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5月四川崇州市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9人考前冲刺卷【3套】附带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数量关系(共80题)1.【单选题】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增加一倍,已知第一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件,第二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第几天?_____

A:3

B:4

C:5

D: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不等式分析问题解析2.【单选题】一堆沙重480吨,用5辆载重相同的汽车运3次,完成了运输任务的25%,余下的沙由9辆同样的汽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_____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因为用5辆载重相同的汽车运3次,完成了运输任务的25%,所以每辆车一次可以运总工程量的(25÷5÷3)%=(5/3)%,所以9辆车一次可以运总工程量的9×(5/3)%=15%,余下的75%用9辆车运的话需要75÷15=5次,故正确答案为B。3.【单选题】小明和小强从4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点出发,背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小明转身往回跑;再次相遇时,小强转身往回跑;以后的每次相遇分别是小明和小强两人交替调转方向。小明每秒跑3米,小强每秒跑5米,则在两人第30次相遇时。小明共跑了多少米?_____

A:11250

B:13550

C:10050

D:1222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两人相向运动,经过400÷(3+5)=50秒相遇,之后小明转身,两人做追及运动,经过400÷(5-2)=200秒第二次相遇;接着两人又做相向运动,经过50秒相遇,再做追及运动,经过200秒相遇,以此类推,第30次相遇共用30÷2×(50+200)=3750秒,则小明共跑了3×3750=11250米。4.【单选题】当含盐30%的60千克盐水蒸发为含盐40%的盐水时,盐水重量为多少千克?_____

A:45

B:50

C:55

D:6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列方程,设蒸发后盐水质量为x千克,30%×60=40%×x,解得x=45。故选A。5.【单选题】甲、乙两人分别从圆形跑道直径A、B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离A地60米的地方相遇,两人继续前进,再一次相遇在离A地80米处。这个圆形跑道的长度为多少?_____

A:260米

B:400米

C:800米

D:1600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距离之和为半个圆周,此时甲走了60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D点,两人走过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圆,因此甲又走了120米。因此跑道的总长度为:(米),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环线相遇问题>环线多次相遇问题6.【单选题】(100+99)(100-99)+(99+98)(99-98)+(98+97)(98-97)+……+(2+1)(2-1)的值是多少?_____

A:10100

B:9999

C:10000

D:50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算问题解析秒杀技观察加式中的每一项都为奇数,一共99项,故加和为奇数,只有B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平方差公式7.【单选题】一个自然数,被7除余2,被8除余3,被9除余1,1000以内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自然数?_____

A:5

B:2

C:3

D: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7、8的最小公倍数为56,根据"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可知: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可表示为56n-5,也就是除以56余5;要让所有56n-5中满足被9除余1:最小数是n=3时:;因此,满足条件的就是:;1000以内,即0≤504n+163≤999,;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余数问题>一个被除数,多个除数>基本形式>中国剩余定理8.【单选题】从一楼走到五楼,爬完一层休息30秒,一共要210秒,那么从一楼走到7楼,需要多少秒?_____

A:318

B:294

C:330

D:3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一楼走到五楼,休息了3次,那么每爬上一层需要的时间为(210-30×3)÷4=30秒,故从一楼走到七楼需要30×(7-2)+30×(7-1)=330秒。故正确答案为C。9.【单选题】有甲、乙、丙三辆公交车于上午8:00同时从公交总站出发,三辆车再次回到公交总站所用的时间分别为4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假设这三辆公交车中途不休息,请问它们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将会是几点?_____

A:11点整

B:11点20分

C:11点40分

D:12点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周期问题解析三辆公交车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相隔的时间应是三辆车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200分钟,计3小时20分钟,因此三辆车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的时间为11点20分钟。因此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最小公倍数10.【单选题】A、B两人从同一起跑线上绕300米环形跑道跑步,A每秒钟跑6米,B每秒钟跑4米,问第二次追上B时A跑了多少圈_____

A:9

B:8

C:7

D: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因为是环形跑道,当A第一次追上B时,实际上A比B多跑了一圈(300米),当第二次追上B时,A比B则需多跑两圈,共600米。A比B每秒多跑6-4=2(米),多跑600米需时为600÷2=300(秒)时间。所以可列式为: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设圈数为x,则x=6米/秒×300秒÷300米/圈=6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单选题】

甲、乙、丙三队要完成A,B两项工程,B工程工作量比A工程的工作量多1/4,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A工程所需时间分别是20天、24天、30天。为了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先派甲队做A工程,乙、丙两队共同做B工程,经过几天后,又调丙队与甲队共同完成A工程,那么,丙队甲队合做了多少天?_____

A:18

B:15

C:10

D: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解析】D。解析:三队完成这项工程一共用了天,乙队一直在做B工程,一共做了,则B工程剩下的为丙做的,故丙队与乙队合做了天,与甲队合做了18-15=3天。12.【单选题】一个9×11个小矩形组成的大矩形一共有多少个矩形?_____

A:2376

B:1188

C:2970

D:320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矩形是由横向2条平行线,纵向2条平行线相互垂直构成的。9×11的格子,说明是10×12条线。所以我们任意在横向和纵向上各取2条线就能构成一个矩形。答案就是C10取2×C12取2=2970。13.【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计算问题解析解析1:考查点:完全平方和差公式立方和差公式韦达定理14.【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计算问题解析故正确答案为C。15.【单选题】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当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计划每天自学多少分钟?_____

A:42

B:48

C:56

D:6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解法一:原来二者时间相同,现在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为: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为: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为:12×6-30=42分钟。解法二:原来时间相同,现甲多半小时,乙少半小时,现在的两数差是(30+30)=60分钟,现在的差数差是(6-1)=5倍,这样可求出现乙每天自学的时间,加上30分钟,可得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即:(30+30)÷(6-1)+30=12+30=42(分钟)。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和差倍问题16.【单选题】四个相邻质数之积为17017,他们的和为_____

A:48

B:52

C:61

D:7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解析】A。17017分解因数为17×13×11×7,他们的和为48。参考答案解析17.【单选题】三个容积相同的瓶子里装满了酒精溶液,酒精与水的比分别是2:1,3:1,4:1。当把三瓶酒精溶液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_____

A:133:47

B:131:49

C:33:12

D:3: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浓度问题解析18.【单选题】将1~9个数字分别填入右边的九宫阵,使阵中每一行,每一列的三个数字之和均为15,其中的数字1可以填入阵中的_____位置。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趣味数学问题解析根据九宫格的性质,正中间的位置必填5,排除C;A与D为对称位置,本质上是一样,均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单选题】(2008陕西,第16题)一项工程,工作效率提高,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将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到几小时?_____

A:4

B:8

C:12

D:1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假设原来工作效率为4,工作总量应该为:,工作效率提高后变为:,时间缩短到:(小时)。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工程问题>单独完工问题20.【单选题】一个球体的半径增加10%后,它的表面积增长百分之几?_____

A:l0%

B:21%

C:33.1%

D:2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故半径增加10%后,表面积增加:。所以它的表面积增长了21%。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几何问题>立体几何问题>表面积与体积问题21.【单选题】将5封信投入3个邮筒,不同的投法共有_____。

A:种

B:种

C:3种

D:15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5封信投入3个信箱:每封信面对3个邮箱,都会有3种选择,且每次投信是独立的,不互相影响;根据排列组合中相乘原理的概念:;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排列组合问题>常规排列组合问题22.【单选题】甲、乙两地相距20公里,小孙与小张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然后小孙返回甲地,小张继续前进。当小孙回到甲地时,小张离甲地还有2公里。问小孙的速度是多少?_____

A:6.5公里/小时

B:6公里/小时

C:5.5公里/小时

D:5公里/小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画图分析,可知相遇时小张所走路程=(20-2)÷2=9公里,小孙所走路程=20-9=11公里,而相遇时间为2小时,则小孙速度=11÷2=5.5公里/小时,故正确答案为C。23.【单选题】在一个大笼子里关了一些鸡和一些兔子。数它们的头,一共有36个;数它们的腿一共有100条。问鸡和兔各多少只_____

A:鸡21只,兔13只

B:鸡23只,兔16只

C:鸡22只,兔14只

D:鸡23只,兔15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假设36只全是鸡,就应有条腿,这就比题目所说的“100条腿”少了28条腿。为什么“腿”会少呢?很显然,是我们把四条腿的兔子当成了两条腿的鸡。由此即可求出兔子的只数,列式为:(只);鸡的只数为:(只)。因此,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特殊情境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基本鸡兔同笼问题24.【单选题】_____

A:21

B:23

C:25

D:29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解析考点计算问题25.【单选题】_____

A:

B:1

C: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前n项和为:故其极限为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数列问题>数列求和>单一数列求和>分式数列求和26.【单选题】小王去一个离家12千米的地方,他每小时步行3千米,每步行50分钟他要休息10分钟,8点整出发,他几点可以到目的地?_____

A:12点

B:12点30分

C:12点35分

D:12点40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小王不休息的话他走12千米所需的时间是12÷3=4(小时),4小时包含4个50分钟余40分钟,因此小王总共休息了4个10分钟,那么小王花费的总时间是4小时40分钟,也就是小王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12点40分。故选D。名师点评:本题很多考生会有如下解法:根据题意每小时中有50分钟行走、10分钟休息,则每个小时小王实际行进2.5千米,因此要步行12千米,用时为12÷2.5=4.8(小时),合4小时48分钟。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解法,因为这样相当于取的是等价速度,在整数小时部分不会出现错误,但在非整数部分也即在最后一段,并不是按等价速度来行进的,而是直接行进40分钟到达目的地,而无休息时间。27.【单选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_____

A:4500米

B:6500米

C:7500米

D:8650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解法一:设甲的速度为x,则乙的速度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t,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y,两地距离为s。由题意可得:由以上公式解得:s=7500解法二:甲乙速度比是:1:=3:2第一次相遇的时候:甲行全程,乙行全程的;第二次相遇是三个全程,甲行了:;那么此时甲距离A地:;那么全程A

B:米。解法三:两个人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的全程,将全程设为5份。第一次相遇时候乙走了2份,于是知道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地点最短的路程是份。依题意这2份路程的长度是3000米,那么A、B两地相距米。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直线相遇问题>直线多次相遇问题28.【单选题】某村村民经过集体投票民主选举村干部,5位村干部候选人中得票最高者将当选。经统计,本次选举有效选票一共395票,且当选者的得票数比其他4位候选人的平均得票数要多60票,则这名当选者一共获得_____票。

A:62

B:67

C:122

D:127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假定其他四位候选人的平均票数为M,则根据题意可得4M+M+60=395,解得M=67,因此当选者一共获得67+60=127票。故正确答案为D。29.【单选题】(2005上海)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求到面的距离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连接(是的中心),∵在正方体,,,且与相交与点.∴面,∴到面的距离就是求,则:,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几何问题>立体几何问题>与线、角相关问题(立体)30.【单选题】有a,b,c,d四条直线,依次在a线上写1,在b线上写2,在c线上写3,在d线上写4,然后在a线上写5,在b线,c线和d线上写数字6,7,8……按这样的周期循环下去问数2008在哪条线上?_____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周期问题解析本题为周期问题。因为有四条线故周期为4,2008除以4商502余数为0,因此2008在d线上,故正确答案为D。31.【单选题】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之比是29︰71,其中陆地的四分之三在北半球,那么南、北半球海洋面积之比是_____

A:284︰29

B:113︰55

C:371︰313

D:171︰1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解析】D。根据题干中的比例关系,可以推断出南、北半球的海洋面积之比为:32.【单选题】有八个球,编号是(1)到(8),其中有六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三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第二次(5)+(6)比(7)+(8)轻,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那么,两个轻球的编号是_____。

A:(1)和(2)

B:(1)和(5)

C:(2)和(4)

D:(4)和(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趣味数学问题解析根据题意,第一次称可知(3)和(4)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第二次称可知(5)和(6)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因为只有2个轻球,所以(3)和(4)中有一个为轻球,(5)和(6)中有一个是轻球。第三次称可知,(4)一定为轻球,那么(3)一定不为轻球,所以(5)为轻球,故正确答案为D。秒杀技根据题意,第一次称可知(3)和(4)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第二次称可知(5)和(6)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因为只有2个轻球,所以(3)和(4)中有一个为轻球,(5)和(6)中有一个是轻球。结合选项,(1)和(2)一定不为轻球,排除A、B、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33.【单选题】一个数能被3、5、7整除,若用11去除这个数则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_____

A:105

B:210

C:265

D:37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这个数能被3、5、7整除,因此这个数是105的倍数.若这个数是105,105除以11的余数是6,不符合题意;若这个数是105×2=210,210除以11的余数是1,满足题意。因此这个数最小是210。34.【单选题】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若合作两项工程,最少需要的天数为:_____

A:16天

B:15天

C:12天

D:10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中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张师傅作甲工程的效率较高,李师傅做乙工程的效率较高,因此李师傅做乙工程,张师傅先用6天完成甲工程,之后与李师傅异同完成乙工程,这样所需的天数最少。35.【单选题】的个位数是几?_____

A:3

B:5

C:7

D: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考查点:尾数法36.【单选题】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76分,则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多少分_____。

A:93

B:94

C:95

D:9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本题为构造类题目。总分为92.5×6=555,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还有555-99-76=380。要使第三名分尽可能的低,首先第二名分要尽可能高,即为98分(还余282分)。而第四和第五名的分数要尽量的高,与第三名的分最接近,三者的分为93,94,95。那么最高分至少为95。所以选择C选项。37.【单选题】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那么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可变成_____对兔子。

A:55

B:89

C:144

D:23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数列问题解析38.【单选题】甲有桌子若干张,乙有椅子若干把。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那么乙原有椅子多少把?_____

A:16

B:20

C:48

D:5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由“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可知每张桌子的价钱为:320÷5=64,又知“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可知椅子的价钱为:(64×3+48)÷5=48,那么每张桌子比椅子贵:64-48=16,又知“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即相同数量的桌子和椅子总的差价为320元,则乙原有的椅子数量为:320÷16=20,故选择B选项。39.【单选题】某大型企业的8个车间分布在一条环形铁路旁(如图)。四列货车在铁道上转圈,货车到某一车间时,所需装卸工的人数已在图上标出,装卸工可以固定在车间,也可以随车流动。问:至少需要多少装卸工才能满足装卸要求?_____

A:235

B:237

C:238

D:239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利用“核心法则”可知,答案直接得到是235人。备注:用户“传说中的疯子”(2010-10-0616:11:00),认为:题有问题!什么是核心法则,或者又叫焦点规则?但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该题没有问题,答案也不存在歧义核心法则如果有M辆车和N(N>M)个工厂,所需装卸工的总数就是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M个工厂所需的装卸工人数之和。(若M≥N,则把各个点上需要的人加起来即答案)考查点:>数学运算>统筹问题>人员分配问题40.【单选题】如果l※4=1234,2※3=234,7※2=78,那么4※5=_____。

A:456

B:45678

C:5678

D:5678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得:1※4表示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即为1234;同理2※3表示从2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即为234;7※2表示从7开始的2个连续自然数,即为78;所以4※5表示的是从4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即为45678。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定义新运算问题41.【单选题】10个箱子总重100公斤,且重量排在前三位数的箱子总重不超过重量排在后三位的箱子总重的1.5倍,问最重的箱子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_____

A:500/23

B:200/11

C:20

D:2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要使最重的箱子尽可能的重,则其他的箱子应该尽可能的轻,极端情况为除最重的箱子外其他箱子一样重,并且轻于最重的箱子。据此假设最重的箱子与其他任一箱子重量分别为N和M,则有N+9M=100,N>M,N+2M≤1.5×3M,解得N≤500/23。故正确答案为A。42.【单选题】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_____。

A:100克,150克

B:150克,100克

C:170克,80克

D:190克,60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设金的质量为x克,银的质量为y克,列方程:x+y=250,x÷l9+y÷10=16,解得x=190,y=60。43.【单选题】爷爷年龄65岁,三个孙子的年龄是15、13、9岁,问多少年后三个孙子的年龄和与爷爷的年龄相等?_____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x年后三个孙子的年龄和与爷爷的年龄相等,现在三人的年龄和与爷爷年龄相差为65-15-13-9=28,那么列式3x=x+28,解得x=14。44.【单选题】有一只怪钟,每昼夜设计成10小时,每小时100分钟,当这只怪钟显示5点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当这只怪钟显示8点50分时,实际上是_____。

A:17点50分

B:18点10分

C:20点04分

D:20点24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钟表问题解析怪钟从5点走到8点50经过了3×100+50=350分钟,又因为怪钟每天为1000分钟,正常钟为1440分钟,设正常钟走过了X分钟,则有350/1000=X/1440,解得X=504,从12点开始经过了504分钟,时间为20时24分。故正确答案为D。45.【单选题】规定:a※b=(b+a)×b,那么(2※3)※5=_____。

A:100

B:125

C:300

D:11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分布计算:2※3=(3+2)×3=15;则原式=15※5=(5+15)×5=100。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定义新运算问题46.【单选题】某工厂有学徒工、熟练工、技师共80名,每天完成480件产品的任务。已知每天学徒工完成2件,熟练工完成6件,技师完成7件,且学徒工和熟练工完成的量相等,则该厂技师人数是熟练工人数的_____倍。

A:6

B:8

C:10

D:1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列方程组。设学徒工、熟练工、技师分别有X,Y,Z名。则有:X+Y+Z=802X+6Y+7Z=4802X=6Y得到:X=15,Y=5,Z=60,所以Z∶Y=60∶5=12。选D。47.【单选题】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按顺时针沿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起跑,甲每分钟跑60米,乙每分钟跑5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均要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_____

A:60

B:36

C:77

D:10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程问题解析故正确答案为C。48.【单选题】比-5大-7的数是_____。

A:-3

B:2

C:-12

D:-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5+(-7)=-12。故本题选C。49.【单选题】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如果某国家足球队共打了28场比赛,其中负6场,共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多少场?_____

A:8

B:10

C:12

D:9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鸡兔同笼问题解析解析1:这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推广得得失问题,胜的场数和平的场数共有28-6=22(场),根据得失问题公式,则胜的场数为(40-22)÷(3-1)=9(场),故选D选项。注:比赛得失问题公式,﹙总的得分-平场数×平场得分)÷(胜场得分-平场得分)=胜的场数,(只有胜和平场时);(总的得分-平的场数×平场得分+输的场数×输场扣分)÷(胜场得分-平场得分+输场扣分)=胜的场数,(有胜、平、输场时)。解析2:胜的场数和平的场数共有28-6=22(场),设胜的胜数为a,3×a+1×(22-a)=40,a=9(场),故正确答案为D。考查点:公式应用50.【单选题】某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往终点站,途中共有13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正好在以后的每一站有一位乘客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那么,这辆公共汽车至少应有多少个座位?_____

A:48

B:52

C:56

D:5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数列问题解析根据题目可知起点站上14人,第一停车站上13人,下1人;第二车站上12人,下2人;第三停车站上11人,下3人;……;第十三停车站上1人,下13人。分析可知,上车人数随站递减,下车人数随站递增,所以当下车人数等于上车人数时,车上人数最多,第七停车站上7人下7人,所以此时人数达到最多,以后递减,此时人数为14+(13-1)+(12-2)+(11-3)+(10-4)+(9-5)+(8-6)=56,因此这辆公共汽车至少应有56个座位,故正确答案为C。51.【单选题】用12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是墙的矩形鸡场,要使鸡场的面积最大,矩形的面积应是:_____

A:3

B:6

C:8

D:1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设矩形的宽为x米,长为(12-2x)米:则面积S=x(12-2x)=-2(x-3)2+18;则长为6米;即当长为6米时,鸡场的最大面积为18平方米。所以,选D。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最值问题52.【单选题】某班级去超市采购体育用品时发现买4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需560元,而买2个排球和4个足球则共需500元。问如果篮球、排球和足球各买1个,共需多少元?_____

A:250元

B:255元

C:260元

D:265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将两次购买合并,4个篮球、2个排球和2个排球、4个足球刚好能组成4个篮球、4个排球、4个足球,共计560+500=1060元,因此篮球、排球、足球各买一个需要1060÷4=265元,故正确答案为D。考查点:整体考虑53.【单选题】四选一的单选题,某学生知道答案的概率是2/3,若不知道答案,那么其猜对的答案的概率是1/4,那么如果这个学生最后答对了题目,那么其纯属猜对的概率为多少?_____

A:1/12

B:1/10

C:1/9

D:1/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最后答对题目的概率:2/3+(1-2/3)×1/4=3/4不知道答案但答对的概率为:(1-2/3)×1/4=1/12;代入条件概率公式:;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概率问题>条件概率54.【单选题】某校按字母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按班级编号加01、02、03……,给每位学生按顺序定学号,若A~K班级人数从15人起每班递增1名,之后每班按编号顺序递减2名,则第256名学生的学号是多少?_____

A:M12

B:N11

C:N10

D:M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此题对应数列呈先升后降趋势,根据题意可明确给出班级人数数列,待求第256名学生的位置,由题意知A班有15人,B班有16人,……,递增到K班25人,然后L班23人,逐班减少。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第256名学生不是在M班,就是在N班,此即帮助限定范围,于是直接计算从A班到L班的学生总数为15+16+……+25+23=(15+25)÷2×11+23=243(人),距离256为13,可知第256名学生的学号为M13,故正确答案为D。55.【单选题】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径依次是10厘米、20厘米,杯中都装满了水。甲杯中之前放有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时,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2厘米,然后将此铁块放入乙杯中。问: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_____

A:4厘米

B:1厘米

C:0.5厘米

D:0厘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其他解析乙杯在放入铁块之前便已装满水,现在放入一个铁块只能使水漫出来,但水面依然没有增高。故正确答案为D。56.【单选题】有41个学生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4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_____

A:23

B:24

C:27

D:2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套用公式,过河次数=(41-1)/(4-1)=13.33,过河次数为整数,13<13.33<14,要使所有人都过河,只能取14。所求次数为单程次数,来回总共14×2-1=27次(最后一次过河不再返回)。故正确答案为C。公式:过河问题中每次过河都需要有一个人将船划回来,而最后一次过河不再需要划回来。N个人过河,船最多载M人,则过河次数为(N-1)/(M-1)。过河次数指单程次数,注意最后一次过河不需要人划回来,总次数=单程次数×2-1。57.【单选题】在5和29之间插入3个数字,构成5个数字的等差数列,请问离5最近的那个数为多少?_____

A:10

B:11

C:12

D:1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解-]平均分段法:5与29相隔24,平均分成了4个6,可得、、。[解二]如图:是5和29的平均数,;是5和的平均数,。解法二[解一]平均分段法:5与29相隔24,平均分成了4个6,可得、、。[解二]如图:是5和29的平均数,;是5和的平均数,。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数列问题>求第N项>等差数列第N项58.【单选题】某机关单位召开一次会议预期12天,后因会期缩短4天,因此原预算费用节约了一部分。其中生活费一项节约了4000,比原计划少用40%,生活费预算占总预算的4/9,则总预算为_____。

A:45000元:

B:35000元

C:27500元

D:22500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精析】生活费比计划少用40%,因此计划中的生活费为4000÷40%=10000元。该项费用占总预算的9/4因此总预算为10000×9/4=22500元。59.【单选题】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_____。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60.【单选题】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能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_____

A:20

B:30

C:40

D:5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解法一:设每套价格为1,甲购进x套,则乙购进套。甲获得利润为:,乙获得利润为:;则两者利润差值为;差值利润可购进时装10套,则:,解得,。所以,选D解法二:把甲的套数看作5份,乙的套数就是6份。甲获得的利润是:份,乙获得的利润是:份,甲比乙多:4-3=1份,这1份就是10套。所以,甲原来购进了套。所以,选D。考查点:>数学运算>利润利率问题>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等量关系问题61.【单选题】某数除以11余8,除以13余10,除以17余12,那么这个数的最小可能值是_____

A:140

B:569

C:712

D:99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选项中只有998加上3能整除11和13,加上5能整除17。62.【单选题】A、B是一圆形道路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现有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沿相反方向绕道匀速跑步(甲、乙两人的速度未必相同),假设当乙跑完100米时,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当甲差60米跑完一圈时,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那么当甲、乙两人第十二次相遇时,甲跑完多远?_____

A:3360米

B:6圈

C:3320米

D:6圈340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甲、乙第一次相遇时共跑0.5圈,乙跑了100米;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跑1.5圈,则乙跑了100×3=300米,此时甲差60米跑一圈,则可得0.5圈是300-60=240米,一圈是2×240=480米。第一次相遇时甲跑了240-100=140米,以后每次相遇甲又跑了140×2=280米,所以第十二次相遇时甲共跑了140+280×11=3220=6圈340米。考查点:>数学运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环线相遇问题>环线多次相遇问题63.【单选题】火车驶过长900米的铁路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1分25秒,紧接着列车又穿过一条长1800米的隧道,从车头进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用了2分40秒,则火车车身长为_____。

A:120米

B:100米

C:80米

D:90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应用方程法:由于火车速度相同,设车身长度为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火车行驶距离为:米;从车头进遂道到车尾离开遂道行驶距离为:米;列方程:,解米。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行程问题>初等行程问题64.【单选题】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_____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设小王每小时打印X页,因为小王比小李快50%,则小李每小时打印为X(1-50%)页,则根据题意可列:6X(1-50%)+6X=900,则X=90。65.【单选题】在一次国际美食大赛中,中、法、日、俄四国的评委对一道菜品进行打分。中国评委和法国评委给出的平均分是94,法国评委和日本评委给出的平均分是90,日本评委和俄国评委给出的平均分是92,那么中国评委和俄国评委给出的平均分是_____。

A:93分

B:94分

C:96分

D:98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设中、法、日、俄四国的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根据题意可知:;;;又因为:;所以中国评委和俄国评委给出的平均分是96分。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平均值问题>算术平均值66.【单选题】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若两人一起折叠,需要多少分钟完成?_____

A:10

B:15

C:16

D:1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此题实质上是一道工程问题。设纸飞机总量为1,则甲甲每分钟完成1/30,乙每分钟完成1/45,甲乙共花时间为1/(1/30+1/45)=18。故正确答案应为选项D。67.【单选题】一只装有动力桨的船,其单靠人工划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现该船靠人工划动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时只开足动力桨行驶,用时比来时少2/5。问船在静水中开足动力浆行驶的速度是人工划船速度的多少倍?_____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设水速是1,则顺水速度为3,人工划船静水速度=3-1=2,顺水时间:逆水时间=1:(1-2/5)=5:3,则顺水速度:逆水速度=3:5,所以逆水速度为5,动力桨静水速度=5+1=6,比例为6:2=3:168.【单选题】中午12点,甲驾驶汽车从A地到B地办事,行驶1小时,走了总路程的15%。此后甲的速度增加了15公里/小时,又行驶了30分钟,距离B地还有3/4的路程。此后甲的速度如果再增加15公里/小时,问几点能到B地?_____

A:16:00

B:16:30

C:17:00

D:17:3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1次,正确率为0.00%,易错项为D解析假设原来甲的速度为x,第1小时行驶总路程15%,随后的30分钟行驶10%,则根据行程问题的方程列出比例关系xx+15)=15:10可以解得x=45。所以之前的1小时30分钟一共行驶了45+30=75,剩余路程为75×3=225。所以需要时间225÷75=3,故需要4.5小时,最终16:30到达。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程问题笔记编辑笔记69.【单选题】水池装有一个排水管和若干个每小时注水量相同的注水管,注水管注水时,排水管同时排水,若用12个注水管注水,8小时可注满水池,若用9个注水管,24小时可注满水,现在用8个注水管注水,那么可用_____注满水池。

A:12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牛吃草问题解析设原有水量为N,每小时排水量为Y,可得如下:N=(12-Y)×8=(9-Y)×24,解得N=36,Y=7.5;若用8个注水管,注满时间为t,则有36=(8-7.5)×t,解得t=72小时,故正确答案为D。70.【单选题】某宾馆一层客房比二层客房少5间,某旅游团48人,若全安排在第一层,每间4人,房间不够,每间5人,则有房间住不满;若全安排在第二层,每间3人,房间不够,每间住4人,则有房间住不满,该宾馆一层有客房多少间?_____

A:9

B:10

C:11

D:1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设该宾馆一层有客房x间:,所以,,因此,即宾馆一层有10间客房。(z为取整)71.【单选题】一个班有50名学生,他们的名字都是由2个或3个字组成的。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之后,两组的学生名字字数之差为10。此时两组学生中名字字数为2的学生数量之差为_____。

A:5

B:8

C:10

D:1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解析】C。不定方程问题。由题意两组学生名字字数相差10,两边人数相同,即其中一组比另一组三名字人数多10人,则2名字人数少10人。72.【单选题】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减180元,满200减100元,满100减40元;若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最少需要多少元钱?_____

A:360

B:382.5

C:401.5

D:41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如下表:因此最少需要180+120+82.5=382.5元。73.【单选题】一条鱼头长9英寸,尾长为头长加半个身长,身长为头长加尾长,鱼全长共_____英寸。

A:54

B:63

C:72

D:8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计算问题解析设鱼的身长为x,尾长为y,则y=9+x÷2,x=9+y,可得x=36,y=27,故鱼长为36+27+9=72英寸。故正确答案为C。74.【单选题】的值是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本题可以拆项化简,选择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数列问题>数列求和>单一数列求和>分式数列求和75.【单选题】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经过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_____

A:

B:

C:1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设水池容积为,甲管每小时注水,乙管每小时注水。则,得到;甲已经灌了,还剩下,此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甲每小时注水速度为,因此甲注满水池还需要:时;乙最开始灌了,还剩,保持原速度的话当甲灌满水池时乙灌了,还差,乙还需要小时才可注满B池。因此,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工程问题>合作完工问题76.【单选题】一个长方形,若将短边长度增加4厘米,长边长度增加一倍,则面积是原来的3倍,若将长边缩短8厘米,就成正方形,则原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_____

A:180

B:128

C:84

D:4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几何问题解析根据题干设短边为n,则长边为n+8。则有2(n+4)(n+8)=3n(n+8),可得n=8,故原长方形面积=8×16=128。所以正确答案为B。77.【单选题】8个甲级队应邀参加比赛,先平均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单循环赛,每组决出前两名,再由每组的第一名,另一组的第二名进行淘汰赛,获胜者角逐冠、亚军,败者角逐第3、4名,整个赛程的比赛场数是_____。

A:16

B:15

C:1

D:1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排列组合问题解析考查点:分类分步78.【单选题】将60拆成10个质数之和,要求最大的质数尽可能小,那么其中最大的质数是_____。

A:5

B:9

C:7

D: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依题意:最大的质数必大于5,否则10个质数之和将不大于60;又因为60分解质因数为:60=7+7+7+7+7+7+7+2+2:故其中最大的质数为7;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奇偶性与质合性问题>质合性79.【单选题】建华中学共有1600名学生,其中喜欢乒乓球的有1180人,喜欢羽毛球的有1360人,喜欢篮球的有1250人,喜欢足球的有1040人,问以上四项球类运动都喜欢的至少有几人?_____

A:20人

B:30人

C:40人

D:50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采取逆向思维法。不喜欢乒乓的1600-1180=420,不喜欢羽毛球的1600-1360=240,不喜欢篮球的1600-1250=350,不喜欢足球的1600-1040=560,要使四项运动都喜欢的人数最少,那么不喜欢的人数就要最多那么都尽量不相交,从而达到最多:420+240+350+560=1570人,所以喜欢的最少的为1600-1570=30人,故正确答案为B。80.【单选题】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_____

A:20

B:30

C:50

D: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已知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那么设甲获二等奖的人数为5份,乙为6份。因为二等奖的人数占两校人数总和的60%,那么甲校获二等奖人数占总数又因为甲、乙两学校获奖人数比为6:5,所以设总人数为11份,甲得奖的占其中6份可知甲校获二等奖者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比例问题二.推理判断(共80题)1.【单选题】见多识广:高瞻远瞩_____

A: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B: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C:誓死不二:威武不屈

D:旁敲侧击:胡言乱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见多识广与高瞻远瞩词语内部均为并列结构,D项与之相同。2.【单选题】运动员:兴奋剂_____

A:合同:毁约

B:医生:误诊

C:山寨:制服

D:裁判:黑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对应关系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中是对应关系,且是一一对应,前者禁止使用或产生后者行为。运动员禁止使用兴奋剂。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D项裁判禁止吹黑哨,符合题干逻辑。A项合同可以产生毁约行为。B项医生可能会产生误诊。C项山寨和制服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因此答案为D。3.【单选题】光线:折射:水_____

A:绿叶:光合作用:叶绿素

B:水蒸气:凝结:玻璃

C:电脑:计算:数据

D:海洋:洋流:台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对应关系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光线可以在水中产生折射。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绿叶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要完成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的存在。B项,水蒸气可以在玻璃上凝结。其逻辑关系与题干相似,"光线"和"水蒸气"分别通过"水"和"玻璃"这两种介质发生某种变化。C项,电脑可以用来计算数据;D项,洋流是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运动,海洋、洋流和台风不存在什么明显的逻辑关系。故正确答案选B。4.【单选题】如果选购了股票,则不能投资期货;只有投资期货,才能投资邮票;或者投资邮票,或者投资外汇;但是最近投资外汇风险太大,不能操作。据此,可以推出_____。

A:选购股票

B:不选购股票

C:不投资邮票

D:不投资期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关联词推导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第一句:股票⇒不期货,利用逆否规则,即期货⇒不股票。第二句:邮票⇒期货。第三句:邮票或者外汇。第四句:不外汇。第二步:寻找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是第四句,不投资外汇。不投资外汇联系第三句可知投资邮票。投资邮票联系第二句可知投资期货。投资期货联系第一句可知不投资股票。综上,投资邮票和期货,不投资外汇和股票。故答案为B。考查点:充分必要条件逆否规则选言命题5.【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解析】第1个图形与第2个图形叠加后为第三个图形。本题正确答案为A。6.【单选题】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结构类,主要考察立体图形的折叠。注意折叠后,长方形面与三角形面中的直线应该相交。考查点: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结构类>立体图形>折叠7.【单选题】伦敦奥运前夕,曾经准确预测过奥运会大国获得奖牌总数的科学家们认为,奖牌总数与其说是一个体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经济问题。英国在2010年伦敦奥运会上赢得的奖牌总数将被打破纪录,美国和中国应该会在今年继续取得成功,但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今年极有可能会感到失望。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奖牌榜前三位国家依次为美、中、英

B:只有国家经济繁荣了,体育就能强盛

C:2013年澳大利亚经济景气指数将走低

D: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好于俄罗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第一句话强调奖牌总数是一个经济问题,奖牌数的多少和经济发展形势有关。第二句话说明英国奖牌总数会增加,美国和中国仍然较多,但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奖牌数可能会减少。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题干通过奖牌数来反应经济发展形势,说明奖牌数的多少和经济发展形势呈正相关。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无法根据题干推出美、中、英三国的奖牌总数,因此无法得出三国的位次。B项题干强调奖牌数的多少和经济发展形势有关,并不能推出经济繁荣,体育就能强盛。C项不能推出,因为"澳大利亚极有可能会感到失望"和"伦敦奥运前夕"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形势有关,无法推出2013年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形势。D项根据题干"中国今年继续取得成功"和"俄罗斯可能会减少"可知,可以得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好于俄罗斯"的结论。因此答案为D。8.【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平面-位置解析观察题干,每幅图形都是由两部分图形组成的,保持左边的图形不动,右边的图形依次向上移动,故正确答案为D。9.【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解析】由第l行和第2行的图形可以看出,每1行的规律是第l个图形的阴影部分与第3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中间图形的阴影面积。故正确答案为A。10.【单选题】弗洛伊德:心理_____

A:厄尔尼诺:气象

B:唐古拉斯:巅峰

C:中情六局:情报

D:超级女声:媒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对应关系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主体与对象间的对应关系,即"弗洛伊德"研究"心理"。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C,即"中情六局"研究"情报"。A是包容关系,B和D均不是主体与对象间的对应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11.【单选题】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来说,心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_____

A:海拔的高低对于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C: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论据是心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同时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在高海拔地区训练提高竞技水平,论据强调在高海拔地区含有更多红血球数量,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海拔的高低对于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说明心率没有变化,从而在高海拔地区含有更多红血球数量的情况下,提高竞技水平,加强论证;B项: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说明在高海拔地区心率至少不会比低海拔低,从而在高海拔地区含有更多红血球数量的情况下,提高竞技水平,加强论证;C项: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与在高海拔地区训练提高竞技水平,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型;D项: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说明在高海拔地区心率变快,从而在高海拔地区含有更多红血球数量的情况下,提高竞技水平,加强论证。综上,通过分析发现,A、B和D均能够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加强论证,但发现B的内容同时包含A和D的内容,更加全面,而A和D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加强论证12.【单选题】从下面四项中选出与其他三项规律不同的一项。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ABC项图形均是黑色图形包含在白色图形里面,D项是白色图形包含在黑色图形里面。13.【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属于样式类,主要考察了图形样式的运算,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白色区域求同得到第三个图形,依照此规律,所以选择A选项。14.【单选题】法律制裁: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是_____。

A:王涛因考试作弊被学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B:小王端汤不小心烫伤了顾客,被顾客索要500元

C:张某连续不参加大华摄影沙龙的活动被开除会籍

D:钱良盗窃彩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A项是学校的一种内部纪律处分,B项是民事纠纷,C项是社会团体章程中的活动规则,D项钱良被人民法院实施了刑事制裁。故选D。15.【单选题】平等就业:指在就业机会均等和录用标准相同的条件下,求职者以平等的身份相互竞争实现就业。下列情况属于平等就业的是_____。

A:国家招考公务员,通过笔试、面试,竞争上岗

B:某人将其子安排在自己的企业当中

C:在招考办公室职员的考试中,某女生笔试第一,但因无本市户口而落选

D:某公司在对笔试合格者面试中,只选择容貌较好的候选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解析】根据题意,平等就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就业机会均等和录用标准相同。B项不符合“就业机会均等”的条件;C、D项不符合“录用标准相同”的条件。16.【单选题】购买彩票时,很多人往往愿意自己选号,不愿交由电脑随机选号。因为他们相信,中奖号码从长远看是随机产生的,但在短期内却有规律,比如前面连续多期出现的数字,这期出现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或者某些数字对于自己意味深长,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的幸运数字,选择他们应该更可能中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这些人的想法?_____

A:很多人研究彩票的中奖规律,但他们的中奖率并没有因此而显著提高

B:每一期中奖号码都是独立随机产生的,彼此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关联

C:对于中奖号码的产生究竟有无规律,更多人持“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念

D:电脑选号是随机的,而自己选号有特定的意向,在这一点上人比电脑更聪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论证的削弱质疑。题干中认为中奖号码在短期内有规律,B项说每一期中奖号码都是独立随机产生的,即没有规律,直接否定论点,所以选择B。17.【单选题】尽管事实是对于备办酒宴的机构的卫生检查程序比普通餐厅程序要严格得多,但上报到市卫生部门的食品中毒案件中,酒宴服务比普通餐厅要多。下列选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_____。

A:任何时间里,在餐厅吃饭的人比参加酒宴的人要多

B:人们不大可能在吃一顿饭和随之而来的疾病之间建立联系,除非该疾病影响的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群体。

C:上报的宴会中发生的食品中毒案件的数目与服务场所的性质无关

D:备办酒宴的机构知道他们要为多少人服务,因此比普通餐厅更不可能剩余食物——食品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上报到市卫生部门的食品中毒案件中,酒宴服务比普通餐厅要多,论据是对于备办酒宴的机构的卫生检查程序比普通餐厅程序要严格得多。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上报的食品中毒案件,论据强调卫生检查程序,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吃饭的人多少,D中剩余食物均与上报的食品中毒案件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C中食品中毒案件的数目与服务场所的性质无关,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论点;B中人们不大可能在吃一顿饭和随之而来的疾病之间建立联系,即说明卫生检查程序再严,人们意识不到还是不会上报,从而在上报的食品中毒案件和卫生检查程序间搭桥,加强论证。综上,B中是搭桥论证,比C中内容加强力度更强,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加强论证18.【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主观图,第三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19.【单选题】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

这道题属于数量类,主要考察图形的交点类型中交叉点。每行各图形的交点数依次为0、1、2;1、2、3;2、3、4,选项中只有D有4个交点。考查点: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数量类>点>交叉点20.【单选题】则这一天是星期几?_____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排列组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突破口是D人说的话,根据D所述“我从今天起,连着四天哪天去都行”,那么D人只能去甲单位办事。第二步:抄信息与表中,即将题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根据D人只能去甲单位办事,今天必是星期二或星期三。若今天是星期二,那么乙丙丁单位都可以接待,与C人陈述的“今天不能去,明天去”相矛盾,由此可知今天是星期三。而今天是星期三的话,D人去的甲单位,B人去的丙单位,C人去的丁单位,A人去的乙单位,符合题干陈述。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21.【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平面-数数解析第一组三个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大圆内部有2个小圆,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中大圆外部外部分别有1个和3个小圆,内部小圆的数量等于外部小圆数量之差。依此规律,那么第二组未知图形大圆外部中应有0个小圆。D项符合推断,故正确答案为D。22.【单选题】今天的中国,改革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有成就基础上,经济社会要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以更大的勇气、魄力和力度来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开创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不深化改革,就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B:深化改革,可以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C: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是因为没有深化改革

D:闯出改革的“深水区”,就能深化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只有才,典型的逻辑关联词,翻译推理题目。先翻译再推理。只有才,后推前。闯出“深水区”→深化改革。逆否等价命题,否后推否前,不深化改革→无法闯出“深水区”。A选项,不深化改革→无法闯出“深水区”,正确。B选项,深化改革→闯出“深水区”,肯后,排除。C选项,无法闯出“深水区”→不深化改革,否前,排除。D选项,闯出“深水区”→深化改革,表示闯出“深水区”,说明进行了深化改革。而D是就能深化改革,含义不一致,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选A项。23.【单选题】马铃薯:土豆_____

A:地瓜:梨

B:西红花:玫瑰

C:甘蓝:大白菜

D:杜鹃花:映山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属于同一事物不同称谓,选项中“杜鹃花”、“映山红”也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称谓,故选D。24.【单选题】一项新的法律把专利的所有权--提供制造和出售一项发明的专有权利的文件--给予了大学,而不是政府,当这些专利是从政府资助的大学研究中产生时。L大学的行政人员计划把他们取得的所有专利出售给公司以资助改善本科生教学的计划。下面哪个,如果正确,会对上述的大学行政人员的计划的可行性提出最多的质疑?_____

A:对开发以大学特有的专利为基础的产品感兴趣的盈利性公性公司可能企图成为正在进行的大学研究计划的惟一赞助人。

B:大学研究设备的赞助人在新的联邦税则指标下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C:L大学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有很少的或没有教学任务,并且如果有也很少参与他们领域中的本科生计划。

D:在L大学进行的政府资助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已经被一些盈利性公司完成的研究。

E:L大学不可能吸引资助它的科学研究的公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排除法,(D)在L大学进行的政府资助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已经被一些盈利性公司完成的研究。L大学的行政人员计划把他们取得的所有专利出售给公司以资助改善本科生教学的计划。D答案的意思是说人家公司已经做过研究了,L大学做的研究里面和人家做过的重复的很多.还要卖给人家,人家肯定不会买的.25.【单选题】某公司的销售部有五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两名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两名本科专业是计算机,一名本科专业是物理学。又知道五人中有两名女士,她们的本科专业背景不同。根据上文所述,以下哪项推论最可能成立?_____

A:该销售部有两名男士是来自不同本科专业的

B:该销售部的一名女士一定是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的

C:该销售部三名男士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女士也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

D:该销售部至多有一名男士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突破口为两名女士的本科专业背景不同,那么两名女士的本科专业可能是三种情况。第二步:逐一分析三种情况(1)两名女士的本科专业分别为市场和计算机,3位男士本科专业分别为市场、物理和计算机;(2)两名女士的本科专业分别为物理和计算机,3位男士本科专业分别为市场、市场和计算机;(3)两名女士的本科专业分别为市场和物理,3位男士本科专业分别为市场、计算机和计算机。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符合(1)(2)(3)。B项不符合(3)。C项符合(1)但不符合(2)(3)。D项不符合(2)。所以最可能成立是A项。故正确答案为A。26.【单选题】对行为的解释与对行为的辩护,是两个必须加以区别的概念。对一个行为的解释,是指准确地表达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对一个行为的辩护,是指出行为者具有实施这一行为的正当理由。事实上,对许多行为的辩护,并不是对此种行为的解释。只有当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