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栉雨三十年 桃李满园吐芬芳_第1页
沐风栉雨三十年 桃李满园吐芬芳_第2页
沐风栉雨三十年 桃李满园吐芬芳_第3页
沐风栉雨三十年 桃李满园吐芬芳_第4页
沐风栉雨三十年 桃李满园吐芬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沐风栉雨三十年桃李满园吐芬芳——“黔江教育·镜头中的30年”(通讯员李贤华李克文)秋风送爽,金桂飘香。2014年的九月,踩着丰收的脚步,端着深情的酒杯,盛满祝福的佳酿,与我们如约而至——这是给所有辛勤躬耕的教育工作者的三十年献礼!回首往昔,举国同庆的第一个教师节是载入史册的1985年。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发出了“教师万岁”的呐喊。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当年的教师节上,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从此,全民以固化的节庆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感恩戴德”的优良传统,教师地位得以日益提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讲授,耐心解答。他们盼的,不是“物化”的节日;他们想的,不是“耀眼”的光环;他们要的,只是“普通”的理解、支持和善待。他们“黑发积霜织日月”,他们“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春播桃李三千圃”,为的就是“秋来硕果满神州”。一年年斗转星移,一载载桃李芬芳,一串串珍贵记忆。黔江教育正是在“一路风雨、一路阳光”中,书写了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的华丽篇章——1987年3月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成立;1988年率先在四川省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1992年3月黔江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2000年10月黔江区教育委员会成立,2002年全区高考升入大学首次突破1000人大关,2004年全区学生总数突破10万人,2007年区职教中心创国家重点成功,2008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黔江区人民政府“两基”成就奖,2010年3月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12年8月全区第三次教育工作会召开……30年风雨兼程,30年辉煌巨变。全区校舍总面积由不足20万平方米增加到97.95万平方米,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由600万元增加到108078万元,在校学生由6.5万人增加到11.7万人,在岗教职工,在岗教职由2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全区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7.8年提高到10.23年。沧海桑田,桃李芬芳。这些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默默耕耘——是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讲坛;是他们,将清贫和疾病留给了自己;是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哺育着祖国的花朵。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黔江教育·镜头中的30年”为主题,从校舍、师生、装备等方面征集与教师节相关的老照片,唤起一代教育人成长的记忆,还原青春岁月里曾经拥有的一幕幕精彩、一段段难忘。这些照片以“新旧对比”的方式对关乎“教师节”的点点滴滴进行呈现,既串起关于教师节的记忆,又见证共同走过的岁月,更展现黔江教育的整体发展。她在时空的穿越中,从不同的视角记录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园里、生活中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的平凡瞬间。镜头里,有乡村老教师在鸡鸣犬吠中伏案批阅的孤单身影,也有艰苦环境中师生同乐的运动场景;有古色古香的已在岁月变迁里消逝的砖混结构小木屋,也有高大气派的现代教学楼;有落后的却曾风靡一时的幻灯教学、语音教学和电视教学,也有正全面普及的班班通设备……尤其是那些发黄的照片更显珍贵,她们铭记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更是一段飞速的发展征程。是呀,翻检岁月,只是旨在感念师恩,展现真人真事真情,见证教育改革发展30年,传播教育正能量。让我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一起衷心地对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那些年教过我们的老师2014-09-1008:20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转发至古语有云:“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今天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时,你是否会想起曾经站在三尺讲台上循循善诱的老师们?

人生每个问号,我们知道了如何回答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宋惠恩老师记者叶惠娟摄古语有云:“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今天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时,你是否会想起曾经站在三尺讲台上循循善诱的老师们?在此之际,重庆商报邀请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不同时期执教的8位教师,讲述他们那些年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奉献。他们都是平凡而出众的基层教师,怀揣着“园丁梦”,经历过迈上讲坛的艰辛与幸福。他们也是来自不同年代的青年,他们见证着教育的发展和变迁。老师你好吗有时候写点啥我总忘不了语法有时候算点啥我总是能除能加沿着你的教鞭我走上了书架我的青春开满了人生的百花老师你好吗我还想听听你的普通话我总是能除能加沿着你的教鞭我走上了书架我的青春开满了人生的百花老师你好吗我还想听听你的普通话你给伟大评语我又读了人生的每一个问号我知道如何回答有时候想点啥总想起你的牵挂有时候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妈妈看着你的黑板我走进了博大我的事业描绘出人生的风华老师你好吗你好吗我真想摸摸你的白头发你送我的照片我又看了人生的每一缕亲情我懂得怎样抒发(词作者:车行)20世纪一次家访也会翻山越岭20公里教师姓名:宋惠恩从教时间:27年从教年代:20世纪80年代任教学校:巴南毛纺厂子弟校昨日上午,78岁的宋惠恩老师正在参加师范校的同学聚会,虽然大家都早已离开三尺讲台,但是每次老人们聚在一起时,难忘的总是那些年当老师的往事。宋惠恩回忆,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教书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教师,是我这一辈子觉得最光荣的称号。”宋老师说,上世纪80年代,宋老师在当时的巴南区毛纺厂子弟校担任中学老师。“那时候的老师很尊重自己的这个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最大的追求。”宋老师说,那个年代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和学生都非常淳朴,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时候因为物质条件不好,学生对读书的机会很珍惜,勤奋踏实是那时候学生的特质,老师的教育主导方向也是勤奋学习、踏实做人。如果有学生缺席只会因为家太穷不能读书,绝不会是因为贪耍逃课。宋老师回忆,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普及电话,交通也不方便,班上50个学生他都依次去家访,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放学后就去家访,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要翻山越岭20公里,回到家已经是夜晚。“师生之间的那份感情很多人无法想象。”宋老师说着,眼睛里泛着泪光。1979年毕业的罗女士曾是宋老师的学生,至今,罗女士每年都要看望这位恩师,罗女士说,她深刻理解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那个生活艰苦、感情淳朴的年代,老师给予她的爱让她铭记于心,他是恩师也是慈父。樊汝琼(右)和学生受访者供图一双新鞋让山村穷孩子温暖一生教师姓名:樊汝琼从教时间:31年从教年代:20世纪80年代任教学校:江津李市中学9月5日,记者联系到樊汝琼老师时,她正在中学教室里上完最后一节课,这节课的结束也代表着她正式告别站了31年的讲台——退休了。55岁的樊老师回忆起几十年的执教生涯数次落泪,言语中透露着对讲台和孩子们的不舍。31年前,樊汝琼第一次走上的讲台是在江津区李市中学,当时还是一个乡村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山区农村。“全班60多个学生,只有两间宿舍,男女生各一间,挤了30多个人。”樊老师回忆,那个年代正是恢复高考后不久,虽然条件艰苦,但人们读书的信念很坚定。“有的孩子就背了一袋红苕到学校作为一周的口粮。”樊老师说,当时自己的工资是47元,看着有的孩子们在学校吃不饱,她就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饭票,尽管那时学习条件差,但学生求知欲望高,学习自觉性强,根本不需要家长老师督促。今年四十有余的陈传兵是樊老师的第一批学生,目前他已在深圳开了自己的公司,毕业20多年,他依然和樊老师保持着联系。“当时我们都叫她樊妈妈。”陈传兵说,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经常光着脚去上学。一天,樊老师给他买了一双新鞋,让他感到无比温暖。他还记得那时班里有同学生病,樊老师大半夜都背着学生走山路去看病。贺旭老师受访者供图一次护送自行车载着孩子回家教师姓名:贺旭从教时间:34年从教年代:20世纪90年代任教学校:铜梁县南城小学9月8日,中秋节,铜梁南城小学的贺旭老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短信,发来祝福的大部分都是她教过的学生。今年50岁的贺旭从教34年,上世纪80年代在铜梁一所山村小学任教,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在南城小学任教。当时一个班上40多人,几乎每个同学的家她都去过。“备课不仅要备书,还要‘备’学生。”贺老师说,她备课总是先从学生入手,每接一个新班,拿到花名册后第一件事就是逐一家访,骑着一辆自行车她几乎走遍了整个铜梁区域,这里的家访并不是学生在学校调皮才去家访,而是力求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大多数时候去学生家里和家长聊聊家常,有时发现某个同学家庭困难,贺老师会私下给学生生活补贴或购买学习用具。上世纪90年代,贺老师的家访从未间断,后来随着通讯发展,加之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开始外出务工,家访被电话网络沟通等形式代替。贺老师认为家访作为一种可贵的教育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现在,有的家长仍能清晰回忆起十几年前贺旭家访的情景。李杰是2000年南城小学毕业的学生,十几年过去了,对于贺旭老师他依然记忆犹新。“贺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很严厉,课下很和蔼。”李杰说,自己小学时很调皮,有一天放学,贺老师让他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送他回家,到了家里,贺老师跟父母聊了一阵,那时候父母并没有打骂自己,而是对他更加关心。现在的冯亮老师受访者供图一生无悔知道自己根在教育教师姓名:冯亮从教时间:20年从教年代:20世纪90年代任教学校:重庆铁路中学今年43岁的冯亮老师从教20年,1994年,他进入铁路子弟校(现铁路中学)。冯亮回忆,当时的工资是180元,但是对于农村出来的他来说,一份教师职业已让他很满足。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开始改革,上大学成为学生们的奋斗目标。“那时候学习很单一,一支粉笔,一本书。”冯老师说,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社会涌现出各种新事物、新机遇,人们自给自足的安静生活被打破。很多骨干教师离开了教师岗位,有的外出寻求更大的发展,有的转投其它行业谋求发展。也曾有人邀冯亮一起下海创业,几经思考,冯老师仍然舍不得自己这份教师工作,想着那些半夜还在宿舍偷偷挑灯夜读的学生,他最终决定留下。“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教师这个行业里。”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汤宪老师(右)和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21世纪一次生日他被学生感动流泪教师姓名:汤宪从教时间:13年从教年代:21世纪初任教学校:江津二中2001年开始从事教师工作的汤宪,当时刚从大学毕业的他与带领的高中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同学们亲切地叫他“宪哥”。说起第一届带领的班级,汤宪仍然记忆犹新。“个性强,受挫能力弱,是这一代学生普遍的性格特征。”汤老师说,在21世纪初期提倡自主学习,教师辅助,但是恰恰在这个年代是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期,学生们正面临各种新事物的诱惑,各种网络游戏、聊天工具刺激着青少年好奇的心,学生逃课事件也越来越多。有的同学爱打游戏,汤老师就到网吧门口去守着,然后从游戏开始聊,再深入浅出慢慢引导。他还和一名同学约定,考试成绩能达到约定标准,假期就陪他玩几场游戏。有一天晚自习,他发现自己班上的教室漆黑一片,推门进去,教室里突然亮起了一片蜡烛,讲桌上放着一个生日蛋糕。“宪哥,生日快乐!”同学们齐声喊道。那一刻,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王兰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受访者供图一起学习她和学生共同前进教师姓名:王兰从教时间:14年从教年代:21世纪初任教学校:沙坪坝森林实验小学2000年,王兰进入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刚开始,我觉得当老师是一份轻松而自豪的工作,但后来越来越觉得忐忑。”王兰说,随着2001年新课改开始,对于课堂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之前的传授式的教育方式,课改后强调了课堂的灵动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而随着教学设施的进步,各种网络设备进入课堂,学生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只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他们摄取知识的渠道更多,知识面更广。“很多时候,老师还要向学生学习。”王兰说。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王兰开始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学习更多优化的教育方式。比如电子课件代替了曾经的备课本,网络视讯代替了部分黑板和粉笔板书。曾经一板一眼的课堂里有了互动游戏,甚至还有歌声舞蹈。“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在学习。”王兰说,以前常有人说,如果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而现在这句话必须改成,如果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必须“长流水”,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如今,35岁的王兰经过自己十几年来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副校长,专门分管教学,用什么方式教,如何教,是她不断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曹琼心老师和学生们受访者供图一次牵手叛逆孩子从此改变教师姓名:曹琼心从教时间:8年从教年代:21世纪10年代任教学校: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9月8日,曹琼心刚生完宝宝20天,在家坐月的她早已如坐针毡。“我想回去上课,我想我的学生们。”曹老师说,就在她休产假之前,五年级一名学生晨晨跑到办公室泪流满面,原因是怕老师离开后再也不教他了。晨晨是四年级转学到曹老师班级的,此前,他因逃学和打架先后被两所学校退学。“刚开始这个学生真的让人头疼。”曹老师回忆,晨晨非常聪明但很叛逆,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同学老师作对。一天晚上放学后,曹老师主动送宋晨晨回宿舍,路上,曹老师轻轻牵起晨晨的手问他冷不冷,然后把自己的衣服给晨晨披上。晨晨仰着头看着曹老师说:“曹老师,你是第一个牵我手的老师。”晨晨这句话让曹琼心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的是关怀和鼓励。一次,曹老师发现晨晨喜欢画画,就将办黑板报的重任交给晨晨,并将他的画贴在黑板报里展览。晨晨再次对曹老师说:“曹老师,我第一次被人赞扬,我觉得很幸福。”原来,晨晨的父母离异,姐姐成绩很好,从小父母都用他和姐姐做比较,久而久之,晨晨越来越叛逆。一学期后,晨晨有了很明显的改变,开始每天完成作业,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参加学校的科技小发明比赛获得全校第一名,上学期晨晨参加全国作文比赛还得了全国特等奖。晨晨的母亲表示,他们曾经想放弃这个孩子,如今儿子变得如此优秀让她感到很意外,也很感激老师。“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曹琼心说。赵彦荭老师受访者供图一生朋友她成学生倾诉对象教师姓名:赵彦荭从教时间:5年从教年代:21世纪10年代任教学校:田家炳中学今年27岁的赵彦荭在田家炳中学任教5年,在学生们眼里,她是大姐姐。打开QQ,里面专门有一组好友分组是她的学生。“我有空就看看他们的QQ签名或者空间日志,观察他们的思想动向。”赵老师说,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比较敏感,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产生叛逆,所以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理。“老一辈的教师喜欢用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而我们更喜欢用网络架起信任的桥梁。”赵彦荭说,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和老师沟通,而通过网络的形式聊天学生会觉得更放松。通过QQ签名朋友圈等动态信息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有必要时及时引导,然后再找学生当面像朋友一样聊天开导。此外,赵老师还将学生家长加为微信好友,常与家长互动沟通,有时候家长遇到教育问题还发信息求助。刚初中毕业的左晓红是赵老师的学生,今年9月刚到新的学校报到就对新的环境不适应,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她发信息给赵老师倾诉,在老师的鼓励下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我们一直都把赵老师当成朋友,每次上数学课大家都感到很轻松。”左晓红说,她认为,理想的老师就应该和学生亦师亦友。

记者叶惠娟QQ互动老师,祝福你!今天是第三十个教师节,不少人通过本报开通的“老师,祝福你”教师节QQ群,向老师送上祝福,用这种淳朴而真诚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感谢。00后:希望教师节给老师放天假“一朵花花”(11岁,小学生):我希望全天下的女老师都能像妖精一样美丽,男老师像都教授那样帅气。“飞天嫦娥的玉兔”(13岁,学生):我就想教师节能放老师们一天假休息,我们也能在家休息不去惹他们生气了。90后:老师,希望您能轻松一点“酷爱方便面的猪”(16岁,初中学生):老师,您为了我们能升入一个好的高中每天拼了命地工作,加班、加班、再加班已经占据了你们所有的时间。教师节,我们希望你们能自己放松一点,毕竟健康才是工作的基础。“企鹅”(20岁,大学生):都上大学了,已经陪伴老师过了十四个教师节了,没有什么华丽的祝福,就很真诚地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健康。80后:老师放心,小树苗已成大树“瑶瑶”(27岁,白领):李老师,永远都记得您将“上课”说成了“下课”,现在的您上课还这样紧张吗?祝愿您教书越来越霸道,人越来越青春靓丽。“酷爱吃面”(30岁,自由职业):记得大学的会计科,老师上课很唠叨,连点名都认真得不得了,所以每一个同学都不敢旷课。但期末考试时,全班48人只有两人不及格。又是一年教师节,感谢您,教会我们只要认真做每一件事,结果会给你惊喜。“爱你没话说”(29岁,公司职员):从小学到大学,一路上遇到几十位老师,很感谢老师们,你们让一棵棵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棵大树。70后60后50后:老师,祝您一切安好“老树昏鸦”(40岁,公务员):老师,您将自己的所有全部都给了学生。“贝贝的海洋”(37岁,医生):今年是第三十个教师节,祝老师们桃李满天下,一切安好。“村花”(55岁,退休老人):老师永远都默默无闻地对学生好,永远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谢谢您!

记者刘雨露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纪实一年又一年不间断地寻找,是为了找到在这个时代里正在生长着的中国好故事;一次又一次真情的互动,为的是凝心聚力共同践行最美的中国梦。日前,由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落下帷幕。在这四届活动中,数百名记者、编导奔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偏远乡村,行程数万公里,寻访乡村教师典型人物,凝聚全社会的爱心和力量。今年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延续往年惯例,继续围绕“中国梦”的主题,在推选出10名“最美乡村教师”和10名“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的同时,特别增设一个团队奖,授予那些积极参与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团队。8月24日,被评选出来的最美乡村教师们受邀来到了在央视演播厅举行的颁奖典礼现场。9月10日晚,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观众跟随乡村教师们的感人故事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们通过文字和图片再次感受这份真诚和感动,并向老师们衷心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用爱托起梦想

——第四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侧记

“爱听你的歌,爱看你的笑,爱闻你身上田野的味道。”

平时,站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他们答疑解惑,神采飞扬,是学生仰慕的对象。现在,站在央视演播厅光彩夺目的舞台上,他们反而显得多少有些拘谨和羞涩。

“老师好!”这句最朴实无华、却具有穿透人心力量的话,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当他们从授奖人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奖杯——一个戴着红领巾、背着小书包、挺着小胸脯的乡村小学生塑像时,上百名小学生齐声道“老师好”,继而全场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们眼中泛起了欣慰感动的泪花,胜于一切言语表达。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由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9月10日晚如约亮相央视荧屏,把感动洒向四面八方。

麦田里的梦想“守望者”

最美乡村教师究竟是一群怎么样的人?美国小说家塞林格在他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理想主义人格、以看护天真无邪的儿童健康成长为职业志向的人,并称之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乡村教师正是这样一群麦田里的梦想“守望者”。他们扎根乡土,怀揣梦想,同时也是孩子们梦想的守护神。

“他们让孩子的梦想变为理想,让理想成为现实。”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学家阎崇年回忆,当年正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乡村教师,点燃了他最初对知识的兴趣和走出大山的渴望。

周丽娜,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亚维勒克村双语幼儿园女教师,是全村2700人中唯一的汉族人。当初,她为爱追随丈夫乃斯如拉·吾买尔来到新疆阿图什。没想到,在这里她实现了儿时的“教师梦”。“刚开始学习不好,是周老师给了我信心。”回想起与周老师在一起的日子,现在读初二的学生努尔比亚·阿吉说。周丽娜的工资不多,但她坚持每月拿出100元资助贫困学生。她说:“我的梦实现了。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和周丽娜一样,海南省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儒林小学的语文教师曾维奋从小也有一个“教师梦”,只不过他的圆梦之路更加艰辛。1995年,身为优秀毕业生的曾维奋被分配到澄迈中学,却在只有一个月就要上班的时候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腰椎骨断裂,下半身瘫痪。为了能够站在讲台上,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从门口的三级台阶到三尺讲台,这段短短的路他走了六年。当曾维奋终于站在魂牵梦萦的讲台,学生齐刷刷地起立喊“老师好”时,他流下了眼泪。“听到那稚嫩而洪亮的声音,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感觉就像听到孩子叫爸爸一样。”曾维奋动容地说。

“科学启迪梦想,科技改变中国。”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说。刘月升正是孩子们“科技梦”的守望者。能自由行走的“太空机器人”,钓鱼时监测鱼钩的“水下观测器”,不沾蒸汽的新型透明锅盖……1999年至今,在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中学刘月升老师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先后获得了320多项国家专利。在颁奖典礼现场,当主持人问他最重要、最自豪的专利是什么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说,“就是启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办学校不仅要靠设备,最重要的是教师肯不肯把整个的心奉献给孩子。就像老教育家陶行知当年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在颁奖典礼现场说。

有这样一位永远不能到场的获奖者,他的事迹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他就是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校长”——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就在几个月前,42岁的张伟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好孩子。”张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整个的心交给了孩子,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讲台上,还为学校争取资金、改善教育条件,硬是把一所农村薄弱校办成了县里优质校。张伟离世后,家人在他钱包里发现了两张银行卡,一张上的余额是1块钱,一张为1742.88元。淡泊名利的他生前常说,“要让乡里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这也成为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

教师是需要爱与奉献的职业,而特殊教育的教师无疑是其中需要付出最多也最辛苦的一群人。在张美丽、张秀丽姐妹俩的辛勤培育下,20多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已经走出150多名学生,一个个聋哑儿童走出了无声世界,一个个智障儿童有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些残疾学生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3名学生考入了聋人大学,而该校的特教老师也已经超过了十几名。当主持人让她们把一位残疾学生创作的、夺得国际大奖的剪纸作品展示出来时,全场观众无不为它繁复的图案而动容,更为它出自残疾学生之手而报以赞许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小作者的,也是送给张美丽、张秀丽这两位伟大的特教老师的。

对学生的爱既体现在平时,有时也体现在危急时刻。今年夏天,有一位女教师在网络上火了。她就是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的秦开美。现年42岁的秦开美是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语文代课教师,已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26年。今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男子突然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在约40分钟的时间里,秦开美与犯罪分子周旋,主动担当人质,说服他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

“薪火相传”的力量

爱让教育具有“薪火相传”的力量。胡清汝是河北省平乡县常河镇学区一名平凡的教师,但是他有一个不平凡的家世。70多年来,他们一家四代共走出了20名乡村教师,先后培养两万多名学生。胡清汝从教30多年,他用一盘盘磁带记录下了每一位毕业生的理想。他说:“我去的地方少,但我想让我的学生都走出去。”在颁奖典礼现场,胡家的教师悉数登场,占满了半个舞台。当受教于胡家四代人的“学生之家”的四位代表走上台,把象征着至高荣誉的奖杯送给他们的老师们时,全场掌声雷动。

“薪火相传”也让很多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教育的事业中。在清华大学,每年都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选择赴西部,奔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播种知识与希望。“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格言。从1999年到2013年,这个团队已有218名清华志愿者参与支教扶贫。

“薪火相传”的力量更体现在两位老者身上。在贵州省遵义县龙坪中心村小学,有一对“超龄”志愿者,他们用滚烫的“余热”温暖着乡村学生的心,传递着文明的火种。他们就是72岁的前外交官朱敏才和61岁的孙丽娜夫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对他的老同学、外交部老同事朱敏才的事迹赞叹不已,认为他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用实际行动改变着中国教育的现状。

爱心也在颁奖典礼现场“薪火相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