据比例尺,求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5)观察发现:图幅相同,比例尺不同。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北京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6)在总结时注重比例尺的公式:思考交流:实地距离相同,图幅大,比例尺大;图幅小,比例尺小;4.观察交流:(1)说一说:一般地图、经纬网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2)识图辨方向:图中高雄位于台北的什么方向?西南方向(3)识图辨方向: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什么方向?尼皮贡大致在温哥华什么方向?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西北方向;尼皮贡大致在温哥华西北方向。(4)画一画,说一说:图中A村庄位于B村庄的什么方向?得出答案:正北方向。(5)归纳交流: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认知与交流:(1)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统称图例;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统称注记。(2)认一认,记一记(3)请将图中的图例补充完整。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得三要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问题设置从概念到公式,再到形式,步步引导自主完成,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注重技巧点拨,跟踪训练,加深对该知识的认知对比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注意归纳总结的同时,要横向拓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锻炼学生的看、想、说的能力结论与练习同步,加深理解记忆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后善于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先引导学生辨认,再出示答案,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动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怎样选择合适的地图呢?(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2)根据范围选择合适的比例尺。(3)海量信息的电子地图。2.情景在线:(1)我想找首都北京的位置,我应该选择……图?(2)我想找俄罗斯的位置,我应该选择……图?(3)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我应该选择……图?(4)家住北京的明明周末想去北京动物园参观,他应该选择……图?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图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形式的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旅游、出行、参观等活动。请看下面一些地图,你能指出它们的不同用途吗?4.出示不同类型的选择情景,引导学生练习地图的选择:5.展示地图家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地图来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考古学家发现,47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把地图刻在泥板上,标明城市、河流、山脉和方向,并且附有文字。1973年,在我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幅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彩色地图,分别是地形图、城邑图和驻军图。据推测,这三幅图的成图时间距今2100多年,制图精度高,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图。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家族不断壮大,地图更加多样、实用。6.请学生说一说现代社会对地图的使用:7.情景在线: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1.交流展示:2.说一说:(1)中国政区图(2)世界政区图(3)某地的地形图(4)北京城市交通图和北京动物园图3.说一说:4.交流展示,并说出选择的理由5.欣赏古时地图,感受古人智慧。说一说哪些是自然地图,哪些时社会经济地图6.说一说:7.思考交流:(1)可以知道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2)昆明城市图(3)云南省旅游图(4)景点导游图设置情景在线引导学生模拟出行选择合适的路线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发言,发挥他们爱动、好奇的天性在情境中锻炼学生对地图选择的熟练性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精神利用虚拟模拟加深对地图的正确选择1.假如我们在野外迷路了,怎样才能走出困境?(1)北极星定向:在睛朗的夜空,先找到著名的“北斗七星”,然后顺着斗口外侧两颗星星的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便可以看到一颗亮星,它就是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2)年轮定方向:(3)太阳与时钟定方向2.阅读地图“三部曲”第一步:看清图名第二步:熟悉图例第三步:阅读地图主题内容1.思考与交流:(1)(2)树木阳光充足的一面生长旺盛,每年长得多,所以年轮宽,北半球太阳都偏南,所以较宽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较宽的一面是北。(3)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能根据它找到东西方向。北半球:将时针指向太阳所在方向,在它与12点夹角的二分之一处设想一条线,它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南半球:将12点处对准太阳所在方向,时针与12点夹角的二分之一处即指向北方。2.读一读增加生活化的知识,增加趣味性、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的地图上有A、B两地,在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A,B两地实地距离:()A.2.4千米 B.24千米 C.2400千米 D.240千米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菏泽看牡丹,并顺利返回。在整个过程中,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③菏泽市交通图,④曹州牡丹园导游图。据此回答2-3题:2.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B.②

C.③

D.④4.下列图例中,表示河流的是()A.B.C. D.5.武汉大学为兑现承诺,从2021年开始,连续3年为援鄂医疗队员以及湖北省疫情防治一线医护人员和家人开设免预约赏樱绿色通道,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想要畅游武汉,最好查阅()A.中国政区图 B.湖北政区图 C.湖北地形图 D.武汉市交通旅游图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材分析《地形图的判读》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及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怎样在地图上辨识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的具备较为系统的地图方面的知识,为以后学习世界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等高线,也将为其他等值线(如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能正确辨别和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地形坡度、山地部位等,尝试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能辨别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各种地形。4.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述法、归纳总结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泰山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读古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提出问题:我们从诗句中感受到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承接: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图,什么样的地形图能清晰、准确的表示地表面高低起伏状况呢?读古诗,谈感受。交流展示利用古诗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思考、交流活动一:探究等高线地形图1.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出示地图:提出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我们该怎样从图中获取信息呢?2.基础认知——海拔和相对高度通过图中数据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补充对海拔的认识材料:3.深入了解——等高线展示定点,引导学生画一画认识等高线的原理。链接: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介绍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4.引导学生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链接生活问题:小李和小王想去爬山①,他们设计了两条路线,如果省力的话应该选择哪条线路?为什么?5.互动交流:你爬过山吗?你认识山体中的这些部位吗?(1)你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吗?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交流山体中的每一个部位。(2)认识山峰:(3)认识山脊(4)认识山谷(5)认识陡崖(6)认识鞍部6.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练习,总结山体部位特征: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找到A、B、C、D、E分别代表的山地部位,并从图中分析其等高线特征。1.说一说:我们通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状况。2.查找认知: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读一读: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高度8848.86米,为海拔世界第一高峰。艾丁湖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除死海外离地球中心最近的地方。3.画一画,观察发现:定义——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4.按提示画一画。观察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实践应用:根据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判断应该选择A线,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5.认一认:(1)找一找,写一些(2)观察总结山峰的特征:等高线闭合,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用“”表示。(3)发现山脊的特征: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势中间高,两侧低(4)发现山谷的特征:等高线最弯处向高处凸出地势中间低,两侧高(5)发现陡崖的特征: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并呈锯齿状(6)发现鞍部的特征: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6.观察总结:通过具体数据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为后面学习等高线做铺垫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加深对海拔、相对高度的认识从等高线的原理到等高线地形图到等高距,内容梯级上升,易于学生理解画一画、找一找进一步加深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跟踪训练增加趣味性的题目找一找、画一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实物图、等高线地形图同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并能自主完成总结加强跟踪练习,并能养成随时总结的学习意识活动二: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1.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2.引导学生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断高度,那么分层设色图呢?总结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3.出示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东南丘陵等地形,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五种地形。4.出示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找出主要的地形吗?5.提出问题:五种地形类型有什么特征?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山峰,陡峭山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盆地:四周高,中间低。6.认识地理事物:1.观察并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2.观察交流: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3.看图总结:陆地上有五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4.找一找,说一说5.观察发现、交流展示:对比山地与丘陵、高原与平原;画出盆地的等高线地形图6.认一认: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下列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对比两种地图,建立两种地图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答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善于用对比的眼光看待问题活动三:绘制地形剖面图1.出示一幅图,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发现这样的图有什么好处?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2.怎样绘制地形剖面图:(1)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2)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相连,即得到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1.观察思考:直观显示、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初步认识地形剖面图2.学会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定点→投影描点→连线在正确方法的指引的下动手画一画,获得真实的地形剖面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课堂总结:课堂达标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鞍部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4.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问题。(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盆地C.山地D.丘陵(2)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两段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单元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大势;2.知道七大洲的分布,大小和各洲的界线;知道四大洋的分布及面积大小;3.知道陆地和海洋相关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找到七大州。2.通过读图、填图等方法学习世界各大洲的空间分布,培养阅读地图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从地图上查找搜寻地理信息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读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教学难点:1.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加加林进入太空的资料:当有人问起他所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时?他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出示《太空中看地球》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地球的面貌吧!读材料,观看视频,了解太空中地球真实的样子。先利用加加林对地球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观看视频,加深认识活动一:辨析“地球”?“水球”?1.出示小情景:甲:我们一直生活在陆地上,我认为叫“地球”好。乙:我方认为叫“水球”好。提问: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认知,下面我们去寻找答案。2.出示海陆分布图,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为什么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3.引导学生做一做:观察手中的地球仪,你发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有什么规律?(1)观察角度一:南北半球但是北半球的陆地比例只有39%,小于海洋面积。(2)观察角度二:东西半球东半球陆地比例仍然小于海洋比例。(3)观察角度三:陆半球和水半球归纳总结:海陆分布不均,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4.引导学生读一读:无论叫“地球”,还是“水球”她都是目前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园。值得我们好好的珍爱与呵护,无论陆地,还是海洋,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与资源提供场所。5.拓展视野: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古希腊]赫卡特(?—公元前475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中国]《山海经》(先秦时期)想象的世界地图13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为亚欧的交往竖起了一块路标15世纪末,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开辟了沟通美洲与欧洲的海上航路。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提问:如果只利用陆路交通工具能否完成这样的壮举?引入大洲和大洋的学习。1.读一读,说一说2.读图分析: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3.转动地球仪,观察发现: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3)在陆半球中,陆地分布最为集中,(海洋)面积大。在水半球中,海洋分布最为集中,(海洋)面积大。4.读一读,感受地球母亲对人类的重要性5.读一读,讲一讲,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过程。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15世纪初,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足迹远及现在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并且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图。想一想: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利用人类的争辩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海陆比例,增加趣味性三个角度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不均匀,进一步感受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海陆分布格局渗透情感教育,注重保护地球母亲的意识活动二:慧眼识七大洲和四大洋1.指点迷津:认识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2.任务一:记名称、识位置——七大洲补充各大洲名称的由来:亚洲:亚细亚洲的简称。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大洋洲:顾名思义,为“大洋中的陆地”。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3.任务二:识轮廓,比大小4.出示七大洲图,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三:5.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四:请利用地图找出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亚洲与非洲分界线?南北美洲分解线?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6.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海、洋和海峡的含义。出示图片:注重讲解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中一般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海峡在军事上及航运上都具有重要意义。7.开展小组比赛:辨认图中的大洋8.补充四大洋的特征: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拓展:北冰洋上空是联系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最短航空线所在,地理位置重要。1.图文结合: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在图中找出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2.说名称,记准位置。读一读,想一想3.辨轮廓,说名称,给七大洲按面积进行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读图完成下列任务三:(1)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洲和_____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洲;(3)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洲和_____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___洲。5.读图完成,并将分界线填写在地图中6.读课本,图文结合理解概念:海:靠近大陆,洋的边缘;洋:远离大陆,海洋的主体部分7.小组合作:面积排序:太大印北8.观察发现: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一个。洋面上终年覆盖着冰,所以叫做“冰洋”。图文结合,将枯燥内容形象化认识世界之最,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将内容学习任务化,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完成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结合,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学会交流,学会评价将概念学习与图和实际地理事物结合,降低难度培养学生自主读图,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课堂总结:拓展应用趣味题目:辨真假北极熊:我们北极附近几乎全为陆地!企鹅:我们南极附近几乎全为海洋!拓展:(1)识图:请找出包围南极洲大洋、包围北冰洋的大洲有哪些?(2)空间思维比赛:请准确的说出包围四大洋的大洲有哪些?建立空间概念:做到心中有图。通过认识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地球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概念课堂达标1.下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3.大洲A与大洲B的分界线是。大洲E与大洲F合称洲,它们的分界线是。4.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位于洲。5.北极圈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洲、洲和洲。6.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洲、洲和洲。7.面积最大的大洋是洋,面积最小的大洲是洲。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3.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4.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的成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图片及资料: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提问: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古诗吗?追问:什么是沧海桑田的变化?读神话故事的资料,互动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沧海桑田的理解利用成语故事,引导学生互动,尽快进入学习中去活动一:寻找沧海桑田变化的证据1.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1)你能找到哪些证明沧海桑田变化的例子呢?(2)请说出导致沧海桑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海陆变迁?模拟实验: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陆地变成海洋呢?(可用材料:水)(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主要的因素是哪一个?4.资料搜集大展示:(1)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在太行山岩石中发现的螺蚌化石。(2)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森林和古河道的遗迹。1.合作交流:2.展示交流(1)该区域曾是一片海洋(2)该区域曾是一片陆地总结:通过模拟实验,可总结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3)总结:人类活动也能造成海陆的变化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是自然原因,也是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人为因素。4.展示交流:南京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古河床的天然遗物,说明这里过去曾经有河流。我国香港、澳门的填海造陆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发现、表达的学习意识开展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两种主要力量给学生搭建平台,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活动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出示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2.设置小小科学家环节:观察世界局部图,说一说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