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使用_第1页
关联词语使用_第2页
关联词语使用_第3页
关联词语使用_第4页
关联词语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9关联词语使用第一篇:关联词语使用关联词语“只要„„就”和“只有„„才”的辨析收藏本文分享“只要„„就”和“只有„„才”是两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尽相同。一、表示的条件意义不同“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在别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啊!”(孙梨《荷花淀》)但不着慌,人也未必会放枪;枪法准也有可能不会放枪。所以“只要„„就”强调的是一种充分条件,但不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只有„„才”表示必备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必要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如:“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不满18岁,自然就没有选举权;但满了18岁,如果是精神病患者或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就没有选举权。可见,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关联词语是不能互换的。二、应用的语法环境不同“只要„„就”具有一定的假设性,一般只用在复句中。如果要强调假设性,可以用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如果„„就”来替换。如“你只要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可以换成“你如果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只有„„才”和“只要„„就”究竟如何区分分类:疑难探究20XX-04-2722:16经常被同事、家长、学生问道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有何区别”,在选择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遇到麻烦,有时明明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两者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很容易混淆,张冠李戴,是高年级语文测试中关联词语错误率最高的。经过反复思考、查找相关资料,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择。一、考虑条件是否唯一。“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只要„„就”表示条件非唯一。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只要”则强调的是必要条件,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样)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样)“只要„„就„„”有之必然“只有„„才„„”无之必不然二、考虑逻辑上能否讲通。例: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可以这样解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但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变成“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从常理来看,我们很容易知道这句话是不成立的,所以,不能只看“只有”和“只要”后面连接的短语类型,还应考虑逻辑上能不能讲通。例如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怎么填?1、小明()刻苦学习,()能取得好成绩。2、小明()刻苦学习,()会取得好成绩。人教网上三百卷书生这样回答:“只要„„就„„”和“只有„„才„„”都表示的是条件关系。它们的区别是:“只要”表示充足条件,“只有”表示唯一条件。例如:小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在这句话里,强调的是做到了“刻苦学习”就满足了“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也就是说,当小明做到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必然的。小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在这句话里,强调“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条件,除此之外,别的条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绩”。这两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意思差别不大,需要细细体味才能辨别出来。如果给一个句子来选择关来联词语,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我觉得这两组关联词语随便选哪一个都可以。如果把这两个相同的句子编成填空题用来考试,没有意义。这两个对关联词语的教学设计得巧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让学生灵活掌握,正确使用。一位老师这样引领学生这样辨析: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出题者把“只有„„才„„”和“只要„„就„„”这两个关联词单独列出来放在一项中,我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区别这两个关联词,并学会运用。可是这两个关联词都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其区别很细微,要说清楚必须得牵涉到一些语法的知识。如何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透彻地体会其中差别呢?我在备课时仔细研究的两者的区别,根据例句画了一个图,以此帮学生理解:第一句“只有„„才„„”的图解取得更大的成就学会与别人合作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加上看图不难看出: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多个条件,而学会与别人合作是其中之一,只达到这一个条件是不行的,当然缺少这个条件也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第二句“只要„„就„„”的图解: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有了对“只有„„才„„”的理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取得最佳读书效果的条件只有唯一一个——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只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必然有后面的结果。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两个关联词的意思,我请学生分别造句并说出你用这个关联词的理由。有人说:“只有上课听讲,才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上课听讲完还有其它的因素,所以我用这个关联词。”有人说:“只要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做室内操。因为下雨就一定会做室内操,不需要其它的条件。”„„且不说学生的句子造得多好,但他们毕竟明白了这两个关联词的不同之处。还有一位老师独具匠心,巧借数学应用题,突破语文教学难点[教例]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六第四题:读句子,并使用“只要„„就„„”“只有„„才„„”造句。教师出示练习中的两个例句: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让学生读后,自主分析这两个例句前后分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前一句表示满足的某个条件,后一句是由这个条件引起的结果。)接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式有什么区别,学生感到为难。教师出示: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约需15分钟,骑自行车约需8分钟,爸爸开车送约需4分钟,离上课还有10分钟,小明该怎么办?学生读了题目这后都感到好奇:语文老师怎么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呢?教师激励学生:我们今天就从数学应用题中学习语文知识,有信心吗?(学生齐答:有!)请你选择“只要„„就„„”“只有„„才„„”来帮助一下小明。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生:小明只要骑自行车上学校,就不会迟到。生:小明只要叫爸爸送一下就不会迟到。(教师提示要有礼貌。学生把“叫”改成“请”重复了一遍。)我替小明谢谢你们,如果时间只剩下5分钟,该如何呢?(教师把10改成了5)生:小明只有请爸爸送才不会迟到。这两个关联词在使用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出来了吗?生:用“只有„„才„„”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其它的情况。生:用“只要„„就„„”时可以有两种情况。(教师点拔:三种情况不行吗?)生:可以有多种情况。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学生,作简要的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不仅要知道“只要„„就„„”“只有„„才„„”的联系与区别,在平时的使用中更要认真分辨。(出示练习)高考常考虚词辨析1对对于关于“对”和“对于”通常都可通用,但“对”的意思更广泛,它有“向”或“对待”的意思,比如“对里面的说一声”,“对人和气”,换成“对于”就不好。对于有特指具体对象,关于指一定的相关范围。2、“在……之下”和“在……之上”。这当中插入的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应是动词性短语。如:(1)自从开学以来,在几位班委努力工作之下,班集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校领导已多次表扬我班。3、和或“和”是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2)学校处理违纪同学的办法是警告和记过:情节轻的警告,情节重的记过。(3)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两个“和”,把层次搞乱了,可把第二个“和”改成“与”,也可把第一个“和”改成顿号。)4、助词(的,了等)(4)必须注重施工安全,不抓安全教育的单位,一定会弄出了重大事故,这不过是迟早的事。(5)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按八折优惠价卖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二折购买某公司股票。(4)“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与“一定会”相矛盾,应删“的”使用频率极高,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或表领属关系,或表修饰关系。(5)“的”表示什么关系不清楚,这就会导致对协议内容完全不同的理解。这里要么说“用被优惠部分的二成”,要么说“用被优惠的全部资金”,订协议时就应明确下来关联词运用。一、错用关联词语:1、况且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2、因而从而进而“因而”表示因果。“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3、以至以致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4、尽管不管“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5、反而因而(所以)“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而”则没有这层意思。(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越下越大了。(11)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6、不只不止“不只”和“不止”有时可以换用,如“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儿,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画得不错”。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不只”的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没有这个用法。“不止”是副词,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就带有表示数量的词,如“类似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他不止50岁了”等,“不只”没有这个用法。(12)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还)……、、不只……更(还、而且)……、……甚至……等。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4转折句:后一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6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例题(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答案:(12)“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13)应用“所以”。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14)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15)“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三.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19)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20XX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21)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答案:(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20XX有关”应放在“业内人士”之前。(21)“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四.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滥用关联词。(2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23)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24)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25)如果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观,那么阅读中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答案:(22)“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23)应去掉因为。(24)“出版多年”与“作了较大的修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删去“所以”。(25)不合逻辑。如果不熟悉某种语言而去阅读,“道德观和审美观”再正确、健康,也无法看懂。分析下列句子中错用的关联词语①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①中“甚至”用的不对,应当用“而且”,把该用“而且”的地方误用了“甚至”,这种毛病常见。“甚至”所表示的进一层,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或是强调某个特例。而①是从另一方面来递进一层,只能用“而且”或“更重要的”。②在这次活动中,小华不但没成为幸运者,反而落到了最后。③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很好,而且我们班在春运会上得了总分第一名。递进关联词中无“反而”,它不能和“不但”配套。②句的两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但……而且”。③句的两个层次看不出有递进关系,用“而且”欠妥。④不论哪个行业的人,其所以成为专家,决不能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⑤这些作品之所以为青年人喜闻乐见,是因为已流传了上千年。④⑤是“之所以,……是因为”的用法问题,“之所以”也可以说成“其所以”。这是把原因放在后面说的一组关联词。④⑤的用法都不对,因为两句都不存在因果关系。⑥只要大家集思广益,这场比赛就一定能赢。⑦只有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学习,才能学好外语。⑧只要优先发展教育,就能使经济发展得更快。⑥—⑧是“只要”和“只有”的用法问题。“只要”和“就”搭配,“只有”和“才”搭配,这几句搭配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把应该是什么条件关系搞清楚。首先应明确,“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才”表示的是必要条件,二者不同。其次再看这几句的内容,⑥⑧两句都只能说含必要条件关系,即没这个条件不成,所以都应换成“只有……才”;⑦句所含的条件关系很难一概而论,对有的人可能是这样,对另外的人也可能两小时并不是或还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⑦句还有欠交代的地方,说的不够清楚。⑨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⑨句的“尽管”常常被与“不管”混同起来。“尽管”是表转折的,“不管”是表条件的,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尽管”后边通常用表确指的“这么”或“那么”与之呼应;“不管”后边通常用表任指的“怎么”或“多么”与之呼应。⑨句的“多么”应改成“这么”。⑩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意作伯乐,那么国内的千里马必然是成千成群了。⑩句是关联词语的位置有问题。如果前后的主语不一致,那么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必须放在主语前,因此,“如果”应提前放在“全国各级政府”前面。总结:1看关联词的自身搭配是否得当2看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否正确。3看关联词是否少用。4看关联词是否滥用。5看句间关系是否合乎逻辑。强化练习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答案:A(B项最后一组关联词语虽然但的使用有问题,根据语意,这里没有转折关系。同样C项的错误也要在这里。D项的主要错误在于相反的使用上,因为下一句与上一句所说的意思不存在矛盾关系。).3.下列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不当的一句是()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B.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C星光染织厂不但产品数量比我们厂高,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厂多。D北京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寿命比上海的短。答案:C(A项中“不管……都……”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或“尽管……非常不利”。B项中“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表递进,将“而是”改为“而且是”。D项中“不是”应移到“价格”前面。)4.下列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正确的一句是()A.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B.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C.会上,市曲艺队的同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D.他因为名字上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答案:B(A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C句中的“无论”去掉。D“他”放在“因为”的后面。)5.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句是()A经过他长期的研究、试验,终于出色地掌握了嫁接果树的技术。B张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语文的刘老师也懂得一些日语。C。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D北京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寿命比上海的短。答案:C(A项中“经过”应移至“他”的后面;B项中“除了”应移到“张老师”前面;D项中“不是”应移到“价格”的前面。)6.下列各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不当的一项是()A批评家的任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灌溉佳花——佳花的幼苗。B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C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D如果一个人经常看外国小说,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品质肯定好不了。答案:D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7.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他一走过来,大家就什么都不说了。B.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C.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D.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也不能飞到高空。答案:D(A已有关联词语“一……就”表示条件关系,“只要”显得累赘,应删去。B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他”放在“如果”的后面。C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8.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B.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C.外国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民都热情地接待他们。D.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答案:C(A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B应把为了改为因为。D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9.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等速度运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B.作为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C.国产纯平彩电的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因为此种彩管全被进口货垄断。D.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创造自然的人类更伟大。解析:D(A“不仅”与“而且”搭配,构成递进关系是可以的,但此句应是并列关系,改为“不是……而是”。B“无论”在句中起排除条件作用,表示一件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它后面所跟的并列结构必须是表选择关系的,因此,“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而不能与“和”搭配,C“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而不能与“因为”或“由于”搭配。)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没有对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A.只有才如果就因而B.只要就如果就也C.如果就只要就因而D.只有才即使也也答案:A(解析:在因果、条件、假设关系的复句中,都含有“因果”这一关系,只是在“因为所以”这种表达形式上,表述人尚不知道“因”是否能成为事实;“如果就”这种表达形式上,表述人知道“因”不是既成事实而假定它已为既成事实。)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前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还没有消除。,要尽快使国有企业解脱困境,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能实现。A既然那么所以只有才B虽然但是因此只有才C即使然而所以只要就D如果那么因此只要就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关联词)的能力。应根据语段的基本内容及各语句间的层次关系具体分析。)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根据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接近五百种,,不同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文化有它的独立性,其自身的发展未必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不可能切合无间。A所以不管也而更B所以无论却即因此C不过不管却即更D不过无论都而因此答案:C(第一空只能是转折关系,故排除AB两项;第四空没有转折关系,排除AD两项;第五空是递进关系而非因果关系。)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收拾来的又前夜残梦,今日的游戏。A或因为虽然不是就是B或如果但是仅是不是C还即使所以仅是不是D还如果但是不是只是解析:D(凭语感便知第一空应填入“还”。把它完全得不偿失具有假设关系,所以延缓二空应填入“如果”。第三空以下语意有转折,所以应填入“但是”。最后一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第四、五空,应分别填入“不是”、“而是”。)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有许多论文所引证的论述能够兼顾历史与科学前沿,包括该领域中古老又权威的论断、方法和数据,包括了最新研究成果及理论或实际需求,反映出作者的理论眼界。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与当今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互相联系,且兼顾经典,使读者在研究其论文时不仅得到论点、论据,能获得进一步探讨的方法论与空间。A既又不仅因而所以B不但而且不仅因而而且C既又是总是从而而且D不但而且总是从而所以解析:C(本题考查辨析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特别是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正确地加以选择。本段文字的第一句话有两个“包括”的内容,上下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两个空分别应填入“既”、“又”。第二句中的第一空,由于不表递进,不能填入“不仅”,而只应填入“总是”。第二句中的第二空上面的句子表原因,下面的句子表结果,所以这里应填入“从而”。为了和“不仅”呼应,最后一空应填入“而且”以表递进关系)1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事例还可以举下去,但道理就是一条:事物的整体协调和组合太重要了。不是说事物的各个局部的素质便无关紧要,拿破仑养的尽是些骑不了马、舞不动刀的“少爷兵”,他用兵之道再精也是白搭。只有在高明的指挥下,谈论单个士兵的素质才有现实意义。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说,每个单元只有通过系统的有序结构才能表现自己的才能。A当然如果那么然而B当然虽然但是固然C诚然尽管那么但是D诚然如果那么但是解析:A(“当然”——应当这样;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诚然”——实在;固然。根据句意,第一空应应填入“当然”。由此可排除CD两项。第二、三空所在的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应分别填入“如果”“那么”。)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是中国音乐总还是可以听得进去的,很喜欢。我醉心“西北风”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我肺腑深处发出的,是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又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也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A.即使然而如果因为因为B.哪怕但是只要所以因为C.至于不过只要而且也许D.虽然但是如果由于可能解析:C(从一事说到另一事,往往用“至于”连接,据此,选段的第一空应填入这个词。有些看似庞然大物的题,总有起决定作用的“关节点”,抓住了它,就可以“以巧破千钧”)17.按顺序分别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是()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因为所以虽然但B由于因此即使也C不但而且虽然但D如果而即使也答案:D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A以至甚至以致B甚至以至以致C以致以至甚至D以致甚至以至答案:A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一个法纪最松弛的国家里,一个有良心的人不会胡作非为的;他会替自己订出立法者所忘记订的法律,人们做出恶劣的行动,因为他们的欲望强,因为他们的良心弱。A.虽然却之所以正是也是B.无论都其所以不是而是C.尽管也其所以不是就是D.即使也之所以不是而是答案:D20XX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培养起既活泼而又严密的思路;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有好的结构。A.只有才能只要就会B.只要就能只有才C.只要就能只要就会D.只有才能只有才会答案:D第二篇:关联词语关联词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关联词,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如: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1、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2、领导一方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缺点。3、这个商场的东西价格又贵,质量又差。4、他总是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5、老王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到这么大。6、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他的。2.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所作的论断。如: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1、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重复了。2、因为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所以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3、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4、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上应该因材施教。3.条件关系: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1、只要有机会,我就练习说英语。2、只有多听多说,才能学好英语。3、不管(无论)你有没有道理,你都(也)不应该骂人。4.转折关系: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如: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而、只是。1、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2、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5.假设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另一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出现的结果。如: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1、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2、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3、即使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我也一定要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6.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事情或几种事况,表示要从中选择一项。如: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1、要么他来,要么我去,明天总得当面谈一谈。2、这个周末我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3、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4、与其坐公共汽车去,不如骑车去。7.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语意上更进一层,或者范围更广,或者程度更深,或者情况更甚。如: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尚且……何况(更不用说)。1、他不但平时不休息,而且周末也工作。2、他不仅(但)自己完成了任务,还帮助了其他同学。第三篇:选择关联词语选择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1.我非常喜欢音乐,每天()到家,()打开收音机听音乐。2.()是他错了,你()不能打他呀!3.我们()留下来补作业,()按时完成。4.我们()写得慢一点,()要把字写工整。5.武松()把老虎打死,()被老虎吃掉。6.()这块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我们可以断定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早已有了苍蝇和蜘蛛。7.詹天佑有()是杰出的工程师,()是爱国的工程师。8.()桑娜不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那么那两个孩子()会死去。9.()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想到了火炉和烤鹅。10.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没有跟丈夫商量。11.()这道题很简单,()要认真对待,不能粗心大意。12.语文课上,我们()要理解课文,()要掌握理解的方法。13.()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先进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马踏飞燕这样的艺术珍品。14.()你说得对,我们()改正。15.詹天佑()自己吃苦,()让筑路工程受影响。16.小女孩()穿着一双拖鞋,()太大了。17.()最大的裂缝已经堵住了,风()可以灌进来。18.她不敢回家,()她没有挣到一个钱。19.()小女孩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她嘴上带着微笑。20XX)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21.()在新中国,人民()能真正扬眉吐气。22.()困难重重,可他()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23.田敏()自己学习好,()爱帮助学习差的同学。24.你()在外面玩,()回家帮助妈妈做点家务活。25.万里长城()是用方砖砌成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26.()旧北京的风沙是狂暴的,但终究()是挡不住春天的来临。27.()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七、复习练习题成语一、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四个):2、写出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四个)3、写出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四个)4、写出描写环境的成语(四个)5、写出描写声音的成语(四个)6、写出带有“笑”字的成语(四个)7、写出带有“哭”字的成语(四个)8、写出带有“喜”字的成语(四个)9、写出带有“怒”字的成语(四个)10、“一”字成语:一一一一11、“不”字成语:不不不不12、写出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分别写一个)13、写出由一至十的数字成语:(分别写一个)14、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成语:(分别写三个)15、填成语,再照样子写成语:天()地()东()西()大()小()16、填成语,再照样子写成语:欢()喜()雄()壮()()颜()色()惊()怕17、“颜”字本指额,引申指面部,更多指表现脸上的神情气色。你能根据提示用“颜”字组几个词吗?1)年轻妇女美丽的容貌()颜2)母亲慈祥的容貌()颜3)饮酒脸红()颜4)因羞愧而脸上出汗()颜5)脸上露出笑容()颜]6)对年轻貌美女子的称呼()颜二、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用上成语,(三个以上)。八、复习练习题积累与运用一、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各换成一个四字词,填在括号里。1、爸爸正在脸色很温和地跟小明说着话。()2、动物园里的孔雀正跳着舞,十分好看。()3、他的家里要什么有什么,可他反而不好好学习。()4、我控制不了自已的感情而哭出了声。()5、这次考试竟然得了第一名,他真是出乎意料地高兴。()6、20XX年的奥运会,将会有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人来到北京。()7、一个非常荒凉的小山沟里,来了一位探险家。()8、他是位五官长得很好的少年。()9、玩得太高兴了,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可又不能不走了。()10、正在上课,教室里十分安静。()二、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诗句填空。1、公园里,正进行菊展,到处是盛开的菊花,这让我想起了诗句“”,是()写的。2、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是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描写大自然的景象的,例如写天上的云,有()的;写昆虫有()的;写落花,有()写的,和()的;写季节变化,有()的。3、暑假里,小东到了外婆家。那是一条小山村,溪旁屋后总会种着竹,一些人家都喜欢养鸡养鸭的。一天,小东正走到一座小桥上,下起了小雨,路旁吃食的鸡也叫了起来,这情景真是:“。”4、春天,我喜欢这样的诗句:;夏天,我喜欢这样的诗句:;秋天,我喜欢这样的诗句:;冬天,我喜欢这样的诗句:;5、妈妈的生日,我会用这句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6、中秋节的夜晚,明月当空,合家举杯同庆,这会让人想起古诗句:“。”还有表达想念不能团聚的亲人的诗句“。”真让人感慨啊!7、我国的国庆节是()月()日,很多名人用文字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心声。分别有:()的()的()的()的。还有我在课外收集到的()的8、诚信是高尚的,诚信是弥足。在我国古代很多典籍中都谈到了诚信,分别有《》的《》的《》的《》的我自已还积累了一些:我觉得“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是:9、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因为“。”对于地球的资源,地球上的土地我们也要十分珍惜,因为“”一些可循环利用的就要尽可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因为“”还要更多地植树造林,“”让遍山常绿,让青山不老。我还在课外收集了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我还自己创作了关于环保的宣传标语。10、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家。我还知道他原名叫(),()人。他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他被毛泽东评价为()家、()家和()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选自他的小说《故乡》。对于他的名言(两条)我都很喜欢。11、昔我往矣,()。今我来思,()。12、好雨知时节,()。(),()。13、明月别枝惊鹊,()。稻花(),听取()。14、孤村落日残霞,(),()。青山绿水,()。15、《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16、我积累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例如:()和()。17、《马诗》是()朝()写的,其中写到:“大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金络脑是指()。18、我在课外还积累了一些写动物的诗句:()()。19、《最后一头战象》作者叫(),他还有很多动物小说,比如《》和《》等。九、复习练习题课文阅读一、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30分1、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2、摘录人物语言的句子:3、摘录人物的行动或动作的语句:4、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和()。5、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6、“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angqiang”,这个字的部首是(),用部首查字法再查()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和()。它还有另一个音jiang,可以组词()。7、仿照最后一句,用上“一面……一面……”写句子。二、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35分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xingxing)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jinjin)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leyue)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jinjin)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leyue)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给文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2、用——线划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填空:老人总是()地望着“我”,这让“我”从中得到了(),“我”还把老人的眼神比作(),可见,“我”在老人那儿得到了取之不竭的力量,老人的()和()是我不断进步的源泉。7分3、用~~~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感受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填空:“我”为自己以前()而感到羞愧,“我”为()而又感到有些兴奋。4分4、用=======线划出描写“我”变化后的句子,再填空:5分从“我”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从老人的每天早早的等待中得到了(),对自己要求严格了,有了()和()去每天练琴。5、仿照例子写词语:3分又酸又痛尽心尽力6、(5分)这文段是选自课文《》,读了篇课文,我想对文中的老人说:“”我还想对文章的作者“我”说:“”7、这篇课文里,那位老人为了()“我”让“我”继续练琴而说了谎:“()”。这就是善意的谎言。你认为“诚信”和“善意的谎言”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想一想,写下来。6分三、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33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2、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8分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8分近义词:毁坏()后果()灾难()威胁()反义词:有限()无私()加速()枯竭()4、理解词语:3分恩赐:本来:滥用:5、填空:8分“再生”的意思是:,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有:,现在它们不有再生的原因是。“一系列的生态灾”请你结合实际举例说明:。6、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四、读下面的文段,再完成作业:12分。15分。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的(),每一只()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蓝天上的(),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1、在括号里填上词语。2、在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3、文中的“我们这个民族”指的是()。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1、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理解:这个比喻句把()比作(),说明()。2、“眷恋”的意思是(),“照管”的意思是()。3、仿照例子写句子。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我们热爱大海,就像一样。我们热爱,就像一样。4、对文段最后一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五、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喝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愉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猬)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凶狠)。“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机灵),倒(daodao)向你奔(benben)来,反从胯下窜(cuanchuan)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经过)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出售)罢了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选择正确(最佳)的答案,在下面划横线。3分2、解释加点的词。3分便是:素:如许:单知道:无端:五色:3、上面的文字选自我们的课文《》,它是作者是(),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3分4、(5分)上面的文字一二和四五自然段都加了双引号,那是写的()和()的对话。文段中出现了两处省略号,这儿都表示(),两处破折号,第一处表示(),第二处表示()。给上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5、(4分)用——线画出描写“我”的想法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文中的“我”觉得六、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里去团聚。这一天的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1、给上面文字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4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去世()团聚()羞愧()保存()3、联系文中内容解释下面词语:4分囫囵吞枣:张冠李戴:4、仿照例词写词语:至少三个。3分A、张冠李戴(带反义词):B、马马虎虎(叠词)4、用——线划出写伯父的动作语言的句子,用~~~线划出写“我”的感受和变化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伯父()的批评及时教育了我,让我读书变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分七、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显得()。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傍的兄妹俩,借着(),按起了琴键。皮鞋匠()地听着。他好像(),月亮正从()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卷起了()。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上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时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了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2、皮鞋匠听着音乐,进行了()。随着描写他想象的情景,乐曲声由()变得(),又变得()。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情景的句子。5分3、皮鞋匠看着妹妹,进行了(),他想到妹妹()。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句子。3分4、写出近义词:5分清幽()恬静()照耀()陶醉()苏醒()5、给多音字组词:2分弹tan()曲qu()dan()qu()八、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我目光()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的游历。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远归者。它们()地对视良久,然后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2、用——线划出描写我的感受的语句;用~~~线划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3分)3、在这篇课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想象成森林,把()想象成村子,把()想象成村民,把一只黑甲虫想象成(),还把一只娇小的黑甲虫想象成()。5分4、比一比,再组词:4分暄()娇()傲(喧()妖()遨()缘()啄())第四篇:关联词语大全关联词语大全一、并列关系: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1)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2)并列复句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并列复句分为三类:1.平列并列:平列并列表示相关的几件事情或几个方面同时并存。2.对照并列:对照并列表示两种情况或两件事情相对或相反。3.解注并列:常用关联词有“这就是说、换句话说”等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二、选择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分列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常用“与其……孰如”、“其……其”、“非……则”、“且”、“抑”、“将”等关联词语,也有不用关联词语的。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不同的情况,并表示从中有所取舍。选择复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已定选择和未定选择。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还是……。三、转折关系:转折复句中(又叫主从关系复句),前面的分句说出一个意思,后面的分句则说出与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转折复句的特点1.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2.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3.停顿是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重要标志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而、只是、不是...而是、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四、因果关系:指正句和偏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句子。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因果复句分为说明因果句和推论因果句两类。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