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略钢子校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近代服饰风格演变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②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③“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④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中国近代服饰体现为中西合璧,比如中山装和旗袍,因此洋装与传统服饰并不是不可调和,排除④,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服饰2.“不是因为房屋最终在这里建起,或是坚固的城墙在这里伫立,不是运河或码头让城邦成为城邦,而是这里的人们能使用他们的机会。”古希腊诗人所言与城邦相关,可以说明该城邦的一大特点是(
)A.城邦林立 B.独立自治
C.民主政治 D.小国寡民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材料文字“这里的人们能使用他们的机会”体现出一定的民主性,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不仅传承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古今图书集成》;浙东学派黄宗羲;《万树园赐宴图》;②《抱朴子》;书圣王羲之;傅咸《纸赋》③《玄秘塔碑》;定州富人何明远;王建《汴路即事》④《梦粱录》;武器发明家唐福;《石炭并引》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年间修订的;浙东学派黄宗羲(1610.9.24-1695.8.12)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万树园赐宴图》反映了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②《抱朴子》作者为晋代的葛洪;书圣王羲之为东晋时期书法家;傅咸《纸赋》作于西晋时期。③《玄秘塔碑》为唐代柳公权楷书代表作;定州富人何明远是指唐朝时,定州人何明远特别富有,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④《梦梁录》是南宋吴自牧著;北宋武器发明家唐福制作了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等;《石炭并引》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综上所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排除ABD,所以选C。4.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他所描述的是1970年代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曾出现“小球”推动“大球”的情形。中国之所以能以“小球”撬起“大球”的原因是(
)A.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支持
D.改革开放的实行参考答案:B解析:所谓的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其关键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才是根本原因,AC都是外因。改革开放的实行在1978年,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5.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A.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B.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C.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D.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参考答案:A分封制是周王室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即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使得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为分封制,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6.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居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驱逐了西方殖民者的残余势力D.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参考答案:D郑成功是效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台湾为根据地进行反清斗争,A错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闭关锁国属于对外政策,B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势力,但台湾被清朝收复不涉及西方殖民势力问题,C错误。两次收复,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都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正确。7.巴尔扎克的小说《古物陈列室》以19世纪的法国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迂腐的侯爵希望儿子能谋取功名,但这个花花公子却挥霍无度,甚至被人利用,将整个家族置于破产和名声扫地的险境。该作品A.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C.揭露了封建贵族灭亡的必然D.讽刺了贵族阶级的唯利是图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侯爵家的花花公子的腐朽生活,排除A。巴尔扎克的小说《古物陈列室》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排除B。由材料“侯爵家的花花公子却挥霍无度,甚至被人利用,将整个家族置于破产和名声扫地的险境”来看,揭露了封建贵族灭亡的必然,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贵族阶级的唯利是图的信息,排除D。8.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学者乙是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参考答案:D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下列言论反映察举制弊端的是A.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参考答案:B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依据的标准是才和德,但是在选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故选B。10.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教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教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放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D.内阔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参考答案:C英国议会负责立法权,内阁负责行政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材料表明内阁通过“诉诸选民公断”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显然说明立法权对于行政权制约的减弱,故C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是18世纪初期;当议会对于内阁不信任时候,仍然实行投票形式,故B错误;英国宪政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故D错误。1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力的强大
D.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参考答案: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所述现象为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C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政策保障,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见证;国际威望的提高有赖于综合国力的强大。12.1931年6月,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拟成“解决满洲问题方案”,要求关东军首脑部在一年里避免卷入黑龙江省排日活动而产生的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只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处理,不扩大其范围。但事实是3个月后出现了九一八事变并扩大化。九一八事变反映了
(
)
A.中国排日活动刺激九一八事变爆发
B.日本军方不希望发生九一八事变
C.日本文官政治和军人政治的二元化
D.日本要打破华盛顿体系参考答案:C略13.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14.有一部讲述我国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其中有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这段歌词反映的史实应发生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D15.读下列历史文物图片,分析此组文物图片最能反映出的主题是(
)
A.唐代民族间的融合
B.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C.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
D.唐代南北文化差异较大参考答案:B16.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A.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B.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C.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D.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参考答案:A17.《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
)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18.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右图,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参考答案:C从图中柱形图的高低变化美国与欧洲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的差距缩小,甚至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在黄金持有量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这说明战后欧洲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这是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19.观察下列漫画,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肩头的山姆大叔说:“大家可以慢慢挪到中间吗?”为防止出现税收增加和开支削减的“财政悬崖”,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必须尽快达成妥协方案,但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最终导致2013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材料直接表明了A.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C.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内耗D.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参考答案:C20.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l787年宪法规定,美同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
)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参考答案:B21.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势力最大,其他如行商、水客和小商、小贩来去频繁,无数可计。材料现象说明A.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B.商帮出现于明初期C.明代制瓷业利润非常高 D.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商帮在明朝以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利润高,排除C;根据材料可知景德镇聚集了全国各地采购瓷器的商人,可见景德镇制瓷业发达,故D正确。22.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参考答案:B2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参考答案:D24.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参考答案:考点:C2: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以沈志华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解答: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排除;B、联系课本知识,二月革命之后,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并且还惨遭失败,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民需要的和平与生存问题,故正确;C、临时政府掌握了权力,故错误;D、人民不满意继续参与一战,故排除;故选B.2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参考答案:D26.古希腊的神话特别丰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各位神祗都有人的姓名、性别、欲望、性格、象征物。这种“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A.民主制度健全
B.法律体系完善
C.人文思想产生
D.艺术人才辈出参考答案:C考察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者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是判断万物的尺度,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神人同形同性”正是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故应选C。27.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参考答案:C28.下表是“1937一1948年主要帝国土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各项指标变化表”。该表数据变化
工业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比重黄金储备(亿美元)
1937年1948年1937年1948年1937年1948年美国42%53.4%13%22%127.9228.7英国11%11.2%16%13%41.420.2法国5%3.9%5%5%27.25.5德国12%3.6%9%小于1%0.30日本4%1%4%小于1%2.60①表明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占据优势②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③有利于美国二战后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④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美国所占比例高反映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占据优势,也就有利于美国二战后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同时也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未涉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问题,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9.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③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④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30.马文·佩里主编的《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等人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全新的(现代的)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概念之上;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也应该增加人类的幸福。”卢梭的这一认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纯粹理性批判》参考答案:B解析:AC项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政府权力的结构,不符合题干“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D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与题干内容无关,《独立宣言》体现的是美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追求幸福的民族精神,符合卢梭“也应增加人类的幸福”观点,卢梭的思想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故本题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信息“国家不应……也应……”,结合启蒙思想对近代欧美代议制的影响进行分析。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918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到达社会主义,我们不能一下子跳到社会主义,我们甚至远没有结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观点A.认为俄国缺乏到达社会主义的条件 B.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做出说明C.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 D.认为应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到达社会主义,我们不能一下子跳到社会主义”可知,苏联应该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故D项正确;材料重在强调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不是说明俄国缺乏到达社会主义的条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18年,新经济政策实行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18年列宁在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讲话时,当时尚未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32.图5是某著作第一部的目录,根据前后章节的内容判断,第四章的标题可能是A.迈向工业世界B.第三世界与革命C.黄金年代D.自由主义的衰落参考答案:知识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试题分析:根据“第三章经济大恐慌和第五章抵御强敌”章节的内容可以判断,这两章的内容为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可以推出第四章的标题可能为自由主义的衰落,故D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18世纪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迈向工业世界,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参考答案:D33.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及新三民主义提出90周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5分)(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2分)(3)为“追求着人民的幸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突出理论成就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2分)参考答案:(1)理论:平均地权.(1分)创新: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2分)现实意义:要关注民生;要注重公平和正义.(2分)(2)主张: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2分)(3)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分)
变化: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2分)(4)宗旨: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写出任意两点得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在成立中国同盟会时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有关“创新”的答案要求回答的是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内容。民生主义的现实意义依据民生主义的内容结合现今社会现实来分析回答。(2)第二问,中依据材料内容一一分析归纳。由材料中的“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可得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结论。由材料中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可得出要求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的结论。(3)第三问,新时期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经济建设突出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的史实分析即可得出结论。材料三的新变化问题依据三则材料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依据材料中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得出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经济经济的结论。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生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特点(4)第四问,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者的共同点依据三者的主要内容分析归纳。这三个理论都关注民生,所以从关注民生主义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归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表达了对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反映了民生思想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宗旨,正确评价并全面继承和发展新三民主义,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功利主义的畅行,民生问题又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被提了出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表达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而且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系。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生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