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课件_第1页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课件_第2页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课件_第3页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课件_第4页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分析各环境主体的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本讲旨在提供环境经济学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1主要内容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几个概念

环境经济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经济效率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平主要内容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2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的两个方向方向1:应用经济学的扩展将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运用、或者扩展到现代环境问题的分析。

例如∶可以用“外部不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将环境污染这样一种“外部不经济”现象,引入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去,即所谓的内部化,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环境税”这样的政策手段。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的两个方向方向1:应用经济学的3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方向2:从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理论从现代环境问题的具体问题出发,来探索现实的环境政策所需要的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反向思惟∶实践―政策―政策的理论依据传统理论的空缺∶预防污染理论(污染预防经济学)

、基本技术和方法(污染预防规划)----清洁生产多种理论的综合运用的可能性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方向2:从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理4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现代环境问题的四阶段学说环境这种关系问题(人类/自然/社会的关系)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扰乱”(Disturbance)“扭曲”(Distortion)越来越严重“破坏”(Disruption)“崩溃”(Catastrophe)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这种关系,避免恶化。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现代环境问题的四阶段学说5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现实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类为以下的三个方面的基本政策课题:污染防治、自然保护、舒适性维护经济理论和政策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经济理论体系。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6第2节几个概念竞争市场与效率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第2节几个概念竞争市场与效率71、

竞争市场与效率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为处于竞争中的主体指示方向。通过竞争,推动和迫使市场主体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适应市场者得以生存,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市场经济由此而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在讨论环境问题时,要对上述概念做出修正和扩展。在环境物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并不存在现成的市场机制,这主要因为大多数环境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物品,没有价格。因此对环境物品存在“市场失灵”。在现行市场机制下,包括环境物品的帕累托最适度也无法自动实现,更多的结果是低效率或无效率(例如,环境污染)。但是通过为环境物品规定价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过竞争市场解决环境问题,并用效率标准判断解决效果。

1、竞争市场与效率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市场通过82、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种商品的效用估价不同,所以他们的支付意愿也不会一样。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变动,每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意程度也会不同,消费者对其支付意愿也会不一样。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通过需求曲线,很容易计算消费者剩余。

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93、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在市场购买到的那些商品。例如,水果、服装、火车票等等。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私人物品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与私人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国防、道路、广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之为公共物品。许多环境物品也是公共物品,或者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大气质量、河流和公共土地)。

3、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10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享用。

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受益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11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环境保护性公共物品,如大气保护、植树造林、海洋监测、休耕禁渔等。1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收回成本,没有激励)。2私人部门难以承担的成本或风险,如治理黄河、修建大型基础设施、防御工程、航天、基础科研、进出口贸易的国家担保等。3产权不明确或者产权保护困难,如灯塔等。4规模效应或自然垄断性,如电力、电信、铁路等。5国家安全的需要,国防设施和军队等。6阶级统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治安、公共文化实施、义务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等。7全球化的需要,如优化投资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基础建设、创新科研投资等。

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环境保护性公共物品,如大气保124、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市场失灵政府失灵4、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13(一)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理由):含义:“价格信号失真”,即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中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真实运动。其结果必然是资源在价格引导下的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将由此产生。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不能防止垄断的产生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市场不能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市场不能保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市场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

(一)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理由):14当代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措施1反垄断(铁路垄断与山西煤碳、中国石油管理与销售)2消除外部效应3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可能途径4消除引起市场失灵的其他原因要使政府干预有效,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第二,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即制定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对其他经济部门的造成成本)。

当代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措施1反垄断(铁路垄断与山西煤碳、中15垄断与人们被迫行贿例如:在我国煤炭大省山西,200元一吨的煤,在上海可以卖到500元一吨,每吨差价300元左右。而据报道,煤炭经销商所能赚到的只有8—15元,其余的除用来支付铁路运输费等各种应付费用外,大部分用来支付“点装费”----为了向铁路运输部门申请车皮和尽快发货,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负担了这种商业行贿成本。煤球、煤气价格一涨再涨,这是老百姓为“点装费”直接埋单;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练钢成本上升,致使钢材、房价上升,这是老百姓为“点装费”间接埋单。铁路部门的垄断是行政部门赋予的,不是公众赋予的,更不是由市场赋予的,如果控制和监管呢?垄断与人们被迫行贿例如:在我国煤炭大省山西,16(二)政府失灵1、含义: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亦称政策失效)2、环境物品的政策失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宏观经济政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对农业、能源、林业、渔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部门补贴政策刺激了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实际增加了社会成本。另一种是环境政策本身的失误,例如,一项政策没有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反而加速了环境资源的退化。

(二)政府失灵1、含义: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173、造成政府失灵的原因:时滞效应:货币幻觉: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有限理性:政府在决策中不可能穷尽所有信息而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挤出效应: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的减少

奥肯漏桶:政府进行再分配时存在着效率的损失,既财富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遗漏国际原因等。3、造成政府失灵的原因:184、政策失效可能的结果①把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扭曲了。②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是对环境产生外部效应。例如,对化肥补贴有助于鼓励农民多施用化肥,但是对土壤和水资源有不良影响。③政策失效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④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反应。4、政策失效可能的结果①把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扭曲了。19第3节外部不经济理论一、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1外部性的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A.提出来的概念。在有关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文献中,外部性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概念,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也被视为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外部性(externality):也称为外差效应、外在性或外部性效果,指经济活动给当事人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所产生的、没有得到市场承认(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的影响。第3节外部不经济理论一、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20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存在外部影响。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21外部性即外部成本与外部收益(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外部性即外部成本与外部收益22第3节外部不经济理论2外部性的分类1)按影响效果划分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例如:私人花园的美景和隔壁邻居音响第3节外部不经济理论23外部经济性例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和数量有保障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这时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

由图可见,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际私人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种树人投资植树造林时,其投资行为由MPB和边际成本MC决定,这时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到Q时,必须降低植树的成本。因此,如果外部经济性得不到有效补偿,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外部经济性例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24外部不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但是一个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森林时,其砍伐水平由边际效益MB和MPC决定,这时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因此,如果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此时有可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整个经济如果不是高效率的,就可能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效果。

外部不经济性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252)按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划分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就是由生产活动所导致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就是由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以往经济理论重视的是生产领域的外部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消费领域,可以把外部性进一步细分。2)按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划分26生产与消费外部效应的八种类型外部经济实例外部不经济实例生产对生产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水果园园主与养蜂场场主的关系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上游的化工厂对下游渔场的污染生产对消费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花园式厂房对周围居民区居民的影响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建筑施工对夜间休息的居民的影响消费对生产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如居住环境的改善大大增加生产性投资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空调的噪声对隔壁牙医的看病带来的影响消费对消费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私人花园对过路人的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隔壁邻居放声高歌影响自己的休息生产与消费外部效应的八种类型外部经济实例外部不经济实例生产生273)按外部性产生的时空划分

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空间概念,主要是从即期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主要是指代内的外部性问题;代际外部性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现在的外部性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同一地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纠纷,而是扩展到了区际之间、国际之间的大问题了,即:代内外部性的空间范围在扩大。同时,代际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淡水短缺等,都已经危及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3)按外部性产生的时空划分284)按外部性的方向性划分单向的外部性与交互的外部性

单向的外部性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化工厂从上游排放废水导致下游渔场鱼产量的减少,而下游的渔场既没有给上游的化工厂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也没有产生外部不经济效果,这时就称化工厂给渔场带来的单向的外部性。大量外部性属于单向外部性。4)按外部性的方向性划分29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通常发生在公有财产权下的资源上)。例如,所有国家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彼此之间都有外部不经济效应。这就属于交互的外部性。

交互的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就是双向外部性。双向外部性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彼此都存在外部性。例如,养蜂人与荔枝园园主之间的关系,蜜蜂要酿蜜,离不开花粉,也就是说荔枝园园主对养蜂人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相反,荔枝花开后要结果,离不开蜜蜂传授花粉,这时,养蜂人对荔枝园园主具有外部经济效果。当然,养蜂人与荔枝园园主之间给对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大小是不一定相等的。如果两者正好相等,就说明外部经济效果相互抵消。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305)按影响途径划分货币的(市场的)外部性技术的外部性制度的外部性5)按影响途径划分31货币的(市场的)外部性P47

例∶市场对产品要素的需求增加(皮鞋需求量增加会提高其价格)特点∶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货币的(市场的)外部性P4732•技术的外部经济例∶工厂大量排放烟尘导致洗衣店的洗衣成本增加,洗衣价格上升

•技术的外部经济33制度外部性一是诺斯的“搭便车”———即付出努力的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全部报酬;(植树造林的受益者)二是“牺牲者”———即某些人承担了别人应该承担的成本。(植树造林者)必须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定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激励或补偿,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而这种对个人行为产生“激励相容”的有效制度。制度外部性34二、外部性理论发展外部性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三块里程碑许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家却不多见。论及外部性理论,三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可以提到里程碑意义的高度。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就是马歇尔、庇古和科斯。二、外部性理论发展外部性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三块里程碑35(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36(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公共产品”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庇古税”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庇古税”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37(3)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年科斯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3)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年科斯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38第一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第二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第三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第四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4)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4)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39三、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

(一)庇古税收1、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此,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带来外部成本的经济人征税,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或者对于带来外部收益的经济人来说,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补贴,补贴额等于边际外部收益)。三、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一)庇古税收402、庇古税:矫正外部成本的措施,通过税收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部性。

MSC=MC+MEC2、庇古税:矫正外部成本的措施,通过税收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成本413、庇古补贴:矫正外部收益的措施,通过补贴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部性。3、庇古补贴:矫正外部收益的措施,通过补贴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收42政府必须确切知道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大小,以确定最优产量或消费水平的税收或补贴,事实上,这种信息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庇古的税收方案在现实中很难操作。庇古法则的现实困境政府必须确切知道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大小,43(二)标准与费用(1)最优污染水平1)标准方案:即政府颁布污染的标准。2)费用方案:即向制造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放费。3)最优污染程度——较轻的污染程度最优污染水平的条件:

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污染的边际社会收益(二)标准与费用44最优污染水平

最优污染水平

45(2)排放标准与排放费用1)排放标准:是对厂商可以排放污染物数量的法定限制。如果厂商超过限制,它将会面临经济惩罚甚至刑事惩罚。该标准保证厂商有效率地生产,厂商通过安装减少污染的设备来达到这一标准。2)排放收费:是政府控制污染的另一措施。即对每一单位的污染量征收一定的费用,以使污染量符合社会最优标准。(2)排放标准与排放费用46(3)征收排放费用的优点:1)当排放标准对于所有厂商都相同时,排放费用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污染减少度。2)排放费用的征收刺激了厂商安装减污的设备,这些新设备会使它进一步减少污染。(3)征收排放费用的优点:47(三)可转让许可证1、制度内容:可转让许可证明确规定了厂商可以排放污染的数量,每家厂商都必须有许可证才能排放污染。任何厂商排放许可证没有允许的污染都将受到惩罚。2、可转让许可证的运作:(1)政府确定认为合适的污染水平;(2)政府出售一定数量的可转让排放许可证;(3)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购买决策(三)可转让许可证48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这一制度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法,但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即可转让许可证市场。政府可以决定总的许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放量,许可证的可销售性又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49(四)政府管制1、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2、管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成本—受益分析确定污染的种类和水平。3、管制的形式是多样化的:(1)规定工厂可以排放的最高污染水平(2)要求企业采用某项减少污染的技术4、政府管制的难题:获取相关信息(四)政府管制50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保护行为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对破坏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赔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51环境经济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路径:庇古手段:包括税收、补贴、押金——退款、管制等;科斯手段:包括私人合约、排污权交易。

环境经济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路径:52第四节经济效率理论从环境经济学意义上讲,经济效率应该是社会经济效率所寻求的个人经济效率(效用最大化)、集体经济效率(主要指企业经济效率实现产出最大化)和社会经济效率的协调与统一,即社会经济效率的最优化。第四节经济效率理论从环境经济学意义上53社会经济效率也称环境经济效率,是指某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

环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效率观:经济效益不仅指个人的经济效益,更指社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社会体系来上说,如果在特定时间和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产生最大社会福利,那么该经济体系就是高经济效率的,或者说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社会经济效率社会经济效率也称环境经济效率,是指某项活动54经济效率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社会经济效率的实现

1、高效率的生产过程2、高效用的消费过程

3、效用可能性边界二、

帕累托效率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三、

最大社会福利四、帕累托效率的公平意义1、帕累托公平2、帕累托改进经济效率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社会经济效率的实现

1、高55帕累托效率的政策含义P60最大社会福利帕累托公平与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的政策含义P60最大社会福利帕累托公平与帕累托改进56第五节物质平衡理论物质平衡理论作为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整个环境-经济系统物质平衡关系的分析,指出这种“外部不经济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揭示了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本质。通过模型推导出有实际意义的结论有助于指导建立环境和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

第五节物质平衡理论物质平衡理论作为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57一、物质平衡的一般规律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都服从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不变的。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就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因此,也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为了说明这些观点,可以从整个经济系统物质平衡的角度来考察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的过程。

一、物质平衡的一般规律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都服从质量守恒定律。58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从左图可以明显看出,如果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存在积累,投入的环境物质最终必然以污染物的形势返回环境。在这个物质流动过程中,环境物质投入的唯一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了服务。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生产和消费过程都存在积累。若把这些积累考虑进去,就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已被消费的和未被消费的),加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质量,必然大致等于最初从自然界获取的质量。

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从左图可以明显看出,如果生产59考虑循环经济后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关系物质污染物不一定必然排入环境。如果循环利用,污染物就有可能返回生产过程,成为原材料的一部分,再次被利用。

为了保证人类的一定服务水平,必须不断投入新的环境物质。但新物质的投入可以随着能量转换和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回收效率的提高而减少。类似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于固定资产的积累,如汽车、建筑物、机器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时间越长,用于补偿损失、磨损、报废所需要的新物质的量就越少。

考虑循环经济后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关系物质污染物不一定60现代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通常所说的经济系统只包括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根据物质流动关系和功能不同,故可以把生产部门分为能量转换和物质加工两个部门。又考虑到污染物处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因此,在经济系统内部还应当设立污染物处理部门。现代经济系统的结构由能量转化、物质加工、污染物处理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现代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通常所说的经济系统只包括生产部门61现代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图P66现代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图P6662二、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展示一个把物质平衡概念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既有理论意义,也表明了经济学一般相互依存模型的简化形式,以及如何用一种经济系统的最终产品函数,从本质上更精确地预测污染物排放。这个模型表明,当环境(公共财产)资源变得稀缺时,与生产消费和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相关的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外部性通常表现为非市场的。原则上,通过引入一些影子价格,市场影响可以模拟到基本近似的程度。从而使资源配置从“次优”逐步逼近“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瓦尔拉-卡塞尔模型63三、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波尔丁(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宁宙飞船三、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一词是美641、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费——污染排放的单项式线性流程,其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来内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的增长1、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65循环经济的特点P78(1)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性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正是体现了循环经济在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要求。通过“3R”的经济活动准则,实现生产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通过其循环过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循环经济要求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最化利用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一方面通过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并持续利用。

(3)集群产业的生态性大量企业的集群,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它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循环经济的特点P78(1)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性662、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P79第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模式第二是企业之间的循环模式第三是社会整体循环模式2、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P7967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

任勇//周国梅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1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任勇//周国梅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68几个重大关系2000年代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循环经济实践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与外部社会效益的关系3、规模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4、就业、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5、经济制度安排与循环经济的关系6、技术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关系7、农村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8、区域协调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几个重大关系2000年代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69制度化建设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形式

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始实施。《促进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设计了5项法律制度和一项强化措施:包括规划制度、总量控制制度、评价和考核制度、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高耗能和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管理制度,以及强化激励措施。其正式实施,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安徽省科协名誉主席、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季昆森教授提出“创意经济+循环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博士,在2009年10月发表的题为“循环经济中隐藏的‘学问’”论文中指出: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可以表述为:新陈代谢、过程耦合和设施共享。他还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循环经济就是: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循环经济核心动力是技术支撑,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发展循环经济要研发15大类技术,其中包括生态产业链的链接技术;节能和能源效率改技术;能源高效存储及转换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等。制度化建设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形式70发展与实践模式趋于成熟

铜陵模式如安徽省铜陵市,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这个城市因铜而生,因铜而建,是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曾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单位,因此又被称为“双试点”城市。铜陵市本着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转型根本出路的认识,提出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逐步发展的思路,被誉为“铜陵模式”。其最大的成就体现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铜陵开采铜矿资源形成了铜尾矿、铜炉渣、磷石膏的“黑、红、白”三座大山。如今,通过在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中建设了80万吨硫酸项目,用铜矿山的尾矿(硫精砂)废渣为原料,每年生产80万吨硫酸、120万吨铁球团。到2009年,铜陵已经“吃干”多年积累形成的“黑山”和“红山”,由磷石膏形成的“白山”很快也被“榨尽”。三条循环工业链已经形成。全市有12家企业与15家高校院所签订了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项目18个,合同1740万元。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500万元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金。2009年11月28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上,铜陵市被授予“中国金融生态市”称号。铜陵模式已经成为全国118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样板。发展与实践模式趋于成熟

铜陵模式71“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模式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2009年8月,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竣工投产,实现了循环经济产业链闭合,标志我国首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经过6年建设已经正式建成。塔山园区内的塔山煤矿年设计能力1500万吨,园区用10个循环经济项目,将一矿八厂的生产活动科学链接形成了“煤电——建材”和“煤——化工”两条产业链,实现了每一个上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都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形成从资源到产品、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国有大煤矿、地方煤矿、小煤矿的煤炭开采回收率(资源回收率)分别为50%、30%、10%左右,而塔山矿资源回收率则高达85%,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为95%,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100%,废水零排放。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在同煤集团乃至煤炭行业,被许多人称之为“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模式。“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模式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同煤集团72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应该是“6R1D”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应该是“6R1D”

1(Replace、Reduce、Reuse、Reorganize、Decontaminate、Recycle、ResidualManagement)。具体内容如下:①替代(Replace)。企业和消费者科学地增加可再生物质在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以低稀缺性可再生物质来替代无法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从而减少和停止使用无法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②减量(Reduce)。生产、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减量使用可再生物质以及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这两类物质、停止使用不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开采、生产和利用效率,减消负产品和消费废弃物的产出比重和数量。③重复使用(Reuse)。生产、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应该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对于耐用品要反复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应该是“6R1D”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应该是73④重组(Reorganize)。提高区域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企业)间的资源和物质共享程度和第三业产值构成。⑤无害化(Decontaminate)。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上游、下游各企业及消费者要把自身无法无害化处置的废物输出给系统中的下游其他企业或分解还原企业处理,使之最终把负产品和消费废弃物无害化为零产品输出给环境。⑥资源化(Recycle)。生产、流通企业首先在内部进行负产品的资源化循环利用,然后把产生的不能利用的负产品输出给分解还原企业,消费者把其产生的不能利用的负产品输出给分解还原企业,分解还原企业最终对负产品进行综合回收、分拣、编配、加工,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⑦残留管理(ResidualManagement)。分解还原企业把企业和消费者输出的无法无害化、资源化的负产品采用残留管理技术,暂时封存并由专人管理,不再输出给环境,直至能够“无害化”和“资源化”。

④重组(Reorganize)。提高区域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74循环经济模式其他典型圣农模式“滕头模式”浙江绿色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成都市新都区“鸡—肥—粮”

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其他典型圣农模式

75第六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权衡取舍关系,库兹涅茨曲线也一度成为用以分析环发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第六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76Grossman和Krueger(1991)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就象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1955)。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其恶化的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

Grossman和Krueger(1991)通过对42个国家77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分析

(1)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scaleeffect)技术效应(technology

effect)结构效应(structureeffect)(2)环境质量需求

(3)环境规制

(4)市场机制

(5)环保减污投资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分析(1)规模效应、技术效应78二、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实证

①首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确实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其说服力如何,是否具有普遍性?②除了收入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收入分配、国际贸易、政治体制、环境政策)起什么作用?③基于若干国家的横截面数据或面板数据而得出的经验是否可以用来说明单个国家的轨迹,以及当今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发展路径?④生态承载阈值(ecologicalthreshold)的含义是什么?⑤环境政策对收入与环境的关系、降低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的代价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如何?

二、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实证①首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79EKC研究结果之一研究结果虽然都表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并不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例如,Kaufmannetal.(1998)的研究结果反映人均收入和SO2之间呈正“U”形,即使是在1992年Shafik和Bandyopadhyay的研究成果中,安全饮用水和城市卫生状况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持续改善,而河流水质量、城市固体废弃物和硫的排放状况随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恶化,森林遭受破坏的程度与人均收入没有关系。在最近的研究中,Meyeretal.(2003)通过对117个国家的考察,却得出森林遭受破坏的程度与人均收入呈正“U”形形态。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单一的形态,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而且由于所选的样本的不同,有些指标的实证结果相互矛盾。因此,“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不是一个必然规律”

EKC研究结果之一研究结果虽然都表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80之中国实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到底能否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呢?张晓(1999)对1985-1995年的环境污染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该时期中国的人均废气排放量和人均SO2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呈弱倒“U”形曲线关系,而人均烟尘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呈正“U”形曲线关系;范金(2002)通过对1995-1997年间中国81个大中城市的分析,得出SO2和SPM密度、人均降尘量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而N2O密度则与人均收入呈正“U”形曲线;Zhaoetal.(2005)研究了1981-2001年的六种环境污染指标,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另外,还有的学者对不同省份的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浙江近20年来人均GDP与工业“三废”发关系呈“N”形曲线(沈和许,2000);陕西省的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李和王,2002);而陈和刘(2004)对上海的实证结果比较复杂,TSP和NOx与人均收入呈倒“U”形关系,SO2与人均收入呈正“U”形关系,CO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则呈“∽”形曲线。

EKC之中国实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到底能否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81三、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质疑

1.忽视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质疑1.忽视了环境对经济增长822.忽视了条件的差异:不同时期,由于所处国际背景的不同,即使是在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环境恶化的峰值不同,在同一时期,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国家,由于各自经济特征的差异,环境污染状况得以改善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2.忽视了条件的差异:833.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忽视对其他因素的考量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如政治体制、制度的完善性、环境政策、国际贸易等等都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状况的变化趋势。比如国际贸易: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可能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成为所谓的“污染避难所”(pollutionhavens),遭受生态倾销(ecologicaldumping);另外,贸易自由化可能使一些国家为了保持或提高本国的出口竞争力而降低其环境质量标准,出现所谓“向底线赛跑”(racetothebottom)的现象。3.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84首先从长期趋势看,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不存在与库兹涅茨曲线相符的过程;即使在环发关系与库兹涅茨曲线相符的场合,也不是任何环境恶化趋势都会逆转的。一旦环境阀值被突破,就会导致不可逆变化,甚至使生态系统崩溃,导致环境容量大幅度下降。对库兹涅茨曲线的全面认识的重要启示: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不能借环境问题的阶段性而推托环境治理的责任(戴星翼1998)。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曲格平2006-08-29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钟茂初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何立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2EKC不是环发关系的普遍规律EKC不是环发关系的普遍规律85经济学家对待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绝不能仅从道德的角度解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经济原因可能是最为有力,最为现实的解释;——环境问题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但更是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可能是治本之策;——“零污染”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零污染”往往意味着零发展;

——发展经济需要环境保护,但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环境保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经济学家对待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86第七节

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平理论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环境公平,是指有平等的环境权。第七节

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平理论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87一、环境伦理的兴起1、传统的伦理功能只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环境伦理的功能突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3、环境伦理的新启示:(1)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2)警示人类生存的危机(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环境伦理的兴起1、传统的伦理功能只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8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古代朴素89*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90“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传统伦理观的一种发展。它不仅要求人们要调整现实人们之间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还要顾及到与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

环境伦理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不能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牺牲当代其它地区人类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传统伦理观的一种发展。它不仅要求人们91环境伦理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1、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它认为人类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的,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而且是唯一的,其它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环境伦理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1、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922、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求人类放弃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为了其它物种而宁愿牺牲人类自身?

正确的观点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强调是让人们改变以往的价值观念,即改变将自己放在中心的地位,而不去尊重自然的权利和它们的存在及发展的价值观。环境伦理的观点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承认自然的权利,尊重自然的存在和发展,正视生态整体主义。2、走出人类中心主义933、什么是自然的权利?自然固有的、按生态学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资格。进一步理解是:凡是自然物都有其固有的、按生态学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权利。物种的种族特征是自然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3、什么是自然的权利?94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一)尊重与善待自然(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一)尊重与善待自然95

自然界的价值①维生的价值。

②经济的价值。

③娱乐和美感上的价值。

④历史文化的价值。⑤科学研究与塑造性格的价值。(一)尊重与善待自然

自然界的价值①维生的价值。(一)尊重与善待自96顺应自然的生活原则:(1)最小伤害性原则:

(2)比例性原则:(3)分配公正原则:

(4)公正补偿原则:顺应自然的生活原则:(1)最小伤害性原则:97(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要求我们确立如下原则,作为在环境问题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1.正义原则2.公正原则3.权利平等原则4.合作原则(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要求我们确立如下原则,作为在环境问题98(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都具有繁衍和照顾后代的本能。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之处在于:除了这种本能之外,他还意识到个体对后代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环境问题在涉及后代人的利益时,如下几条准则是必须加以考虑的:1.责任原则2.节约原则3.慎行原则

(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都具有繁衍和991、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1)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整体主义原则(2)利益公正的原则

人们在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上的行为,应当遵循“利益公正”的原则。“利益公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实现人类代际间的利益公正第二,实现人类“代内”的利益公平三、环境伦理的德道原则和规范1、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三、环境伦理的德道原则和规范1002、环境伦理的德道规范主要有以下6条基本规范:(1)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第一,一切向自然负责。第二,关心和爱护自然。第三,同危害自然的一切行为和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2、环境伦理的德道规范101自然与环保组织金东纸业上市VS环保组织之争怒江保卫战“三江并流”的世界级水资源!2008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指出,“怒江是中国人民的怒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遗产,不是地方政府的怒江,更不是利益集团的怒江”,2009.5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对怒江水电开发将根据环保评估意见和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决策。自然与环保组织金东纸业上市VS环保组织之争102

(2)合理消费第一,合理消费主要指物质方面的消费和精神方面的消费保持均衡协调,尤其要把精神需要的满足放得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应该使消费成为个人自我发展的条件而不能将它当成生活的目的。第三,应该遏制消费过度的现象。(2)合理消费103

(3)合理利用资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非再生资源。为此人类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资源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从人的生存的角度说,生存是第一的,发展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是其次的。这一价值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此,我们应当树立恰当的资源利用价值观。(3)合理利用资源104(4)维护和平环境伦理提出的维护和平的规范,要求人类之间和平相处,这种和平相处也会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因此,维护和平是社会——人——自然三者实现和谐的唯一纽带。

(5)控制人口

(4)维护和平105

(6)适度发展适度发展的规范概括为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适度发展”是对以往“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模式的一种否定,要求人们的生产行为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6)适度发展106总之,与自然为友、合理消费、合理利用资源、维护和平、控制人口、适度发展,这些规范都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它表达了环境伦理希望通过规范来约束人们与自然的行为、消费行为、生育行为、人员之间的利益行为和生产行为等等。总之,与自然为友、合理消费、合理利用资源、维护和平107四、环境公平

(一)环境不公平问题的提出源于1980年代美国的环境正义运动。1982年,当以黑人和低收入白人为主的北卡罗来纳州沃伦县被定为危险废物PCB(多氯联苯)的填埋场后,当地群众组成人墙封锁了装载着有毒垃圾的卡车的通道,其间500多名抗议者被捕,事件震动全国。随后多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报告确认危险废物处理设施不成比例地锁定少数族裔社区(3/4),造成环境不公平。四、环境公平(一)环境不公平问题的提出108

1991年10月27日,美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峰会,此次会议提出了环境公平的17项原则,引起了广泛关注。1992年,美国环保局成立了环境公平办公室,旨在谋求各社区在环境质量上的平等。1994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又发布12898号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机构重视与少数族群和低收入者相关的环境公平问题,把维护环境公平作为他们工作的一个部分。由此,环境公平的观念得以广泛传播,称为“环境正义运动”,并很快成为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概念。1991年10月27日,美国有色人种109英国环境不公平

污染

许多排出有害污染物的工厂被大量频繁地建在了贫困社区,对政府关于污染环境的工厂和这些特殊地区的收入情况的资料进行比较的研究表明:家庭平均收入少于1.5万英镑的地区有662家工厂,而家庭平均收入在3万英镑以上或者更多的地区仅仅只有5家。收入越低的地区,工厂就越多,在TEESIDE就有17家大型工厂,这个地区的平均收入是6200英镑,64%的人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伦敦,90%多污染工厂是建在了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贫困地区,在东北部这个数字达到了80%多。交通政府进行了一项关于健康不平等的调查,并注明为:“空气污染的重负让人们受到了损害,因为人们并没有从那些造成空气污染的私人机动交通工具中受益。”(Achesonetal,1998)和污染相比,交通事故则对极度贫困的人影响最大。处于社会第五阶层的小孩有可能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是处于社会第一阶层的小孩的五倍还多。杭州车祸----抓住贫富差距造成的裂痕英国环境不公平

污染110(二)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全球发展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全球发展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过度被弱势群体所承担的问题也出现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特别是环境管理严格程度的差异,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过程被保留在西方国家,而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生产过程却大量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向中国,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吸收的外资70%左右都投向了制造业。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也含有促进环境公平的理念。(二)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全球发展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全球发展1112005年中国所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的1/3来自其出口产业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和广东省环保局突击检查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发现私设暗管,每天偷排印染废水达2万多吨。MadeinChina2005年中国所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的1/3来自其出口产业Mad112(三)环境公平的主要内容环境公平不仅仅指人们有在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即有平等的环境权,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包括环境权利公平、环境机会公平、环境分配公平和环境人道主义公平等主要内容。环境权利公平,是指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其他环境权益,主要是指公民环境权平等。环境机会公平,是指满足人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的人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环境分配公平,是指法律在配置环境资源时或政府在分配环境资源时,必须公平。环境人道主义公平,是指对于弱势群体、弱者,要实行照顾弱者、扶持弱者的政策,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环境资源条件。

(三)环境公平的主要内容环境公113环境公平的分类环境公平的核心在于通过环境和资源这一天然纽带,将一国内部的人与人之间、国际社会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之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人与非人生命体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一,从时间维度,分为代内环境公平和代际环境公平;其二,从空间维度,分为国内环境公平和国际环境公平;其三,从内容维度,分为环境权利公平和环境矫正公平。所有主体在环境权利和义务上的公平,简称为环境权利公平;所有主体在环境权利被侵害时救济权上的公平,简称为环境矫正公平。环境公平的分类环境公平的核心在于通过环境和资源这一天然纽带114(四)中国环境不公平问题一是城乡环境不公平:癌症村、污染村和垃圾村二是区域环境不公平资源收益占有的不公平以及环境保护负担的不平等三是阶层环境不公平富人不成比例地占有环境资源,而穷人遭受严重的环境损害四是国际环境不公平(四)中国环境不公平问题一是城乡环境不公平:115中国城乡的环境不公平问题考察

(1)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种养殖业(2)农村乡镇企业增加和城镇化带来大量的工业污染

(3)城市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4)农村资源的低价格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

(5)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落后,生活垃圾几乎不处理

中国城乡的环境不公平问题考察(1)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种116(五)促进环境公平的对策选择

1、加强环境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2、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3、维护环境主权,警惕生态帝国主义4、设立国家环境基金5、延伸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环境救济(五)促进环境公平的对策选择

1、加强环境执法,维护公众的117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118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分析各环境主体的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本讲旨在提供环境经济学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

第二讲环境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119主要内容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几个概念

环境经济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经济效率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平主要内容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120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的两个方向方向1:应用经济学的扩展将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运用、或者扩展到现代环境问题的分析。

例如∶可以用“外部不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将环境污染这样一种“外部不经济”现象,引入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去,即所谓的内部化,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环境税”这样的政策手段。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的两个方向方向1:应用经济学的121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方向2:从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理论从现代环境问题的具体问题出发,来探索现实的环境政策所需要的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反向思惟∶实践―政策―政策的理论依据传统理论的空缺∶预防污染理论(污染预防经济学)

、基本技术和方法(污染预防规划)----清洁生产多种理论的综合运用的可能性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方向2:从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理122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现代环境问题的四阶段学说环境这种关系问题(人类/自然/社会的关系)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扰乱”(Disturbance)“扭曲”(Distortion)越来越严重“破坏”(Disruption)“崩溃”(Catastrophe)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这种关系,避免恶化。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现代环境问题的四阶段学说123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现实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类为以下的三个方面的基本政策课题:污染防治、自然保护、舒适性维护经济理论和政策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经济理论体系。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124第2节几个概念竞争市场与效率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第2节几个概念竞争市场与效率1251、

竞争市场与效率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为处于竞争中的主体指示方向。通过竞争,推动和迫使市场主体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适应市场者得以生存,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市场经济由此而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在讨论环境问题时,要对上述概念做出修正和扩展。在环境物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并不存在现成的市场机制,这主要因为大多数环境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物品,没有价格。因此对环境物品存在“市场失灵”。在现行市场机制下,包括环境物品的帕累托最适度也无法自动实现,更多的结果是低效率或无效率(例如,环境污染)。但是通过为环境物品规定价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过竞争市场解决环境问题,并用效率标准判断解决效果。

1、竞争市场与效率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市场通过1262、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种商品的效用估价不同,所以他们的支付意愿也不会一样。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变动,每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意程度也会不同,消费者对其支付意愿也会不一样。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通过需求曲线,很容易计算消费者剩余。

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1273、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在市场购买到的那些商品。例如,水果、服装、火车票等等。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私人物品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与私人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国防、道路、广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之为公共物品。许多环境物品也是公共物品,或者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大气质量、河流和公共土地)。

3、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128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享用。

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受益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129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环境保护性公共物品,如大气保护、植树造林、海洋监测、休耕禁渔等。1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收回成本,没有激励)。2私人部门难以承担的成本或风险,如治理黄河、修建大型基础设施、防御工程、航天、基础科研、进出口贸易的国家担保等。3产权不明确或者产权保护困难,如灯塔等。4规模效应或自然垄断性,如电力、电信、铁路等。5国家安全的需要,国防设施和军队等。6阶级统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治安、公共文化实施、义务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等。7全球化的需要,如优化投资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基础建设、创新科研投资等。

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环境保护性公共物品,如大气保1304、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市场失灵政府失灵4、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131(一)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理由):含义:“价格信号失真”,即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中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真实运动。其结果必然是资源在价格引导下的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