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人物形象课件_第1页
鉴赏人物形象课件_第2页
鉴赏人物形象课件_第3页
鉴赏人物形象课件_第4页
鉴赏人物形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旨】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目行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译文】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主旨】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要对前面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不断进取。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人世:背景:陆游;南宋,抗金;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关河梦断”、“心在天山”。“泪空流”

“鬓先秋”“觅封侯”、“戍梁州”2、抓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关注情语。抓人物心理:抓人物神态:抓人物外貌:抓人物动作: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游子形象少女形象战士形象闺妇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诗歌形象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傲视权贵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8(二)真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三)、答题模式: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三要点(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游子、英雄、隐士等)(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诗句)(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练:1、(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的形象。(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例:(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梦江南温庭筠(yún)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答案:步骤一: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特点+身份)步骤二:通过拟人手法、环境烘托刻画了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的形象。(明手法、析例句)步骤三: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明作用)课堂小结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结合诗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