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湖光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参考答案: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故B项错误.在近代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发展有限.故C项正确.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故D项错误.故选C.2.雅典公民在政治活动中发生争执时,城邦禁止公民保持中立,他必须随一派竞争,“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去其公民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城邦内部权力斗争不断B.公民参政受法律保护C.公民只有形式上的权利D.公民自由属于城邦参考答案:D【详解】广义的民主是不受政府控制的民主,“禁止公民保持中立,他必须随一派竞争,否则将被剥夺其公民的权利”说明雅典民主限制了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公民的自由仅仅属于城邦,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不是城邦内部权力斗争不断,A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公民权利是否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故C项错误。3.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二五”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这个报告A.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 B.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反思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 D.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由材料中“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这将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等信息可以得出,材料主要阐述了自由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反思,故C项正确;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是中共八大之后,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与题干中“二五”计划不符,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故D项错误。4.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继乱之世:鲁莊公莊公元年莊公二年莊公三年莊公四年莊公五年……卷十:孝文帝纪第十……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参考答案:B5.1876年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因曾上书太平天国而流亡香港和英国的王韬、在上海为外商当买办的郑观应、参加洋务运动的官员薛福成等人都对议会制度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了初步了解。这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限制君主权力达成共识C.国人普遍赞同议会制度
D.中外交流促进西学传播参考答案:考点:维新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维新思想,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出使英国的郭嵩焘”“流亡香港和英国的王韬”可知,他们介绍的是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几位进步人士)“对议会制度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并不能表明限制君权已经达成共识或议会制度得到国人普遍赞同,故B.C项错误;根据材料“出使英国”“流亡香港和英国”“为外商当买办”“参加洋务运动”等信息可知,这些进步人士多少都与西方有一定的关系,在与西方的接触中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6.有学者认为,西洋(欧洲)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政治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但就其影响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洋出现了A.浓烈的家族意识B.经济新形态萌芽C.意识形态的斗争D.深刻的民族观念参考答案:D文艺复兴以后西洋人思想解放,国家民族意识增强,即西洋出现了深刻的民族观念,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洋一直没有浓烈的家族意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以前西洋已经出现了经济新形态萌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意识形态的斗争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抵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8.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依据“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可知若推行西装必然会有损中国的民族经济,引发国家经济权利之争,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没有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本质。9.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C.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英国从加入欧共体到脱欧的历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0.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不能完全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下列制度最符合其观点的是A.汉代中朝制度 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度 D.清代军机处参考答案:【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中朝制度B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可分析出作者不认同中国古代的皇权绝对的专制,B、C、D项都是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11.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人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产物
B.获得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同响应C.概述了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内容
D.已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D12.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参考答案: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C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项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把握。13.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欧美各国从这种经济利益相调和的事业发达以后,社会便有进化,大多数便享福。”据此可以推知孙中山(
)A、准备致力于发展实业 B、主张学习欧美实施福利制度C、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 D、不赞成社会经济领域革命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主题是关于经济领域的,故排除C;“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大多数便享福”可以反映孙中山希望能够在经济领域进行“利益调和”以实现“享福”,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出A最符合题意,D的说法只是思想上的,不如A更能表达题目主旨,故排除。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14.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参考答案: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是国内问题,而不是国际关系,故A项错误;“一边倒”方针到60年代已经取消,故B项错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故C项错误;随着中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加大,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党的工作中心,与题干材料“复杂的阶级斗争”相符,故D项正确。D15.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A.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B.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C.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D.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参考答案:D兴修水利固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材料没有抑商的信息,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关于水利工程由来与过程及治理方策,没有体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江南水利工程,排除C。16.《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清政府不得不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间的战争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C.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参考答案: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外部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解答:“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指的是一战期间,而A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7.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参考答案:B18.14~17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17世纪开始,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开始于A.意大利
英国B.意大利
法国C.英国
意大利D.法国
意大利参考答案:A1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参考答案:B20.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参考答案:A21.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的相权在决策和行政方面都实现了分层,按照严格的运作流程行使权力,说明唐代的行政权力实现了分割,A项正确;材料不是与皇权无关,BC两项均排除;唐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D项排除。故选A。22.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孔子命运”,这说明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进行不同的改造,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项正确。“历史就是一家之言”没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排除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忽视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排除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法过于片面,且材料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排除D。23.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5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参考答案:A表格表明,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各省执行,存在着时间长、兵力人员不足、距离偏远等体制僵化落后等问题,故选A项。清政府害怕人民群众力量的壮大,不可能采取全民动员抗敌的方式,故排除B项;C、D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24.孔子认为,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董仲舒则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上述变化表明儒学A.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B.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神灵C.逐步披上浓厚的神秘色彩D.从反专制转而为专制服务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从先秦孔子的民本思想到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详解】据材料孔子“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可知,孔子不是唯物主义者,A项错误;董仲舒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为加强君权,服务于君主专制的,B项错误;无论是孔子还是董仲舒都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D项错误;材料“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的是董仲舒将儒学神秘化,故C项正确。【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4)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25.《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A.第一国际的瓦解
B.修正主义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参考答案:D26.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参考答案:C27.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参考答案:B本题以电影海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电影作品,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故D项错误;《摩登时代》描写的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使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引发失业浪潮,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的艰难生活,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故排除。28.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
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参考答案:D
解析:从材料“最早的姓氏,姬、姜、嬴、妫等”可以看出都有“女”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A、B、C项与题干不符。故选:D思路点拨L: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29.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A.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B.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参考答案:B30.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参考答案:D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3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商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1893年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1900年浙江利用公司在浙江境内专办机器磨面、织布为期十年1905年华洋统销公司取得二十五年专卖权1908年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准其在汉口地方专办商业——摘编自刘秀平《迟滞与成长——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材料三若无英国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李约瑟之谜全新解释:专利制度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历史背景比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与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兴起,市场竞争激烈;②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引入;③洋务运动发展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需要。不同:①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产生早、发展快;而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引进晚、发展慢。②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以保护知识和技术产权为核心;而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以保护企业垄断经营权为主。③西方各国都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而晚清中国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出台。(2)影响:西方:近代专利制度推动了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促进了欧美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于集中资本、防止国内过度竞争与外商排挤、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变相的专卖与垄断经营,又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晚清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依据材料文字“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可得出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引入、洋务运动发展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需要。第二小问主要从专利制度产生早晚、发展速度快慢、侧重保护的经济类型以及是否有法律保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述。结合所学知识,西方主要是促进了欧美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中国则对现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中国的专制制度的发展是“变相的”、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还对中国民族工业以及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职能,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精神的当代价值》材料二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洗对国会的缔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论权力制约原则》(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参考答案:答案:(1)内容:纠正皇帝不t当的诏令;驳回臣下前错误竹妻章;对备部n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干制约垒杈滥用;提高决策的JE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2)不同点:宋代权力树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菱围权力制约刚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率上是服务千皇杈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瞍清。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可得出封驳制度的内容。再从三个内容分析其作用,从制约皇权、科学决策、权力运行程序化等方面加以分析。(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约束对象和制约的实质两个方面分析。33.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合同
- 农村区域农业合作项目协议
- 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域合作协议
- 春天来了小学作文300字13篇范文
- 软件测试及质量控制合作协议
- 车队运营与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隔断安全性能检测与安装合同
- 2025年高科技产业补偿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2025版ISO三体系认证咨询合同针对医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 2025版智能数据中心UPS不间断电源服务合同细则
- 寺庙人员组织管理制度
- 情侣共同存钱协议书
- DB65∕T 3952-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学校
- 科研助理合同协议书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培训
- 绿化工程挂靠合同协议
- 父亲同意孩子户口迁到母亲协议书5篇
- 《诸子百家教学课件》课件
- T-SHWSHQ 01-2023《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
- 房屋美化合同协议
- 四年级音体美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