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弗”“吾”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四个字。2.掌握好停顿和节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弗”“誉”“立”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4.根据楚人的言行表现推测其思维过程,深入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理由,领悟故事的寓意。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推测楚人的思维过程,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理由,领悟寓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矛”、“盾”1.说文体。
有这样一种文体,它讲出来,是一则短小精巧的故事;你读懂了,会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把它浓缩成四个字,它便是一条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板书:寓言)2.写课题。(1)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课件出示“矛”、“盾”两个字的象形文字图片。)(2)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矛”字,独体字,上紧下松。二笔一点别忘记,三笔横钩要略长,竖钩在线撇舒展;
“盾”字,平撇宜短,竖撇稍直,底部齐平。(3)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但是当他们组成一个词语“矛盾”时意思就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便学习与矛盾有关的一则寓言故事。(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3.补资料。《自相矛盾》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难一》,作者是韩非。韩非,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示补充资料)。《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对后世影响深远,《韩非子·难一》是其中一篇。二、读准字音,把握停顿
1.自由读。好文不厌百回读,请孩子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字字准确,句句通顺。2.检测读。这则文言文一共五句,请同学逐句朗读。(指名读,纠音,强调“夫”的读音;读准节奏,注意长句子的读法。)3.节奏读。连句成篇,谁来挑战?(出示节奏划分,请生读。)4.示范读。古人读书可是一件风雅之事,一卷在手,朗朗上口。老师也想来试试。(老师示范,朗读时抑扬顿挫,语调夸张并加上动作)5.齐声读。相信你们可以读得更好,一起来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全班齐读)6.说方法。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地诵读我们知道了在读古文的时候不能太快,特别要把握好节奏,如果能够读出那种古人读书的韵味来,那就更是妙了!(板书:反复诵读)7.合作读。咱们合作着来读读吧。(师读话语,生读其他,交换角色再读。)三、理解意思,渗透方法
(一)自读。快速梳理每句话的意思,难懂的字词在旁边及时做好批注。
(二)梳理。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文章内容。)
2.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读懂文章的?(板书:结合注释)
(三)难点突破。1.理解“誉”。(1)誉在字典中有三个意思(课件出示),本文中的“誉”你觉得是什么意思?(2)你选择“夸赞”的依据是什么?(3)总结方法: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推知它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2.理解“应”和“立”。(1)其人弗能应也。
①理解。理解“弗”为“不”,所以是不能;理解“应”,就是答,回答。明白面对楚人的叫卖,旁观者的问题一出,楚人被问倒。②方法。感知前文,串联故事情节进行理解。
(2)不可同世而立。
①理解。“不可”、“同世而立”、“夫”,明白什么都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②方法。结合长句子的前半部分,拎出句式,找出与前文相对应的两种对立事物,加以理解。
(3)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都是好方法。3.理解“鬻”。(1)句中还有一个“鬻”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者”呢?
(生答)(2)拓展练习:卖布的人
鬻
者;卖帽子的人
鬻
者(四)游戏巩固。同学们的反应速度真快,奖励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古文今语对对碰。请根据老师的提示,迅速说出与之相对古文或今语。四、创境朗读,入境表演
(一)读出“叫卖”感。
1.时光的年轮载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集市上,这里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为了招揽生意,大声吆喝——(课件出示句子,引1组读)2.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拿起武器比划,还有不少人询问起了价格,楚人很得意,他拿起矛,更加大声地吆喝道——(课件出示句子,引1、2组读)他的吆喝一声赛过一声——(出示相关句子,引1、2、3组读,读出叫卖感。)
(二)读出“夸耀”感1.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从哪两个词发现了他在“夸耀”?(生答)2.楚人的夸耀中可谓是用心良苦,从“莫”“无不”这两个词可以发现。
(课件出示:
莫:否定词;无不:双重否定词,加强语气。)3.师顺势引导朗读。(三)读出“疑问”感1.楚人满心欢喜想着今天定要大赚一笔时:一个长者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小伙子走上前来说:……
一个小姑娘探出脑袋说:……(引导朗读相关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单个读,小组读,男女生对比读)
2.这一问,便将楚人问倒了,只见他——(出示句子:其人弗能应也,齐读)(四)古文剧表演1.瞧!读着读着,故事的趣味尽显其中。光读呀,老师觉得还不过瘾,咱们来演一演。2.小组合作学习,排练课本剧。3.汇报。结合星级标准点评。五、思维碰撞,激荡火花
1.楚人这样卖力的吆喝,却遭人质疑,使之弗能应也,你能说说理由吗?(同桌间相互说说)2.交流观点。(学生回答时顺势板书:利——矛盾——坚)3.微课展示,揭示寓意。4.我们一起来看看楚人的思维过程。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你能举例说说吗?2.此时,你可以跟他分享今天所学的故事。(语境中背诵)3.吟诵诗文,还讲究舞之蹈之,请起立,让我们以笔为矛,以书为盾,再来。4.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故事,又懂得了一个道理,更悟得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其实在《韩非子》中这样含义深刻的寓言还有许多,看!(补充寓言成语)这些故事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是韩非矛盾学说的经典之谈。去书本中,一探究竟吧!教学反思《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思维火花”为主题,语文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要素在本课的落实要与探讨“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进而领悟寓意。同时,了解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作用。01思获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做到了以下三点:1.关注朗读,以读促悟。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只有反复读,才能理其义。为此,我设计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读准、读通”到“读懂”,再到“情境创读”以及“展演朗读”,借助反复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寓意,熟读成诵,这样的课堂书声琅琅,轻松自然。2.巧设环节,化难为易。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我分层次设计了教学,形式丰富,自主探究。通过小游戏——对对碰、场景再现等多种方式分解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以微课的形式揭示寓意,让学生的理解加深。3.注重方法,学以致用。对于古诗以及文言文的理解,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方法。这节课中,我再次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润物无声的提炼,并以学生自主去发现的形式强化其记忆,还适时进行了方法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02思改1.给学生的自主空间不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精细的课堂环节中,还可以更加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去发现和探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老师适时精要提点。2.古诗文氛围营造不够。比如:老师的示范朗读应该还慢一点儿,配上乐,韵味会更足;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可以更加深入一些,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古色古香,古韵浓郁。3.本文的时间把控还可以更“大气”。“精”处更精,“略”处更放手,在后面节约出一些时间拓展一篇类似的古文进行简要鉴赏,这样就把书上厚了。名师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卢林老师执教的《自相矛盾》就如充满诗意和美的清泉,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看似平常的一节课,立足语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书声朗朗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纵观整堂课,我最大的感触是:简简单单教古文,扎扎实实得发展。一、精简目标,让语文回归本体学习一篇课文教学目标要精简,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往往比怎么教更重要。卢老师深入钻研文本,结合五年级的学情,紧紧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精心设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她把重点放在朗读课文,理解字词,理解课文之上,引导学生从文体本身出发,融入思维过程,逐渐深入,提升阅读能力,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朗读环节,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出“叫卖”感,读出“夸耀”感,读出“疑问”感,再到古文剧表演,层层递进,为学生理解“弗能应也”埋下伏笔。由于设计巧妙,在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其他功能:一次次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一次次对话的过程,为理解楚人的思维过程打下了基础。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吧!二、精简问题,以话题统领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的时间给学生。时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减少提问开始。卢老师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仅仅四个:1.借助已有方法,理解重点字词,读懂文章意思。2.有层次的朗读,读出不一样的韵味。3.借助想象,小组合作展演,体会语言文字之美。4.理解楚人的思维过程,说说“弗能应也”的原因。这些问题的设计都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有深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少而精,孩子们有大量的时间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亲近文本,聆听文本。三、精简过程,涵泳想象提能力板块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本堂课,教学过程大板块清晰,小环节流畅,看似漫不经心,学生却在这一环环中悟得了方法,提升了思维。此课,理解楚人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难点,只有让学生经历分析归纳、逻辑综合的思维过程,才能明白“自相矛盾”的道理。为突破这一难点,卢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入想象,在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十六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一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宠物课件教学课件
- 宠物安全幼儿课件
- 二零二五年LED高清显示屏设施设备租赁合同
- 2025版新型环保材料产品研发设计委托服务协议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租赁及承包经营综合管理合同
- 2025版农业园区场地租赁合同标准版获取
- 二零二五年度:80问揭秘合约规则与产业链格局优化服务合同
- 工业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体检表(叉车)
-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
- 2022年版初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库(汇总版)
-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
-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532-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 GB/T 3633-1995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 GB/T 32891.2-2019旋转电机效率分级(IE代码)第2部分:变速交流电动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