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斋志异》中的灾异叙事关键词:聊斋志异灾异爱憎态度摘要:《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价值意义。蒲松龄通过描写凡人和异类在灾异面前的各自表现,歌颂了真善美,揭露了假丑恶,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爱憎褒贬态度。灾异,通常指自然灾害以及某些罕见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水灾、旱灾、雪灾、蝗灾、雹灾、风灾、瘟疫等。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其不愿提及而最终又难以回避的巨大苦痛和灾难。历来有关灾异现象的记载和描述文字一般多见于史书典籍中,而在古代小说尤其文言短篇小说作品中很少有人加以特别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特意撰写了一系列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甚至一些作品还直接以灾异现象作为篇名,如《地震》《水灾》《夏雪》《牛癀》等。《聊斋志异》中涉及到的灾异现象之丰富与集中,令人称奇赞叹。一《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共有十四篇,其描写内容的侧重点互有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生动反映灾异现象发生的经过及其造成的危害情况。如卷四《水灾》记载了康熙年间山东地区的旱灾、水灾、震灾相继发生的情况,“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无何,雨暴注,平地水深数尺,居庐尽没……下视村中,汇为泽国……水落归家,一村尽成墟墓。”“康熙二十四年,平阳地震,人民死者十有七八。城郭尽墟。”①卷八《夏雪》则记载了一场发生在夏天的雪灾情况,“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在《聊斋志异》中,反映灾异现象最为具体生动的作品当属卷二《地震》。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生动地记述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自己在稷下亲身经历的一场巨大地震。蒲松龄不但准确记述了这场地震发生的经过及其造成的严重灾害情况,而且完整而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在地震发生前后所见到的各种异常情况以及人们对于地震的不同反应。地震即将发生前,作者正在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酒,“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地震发生时,作者与表兄李笃之忽然发现,“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屋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地震停止后,作者耳闻目睹了地震造成的各种异常现象,“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作者不禁感叹: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其二,作为故事情节发生的重要背景,生动描写在灾异现象发生前后展现出来的不同人性。众所周知,人性的优缺点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被人们发现,而一旦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灾异现象时,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平时隐藏很深、不轻易示人的人性优缺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蒲松龄正是通过描写灾异现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优缺点。有的人在灾异面前,不是想着与他人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而是完全置他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只顾自保甚至趁机谋取不义之财,充分暴露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丑恶人性,如卷七《牛癀》中,养牛为业的蒙山人陈华封在自己偶然中得到六畜瘟神传授的有关防治牛瘟的特效药方后,明知当时牛瘟盛行,首先想到的不是积极去为他人医治牛瘟,而是只想趁机大发不义之财,“欲专利,秘其方不肯传。”又如卷九《孙必振》中,孙必振随同众人乘船渡江时突遇大风,处境极其危险,忽然看见金甲神站立云中,手持写有“孙必振”的金字牌。众人立刻对孙必振说:“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小舟,勿相累。”他们只顾自己求生,不顾孙必振的死活,不管他同意与否,一齐将他推置到旁边的小舟上,显得极其冷酷无情。当然,《聊斋志异》中描写最多的是人们在灾异面前展现出来的人性闪光点。他们中有的想方设法救助百姓,为百姓减轻灾害损失,如卷一《雹神》中,山东淄川人王筠苍在拜访张天师时得知雹神李左车奉上帝玉敕将到章丘地区降下冰雹,他首先想到的是想方设法使章丘地区的百姓免受冰雹之害,立刻向张天师求情乞免,“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当张天师表示,“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时,王筠苍苦苦哀求,“哀不已”。张天师被王筠苍爱乡、爱民的赤诚之心彻底感动了,特意破例叮嘱雹神“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卷三《小二》中,滕邑女子小二利用自己精通法术的特长,在当地发生旱灾时“乘舆外出,禹步作法”,设法让上天降下及时雨,解除了当地旱情。她还在山左地区发生饥荒时,主动拿出自己的财物救济灾民,使得“近村赖以全活,无逃亡焉”。有的在灾害来临之际不顾自身安危,积极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如卷一《娇娜》中,书生孔雪笠为了救助狐女娇娜,毅然在“摆簸山岳……老树为拔”的急雨狂风中勇斗恶鬼。卷四《柳秀才》中,柳神在蝗灾即将在沂地发生之际,不顾蝗神报复的危险,毅然化身秀才向沂令献上避免蝗灾损失的良方。有的在灾异发生时表现出极大的孝心,如卷四《水灾》中,石门庄农人在洪水突然到来之际,首先想到的就是老母的安危而不是其他事情。他迅速地“与妻扶老母奔避高阜”,在第一时间就将老母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其三,用来揭露讽刺统治者作威作福、祸害百姓的罪行。如卷八《夏雪》中,雪神极其喜爱被人奉承谄媚,仅仅因为百姓没有称呼他为“大老爷”而肆意对他们进行惩罚,竟然在夏季制造大雪灾,使得“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卷十二《雹神》中,雹神李左车倚权弄势、敲诈勒索,强制要求百姓“敬修楮帛祭具,诣祠哀祷,但求怜悯”,对自己进行祭祀哀祷。如果不按其要求行事,则立刻制造风灾、雹灾,“若不虔祝以尼其行,则明日风雹立至矣。”其行为举止是如此恶劣卑下,令人义愤填膺!二蒲松龄之所以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一系列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是与中国尤其山东地区水、旱、蝗、雹、风、疫、震、霜、雪等灾异现象频繁发生的历史密不可分的。就清代山东地区而言,几乎无年不灾、无灾不烈。其中水灾、旱灾是最主要的两大灾异现象,其次是虫灾、震灾。据统计,在清代268年中,仅济南府遭受水灾就达2385年县次,平均每年近10县次;遭受旱灾达1358年县次,平均每年近6县次;遭受蝗灾121年县次,平均两年就有一次;遭受震灾47年县次。②位贱家贫的蒲松龄特别具有关心世道、关怀民苦的热心肠,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籍文学家,他对于山东百姓遭受的苦难特别能够感同身受,“感于民情,则怆恻欲泣。”③(《与韩刺史樾依书》)他特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一系列与灾异现象有关的作品,艺术地展现百姓遭受的“灾异苦难史”,表达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这也许正是他自称“异史氏”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特色与价值意义。这其中有完全建立在真实历史记录基础上的少数纪实性作品,如卷二《地震》,而绝大部分是基于山东地区灾害频发的历史而进行了艺术虚构的志怪传奇之作。这使得这些作品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就前者而言,蒲松龄在卷二《地震》中描写的这次地震灾害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有案可查的真实历史事件。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这次地震的震中在鲁南银雀山,是中国史籍记载中最大的一次地震。有专家计算其震级为八点五级,烈度为十二度,波及苏、豫、冀、晋、陕、鄂、浙、赣、闽等省部分地区。④作者当时的所在地稷下位于震中西北约二百七十五公里处,如此远距离尚惊魂飞散,震中惨状便可想而知了。蒲松龄在卷二《地震》中对这次地震的描写真实、准确、生动,富有文采,比起那些只用冷冰冰的文字和数字来记载地震的史书、地理书来说,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清晰的印象,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地震灾害。《聊斋志异》中其他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中虽然有不少艺术虚构与志怪传奇成分,但也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各种灾异现象导致的危害情况,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各种灾异现象的认识和了解。就后者而言,蒲松龄在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中既有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凡人,又有生活在异域幻境中的异类。作者对凡人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作品的现实性、凡俗性与生活化特点。而对于异类形象的塑造,则使作品具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使得《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蒲松龄通过描写凡人和异类在灾异面前的各自表现,从而歌颂了真善美,揭露了假丑恶,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爱憎褒贬态度。蒲松龄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褒贬态度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表达出来。其一,通过描写他们的遭遇或结局来表明自己的爱憎褒贬态度。蒲松龄特意让那些在灾异面前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人得到好报,让那些暴露出人性丑恶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如卷一《娇娜》中,书生孔雪笠为救助狐女娇娜而被暴雷震死后,又被娇娜用仙丸救活,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卷四《水灾》中,石门庄农人在水灾中展现出真挚的孝心,从而在“一村皆成墟墓”的巨大洪灾中“一屋独存”,来不及转移而滞留屋中的两小儿“并坐床头,嬉笑无恙”。平阳地区的一位孝子因为具有令人赞美的孝心孝行,他的生命、财产在“人民死者十有七八,城郭尽墟”的强烈地震中最终毫发无损。卷九《张不量》中,绰号“张不量”的直隶人张某富有仁爱之心,每当百姓遭遇灾荒之际总是热情慷慨地加以救济,“每春贫民就贷,偿时多寡不校,悉内之,未尝执概取盈,故名‘不量’。”在当地遭遇冰雹灾害之时,有神灵特意叮嘱雹神关照张不量,“此张不量田,勿伤其稼”,使得张不量田中的庄稼得以丝毫无损。卷七《牛癀》中,养牛为业的蒙山人陈华封在牛瘟盛行时只想趁机大发不义之财,结果用来防治牛瘟的特效药方突然失效,自己喂养的两百多头牛全部得了瘟病,“倒毙殆尽,遗老牝牛四五头亦逡巡就死。”卷九《孙必振》中,随同孙必振乘船渡江的众人在突遇大风雷时只顾自己求生,不顾孙必振的死活,结果得到了舟覆人亡的报应。其二,通过自己的分析议论来直接表明对人物的褒贬爱憎态度。在卷四《水灾》中,蒲松龄指出石门庄农人家之所以在水灾中安然无恙,是“夫妇孝感所致”。他在篇末议论道:“茫茫大劫中,惟孝嗣无恙,谁谓天公无皂白耶?”在卷七《牛癀》中,作者指出蒙山人陈华封用来防治牛瘟的特效药方之所以突然失效,是因为其居心不良,“乃神罚其私也”。在卷八《夏雪》中,雪神仅仅因为百姓没有称呼他为“大老爷”而肆意在夏天制造雪灾,对他们进行惩罚。作者在篇末议论道:“甚可笑也……匪夷所思已!”卷十二《雹神》中,雹神李左车倚权弄势、敲诈勒索百姓,作者在篇末议论道:“业已为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其三,通过运用春秋笔法来表明自己的褒贬爱憎态度。蒲松龄在作品中的文字描写极其精炼,含义深刻,往往只用几个字就能清晰地表明自己对于人物的爱憎褒贬态度。如在卷一《雹神》中,作者在写到爱乡、爱民的山东淄川人王筠苍时,并不直呼其名,而是始终尊敬地称呼其为“公”,作品中的人物张天师也尊称其为“先生”、“贵客”。在卷九《张不量》中,慷慨救济他人的直隶人张某被作者冠以“张不量”的美名,并把它作为篇名。在卷七《牛瘟》中,蒙山人陈华封利欲熏心,在牛瘟盛行时只想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因而作者将其姓名谐音嘲讽为“真发疯”。综上所述,《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特色与价值意义。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蒲松龄通过描写凡人和异类在灾异面前的各自表现,歌颂了真善美,揭露了假丑恶,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爱憎褒贬态度。《聊斋志异》中有关灾异现象的作品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分析。作者简介:王建平,湖北孝感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购房者与开发商关于购房及付款协议
- 2024年度合作开发合同标的及合作开发详细计划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专业版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招聘与猎头服务
- 2024年度城市地铁广告投放合同
- 2024年度城市公共交通优化项目外包合同
- 2024年度工程设备租赁合同及抵押条款详解
- 2024年度固体废物泥浆运输及处理合同
- 2024年度专利许可采购合同台账(修订版)
- 临安遗恨-古筝+钢琴五线谱
- 抽象代数复习习题及答案
- 薪酬管理分析报告5篇
- 台海局势之我见课件
- 药学类之药学(中级)题库大全包过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医师承拜师合同公证书(通用)
- 201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英语二模卷(高清版-附听力文稿、答案)
- 解剖学 第七章 生殖系统课件
- 科室高风险患者管理记录登记表
- 《大学生劳动教育》第七章 合作性劳动与集体劳动
- 大学授课教案模板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