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题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教案_第1页
高中历史课题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教案_第2页
高中历史课题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教案_第3页
高中历史课题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教案_第4页
高中历史课题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课题4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的产生:(1)主要标志。国家主要标志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重要特征: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2.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欧洲背景(1)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2)日本法西斯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3)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1)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2)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崛起(3)纳粹党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广泛支持过程(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2)1936年,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1)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影响(1)形成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疯狂侵略扩张(2)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更加助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必然结果。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发展进程1.局部战争爆发:(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2.全面战争爆发:(1)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3.全球战争爆发:(1)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2)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功扭转战局。(4)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5)1943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德黑兰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6)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4.胜利结束:(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中认识到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1)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2)德国法西斯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等残酷迫害犹太人。(二)重要影响1.欧洲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2.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1)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2)苏联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由于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3.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重要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主要内容: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等等。2.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1)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2)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3.雅尔塔体系的影响:(1)积极方面: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2)消极方面: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雅尔塔体系反法西斯同盟国通过一系列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探究点一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1.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史料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①,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②,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③,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思维交互】: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指出1939年发生的影响世界的重要战事。从史料信息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结合课本,归纳1939年发生的“战事”根据史料①“帝国主义集团”、②“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③宣称自己是正义的,得出当时的认识提示:战事: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认识: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2.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产生不同认识的国际背景史料这一太平洋战争①,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②,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③,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41年12月,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产生了怎样的新认识。这一认识是在怎样的国际背景下产生的?◆【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根据史料①“太平洋战争”、②“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总结其相关的性质,再结合③两条阵线的划分,概括新认识分析史料并结合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概述国际背景提示:新认识: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国际背景: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关于战争的性质1.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2.战争的目的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3.凡是只为本国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探究点二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与中国领土主权的维护1.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史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①。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②;“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③。——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关键信息结合与日本侵华相关的历史时间、历史事件节点分析史料中的信息①②③,联系日本侵华战争的进程对比分析其口号的变化从日本和被侵略国家不同的角度,剖析其企图提示:说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企图: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2.中国领土主权的维护史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①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②;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并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关键信息根据史料中的信息①“开罗会议”“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等理解其内容;由②“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并结合所学回答其意义提示: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1.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2.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没有共渡难关。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爱好和平的国家及时联合起来抵制侵略势力的威胁。4.没有充分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角度一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为切入点考查世界人民对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1.(2020·全国Ⅱ卷·T46)(15分)材料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1)根据材料,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及作用。(7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信息“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可知扩展到全球;据“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反帝大同盟成立”可知成立了众多反战组织;据“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可知与反帝、支持民族独立相结合,转向反法西斯。据“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可知采取直接反战行动。第(2)题原因: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有关;据“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可知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据“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可知有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等。作用: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起到了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的作用。答案:(1)扩展到全球,成立众多反战组织;与反帝、支持民族独立结合;转向反法西斯;采取直接反战行动。(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威胁,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作用:广泛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角度二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贡献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进程中中国战场的抗战2.(2020·全国Ⅲ卷·T46)(15分)材料一……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材料二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7分)【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小见大,通过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相关情况推理出整个敌后根据地的贡献。第(1)题可从根据地的内外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既要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又要注意客观地理条件和战争环境。第(2)题可以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合作、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几个方面剖析。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群众基础良好,有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有利于游击战的地理条件。(2)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为抗战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减轻正面战场压力起关键作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加固训练】(2019·全国Ⅱ卷·T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9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分析。第(2)题结合所学从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和打击日本法西斯角度分析。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角度三以阿拉曼战役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北非战场的贡献3.(2019·全国Ⅰ卷·T46)(15分)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