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中共黄陂区委组织部王和平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中共黄陂区委组织部王和平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一定要会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公文写作中难度最大,运用最多的一种应用文体,是指导决策、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会调查研究的干部才是会工作的干部,不会调查研究的干部,容易瞎指挥、乱决策、做事无章法。前者既会干、又会说,后者只会蛮干,说不着边际。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一定要会写调研一、调研报告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
调研报告,俗称调研材料、调查报告,包括三层含义,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根据特定的意图或命题,对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特定事件,或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周密、系统的了解,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抓住本质,得出结论。研究:指用科学的、辩证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对调查的问题或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原因或带规律性的联系,作出对某个问题和某一事件最准确的判断,提出解决某一问题或推进某项工作的正确观点,以指导实践。报告:即是调查研究的书面形式。调研报告:就是根据某种特定需要,有计划地对某一人物、事件、经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再将过程和结论写成书面报告的一种应用文体。日常工作中常见的考察报告,调查汇报,情况反映,决策参考,或标注“调查与思考”、“探索与实践”、“信访案件调查”等文章统属于调研报告。一、调研报告的概念及作用(二)作用1、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团结的对象——争取的对象——打击的对象2、调查研究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方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一切权力归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全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3、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4、调查研究对提高领导能力、领导素养起关键性作用。
要用90%的时间调查研究,用10%的时间作决策。(二)作用二、研究报告的类别
调研报告属公文写作的一种形式,没有专门的学科,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按常见的形式分类:(一)按调研范围分:专题调研报告综合调研报告(二)按调研作用分:问题类调研报告考察类调研报告经验类调研报告情况类调研报告创新类调研报告二、研究报告的类别三、调研报告的格式及写法
调研报告行文灵活、写法多样、无固定形式,一般由题标题、正文、落款构成。(一)标题:一般分为单层标题和双层标题单层标题:调研对象+调研内容+文种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双层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
上层为主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念如:书记直通车: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
下层为副标题:如:黄陂区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思考三、调研报告的格式及写法(二)正文:
调研报告正文分为前言、主体、结束语三个部分1、前言:亦称引言、导语
一般写法:调研的目的+调研对象+调查经过
特殊写法:简要提出全义主要内容或观点
写作方法:说明式、叙述式、论证式、提问式2、主体:亦称主文
通常分为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分为几个小标题加上序号。3、结束语:一般以结论或建议结尾,有的在小标题叙述中进行了小结,可不用结束语。(三)落款:
一般可在标题正下方,署撰文单位、人员、日期;也可在正文右下方署名。(二)正文:四、调研报告形成的过程(一)确定主题:调查什么、总结什么、推进什么、反映什么、考察什么。(二)开展调查:围绕主题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式、收集信息、占有材料。如何调查:如开座谈会、走访对象、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三)分析研究:对收集的素材科学分类、合理取舍、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分析材料之间的内部联系、因果关系。最关键的手法:按并联的方式分类排队,把不同的问题并联、不同的原因并联,不同的意见并联;按串联的方式,把不同层次的并联关系统一起来,前呼后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四、调研报告形成的过程(四)构思框架:围绕主题或总观点,在素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调研报告的主框架,即主文的几个部分,亦是主骨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主框架内的小标题,每一个部分中的小标题只能是并联关系,切忌有因果联系或将一个事项分割为两个并联事项。(五)分项取材。将调查和研究出的不同素材分别写入各个小标题之中,材料与各小标题的观点一定是说明、佐证或论据的关系,或用情况、变化、数据、对比、成效等事实说明,与其无关的材料不能堆砌。(六)修改完善:1、材料取舍是否恰当;2、标题概括是否精准;3、理由论证是否充分;4、建议操作是否可行;5、语言组织是否简练。(四)构思框架:围绕主题或总观点,在素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五、调研报告的构思方法
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有不同的结构要求与构思规律,一个类型的调研报告也可用多种结构与构思方法,没有绝对的定式和要求。1、问题类调研报告。在结构构思上,一般按调研目的和意图表达:“什么问题+什么原因+什么意见”2、考察类调研报告:此类调研报告较为复杂、写法多样,但目的性很明确:学习外地的经验,推进本地同类项工作。(1)“什么经验+什么差别+什么建议”弊端:容易形成头大尾小(2)“什么状况+什么作法+什么经验+什么借鉴”弊端:对如何学习借鉴研究不透、指导性不强(3)“什么经验+什么现状+什么对策”五、调研报告的构思方法3、经验类调研报告:这是唯一不叙述问题,只总结经验的调研报告,一般根据调研主题内容的大小或收集材料的多少,可按三段式或四段式构思不同的框架。(1)“什么成果+什么作法+什么经验”(2)“什么作法+什么特点+什么成果+什么启示”第一种是常见写法,表达顺序可换位,但无论哪种类型,一定要最后写经验或启示。4、情况类调研报告:这类调研报告一般内容广泛,比较全面、叙述周详、篇幅较长,主要用于推进落实、制定政策、解决问题、强化工作,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如落实农村政策情况调查。(1)“什么情况+什么问题+什么建议”(2)“什么状况+什么做法+什么问题+什么对策”3、经验类调研报告:5、创新类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一般是根据工作需要,从某一项事件入手,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提出创造性的思路和举措,达到推进工作,积累经验的目的。这类调研报告的结构构思视其主题的实践状况而定。(1)开创性的主题构思
“什么目的+什么问题+什么对策”(2)推进性的主题构思
“什么状况+什么问题+什么对策”5、创新类调研报告六、起草调研报告时要把握的方法和技巧(一)材料要真实。调研报告中使用的每一个材料、数据、问题一定要客观真实,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要求调查要客观,真伪要辨明,切忌杜撰,想当然,无中生有。(二)观点要鲜明。一篇调研报告只能有一个总观点,这是调研报告的灵魂。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观点和材料相统一。总观点应当是调研的目的,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体现事物发展趋势和正确方向。(三)理由要充分。调研报告的全部素材都要为总观点作说明、作估证、作叙述,尤其是在结构的各个部分,需要用大标题来说明主标题,需要用小标题来说明大标题,需要用事实依据来说明小标题,理由越充分,观点才成立,指导性就越强,决策才有生命力,切忌以偏概全。六、起草调研报告时要把握的方法和技巧(四)概括要周延。调研报告结构中的每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每组并联事项在估证和说明时,概括要完整,不能缺项,尤其不能缺主项。如表达问题时是否都把主要问题概括进去了,表述成果时是否都充分的体现出成效的完整性等。(五)结构要严密。在结构安排上,做到生动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密切,层层深入。这里最难的是如何把问题与原因区分清楚,把问题与对策前后呼应。(六)语言要简洁。调查报告主要以事明理,在叙或议述时应当简明扼要,画龙点睛,以说清楚为目的,切忌画蛇添足。(四)概括要周延。调研报告结构中的每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每组七、调查报告与写作实例讲解(一)问题类调研报告
主题:黄陂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调查报告1、如何起草引言:
要开门见山、交代起因: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失地农民已成为影响我区稳定的一个重要群体,现已达到20.6万人。近年来持续越级上访、堵路封门、严重影响了我区正常的工作秩序和产业发展。为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维护正常工作与生产秩序,近期,根据区领导意见,xx部门会同xx单位组织联合调查组,深入到xx等地,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失地农民xx人次等形式,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七、调查报告与写作实例讲解2、主文构思:按“三段式”结构①什么问题②什么原因③什么意见3、在调查的基础上,逐部分把理由概况出来。如什么问题:采取并联方式说清楚:①生活成本明显增加②人均收入大幅度下降③转岗就业能力较弱④普遍存在生存心理恐慌⑤对现行补偿政策不满2、主文构思:按“三段式”结构如什么原因:对应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①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②收入来源渠道变窄③劳动技能素质不高④生活及养老保障力度不大⑤拆迁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过低如什么对策或意见:即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难题:①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消费品价格补偿机制②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③加大对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和定向、就地转移力度④适当提高失地农民特别是困难家庭的社会保障水平⑤适当提高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如什么原因:对应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二)情况类调研报告范文一:主题:关于罗汉街落实农村政策工作的调查情况主文:①什么情况②什么问题③什么要求④什么建议(二)情况类调研报告关于罗汉街落实农村政策工作的调查情况2000年10月9日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9月25日至30日。区计委、工商联、卫生局、农业局和试点工作组共20名干部会同罗汉街村两级干部,分别对花石、同安、长堰、祝店、徐州、沈吴6个村和6所村级小学彻贯落实农村政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区委副书记吴方法和政研室、编委、教委、财政局4名试点工作组的同志参加了花石村的调查,并于28日在罗汉街召开了调查座谈会,分别听取了街道党委书记、组织委员、经管站长、教办主任关于落实农村政策的情况汇报,之后,又集中听取6个工作组的调查情况汇报,现将调查的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关于落实农村政策的基本情况从这次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罗汉街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面,领导是重视的,工作是扎实的,措施是有力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措施基本落到实处。一是粮油收购政策落实较好,购销渠道畅通罗汉是全区产粮大街之一,全街共有3O个行政村,人口41614人,耕地面积48732亩,其中粮食生产面积126990亩,油料生产面积19400亩,1999年粮食总产达6695.2万斤,油料426.6万斤。据去年粮油销售的情况分析,早稻作物一般在0.30元/斤左右,最低的0.28元/斤。中晚稻价格一般近0.40元/斤左右,最高的0.45元/斤,油籽价格一般为O.80元/斤。根据成本核算,一般每季粮食生产成本为55—70元/亩,油料生产成本为65元/亩左右。成本构成主要有种籽、化肥、农药、抽水、脱粒、运输等(不含劳力成本)。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粮油收购政策较好,粮食部门基本做到了敞开收购,随卖随结,户卖户结,农民除留口粮外,余粮基本销往粮站、粮食加工厂、个体运销户或集贸市场,没有出现单位和部门阻碍粮食自由流通的问题,没有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二是农民负担政策基本落实到位,合同外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来,罗汉街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精神和《黄陂县1997年农民负担预算方案及实施办法》,坚持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切实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从6个村调查的情况看,除今年因春旱个别村部分组合同分解后未发到户外,农民负担卡每年都基本发放到户。在发放农民负担卡前,街经管和审计部门每年初都逐村逐卡进行审查,不经审批不准发放,较好地起到了监督作用。农民负担按规定实行公粮、水费按田亩负担,村级三项提留和街道五项统筹按人头负担,义务工和积累工按劳力负担的办法,农业税、水费按规定的标准以实物计算,代金结算,即公粮以1.10元/公斤结算,水费原粮以1.08元/公斤结算。近3年,区街每年下达的公粮、水费任务分别为177.54万元和58.04万元,亩平分别为36.43元和11.97元。关于罗汉街落实农村政策工作的调查情况“三提五统”任务为120.65万元,人平30.94元,基本控制在95年农村人均收入的4%以内。由于各村人均收入水平不等,因此,各村“三提五统”的人均负担情况也不同,在调查的6个村中,花石、祝店两个村人平40元,其它分别都在30—38之间。农村义务工因98年洪涝等原因,经区经管局批准,每个劳力(男18—60岁,女18—55岁)负担了13个义务工,今年合同到户为10个。劳动积累工按标准每个劳力承担20个工日。劳动义务工结算基本都是以资代劳,工日值一般为6元,调查中,各村均无层层加码和强制以资代劳现象。合同外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调查中,除中小学外,很少发现区街及有关部门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情况,没有在农民结婚、建房、计划生育等审批过程中搭车收费的情况,没有违反规定搞教育集资,强制推行保险、报刊证订的问题,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均实行据实征收。各村也没有向农民摊派村级债务问题。街村两级干部在征收农民负担资金中作风严谨,讲究方法,没有违反政策的强制性行为,农民普遍反映较好。三是中小学收费管理得到加强,收费行为日益规范从这次进村入户入校了解的情况看,各中小学除今年受街办事处委托收取在校生教育附加费60元外(街道未将教育附加费列入农民负担中),多数都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和市区教委关于中小学“十不准”的各项管理规定,正常收费实行公示,增加透明度。农民普遍反映学校收费规范了,收费项目少多了,学生学费下降了。四是电网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电费大幅度下降在区委、区政府和电力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全街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已完成30个台区,占任务的48%。“两改"后的电价大幅度下降,街道所在台区已实现城乡用电同价,由原来的1.10元下降到0.45元,降幅为59.1%,其它台区电价已由1.10元降到0.65元,降幅为40.9%。计划在明年下降到0.45元。在农电改造中,除按规定收取农户电表费200元外,没有收取供电增容费、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等费用。农民普遍反映,在落实农村政策中最满意的有两件事,一是改电;二是计划生育。二、在落实农村政策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查表明:近几年来,罗汉街落实农村政策的情况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粮食收购中压级压价和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农民反映,近两年粮价本来就很低,粮食部门在收购过程中,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把农民出售的粮食压到最低价,即使是很好的粮食也卖不出个好价钱,以种田为生的农民无不感到痛心。祝店村农民反映全村没有卖过一、二级,总是三、四级。二是共同生产费列入了农民负担卡中。主要是街道统一下达指令性任务,以6元/亩计征,由办事处统一支配使用。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村是16元/亩,有的是10元/亩左右不等。农民反映共同生产费未用于共同生产。三是个别中小学仍有违规收费现象。据石堰村民反映,春生小学近两年收费从不开收据,平时还零细收取了一些费用。罗汉中学在今年暑假期间还在收补课费,每个学生一个月300元。石堰村村民吴仁朝有5个孩子,因家庭困难只能让一个孩子上学(吴志文,罗汉中学初三),今年暑期,学校硬要求补课,因缺钱未去。今年无收成,孩子用下鳝鱼卖的300元钱才交了这季上学学费。上学后,老师批评时说该生把学校当菜园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此,学生伤心,家长痛心。四是区街两级电改不同步。“三提五统”任务为120.65万元,人平30.94元,基本控近两年,街道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争取上面支持一点,各村筹措一点,群众出一点),对部分村低压电网进行了改造,有的刚改完,电改后电价比区统一电改后的电价要高,如花石村0.85元,同安村1.00元,区电改部门对街道先期进行的电改不予认可,要重新收取农民电改费200元,农民难以接受。根据街道、村组干部和农户反映的情况,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较多,概括起来有十难。1、谷贱伤农田难种。农民反映,近几年粮食价格直线下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过去一斤稻谷可兑换1斤柴油,现在需要6—7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拉大。据调查,大部分农民一年生产的粮食除去成本和留足口粮外,余下的粮食只能勉强完成合同任务,有的还要亏本,既使是种田能手收入也很微薄。一些农民不得不弃田离乡,另谋生路。2、代金结算难承受。政策规定农民负担的公粮、水费以实物计征,分别按1.10元/公斤和1.08元/公斤的价格代金结算,且一定三年不变,而近两年市场粮价与代金结算价格差逐渐拉大,农民要用近两斤稻谷还一斤公粮任务,且种植面积越大,损失就越多。过去国家的实物代征时,农民不还公粮,要按市场粮价代金结算,而现在农民完全承担了市场粮价与国家指定粮价之间的差额,比较负担更重了。这也是农民最不满意的问题。3、村级债务难化解。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街30个行政村累负债务323.04万元,其中村办企业债务230万元(欠银行信用社),欠上缴税费59万元,村组干部报酬17万元,公益事业欠债12万元,村务费用5万元。平均每个村12万余元。欠债最多的是齐岗村,原村办砖厂贷款100万元,现已停产,该村每年在完成公粮水费任务时,还要承担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息,不堪负重。在调查的6个村中,负债最多的是花石村,共8万多元,同安村5.64万元,最少的祝店村1万元。村组负债基本都是借个人的高息贷款,利率最高的是月息2分,最低月息1分。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村级债务化解难度很大,且还有继续增长之势。全街中小学校“普九”欠债也较重,累计达565万元,其中欠100万元以上的有两所(罗汉中、小学)、50万元的有l所、1O万元的有5所。4、合同任务难征收。由于部分农民纳税意识不强,土地明荒暗荒增多,少数钉子户长期逃税赖费,农村干部束手束脚,基层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大,农村合同任务征收工作越来越难。农民拖欠税费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全街农民拖欠合同税费累计达157.56万元。由于拖欠,各村只有借款完成街道下达的合同任务,又形成新的债务。借款还任务在各村较为普遍,花石村今年完成上半年任务时,借高息款2.4万元。5、村干部工资难兑现。罗汉街共有村干部200人,每人年平均补贴在2000元左右,由于村级债务较重,完成任务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干部工资报酬未兑现。据统计,全街欠村干部工资共有17万元。花石村干部近两年专领取报酬,未兑现工资近5万元。横山村党支部书记有5年未领取报酬。6、土地流转难推进。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积极性普遍不高,弃耕抛荒问题日益严重。去年,全街耕地抛荒面积5847亩,今年已达到7358亩,增长25.84%。这次调查的6个村耕地面积有8597亩,今年抛荒面积有1246亩,占14.5%。一方面农民弃田外出务工经商,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宁可荒山,不可失业,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十分困难。近两年,街道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争取上面支持一点,各村7、农业结构难调整。近几年来,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既吃尽了苦头,也尝到了甜头,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增收的愿望更加迫切,但由于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驾驭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政府又缺少有效的宏观指导,实现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的目标任重道远。8、生产条件难改善。从近几年农业生产状况来看,农村生产设施因年久失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减弱,特别是洪涝和干旱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巨大。98年,罗汉街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610万元,今年因特大干旱造成大面积绝收和减产减收,预计农业损失3408万斤,减收1192.8万元。在村级水利设施建设上,国家没有投入,村级提留和共同生产费用多数上解任务或上交街道统管,很少使用在命脉工程和共同生产上,同时,组织群众进行大规模建设的难度较大,农业生产条件一年不如一年。9、村办企业难发展。村办企业是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曾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受宏观经济和大气候影响,效益逐年下滑,发展举步维艰。罗汉街现有村办企业24家,目前亏损的就有8家,关停的有8家,其中资不抵债的达6家。有的村还背上了村办企业的债务包袱。10、思想工作难开展。新形势下,农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薄弱,一方面,农村分散经营的特点和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集中组织学习教育难度大。另一方面,党群干群关系不够密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又缺之针对性和有效性。据调查反映,近些年来,各村基本上都没有组织召开过群众大会和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客观存在。三、农民对落实农村政策的几点要求在调查中,农民和基层干部对落实农村政策寄予厚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要求,概括有八点:1、要求国家给予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给予积极的保护政策,防止谷贱伤农,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要改进合同负担以实物计征,代金结算办法,以实物结算或以市场一般价格代金结算,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2、加大对农业投入,特别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产设施管理,要求区委、区政府加强协调,放好水、用好水,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3、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要虚报浮夸,并依此制订切合实际的农民负担项目和金额,真正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使农民负担规范化、法制化。4、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价格监督管理,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防止坑农伤农事件,要规范粮食部门的收购行为,避免压级压价现象。5、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求政府要多搞“订单农业”,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产后销售、政策咨询和支农贷款服务。7、农业结构难调整。近几年来,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既吃尽6、村级政务公开要具体化,避免形式主义,增强透明度。7、今年因干旱早稻绝收,中晚稻不同程度减产,要求政府实事求是,核灾减免。8、适当精减村干部人数。四、关于下一步认真落实农村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农村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稳步发展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在落实农村政策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低估,农民的负担确实很重,生活确实很苦,特别是近几年农村连年受灾,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农村工作不好做。黄陂是个农业大区,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做好农村这一块的工作,对于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至关重要。当前,中央和省市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市委还出台了[2000]24号文件,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把农村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把农民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根据这次调查的成果,今后一段时期落实农村政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1、坚决取消农民不合理负担。要严格依照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实际制订农民负担办法,对农业税、水费、“三提五统”、“两工”以外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各项目收费标准作统一规定,超标准的一定要降下来,今年已收取的要退还给农民。各街道纳入负担卡中的血防费,共同生产费等一定要拿下来。共同生产费要严格按规定实行村筹、村有、村用,已收取的部分应退还到村。坚决控制合同外的“三乱”行为,重点加强对学校、城建、土地等部门的收费管理和监督。2、着力化解村级债务。要认真贯彻市委[2000]24号文件精神,根据村级债务构成,属村办企业的债务一律划转企业偿还,对贷款呆坏帐,要利用国家金融有关政策,积极申请核销;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民拖欠税费的清收,对少数“钉子户”实行依法征收,组织专班重点清收外出务工经商户拖欠税费,同时努力争取大户的支持;村级高息贷款一律按农行贷款利率执行;争取给予重债村政策性税收减负,扣除村级债务中的部分欠税;积极争取市级教育经费支持,化解部分学校“普九”达标欠债;通过变卖、租赁等方式,置换部分闲散校舍资产偿还债务;开源节流,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效增收;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村办企业,增强村级经济实力;节约行政开支,杜绝村级招待费用,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偿还欠债,特别是村干部的工资报酬。3、精简村级领导班子。罗汉街现有行政村30个,其中2000人以上的村有6个,1000至2000人的村有14个,1000人以下的村10个,最小的是石堰村,只有412人。目前,各行政村共有村干部202人,配备最多的是大兴村,有11人,其次是沈吴、花石各10人。根据村级干部配备标准,村干部超职数近50人。下一步,要严格按照市委24号文件规定,制订精简村级领导班子的实施方案,原则上对l000人以下的村,实行二合一、三合一或与1000人以上的村合并,合并确有困难的严格控制干部职数。计划在今明两年,将全街28个行政村精简为20个左右,村干部职数控制在130人以内。今年底以前,完成5.6个村合并任务,裁减村干部20人以上。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材课件4、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罗汉街共有中小学23所,其中3所中学、19所完小,1所初小,其中200人以下的2所,200至300人的有15所,300人以上的有6所。现有在校学生8425人,其中初中生2370人,小学生6055人。共有教师443人,其中公办325人,民办57人,代课61人。从现有情况看,学校规模、师资力量与生源分布勉强搭配,再过几年就会出现严重脱节。目前,拟与教委组织进一步调查,制订切实可行的并校和清退超编教职工的实施方案,计划分期分批合并6所村级小学,清退超编人员61名,三所中学保持不变,力争在今年寒假前后完成计划任务的三分之一。5、撤销管理区和清退非在编人员。罗汉街共有行政干部57人,其中街道机关46人,在分片总支任职的11人。街道编制总数52名,其中行政45名,老干1名,工勤6名,实际超编4人。目前,机关不在编有2人。其中与事业单位交叉任职的1人,借用1人。街道所属5个总支,现有干部35人,除11名行政机关干部外,基余24名属5个站所借用人员。按照清非分流有关办法,计划对街机关中男年满55岁,女年满50岁,且工龄20年以上的,在征得本人同意后退养一批。撤销总支后,原11名行政干部回街机关任职,其余24名干部采取哪里来哪里去的办法,一律回原单位工作。此项工作预计在年底前可全部完成。6、加快推进耕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全街耕地抛荒面积有80%的达两年以上,有的长期抛荒无人耕作,既造成农业耕地资源浪费,也给农村税费征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当前,要抓住秋闲有利时节,集中力量搞好土地资源详查,依法对无故弃耕抛荒两年以上的土地重新收回发包,鼓励种田能手集中连片承包抛荒耕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之间协商转让承包抛荒耕地,解决抛荒地分散不宜集中的问题;扩大开放,把农村闲散耕地资源推向市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创办新型农业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推进耕地使用权有序流转。7、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抓好政策减负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着眼长远,狠抓当前,依托资源,瞄准市场,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目前,罗汉街分别与武湖艾森油厂、祁家湾浸出油厂签订油菜产销合同,计划种植油菜面积3.05万亩,秋冬播农业生产势头良好。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认真执行国家粮油收购政策,建立由农业、粮食、物价、质检等部门组成的粮食收购价格认定机构和网络,克服压级压价和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宽粮食购销渠道,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转化增值;区委、区政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采取措施,对受灾农户实行政策性减免,保护农民积极性;坚决制止“三乱”,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积极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市场等社会性服务;加强与电力部门的联系,解决好农村电网改造存在的问题,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条件。今年底,要组织和督促文化、卫生、科技部门深入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繁荣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总的来看,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这次“百千万”调查活动搞得及时,收获很大。一是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在我区的具体落实情况。二是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四同”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为机关干部熟悉农村工作,掌握农村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推进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四是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区委、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依据。4、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罗汉街共有中小学23所,其中3所中学、范文二:主题近郊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问题和对策思考主文:什么情况:一、现状特点什么问题:二、问题成因什么建议:三、对策思考范文二:主题近郊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思考黄陂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局)(2011年5月30日)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变革,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黄陂区结合近郊城区农村实际,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出发点,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取向,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一、现状与特点黄陂地处武汉北郊,是全市版图面积最大、乡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8.53%和30.92%)。国土面积2261平方公里,乡村人口110万人,耕地80.5万亩,山场95.83万亩,水面28.69万亩。人均占有资源较少,仅仅依赖于农业难以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预期,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回流创业的双重背景下,黄陂农村土地流转与开发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规模流转成为发展趋势。农村土地流转已由亲邻间、零散型、小宗地流转向企业主、整体型、规模化流转转变。至2010年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已达32.7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23.9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80.55万亩的29.73%;水面流转1.33万亩,占可养总水面的4.6%;四荒流转面积7800亩,占四荒总面积的8%;其他资源流转面积共6.72万亩。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面积在200—50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2.1%;1000亩左右的占28.9%;2000亩规模的占17.2%;3000亩以上规模的占26.2%。——企业能人成为重要主体。农业企业和回乡创业的农村能人成为推动土地流转的主力军,在全区土地流转经营的主体构成中,农业企业与回乡能人各占四成以上,其中农业企业达76家,流转面积达11.6万亩;外出回乡创业的老板和能人达326个,流转面积达13.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种养大户也成为农村土地流转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全区乡村休闲产业95%以上是回归能人创办的。——租赁经营成为主要形式。我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和农民意愿,摸索出了整体租赁、股份合作、整租返包、招标拍卖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全区土地流转租赁经营的面积达18.5万亩,占总流转规模的81.5%。租赁经营成为业主和农民普遍认同的土地流转形式,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租赁经营既不失土地经营权,又能得到合理的租赁收入,还能有择业创业的自主权。近郊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思考——特色产业成为重要依托。开发芦笋(蔬菜)、茶叶、特色水产和乡村休闲等为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区土地流转的重要依托,每年递增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以南部近郊农业资源和北部山水资源开发为主的乡村休闲与旅游农业成为开发的热点,全区5个4A景区、3个3A景区和465家农家乐共流转山场20多万亩、耕地和水面达3万多亩。全区四大产业共流转耕地达到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5%,成为区域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我区的作法主要是:1、明确责任落实流转。为了应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农村土地大量抛荒难题,我区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统筹安排、一起部署,并纳入涉农部门和各街乡镇绩效目标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兑现奖罚,对特色产业发展不快,并形成大面积弃耕抛荒的街镇负责人实现责任追究,较好地促进土地流转工作落到实处。2、依托产业推进流转。按照区域产业规划,突出芦笋、茶叶、小龙虾和乡村休闲四大特色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引导企业、能人和社会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向特色基地聚集,形成块、片、带、环状发展格局。特色产业的规划与开发,汲引了大批业主和社会资本投入,助推了区域土地、水面、山林资源的有序流转,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双赢的良好局面。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特色高效产业作支撑,农村土地流转就难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也会步履艰难。3、培育典型带动流转。注重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示范带动区域土地流转与产业开发,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如我区先期推介的“木兰天池”旅游开发模式,推动清凉寨、古门山、木兰草原等“木兰八景”建设,带动全区5万农民吃上旅游饭;推广坤润公司的芦笋(蔬菜)基地开发经验,带动全区60多家企业投资农业开发。宣传能人回乡创办企业的经验,带动全区几百名外出能人回乡投资、兴办农业公司,一批农村能人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农民创业之星”或“农村风云人物”。4、加大投入支持流转。从2007年开始,我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规模流入土地,建设产业板块。对规模流转面积5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每亩补贴1000—2000元,支持业主改造农田设施和更新种苗。对集并起租500亩以上的企业,每亩一次性补贴50元;对达到3000亩规模以上的,另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出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合理确定地租,享有就地打工权,保障收入来源。同时,区政府实行“两单”保障,每年列支300万元,对规模经营的产业基地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并实行订单最低保护价收购,化解农业投资风险。5、严格程序规范流转。为了适应日益繁多的土地流转工作需要,区、乡两级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把政策宣传和各项服务贯穿到农村土地流转的全过程。在指导上,坚持重心下移,做到土地流转到哪里,相关部门就跟踪宣传服务到哪里。在程序上,坚持规范操作,做到合同签到哪里,手续就办到哪里,不搞口头协议。在调处上,坚持公正办事,做到矛盾出现在哪里,调处工作就做到哪里,不敷衍塞责,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近两年来,全区共调处土地流转矛盾纠纷60多起,有效保障了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特色产业成为重要依托。开发芦笋(蔬菜)、茶叶、特色水产和二、问题成因总的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家庭经营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繁荣了农村经济,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使绝大多数的农民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生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家庭成员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逐渐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沉积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黄陂作为毗邻武汉近郊最大的新型城区,因应对策与其他大农区县市相比,其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并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致使农业不再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方向,农民向非农产业和非农岗位转移加速。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达31.1万人,占到全区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66%,这还不包括就地就近转移和季节性劳务转移人数。从战略的层面讲,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008年,黄陂区被评为全省劳务经济开发先进区,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达到7950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农民劳务经济人均收入达到378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7.5%。从现实的角度看,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在尚未能有效破解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农业比较效益十分低下,农产品价格未能体现其真实价值,特别是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农民在生计中体会到靠种田养不起一家人,在算帐中领会到种一年田抵不上打一季工,种田不划算在农村已是尽人皆知。二是城乡差别太多,农村有生劳动力(25岁—55岁)和新生劳动力(25岁以内的毕业生)虽然都有故土难离情绪,但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或养家糊口,基本不把农业作为择业方向,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打工、经商、创业,可以说能走的都走了,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已不再时尚,从政府的号召到农民的心里也基本消失。全区每年以1.5万人左右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每年上万名初、高中包括中专、大学毕业生能回乡务农的比例仅在5%左右。三是近几年来,随着黄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汉口北市场物流业快速发展,非农产业汲附劳动力能力增强,全区南部大量中、高龄劳动力基本上得到有序转移,且远不能满足用工需求。四是黄陂素有“九佬十八匠”之称,和“无陂不成镇”之称,自古以来就有走南闯北靠手艺吃饭的传统。2、农村现有劳动力短缺、弱化、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失衡。由于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生劳动力和新生劳动力不足,农村现有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389961”形象地表达了农村人口结构现状,有些村湾仅剩少数留守老人、妇女或儿童。农村剩余或富余劳动力的概念不再存在,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早在2008年就已公开发布此类官方信息。据初步调查,在全区未转移的
万农村劳动力中,从性别看,男劳动力有8.3万人,女劳动力有11.2人,分别占42%和57%。从年龄看,60岁以上占28%左右,55—60岁占35%左右,50—55岁占20%左右,50岁以下占17%,其中40岁以下不足8%。从资源配置上看,未转移农民的劳动力数量、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尤其是在分散经营条件下。在农村不是逢年过节,几乎看不到年青人。二、问题成因3、农村现行土地承包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难以增强。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按社队集体规模生产需求建设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地按不同区域和不同级差切割成无数块分配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原本不适应分散经营生产需求,造成农业靠天收的局面难以改变。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但都投入到大江大河大库大渠系上,却很难让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耕地受益,按现行小农水投入政策,国家很少投入、地方无力投入、农民很难投入,即使是有钱投入,顾了东家顾不了西家,且会形成大量的投入成本耗费和大量的设施占用资源浪费;分散经营也很难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4、农民的惜地心理与传统观念导致土地流转步履艰难,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责任与风险、困难与压力加剧。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在农村老一辈人和依靠种田为生的家庭中仍然是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宁可荒山,不可失业”在一部分农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少数农民的思想工作很难做,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农民不自愿,政府不能强迫命令,少数人不同意,整体流转、规模经营就做不成。近几年来,我区乡村两级干部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感到耗费的精力多,投入的成本高,肩上的责任重,有一宗土地的流转需要花去一年多的时间,主要是极少数农户的期望值过高、工作难做,影响了多数农民,特别是无力耕种农户的愿望。对此,企业要说法、农民有想法、干部没办法。5、农村劳动力成本成为农业规模经营中最大的生产成本,农业企业很难实现预期效益。土地流转后,就地优先安置本地劳动力已是流转合同中的重要条件,也是政府的要求、企业的需求和农民的愿望,但是在土地流转劳动力用工的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企业发展难以为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素质偏低,出勤不出力,导致劳动效率低下,如我区芦笋基地按常规测算,每亩锄草、打药、施肥等生产用工最多40个劳动用工,1200元劳动力成本,但多数基地劳动用工多达80—100个,劳动力成本达2500—3000元左右。如在芦笋采收环节,因质量、收入与已无关,有的基地每亩采收量不足应采收量的30%,且不合格率达到70%以上,导致企业收益最小化、成本最大化。在有的地方企业用工矛盾较为突出,农民很难按企业的要求和生产标准开展劳务,按劳取酬、绩效挂钩的用工分配方式在80%以上的规模经营区域难以推行,凡土地流转的地方农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企业与农民双赢的格局很难形成,个别乡镇出现因农民素质低下导致企业放弃投入,异地重建的现象。由于劳动力短缺,外地劳动力很难进入,农民一味哄抬工价,驱赶外地农民工进入,影响农作物正常生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目前,我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要以芦笋、茶叶等产业为主,从单产效益测算,亩产值应都在5000元和3000元以上,由于用工成本增加,企业赢利的空间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6、农村产权与金融资本难以融合,农业投入不足与融投资贷款难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农业投入大、周期长,且受自然、市场双重风险制约,仅靠政府的支持和业主的投入远远不够,客观上需要金融资金的融合与支持,由于金融部门融贷款门槛高、要求严、程序多,农业企业贷款难,发展慢。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重组农业投资公司,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并开创性地推进农业综合产权交易,试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质抵押担保贷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为我区多家农业企业授信贷款4000万元,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了部分企业投融资难题,但推进的面不宽、力度不大,金融部门仍有顾虑。3、农村现行土地承包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条件改7、现行土地流转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难以指导农村基层具体实践。近些年来,各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是十分明确的,但缺乏可操作性,比较模糊,农村基层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很难把握。如相关文件规定85%以上村民同意即可进行土地流转,事实上有5%的村民不同意,甚至少数几个人不同意就很难流转,几个农民一投诉,媒体一曝光,就成了政治责任问题。比如土地流转的价格标准,没有一个政策依据,农民的期望值又很高,即使种一年的田一亩收不到1000元,农民开出1000元的租赁价格,业主又接受不了,土地就流不动。三、对策思考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障国家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结合农村实际和工作实践中的思考,我们认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从制度、政策、机制、模式、投入上不断创新与探索。1、要从制度上突破,促进农村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审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可以肯定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会长期坚持,但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其作用程度也随之变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诸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如不能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制度的作用力会逐渐减弱,因此,我们建议要从一切有利于农业生产安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利益,有利于农村繁荣和稳定的高度出发,在现行制度框架内,依据农村不同的情况,创新不同的举措,出台一些不影响农村稳定而又有利于发展的改革政策,促进农村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如现行二轮土地延包政策基本复制了一轮承包政策,但经历了30多年时间,农村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人均占有资源比例失衡,原来一家五口3亩土地的状况,现已成为3家12口人共同拥有3亩土地,此类农村家庭根本无法依赖其生存。与此相反,农村一部分家庭因经商、上大学、当兵等成为亿万千万富翁或成为其他阶层成员并转为非农,却依然占有着农村资源而不能耕种,类似这种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资源分配格局,如果没有制度支持很难突破。2、要从政策上规范,出台引导土地流转的具体意见。近些年来,我区在实践中深感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主要是缺乏政策支持,上对下只有总的原则,更多的是让农民吃定心丸的政治信息和约束干部行为的规制要求,基层缺乏具体可操作政策时手脚放不开。从发展的高度来说,不流转困难重重,搞流转矛盾重重。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客观上需要农村能人、农业企业和民营社会资本的进入,如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村闲散土地资源就很难有汲引力。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为推进土地流转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除了在资金项目方面有些政策外,其他领域也尚未有新的突破,客观上需要自上而下,在有利于推进土地流转的各个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办法,以便于基层结合各地实际,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7、现行土地流转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难以指导农村基层具体实践3、要从财力上支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从当前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来看,基本上以补贴农民,支持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即使是土地流转后,补贴的各类政策直接到农户,真正进入土地规模经营的企业和业主很少能享受政策性补贴,加之土地流转后,需投入大量资本用于土地整理、水利建设、机电装备等,如果没有公共财政的项目支持,仅靠企业和业主投入压力是很大的。近几年,我区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上做出一些尝试,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但单纯依靠区级财力和区级层面整合上级各相关部门的项目,能力是极为有限的,有的上层部门借各种理由规避地方整合其项目。建议上级出台部门联合支持地方整合项目资金的具体政策,提高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激励和引导更多的民营社会资本竞相投入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开发利用。4、要从机制上创新,破解农村规模经营投融资难题。与农村中小企业投融资难一样,农业企业和业主缺乏固定资产担保能力,融资贷款很难。近年来,武汉市农业部门创建农业投资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和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路子很好,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在更高层面出台更多办法,从机制上创新,自上而下建立以服务农业为主的投融资平台,并更多更好地为农村规模经营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时,强化金融部门改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投融资机制,降低门槛,提供快速、便捷、安全,有效的金融支持与服务。5、要从模式上探索,构建农村多形态发展的新格局。从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看,农业的概念和外延已发生新的变化,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来看,农村投入的主体、农业发展的形态、农业经营的模式也呈现新的变化。就黄陂而言,我们以为不论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资本,只要投入农业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主体;不论什么模式、什么形态、什么产业,只要是开发农业资源都是经营农业。这些都应纳入农业政策范畴予以支持。近些年黄陂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发农业庄园、家庭农场、乡村休闲、两型农业等方面呈现出农业多种资源充分利用,多种功能拓展延伸的规模经营格局,目前,全区各类民营资本开发农业,农村能人回归创业的形势喜人。建议出台措施引导、支持多种形态、多种模式经营农业资源的新格局。3、要从财力上支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从当前各级财(三)考察类调研报告范文一:主题:发展黄陂种业,打造中部种都主文:①绵阳市种业发展的特点与做法②我区种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③推进我区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这是一篇确定我区产业定位的调研报告,得到省、市认同。(三)考察类调研报告发展黄陂种业
打造中部种都中共黄陂区委书记
袁堃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近我们多次组团赴四川绵阳市考察,认为绵阳市打造“西部种都”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黄陂是全省产粮大区之一,同绵阳市一样,有着类似的气候条件,也有近30年制种的经历。发展黄陂种业,打造中部种都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指示精神,建设中部粮食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一、绵阳种业发展的特点与作法绵阳属长江流域川西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农作物良种繁育优势产区。——生产规模大。该市已建立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以上,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6,是全国最大的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种子7000万公斤左右,其中杂交水稻制种15—18万亩,年生产种子2500—3000万公斤;杂交油菜制种2万亩,年生产种子150万公斤;常规小麦繁殖5万亩,年生产种子2000万公斤;蔬菜种子生产0.5万亩左右。全市有7个县(市、区)、107个乡镇、1142个村、28万个农户从事种业生产。——运作模式新。该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推进种子产业化经营。全国有70多家有实力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聚集绵阳开展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其中包括国豪、中国种子公司、川农高科、登海、南京红太阳、东亚种业、三北种业等10多家全国50强内的大公司。在生产上,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对农户统一供亲本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生产资料,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全产全收和最低保护价收购。——销售渠道宽。绵阳市生产的种子除少量满足市内农业生产用种外,大量外调和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常年外调量4300公斤左右,占种子生产总量的60%以上。在经营上,这些公司均建立了销售网络,有较固定的客户源,在全国都建立有销售网点,一些公司还在国外建立了产品代理服务机构。——科研成果多。全市有农作物育种单位8家,有高、中级育种专家及工作人员100余人,“十五”期间,共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60余个,已成为主要推广品种10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品种36个,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亿亩左右,为全市农业科技进步、粮食安全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综合效益高。绵阳种业的发展不仅从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等方面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带活了物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5年,全市种子产值约3.7亿元,经营收入6亿元,制种企业向农户提供收购资金3.1亿元。仅水稻制种一项,制种农户每亩比大田生产增收600—700元,实现农户增收1亿元左右。发展黄陂种业打造中部种都绵阳市的主要作法是:1、咬住种业不放松。绵阳市种业的发展历经30多年的时间,历尽了无数曲折与坎坷,但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兴农强市”的一项长期战略来抓,一届接着一届干。无论发展的困难有多大,发展种业的信心不变;无论财力上有多难,支持种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全市上下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地推进种业发展,始终朝着全国“最大、最强、最好”的种业发展目标迈进。2、以改革促发展。“十五”期间,绵阳市不断加大种子企业改革力度,实行了站、司分设,管理、经营权分离,市场化运作,改制面达95%以上。改制后种子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目前,在绵阳市内从事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企业有78家,其中:改革催生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有27家,注册资本达24168万元。3、加大招商引进力度。市委、市政府在环境、土地、项目、贷款、税收、基础设施、风险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科研机构、外埠企业进入绵阳市生产和经营种业。目前,引进省内企业有27家,注册资本达42920万元,省外企业并取得主要农作物种子全国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9家,注册资本达27000万元。上述企业中进入全国50强种业的有10家以上,占全国50强种业的20%。这些企业在绵阳市建立经销网点1800余个。同时,还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推进科技、科研人才集聚,支撑种业发展。4、加快建设良繁基地。从1990至2004年,特别是实施“种子工程”以来,该市种子生产不断提高,面积由8—10万亩,发展到20万亩,净增10—12万亩,增幅达120%,总产增加到7000万公斤左右,增幅达100%以上。5、坚持“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在绵阳市从事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有自已的育种队伍和新品种研发基地,已初步形成了科研育种和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态势。6、加强种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的第一生命线,是种子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种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种子法》,实现了种子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强化了种子管理站职能,加强了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力度。绵阳市种子管理站、安县种子管理站、三台县种子管理站的质检机构都通过了国家资质认证。今年,农业部又投资255万元,加强绵阳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的建设,将使绵阳的种子质量得到更可靠的保障。二、我区种业发展现状与条件我区种业主要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早在1976年就开始组织部分技术人员和农民赴海南学习制种,并在本地进行小面积试验制种。80年代初期,湖北省种子公司选派技术人员在我区李集镇开展三系制种攻关,制种面积一度发展到5000亩。由于杂交稻制种投工多、技术含量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至80年代中后期,制种面积又逐渐萎缩。90年代初开始引进两系粳杂在长岭镇官田村和李集镇长兴村制种,当时制种产量只有200斤/亩左右。我区也是全省两系制种攻关成员单位,先后承担了一系列试验项目,制种技术有很大改进,制种产量也突破了300斤,部分制种户平均亩产过400斤,少数田块亩产突破500斤。近年来,我区与华泰种业公司、省种子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良繁基地,发展规模渐增。大潭、罗汉、李集、六指等地杂交稻制种面积突破2000亩,优质常规稻种子繁殖达到4000亩。绵阳市的主要作法是:我区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大区,自然生态条件与绵阳类似,发展种子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一是自然气候适宜。黄陂区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黄陂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杂交水稻制种。二是基础条件完备。通过不断的投入建设,全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区旱涝保收面积达50万亩以上,占水田面积的80%。近些年,通过一些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种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基本具备。三是惠农政策优越。我区是全省46个产粮大县(市区)之一,还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常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区,也是武汉市规划发展“优质稻、品牌稻、种子稻”的重点区。种子产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随着区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倾斜,支持种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四是技术力量雄厚。全区农业系统共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20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骨干直接从事或参与过杂交稻制种,特别是有一批热爱杂交稻制种、长期从事杂交稻制种的专家,为黄陂发展种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通过多年的制种生产实践积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有经验的制种示范户。我区紧邻武汉,省、市一大批农业院校和科研专家都在致力于湖北种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优势。全国著名红莲型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选育的“珞优8号”已通过国审,适宜于华中及华南9个省区市推广种植,拟以黄陂作为基地,从事研发和指导,可为黄陂种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发展前景广阔。种子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种子的年销售额约200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年交易总额的9%左右。未来十年,我国种子的年销售额将达800亿元以上,年增长率将达10—15%。近年来,省种子集团公司、华泰种业公司等大型种业公司与我区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和业务往来,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落户黄陂,为提高我区种子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国英种业公司计划在我区建设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制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实行订单收购,全产全收。每亩制种比种粮增收800元以上,全区仅制种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4000万元。三、推进我区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一业兴,百业起。抓好种子产业,不仅可以增强行业自身活力,提高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我区要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围绕市政府制定的建立农业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农业先进技术示范中心等“四大中心”的现代都市发展规划,突破性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力争建成5万亩正规化种子生产基地。我区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大区,自然生态条件与绵阳类似,1、科学编制种业发展规划。发展种业是贯彻中部崛起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项目,区政府要组织力量,科学编制种业发展规划,把种业作为黄陂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用科学的规划指导种业发展,保持产业发展战略上的连续性、科学性,促进黄陂种业做强做大,通过不懈努力,把黄陂建设成为“全国高产优质杂交稻繁育基地”。2、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种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加强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种子企业。紧紧抓住国英种业公司落户黄陂的机遇,带动黄陂种业发展;要继续引进各类种业公司,形成集聚效应,支撑黄陂种业向规模发展;借鉴绵阳经验,结合事业单位改制,鼓励和引导区、乡农技人员创办、领办制种公司,推动种子生产;支持大潭种子公司在发展当地种业生产的同时,跨行政区域发展制种基地,带动黄陂农民发展种业。今年,区农业局计划新引进一家制种公司在我区租赁经营,发展种业;拟鼓励中、高级技术人员新创办一家制种公司,依托国英种业公司,承担制种任务。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种子选育、试验、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产业链条,促进种子产业有序发展。政府应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种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激活种业生产要素市场,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种业发展,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种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要重点加强种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业生产条件,降低种业生产风险。3、建设良种繁育板块。根据种业规划和市政府“三四五工程”要求,以东、中、西部粮产区为重点,实施种业板块布局,建设以大潭、罗汉、李集、六指、王家河、木兰等地为主的3.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以前川、祁家湾、六指等地为主的1万亩优质常规稻繁种基地,以李集、王家河为主的5000亩优质油菜制繁种基地。采取政府补助,企业投入,农民出工的办法,突出水系、渠系、道路、晒场、收脱机械等配套建设和地力培肥、耕作制度改革等重点,组织订单生产,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长效利益机制,使良种繁育基地真正发挥高产、稳产的作用。根据种业发展的技术要求,结合家园建设行动,在规划区域试点村,以种业作为产业规划和主攻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着力培育一批种子生产专业村和一大批种子生产示范户、专业户。
4、加强科技创新与培训服务。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培育一批有突破性的新品种。通过买断品种、委托育种、品种入股、品种转让、联合开发、销售分成等形式,加强种子企业与科研育种单位的联合。深入开展种子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加工储藏、标签标识以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专业水平。造就和培养一支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适应基地规模发展,培育一批种子生产示范户和技术能手。5、保障制种农民利益。制定合理种子收购价格,改革制种田耕作制度,优化配茬模式,加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对基地农民进行种子生产技术及其它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制种公司和基地干部的管理,减少制种生产中间环节费用等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制种效益,激发农户的制种热情和扩大制种基地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建立杂交稻制种风险基金,或以种业为突破口,建立农业生产保险,为种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维护制种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种业的健康发展。6、强化生产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品种管理,实行品种准入制,对没有达标审定的品种不得进入经营市场和繁育推广。二是加强对种子繁育基地的管理,建立对农户的风险保障机制,坚决打击非法制种、非法收购销售、坑害制种农户的行为,确保种子生产基地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大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行为,促进种子生产和经营者不断提高种子质量。1、科学编制种业发展规划。发展种业是贯彻中部崛起战略,保障国范文二:主题:市得枢纽活,物流天下兴----赴广东、山东等地农贸市场的考察报告主文:①什么特点②什么经验③什么建议这是一篇统一全区发展市场物流产业思想认识的调研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范文二:市得枢纽活
物流天下兴
——赴广东、山东等地农贸市场的考察汇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学习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冷链解决方案
- 建设工程管理总结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探究性实验微专题》说播课课件
- 防溺水防雷击安全教育
- 开花树课件教学课件
- 3.3.2氮氧化物及含氮废水的处理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药物滥用危害健康
- 迈柯维呼吸机培训
- 急性创伤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
- 酒店如何做好食品安全
- 考研经验课件
- 变压器拆除施工方案及流程
- 朗致集团逻辑测评试卷2024
- 中老年健康-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 铁塔基站维护安全培训课件
- 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过程性考核作业3实践作业
- 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 银行诉讼时效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参赛作品
- 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