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一轮复习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返回书目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土壤水岩石生物大气土壤水岩石生物大气表现一: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活动:假如图中植被遭遇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更?河流:水位季节变更增大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难动物:

失去栖息地物种削减地下水:水量削减水位下降土壤:

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植被破坏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更;黄土高原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游含沙量加大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洪涝灾难频繁土壤盐渍化形成冲积平原地下水位上升 表现3:某一要素的变更,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居内陆干旱大陆性气候地表水分缺乏,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水文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戈壁、沙漠地貌稀有植被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西北地区整体自然环境►命题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例1[2014•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很多奇异的动植物。图14­2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岛上很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煦潮湿B.和顺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命题探究D►命题点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例2[2014•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渐渐积累,形成泥炭。图14­3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支配较为匀整;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寒流经过,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典例精析

小明支配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支配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依据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当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完成(1)~(2)题。(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疼惜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疼惜区D.内蒙古大草原典图判读地理景观图的判读A

(2)图14­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图14­4B应用提升传统民居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图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地民居接受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缘由是A.夏季洪水多发B.夏季高温潮湿C.冬季降雪量大D.冬季光照时间短(2)乙地实行图示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降水B.光照C.地形D.台风

甲乙CD——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

共同形成的有确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

自然综合体。一、自然带的形成特点: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海陆位置植被、土壤ABBCCDDEEFFFGGHIJ理

图志向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

地带性自然带延长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主导因素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东西延长)沿纬度变更(南北更替)热量低纬、高纬

(非洲)

自然带分布规律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山气候200E北回来线南回来线赤道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高山气候200E北回来线赤道南回来线热带雨林带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高山气候200E北回来线赤道南回来线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高山气候200E热带雨林带北回来线热带荒漠带赤道南回来线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北回来线赤道南回来线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高山气候200E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

地带性自然带延长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主导因素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东西延长)与经线平行(南北延长)沿纬度变更(南北更替)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热量水分低纬、高纬

(非洲)中纬(亚欧大陆中部)

自然带分布规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50N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50N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50N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50N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50N水平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

地带性自然带延长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主导因素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东西延长)与经线平行(南北延长)与等高线平行(水平延长)沿纬度变更(南北更替)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热量水分地势

低纬、高纬

(非洲)中纬(亚欧大陆中部)高大山地

自然带分布规律垂直分异景观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南坡北坡珠穆朗玛峰雪线高山草甸带123542134630°N30°N60°1、两座山基带相同吗?为什么?思考①高度愈大,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基带)一样,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 地带性相像。③同一自然带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 坡高。难点释疑相对纬度水平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阳阴SNSNSNSN推断四地的所属南北半球: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雪线ABCDNS雪线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阴坡阳坡雪线ABCDNS雪线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阴坡阳坡雪线迎风坡背风坡ABCDNS雪线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阴坡阳坡雪线迎风坡背风坡ABCDNS雪线阴坡阳坡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阴坡阳坡雪线迎风坡背风坡ABCDNS雪线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ABCD永久积雪冰川带NS阴坡阳坡雪线迎风坡背风坡ABCDNS雪线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自然带分布高的是阳坡;雪线低的是迎风坡。推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2.影响雪线的因素:(1)纬度:(2)坡向:山体所在纬度越低,雪线越高;纬度越高,雪线越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若阳坡同时是迎风坡,则主要考虑迎风坡。天山雪线南坡比北坡高的缘由温度:南坡纬度低,温度高;南坡是阳坡,温度高降水: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命题点一自然带发育与气候的关系例1[2014•全国卷]图15­3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逝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探讨,百年之内该岛上的自然植被就可以复原。据此完成(1)~(2)题。

(1)K岛自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复原快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足够命题探究AC►命题点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例2

[2013•山东卷]图15­5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

图15­5(1)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更,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 B.洋流C.地形 D.季风AD世界陆地自然带3.南美洲秘鲁沿岸热带荒漠向低纬延长。2.南美洲安第斯山40S以南,山脉西侧是

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温带荒漠

-巴塔哥尼亚沙漠。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说明下

列现象产生的缘由:►探究: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特殊案例1.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命题点二非地带性现象的因素分析例7图15­10为45°N旁边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