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建筑环境的形成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之建筑环境学1绪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之建筑环境学1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3.1绪论2建筑环境学:3.1绪论2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气流环境、建筑光环境、声环境3.1绪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及其相互组合后产生的效果
3主要由:3.1绪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热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等。-
3.2建筑环境的形成4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热0°0°+23.5°-23.5°3.2建筑环境的形成(一)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
赤纬: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赤纬d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3.5°~-23.5°50°0°+23.5°-23.5°3.2建筑环境的形南北回归线6南北回归线6太阳位置:地球上某一点看到的太阳方向太阳高度角():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方位角():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77dIx=-kIxdx将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dIxIxI0∫=-k∫dxIx0x积分后,得Ix/I0=e
-kxIx=I0exp(-kx)k-比例常数,消光系数;x-太阳光线透过大气层的距离(二)、太阳辐射强度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其直射辐射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离开大气层上界x处的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x的梯度与其本身的强度成正比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8dIx=-kIxdxdIxIxI0∫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当太阳位于天顶时(日射垂直地面)Il=I0exp(-kl)
令Il/I0=P,称大气透明度当太阳不在天顶时路程长度为l’=l/sin;
令m=l’/l=1/sin,称为大气质量IN=I0exp(-kl’)=I0exp(-k·ml)=I0Pm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9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当太阳位于天顶时(日射垂直地面)Il大气透明度定义:Il/I0=P=exp(-kL),P=1最透明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似认为是常数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东京晴天的大气透明度逐月值10大气透明度定义:Il/I0=P=exp(-kL)
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二)太阳辐射强度(1)直射辐射水平面上的直射强度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θ-太阳辐射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墙面法线的夹角11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二)太阳辐
(二)太阳辐射强度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2)散射辐射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强度垂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强度(3)太阳总辐射强度12(二)太阳辐射强度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I0=1353W/㎡。太阳光谱:(三)、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紫外区:0.2-0.4um可见光区:0.4~0.76um13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距可见光紫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是可见光部分可见光辐射强度最大,比例最高0.4~.76m;0.76~3.0m近红外线。14可见光紫外线近红外线长波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不同的表面对辐射的波长有选择性,黑色表面对各种波长的辐射几乎都是全部吸收,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几乎90%的可见光。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就越高,反射率越低。
反射吸收15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不同的表面对辐射的波长太阳辐射能量比例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16太阳辐射能量比例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太阳辐射能的去向17太阳辐射能的去向17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
散射辐射:云层中的尘埃、冰晶等反射或折射
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以忽略。所谓太阳总辐射强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18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由三部分组成1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即大气质量。射程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和海拔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强度。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强度小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度角高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太阳高度角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19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射程反射吸收二者比例取决于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收率(或反射率)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20反射吸收二者比例取决于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收率(或反射率)围护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1)投入射线的波长可见光0.4-0.76um(约占46%)一般高温热源的辐射均为长波辐射,波长在5um以上。(2):不透明物体自身的状况(如:表面颜色、光洁度等)21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2
结论:在太阳辐射范围内,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越高,反射率越低。22结论:在太阳辐射范围内,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二、室外气候1、定义、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空气与地表面以导热、对流和长波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或冷却以对流为主。
空气温度是如何产生变化的?白天地表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升高,谁是诱因?夜间地表温度降低与空气温度降低,谁是诱因?(一)室外空气温度的日变化规律23二、室外气候1、定义、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24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2.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1)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2)地面的覆盖面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对气温的影响。252.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25(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年中最热月一般在7、8月份,最冷月一般在1、2月份。26(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空气湿度1.定义: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空气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来表示。对应一定的温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有一个最大的限度。相对湿度:表征湿空气中水蒸汽含量接近饱和含量的程度。来源水体蒸发植物蒸发
(三)室外空气湿度的变化27空气湿度1.定义: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空气湿度一般以相湿度日变化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相反影响因素地面性质水体分布季节阴晴28湿度日变化影响因素28湿度
年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29湿度年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29第三节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热湿环境:指由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壁面的辐射温度等综合而成的一种室内气候。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有: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平均流速;围护结构其他内表面的温度;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30第三节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热湿环境:指由室内空气的温度、湿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1、湿空气的组成由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大气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虽少,但其变化却对空气环境的干燥和潮湿程度产生重要影响,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改变。31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由空气(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
2、室内空气温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夏季:22℃~28℃冬季:18℃~24℃温度对室内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32(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
2、室内空气温度《采暖通风(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3、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对应一定的温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有一个最大的限度。我国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舒适性空调室内相对湿度的取值范围:
夏季:40%~65%冬季:40%~60%表示了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33(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3、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4.空气平均流速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夏季:≤0.3m/s冬季:≤0.2m/s34(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4.空气平均流速周围空气的流(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5.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表面的温度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决定了人体辐射散热的强度在相同的室内空气参数下,人的冷热感不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冬季:保证内表面最低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夏季:保证内表面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计算最高温度35(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5.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表(二)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室外气候
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一定量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过程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与方法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构造方法抗热、抗湿作用好、蓄热保温性能好建筑规划环境因素房屋的朝向与间距、建筑周围的绿化情况室内产热产湿量36(二)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主要有:3二、热湿环境的评价
(一)人与室内环境热平衡方程
MWCRE=S(人体感觉热舒适的前提是: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37二、热湿环境的评价
(一)人与室内环境热平衡方程M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一)人与室内环境1、人体的能量代谢率
影响因素多:肌肉活动强度:绝对的影响环境温度:偏高、偏低都增加代谢率性别: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力气大)年龄:少年高于老人38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一)人与室内环境1、人体的能量代谢率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人与室内环境1、对流热交换C:取决于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气流速度;环境空气的温度人体表面与环境的对流换热温差影响了换热量;周围的空气流速对流换热系数;若t<36.5℃,v高,对流散热量大,人感觉冷;若t>36.5℃,v高,人体通过对流换热,人凉快;2、辐射热交换R:取决于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壁面的温度、相对位置、辐射面积等3、人体汗液蒸发散热E:取决于: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39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人与室内环境1、对流热交换C:2、辐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温度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大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大人体皮肤表面蒸发量小可带走的热量少;高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人的热感增加低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衣服变潮衣服传热系数大增加了对外界的导热、辐射人的冷感增加气流速度的影响:气流速度大对流散热大汗液蒸发快人体凉快。3、人体汗液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40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高温时;低温时;气流速度的影响:(二)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室内环境因素
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壁面温度
人体因素
人的活动量、衣着量、人的健康、性别、年龄、体形(例如胖瘦)等因素41(二)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室内环境因素41(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平均评价PMV(PredictedMeanVote)(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
PMV指标代表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可用来预测热环境下的热反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0.5≤PMV≤0.5PMV表示热感觉与六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42(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平均评价PMV(Predicte(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
(PredictedPercentDissatisfied,PPD)
PPD是通过概率分析确定某环境条件下人群不满意的百分数
PPD=100–95exp[–(0.03353PMV4+0.2179PMV2)]
即便达到PMV=0,仍然有5%的人不满意。43(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
(Predic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气品质?
人们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很少有人对不清洁的空气所导致的深远影响有所认识,而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却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 Hood1944年44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气品质?人们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SBS-SickBuildingSyndrome
病态建筑综合症:现代都市病
症状头痛、恶心疲乏,萎靡不振粘膜有刺激感(眼红、流泪、咽干等)易感冒患哮喘或其它呼吸道疾病第四节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45SBS-SickBuildingSyndrome
病态建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室外来源燃料的燃烧、交通工具、工业企业、城市垃圾等造成的:NOx、SOx、H2S、悬浮颗粒物、烟雾等地层放射性污染被污染的水46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室外来源1、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生产性粉尘等2、从室内各种化工产品中释放而出。3、室内生物性的污染。4、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5、管理不善的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二:室内来源471、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刺激性生活中的燃烧过程:炊事、吸烟等48生活中的燃烧过程:炊事、吸烟等48室内污染物的来源49室内污染物的来源49
CO2:新陈代谢
气味:汗液蒸发、呼吸、有机物排泄、微生物分解、氨气等衣服上的灰尘、细菌
烟草的烟气:VOC和CO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
人体生物污染50CO2:新陈代谢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
人体生物污染50烟草的烟气主流烟气:吸烟者吸入的烟气。二次烟气:香烟燃烧发出的烟气。51烟草的烟气主流烟气:吸烟者吸入的烟气。51烟草烟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刺激和臭味香烟烟气的典型组成成分(mg/支):
成分主流烟气二次烟气燃过的烟草350400全部颗粒2045尼古丁11.7一氧化碳2080二氧化碳6080氧化氮0.010.08丙稀醛0.08-----产生烟气时间20s550s52烟草烟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刺激和臭味52三、通风方式
(一).按用途分类(1)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以治理工业生产过程和建筑中人员及其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为目标的通风系统。(2)建筑防烟和排烟:以控制建筑火灾烟气流动,创造无烟的人员疏散通道或安全区的通风系统。(3)事故通风:排除突发事件产生的大量有燃烧的气体、蒸气的通风系统。(二).按通风的服务范围分类(1)全面通风:(2)局部通风:53三、通风方式(一).按用途分类53全面通风系统三、通风方式
54全面通风系统三、通风方式54局部排风系统组成:局部排风罩捕集有害物合理选择流速及材料分除尘器和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提供动力三、通风方式
55局部排风系统组成:捕集有害物合理选择流速及材料分除尘器和有害(三).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类1)自然通风方式: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管道式自然通风;渗透通风2)机械通风方式:局部机械通风;全面机械通风三、通风方式
56(三).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类三、通风方式565757声环境控制的意义
创造良好的满足要求的声环境保证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艺过程要求
录音棚、演播室高保真音乐厅第五节建筑声环境58声环境控制的意义创造良好的满足要求的声环境第五节建筑声声环境控制的意义本节主要内容:建筑声学基本知识室内音质问题振动与噪声的控制问题59声环境控制的意义本节主要内容:59声音是什么?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源:振动的固体、液体、气体
特性:波长、频率f、声速c波长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60声音是什么?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波长一、声音的产生与传声速:声波的传播速度,称声速c,单位为m/s。提示:是振动传播的速度,它的大小与振源的特性无关,而与介质的弹性、密度及温度有关。当温度为0℃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松木:3320m/s软木:500m/s钢:5000m/s水:1450m/s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C(θ)=331.45+0.61θ
式中:θ—空气温度,℃声速、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
c=fλ或c=λ/T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理量61声速:声波的传播速度,称声速c,单位为m/s。二、室内声学的rW(1)、声功率: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为W,单位为瓦(W)或微瓦(μW)声源的声功率或指在全部可听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功率,或指在某个有限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声功率(通常称为频带声功率)。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理量62rW(1)、声功率: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理量62声音的频带人耳可以听见范围为20~20000Hz
人耳听不见的范围20Hz以下:次声20000Hz以上:超声高频声低频声中频声31.25Hz频率63声音的频带人耳可以听见范围为20~20000Hz高频(2)、声强声强是衡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记为I,单位为W/㎡I=W/SW/㎡式中:S—声能所通过的面积,㎡在无反射的自由声场中,点声源发出的球面波,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声能。距声源中心为r的球面上的声强为
I=W/S=W/(4πr2)W/㎡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理量rW64(2)、声强声强是衡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对于球面波,声强与点声源的声功率成正比,而与到声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对于平面波,声线互相平行,声强不变,与距离无关。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假设声音在无损耗、无衰减的介质中的传播,实际上,声能在一般介质中传播时,声能总是有损耗的。(3)、声压:
定义:是指某瞬时,介质中的压强(P)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P0)的改变量。所以,声压的单位就是压强的单位,为Pa.
I=W/S=W/(4πr2)W/㎡65对于球面波,声强与点声源的声功率成正比,而与到声源的距离的平声压和声强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某处的声强与该处声压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密度与声速的乘积成反比。I=p2ρc0W/㎡任何一点的声压都是随时间而变的,每一瞬间的声压称为瞬时声压,某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平均值称为有效声压。(4)、级的概念和声级I=W/S=W/(4πr2)W/㎡ρ0c—介质的特性阻抗,在20℃时,其值为415N·s/m366声压和声强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某处的声强与该处声压的平方成正听觉范围
可闻阈(听阈)——人耳刚能感受的声音,p0=2×10-5Pa,I0=1×10-12W/m2
痛阈——闻之人耳则痛,p=20Pa,I=1W/m2声压相差100万倍,声强的上下限相差1万亿倍。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与声强、声压的对数值成正比。67听觉范围可闻阈(听阈)——人耳刚能感受的声音,p0=2×2)声压级表示为Lp=20lgdB
式中:p0—基准声压,p0=2×10-5N/㎡,人耳对频率为1000Hz的声音的可闻阈值pp01)声强级表示为LI=10lgdBII0式中:I0—基准声强,I0=10-12W/㎡;即人耳对频率为1000Hz的声音的可闻阈值3)声功率级表示为:LW=10lgdB
式中:W0—基准声功率,W0=1×10-12N/㎡
WW0682)声压级表示为Lp=20lgdB
式中:注意: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和声强、声压、声功率是不同的概念。以分贝为单位的各种“级”只有相对比值的意义。当几个不同声源同时作用时,它们在某处形成的总声强是各个声强的代数和,即I=I1+I2+……+In,而它们的总声压级为各声压级的均方根值,即p=√p12+p22+……+pn2注意:声压级、声强级叠加时,不能简单地进行算术相加,而要按对数运算规律进行。69注意:p=√p12+p22+……+pn2注意:声压级、声例如:
n个声压相等的声音,每个声压级为20lgdB
思考:总声压级是n·20lg吗?pp0×pp0np2p0正确的应为:Lp=20lg√=20lgpp0+10lgndB若2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比原来增加若2个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设Lp1>Lp2),其总声压级为Lp=Lp1+10lg(1+10
)dBLp1-Lp210-√3dB(10lg2=3)70例如:
n个声压相等的声音,每个声压级为20lg声源声级叠加:非线性!两个声源叠加(I、P、W声级同理):
n个相同声源L1叠加:两个相同声源叠加,声级增加了10lg2=3dBL=3dBdB71声源声级叠加:非线性!两个声源叠加(I、P、W声级同理)声压级的叠加计算也可用下图(表)进行。由表中查出两声压级差(Lp1-
Lp2)所对应的附加值,将它加到较高的那个声压级即得所求的总声压级。提示:若两个声压级差超过10~15dB,附加值很小,可忽略。72声压级的叠加计算也可用下图(表)进行。由表中查出两声压级差(
两个不同声源叠加,差别超过10~15dB,可以忽略。增加的声级数声源声级差73两个不同声源叠加,差别超过10~15dB,可以如果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000Hz的纯音听起来一样响,这个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级”,单位是方(phon).人的最小可听极限大致相当于声压级0dB。声压级在120dB左右,人就会感到不舒服
听阈痛阈三、人耳的听觉特性(一)最小和最大可听声压74如果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000Hz的纯音听起来一样响,这个1三、人耳的听觉特性(二)最小声压可辨阈对于频率在50~10000Hz之间的纯音,当声压级超过50dB时,人耳大致可以鉴别ldB的声压级变化。当频率约为1000Hz而声压级超过40dB时,人耳能觉察到的频率变化范围为0.3dB;声压级相同,但频率少于1000Hz时,人耳能觉察到3Hz的变化。75三、人耳的听觉特性(二)最小声压可辨阈75(三)哈斯效应与回声感觉
如有两个声源发出同样的声音,在同一时刻以同样强度到达人耳,则声音呈现的方向大致在两个声源之间。如果其中一个声音略微延迟5~35ms,则听起来所有声音似乎都来自第一个声源。如果延时在35~50ms之间,则延时声源可以被识别,但其方向仍在未经延时的声源方向。只有当延时超过50ms时,第二声源才被听到。人耳的这一听觉特性称为哈斯效应。
人耳在听到直达声后,如果存在一个延迟时间长于50ms,又具有足够强度的反射声,就会被感觉到是个回声。76(三)哈斯效应与回声感觉
如有两个声源发出同样的声音,在同一反射声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实验表明,直达声以后35~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有加强直达声(提高响度)和提高清晰度的作用;同时,听者对声源方向的感觉仍取决于直达声到来的方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不管有来自什么方向的反射声,听者感觉到的只是来自于声源方向的声音得到了加强。对于音乐,近次反射声的时间范围可以扩大到直达声后80ms;
而混响声则起到降低清晰度的作用;如果混响时间较长(即声音衰减速度较慢),它会掩蔽随后发出的音节,使单句或句子听起来含混不清;77反射声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实验表明,直达声以后35~5Soundpath78Soundpath78Soundpath79Soundpath798080补充81补充81828283838484(四)听觉定位
(五)人耳的频率响应和等效曲线响度是人对声音强弱的主观评价指标
85(四)听觉定位
(五)人耳的频率响应和等效曲线85(六)掩蔽效应一种声音存在提高了另一种声音的可闻阈频率相近则掩蔽作用显著对高频掩蔽作用比对低频掩蔽作用大有利有弊
弊:听不清要听的内容,降低工作效率
利:避免一些噪声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掩蔽音的声压级被掩蔽音的声压级dB86(六)掩蔽效应一种声音存在提高了另一种声音的可闻阈掩蔽音的掩蔽SoundMask用途1:大型敞开式办公室,减少相互干扰。“声音香料”。可利用适当的空调系统的背景噪声。87掩蔽SoundMask用途1:大型敞开式办公室,减Soundmask88Soundmask88(七)人耳的音高和音色感觉音高又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决定它的客观物理量是声音的频率。频率增加一倍,音调的变化即提高了“八度音”。高频声低频声中频声31.25Hz频率89(七)人耳的音高和音色感觉音高又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八)听觉疲劳和听力损失人耳在高声强环境下呆上一段时间,会出现听阈提高的现象,即听力有所下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不长,回到安静环境中,听力会慢慢恢复。这种暂时性的听阈提高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如果听阈的提高是不可恢复的,则称为听力损失。
90(八)听觉疲劳和听力损失人耳在高声强环境下呆上一段时间,会出
四、室内声环境标准
(一)室内允许噪声级(二)保护听力的噪声允许标准“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室内允许等效声级LAeq对新建企业为85dBA,对老企业为90dBA。工作时间减半,允许噪声标准提高3dB。但最高不超过115dB。(三)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3096-93)规定91四、室内声环境标准
(一)室内允许噪声级91我国的室内噪声标准房间类型 NR(dB) A声级dB(A)卧室、书房、病房 35~45 40~50起居室 40~45 40~50语言教室 35 40一般教室 45 50门诊室 50~55 55~60手术室 40~45 40~50宾馆客房 30~45 35~50会议室 30 35学术报告厅、阅览室 25 30室内乐、演唱厅 20 25办公室 35 40宴会厅 35 4092我国的室内噪声标准房间类型 NR(dB) A声级dB空气声:经空气和围护结构传播固体声:振动噪声五、室内噪声控制93空气声:经空气和围护结构传播固体声:振动噪声五、室内噪声控制五、室内噪声控制94五、室内噪声控制94五、室内噪声控制
室内噪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室外环境噪声;建筑内部其他房间传来的噪声;室内设备产生的噪声;空调通风系统噪声以及设备振动引起的围护结构发声。95五、室内噪声控制室内噪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95(一)建筑布局中的噪声控制(二)提高围护结构隔声量
(三)隔声屏障与隔声罩五、室内噪声控制96(一)建筑布局中的噪声控制五、室内噪声控制96五、室内噪声控制在传播路径上降低噪声在总图设计时,按照“闹静分开”的原则对强声源的位置合理的布置;在建筑布置中,把不怕吵的房间布置临噪声源一侧,使要求安静的房间应尽可能远离噪声源。建筑中制冷机房、泵房、锅炉房等宜与主体分离独立设置。如布置在建筑主体内时,应与其他用房之间有足够大的隔声量,最好把仓库等一些辅助用房布置在机房与其他用房之间,对各种设备均应做隔振处理。主要用房如客房、病房、居室等不能靠电梯布置。97五、室内噪声控制在传播路径上降低噪声97五、室内噪声控制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充分利用天然地形的吸声、降噪作用。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和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98五、室内噪声控制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989999100100图中,a线为无绿化时,自由声场中的自然衰减;
b线为自然衰减与中等绿化效果的衰减曲线;
c线自然衰减与最好绿化效果的衰减曲线;
在植树方面,最好选用四季长青树,否则,在落叶时会降低减噪效果。101图中,a线为无绿化时,自由声场中的自然衰减;
b线为自然衰减掩蔽噪声:减少降低外部传入噪声的代价102掩蔽噪声:减少降低外部传入噪声的代价102空气层厚度有一个最佳值空气层对隔声效果的影响103空气层厚度有一个最佳值空气层对隔声效果的影响103104104105105设备隔声隔声罩的作用没有隔音措施用板材围合密封用25mm厚玻璃纤维隔音板材罩内衬25mm厚的玻璃纤维风机马达106设备隔声隔声罩的作用没有隔音措施用板材围合密封用2一、光与基本光度单位(一)光的本质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并能被人眼所感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波长范围为380~780nm,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颜色;红色:0.78~0.63μm;橙色:0.63~0.59μm;黄色:0.59~0.56μm;绿色:0.56~0.49μm;蓝色:0.49~0.45μm;紫色:0.45~0.38μm光的三层含义:可见光必须要有良好的视觉器官;二者相互作用引起的视觉效果第六节建筑光环境107一、光与基本光度单位第六节建筑光环境107(二)基本光度单位1、光通量:1)、辐射通量(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辐射体辐射的能量称辐射通量。2)、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以人眼感觉为基准的能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出的并被人眼感觉到的辐射通量。3)、光通量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光通量表明了光源的发光能力。光通量用表示,单位为流明(lm)。一、光与基本光度单位108(二)基本光度单位1、光通量:一、光与基本光度单位101091092、发光强度I1)、定义: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称发光强度。2)、发光强度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发光强度用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d)。1102、发光强度I1)、定义:110已知:有一个空心球体,半径为r;球心O处有一点光源;球表面ABCD的面积为S;此点光源向S面上发出
lm的光通量;S面在球心O形成的角称为立体角;
立体角用Ω表示,Ω=S/r2(球面度Sr)设点光源在某方向上的无限小立体角dΩ内发出的光通量为d,则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I=
d/dΩ;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平均值为I=/Ω(坎德拉cd);即1cd=1lm/1Sr
,表示:在1球面度立体角内均匀发射出1lm的光通量例:一只裸露的40W的白炽灯,光通量=350lm,求其平均发光强度.
解:I=/Ω=350/4π=28cd111已知:有一个空心球体,半径为r;111光通量相同,发光强度I却不同112光通量相同,发光强度I却不同1123、照度1、定义:对于被照面而言,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的数值来表示它被照射的程度,称照度。2、照度的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照度表征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照度用E表示。E=d/dS若当光通量均匀分布在被照面S上时,此被照面的照度E=/S(勒克斯lx)它表示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米的被照面上。
即1lx=1lm/1㎡提示:照度可直接相加,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面时,其上的照度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时的照度的代数和。1133、照度1、定义:113照度114照度114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不同作业和活动推荐的照度作业或活动类型照度范围(lx)室外入口区域20~30~50短暂停留交通区50~75~100衣帽间、门厅100~150~200讲堂、粗加工200~300~500办公室、控制室300~500~750缝纫、绘图、检验室 500~750~1000辨色、精密加工和装配750~1000~1500手工雕刻、精细检验 1000~1500~2000手术室、微电子装配 >2000115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不同作业和活动推荐的照度作业或活动类型4、亮度1、物理亮度:一个发光(或反光)物体,在眼睛视网膜上成像,使人眼能够识别出它的形状和明暗。视觉上的明暗知觉取决于进入眼睛的光通量在视网膜物象上的密度,即物象的照度。(1)定义:物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称发光体在该方向的物理亮度。具体的说,就是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越大,该物体表面在视线方向的亮度越大。Lθ
=dIθdScosθ(2)表达式:即该物体亮度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成反比。其中:θ—发光面法线与视线方向夹角1164、亮度1、物理亮度:Lθ=dIθdScosθ(2)表2、主观亮度:
它表示1㎡表面上,沿法线方向发出1坎德拉的发光强度.即1nt=1cd/1㎡有时用另一个较大单位熙提(sb)它表示1c㎡表面上,发出1cd时的亮度单位.1sb=104nt结论:相同的物体表面亮度,在不同的环境亮度时,产生不同的亮度感觉.定义:人们主观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与物体的物理亮度有关;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物理亮度的常用单位为:
坎德拉每平米(cd/㎡);又称尼脱(nt)白炽灯300~500sb;荧光灯灯管表面0.8~0.9sb;太阳20万sb;无云蓝天0.2~2.0sb1172、主观亮度:
它表示1㎡表面上,沿法线方向发出1坎德拉的发※※(三)基本光度单位间的关系
1.发光强度I和照度E的关系如图所示:光线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时;表面S1、S2、S3距点光源分别为r、2r、3r,在光源处形成的立体角相同,则表面积S1、S2、S3的面积比为它们距光源的距离平方比,即1:4:9。照度E=/S发光强度I=/Ω立体角
Ω=S/r2E=I/r2结论:某表面的照度E与点光源在这方向的发光强度I成正比,与距点光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此为计算点光源产生照度的基本公式,称距离平方反比定律118※※(三)基本光度单位间的关系
1.发光强度I和照度E的关系当光线不是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即入射角不为零时;如图所示:S2与S1两平面,成α角;S1的法线与光线重合,S2的法线与光源射线成α角;E2=E1cosα=E1S1=E2S2S2=S1/cosα又E1=I/r2结论:表面法线与光线成α角处的照度,是随它至点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光源在α方向的发光强度和入射角α的余弦成正比。提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适用于点光源。当光源尺寸小于至被照面距离的1/5时,该光源可被视为点光源E2=cosαI
r2119当光线不是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即入射角不为零时;如图所示:E二、人眼的视觉特性(一)明暗视觉(二)颜色感觉(三)光视效能(四)视力(五)视野120二、人眼的视觉特性(一)明暗视觉120二、人眼的视觉特性(二)颜色感觉人眼具有感觉颜色的能力,称为色觉。在明视觉时,人们对380~780nm范围内的可见光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三)光视效能尽管在可见光谱区域内,人眼可区别出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但人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受的敏感程度却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人眼对能量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所感觉到的明亮程度是不一样的。121二、人眼的视觉特性(二)颜色感觉121二、人眼的视觉特性(四)视力人们的眼睛辨认物体形状细部的能力称为视觉敏锐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五)视野当人的头部和双眼不移动时可察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中心视野:在视轴1°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视觉灵敏度,能分辨最细小的细部,称~。从视野中心往外30°范围,视觉清晰度最好,称“近背景视野”,这是观看物体总体时最有利的位置.122二、人眼的视觉特性(四)视力122三、影响视度的因素(一)亮度(二)物件的尺才(三)亮度对比(四)识别时间与面积(五)适应(六)眩光123三、影响视度的因素(一)亮度123利用反射镜照射内区124利用反射镜照射内区124利用反射镜照射内区125利用反射镜照射内区125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绪论建筑环境的形成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之建筑环境学127绪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之建筑环境学1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3.1绪论128建筑环境学:3.1绪论2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气流环境、建筑光环境、声环境3.1绪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及其相互组合后产生的效果
129主要由:3.1绪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热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等。-
3.2建筑环境的形成130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热0°0°+23.5°-23.5°3.2建筑环境的形成(一)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
赤纬: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赤纬d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3.5°~-23.5°1310°0°+23.5°-23.5°3.2建筑环境的形南北回归线132南北回归线6太阳位置:地球上某一点看到的太阳方向太阳高度角():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方位角():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1337dIx=-kIxdx将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dIxIxI0∫=-k∫dxIx0x积分后,得Ix/I0=e
-kxIx=I0exp(-kx)k-比例常数,消光系数;x-太阳光线透过大气层的距离(二)、太阳辐射强度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其直射辐射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离开大气层上界x处的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x的梯度与其本身的强度成正比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134dIx=-kIxdxdIxIxI0∫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当太阳位于天顶时(日射垂直地面)Il=I0exp(-kl)
令Il/I0=P,称大气透明度当太阳不在天顶时路程长度为l’=l/sin;
令m=l’/l=1/sin,称为大气质量IN=I0exp(-kl’)=I0exp(-k·ml)=I0Pm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1351、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当太阳位于天顶时(日射垂直地面)Il大气透明度定义:Il/I0=P=exp(-kL),P=1最透明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似认为是常数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东京晴天的大气透明度逐月值136大气透明度定义:Il/I0=P=exp(-kL)
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二)太阳辐射强度(1)直射辐射水平面上的直射强度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θ-太阳辐射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墙面法线的夹角137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二)太阳辐
(二)太阳辐射强度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2)散射辐射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强度垂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强度(3)太阳总辐射强度138(二)太阳辐射强度2.建筑物各表面所受到的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I0=1353W/㎡。太阳光谱:(三)、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紫外区:0.2-0.4um可见光区:0.4~0.76um139第二节建筑环境的形成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距可见光紫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是可见光部分可见光辐射强度最大,比例最高0.4~.76m;0.76~3.0m近红外线。140可见光紫外线近红外线长波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不同的表面对辐射的波长有选择性,黑色表面对各种波长的辐射几乎都是全部吸收,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几乎90%的可见光。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就越高,反射率越低。
反射吸收141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不同的表面对辐射的波长太阳辐射能量比例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142太阳辐射能量比例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太阳辐射能的去向143太阳辐射能的去向17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
散射辐射:云层中的尘埃、冰晶等反射或折射
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以忽略。所谓太阳总辐射强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144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由三部分组成1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即大气质量。射程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和海拔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强度。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强度小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度角高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太阳高度角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145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射程反射吸收二者比例取决于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收率(或反射率)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146反射吸收二者比例取决于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收率(或反射率)围护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1)投入射线的波长可见光0.4-0.76um(约占46%)一般高温热源的辐射均为长波辐射,波长在5um以上。(2):不透明物体自身的状况(如:表面颜色、光洁度等)147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2
结论:在太阳辐射范围内,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越高,反射率越低。148结论:在太阳辐射范围内,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二、室外气候1、定义、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空气与地表面以导热、对流和长波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或冷却以对流为主。
空气温度是如何产生变化的?白天地表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升高,谁是诱因?夜间地表温度降低与空气温度降低,谁是诱因?(一)室外空气温度的日变化规律149二、室外气候1、定义、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150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2.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1)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2)地面的覆盖面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对气温的影响。1512.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25(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年中最热月一般在7、8月份,最冷月一般在1、2月份。152(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空气湿度1.定义: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空气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来表示。对应一定的温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有一个最大的限度。相对湿度:表征湿空气中水蒸汽含量接近饱和含量的程度。来源水体蒸发植物蒸发
(三)室外空气湿度的变化153空气湿度1.定义: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空气湿度一般以相湿度日变化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相反影响因素地面性质水体分布季节阴晴154湿度日变化影响因素28湿度
年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155湿度年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29第三节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热湿环境:指由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壁面的辐射温度等综合而成的一种室内气候。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有: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平均流速;围护结构其他内表面的温度;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156第三节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热湿环境:指由室内空气的温度、湿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1、湿空气的组成由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大气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虽少,但其变化却对空气环境的干燥和潮湿程度产生重要影响,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改变。157一、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由空气(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
2、室内空气温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夏季:22℃~28℃冬季:18℃~24℃温度对室内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58(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
2、室内空气温度《采暖通风(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3、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对应一定的温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有一个最大的限度。我国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舒适性空调室内相对湿度的取值范围:
夏季:40%~65%冬季:40%~60%表示了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159(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3、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4.空气平均流速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夏季:≤0.3m/s冬季:≤0.2m/s160(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4.空气平均流速周围空气的流(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5.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表面的温度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决定了人体辐射散热的强度在相同的室内空气参数下,人的冷热感不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冬季:保证内表面最低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夏季:保证内表面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计算最高温度161(一)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的物理量5.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表(二)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室外气候
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一定量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过程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与方法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构造方法抗热、抗湿作用好、蓄热保温性能好建筑规划环境因素房屋的朝向与间距、建筑周围的绿化情况室内产热产湿量162(二)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因素主要有:3二、热湿环境的评价
(一)人与室内环境热平衡方程
MWCRE=S(人体感觉热舒适的前提是: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163二、热湿环境的评价
(一)人与室内环境热平衡方程M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一)人与室内环境1、人体的能量代谢率
影响因素多:肌肉活动强度:绝对的影响环境温度:偏高、偏低都增加代谢率性别: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力气大)年龄:少年高于老人164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一)人与室内环境1、人体的能量代谢率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人与室内环境1、对流热交换C:取决于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气流速度;环境空气的温度人体表面与环境的对流换热温差影响了换热量;周围的空气流速对流换热系数;若t<36.5℃,v高,对流散热量大,人感觉冷;若t>36.5℃,v高,人体通过对流换热,人凉快;2、辐射热交换R:取决于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壁面的温度、相对位置、辐射面积等3、人体汗液蒸发散热E:取决于: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165二、热湿环境的评价——人与室内环境1、对流热交换C:2、辐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温度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大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大人体皮肤表面蒸发量小可带走的热量少;高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人的热感增加低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衣服变潮衣服传热系数大增加了对外界的导热、辐射人的冷感增加气流速度的影响:气流速度大对流散热大汗液蒸发快人体凉快。3、人体汗液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166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高温时;低温时;气流速度的影响:(二)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室内环境因素
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壁面温度
人体因素
人的活动量、衣着量、人的健康、性别、年龄、体形(例如胖瘦)等因素167(二)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室内环境因素41(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平均评价PMV(PredictedMeanVote)(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
PMV指标代表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可用来预测热环境下的热反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0.5≤PMV≤0.5PMV表示热感觉与六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168(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平均评价PMV(Predicte(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
(PredictedPercentDissatisfied,PPD)
PPD是通过概率分析确定某环境条件下人群不满意的百分数
PPD=100–95exp[–(0.03353PMV4+0.2179PMV2)]
即便达到PMV=0,仍然有5%的人不满意。169(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
(Predic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气品质?
人们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很少有人对不清洁的空气所导致的深远影响有所认识,而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却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 Hood1944年170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气品质?人们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SBS-SickBuildingSyndrome
病态建筑综合症:现代都市病
症状头痛、恶心疲乏,萎靡不振粘膜有刺激感(眼红、流泪、咽干等)易感冒患哮喘或其它呼吸道疾病第四节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171SBS-SickBuildingSyndrome
病态建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室外来源燃料的燃烧、交通工具、工业企业、城市垃圾等造成的:NOx、SOx、H2S、悬浮颗粒物、烟雾等地层放射性污染被污染的水172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室外来源1、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生产性粉尘等2、从室内各种化工产品中释放而出。3、室内生物性的污染。4、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5、管理不善的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二:室内来源1731、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刺激性生活中的燃烧过程:炊事、吸烟等174生活中的燃烧过程:炊事、吸烟等48室内污染物的来源175室内污染物的来源49
CO2:新陈代谢
气味:汗液蒸发、呼吸、有机物排泄、微生物分解、氨气等衣服上的灰尘、细菌
烟草的烟气:VOC和CO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
人体生物污染176CO2:新陈代谢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
人体生物污染50烟草的烟气主流烟气:吸烟者吸入的烟气。二次烟气:香烟燃烧发出的烟气。177烟草的烟气主流烟气:吸烟者吸入的烟气。51烟草烟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刺激和臭味香烟烟气的典型组成成分(mg/支):
成分主流烟气二次烟气燃过的烟草350400全部颗粒2045尼古丁11.7一氧化碳2080二氧化碳6080氧化氮0.010.08丙稀醛0.08-----产生烟气时间20s550s178烟草烟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刺激和臭味52三、通风方式
(一).按用途分类(1)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以治理工业生产过程和建筑中人员及其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为目标的通风系统。(2)建筑防烟和排烟:以控制建筑火灾烟气流动,创造无烟的人员疏散通道或安全区的通风系统。(3)事故通风:排除突发事件产生的大量有燃烧的气体、蒸气的通风系统。(二).按通风的服务范围分类(1)全面通风:(2)局部通风:179三、通风方式(一).按用途分类53全面通风系统三、通风方式
180全面通风系统三、通风方式54局部排风系统组成:局部排风罩捕集有害物合理选择流速及材料分除尘器和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提供动力三、通风方式
181局部排风系统组成:捕集有害物合理选择流速及材料分除尘器和有害(三).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类1)自然通风方式: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管道式自然通风;渗透通风2)机械通风方式:局部机械通风;全面机械通风三、通风方式
182(三).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类三、通风方式5618357声环境控制的意义
创造良好的满足要求的声环境保证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艺过程要求
录音棚、演播室高保真音乐厅第五节建筑声环境184声环境控制的意义创造良好的满足要求的声环境第五节建筑声声环境控制的意义本节主要内容:建筑声学基本知识室内音质问题振动与噪声的控制问题185声环境控制的意义本节主要内容:59声音是什么?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源:振动的固体、液体、气体
特性:波长、频率f、声速c波长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86声音是什么?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波长一、声音的产生与传声速:声波的传播速度,称声速c,单位为m/s。提示:是振动传播的速度,它的大小与振源的特性无关,而与介质的弹性、密度及温度有关。当温度为0℃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松木:3320m/s软木:500m/s钢:5000m/s水:1450m/s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C(θ)=331.45+0.61θ
式中:θ—空气温度,℃声速、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
c=fλ或c=λ/T二、室内声学的基本物理量187声速:声波的传播速度,称声速c,单位为m/s。二、室内声学的rW(1)、声功率: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为W,单位为瓦(W)或微瓦(μW)声源的声功率或指在全部可听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功率,或指在某个有限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声功率(通常称为频带声功率)。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修建合同范本
- 行纪合同范本
- 店名转让合同范本
- 填写购销合同范本
- R-Tetrahydrofuran-2-yl-methylamine-1-2R-tetrahydrofuran-2-yl-methanam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PF-06284674-PKM2-activator-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1-4-Fluorobenzyl-1H-indol-3-yl-acetic-aci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皮肤科手术后的日常护理与专业保养课程
- 甲基四氢苯酐品牌推广中的网络营销策略
- 外贸合同范本双文
- GB/T 36800.2-2018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15566.6-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6部分:医疗场所
- 中国电信教育基地市级“三通两平台”建设方案(教育机构)
-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 智能制造知识课件
- 中国音乐学院:乐理三级笔试试卷(学生卷)
- 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 医疗机构维修申请单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详案)
- 拱形屋面板高支模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