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课件资_第1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课件资_第2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课件资_第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课件资_第4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课件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篇现代文阅读第五篇现代文阅读1板块一记叙文阅读第13课时方法总结方法总结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真题例析真题例析京考解读京考解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板块一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方法总结随堂演练2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是记叙文阅读首要的考查点,2013年北京《中考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两条要求,明确了这一考点的考查范围。“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就是要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重点放在记叙文阅读的考查中,包括小说和散文,以散文为重点,2009年—2013年,只有2011年用小说设题。考查内容主要从事件概括、思路结构、情节展开、情感变化等着眼,以文章的局部和整体为对应,考查记叙文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感知3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北京中考整体把握记叙文内容的题型一般分为单一填空题型和综合填表题型。2012年、2013年为了降低难度都采用了单一填空题型。2009年—2013年北京中考均涉及此考点,分值分别为4分、3分、4分、4分、4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北京中考整体4真题例析[2013·北京]阅读《洞茶》,完成问题。洞茶毕淑敏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真题例析[2013·北京]阅读《洞茶》,完成问题。第15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6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7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8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9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10

⑪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⑫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⑬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⑪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11

⑭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有删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⑭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12

⑮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_⑯我用当年的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有删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⑮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131.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初见砖茶,不以为意

砖茶相伴,温暖安慰

再喝砖茶,绝望黯然

找到洞茶,无限惊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节的概括,有一定难度2012年题型一致,但降低了难度,因为本文划分层次较简单。在划准层次的基础上,每空由事件加上情感构成。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1.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第14

2.品读第⑮段画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洞茶”是“我”在藏北高原戍边时的营养品、救命茶,给了“我”许多温暖和力量。②“洞茶”承载着“我”对藏北高原那段青春年华、军旅生活的记忆,也寄托着“我”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____15

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第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深挚的情感。第⑦段运用排比和连续反问,从茶的味道、煮茶器具、饮茶方式等方面把天下名茶和洞茶作对比,突出了洞茶的质朴,表达了作者对洞茶以及它所代表的藏北军旅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之情。第B12段作者直呼洞茶为“你”,仿佛在和老友面对面地诉说再次重逢的惊喜,情感抒发更加强烈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16方法总结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怎样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内容

1.梳理文章的线索。理清脉络题的一般思路是:(1)先理出文章的行文线索,划分落层次。(2)找出要概括的内容所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在概括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力求准确。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背影”为线索,依次写了:难忘背影——买橘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依次写了: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内容,心情变化为: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精神。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方法总结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17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用要素归纳法进行概括。将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记叙要素进行梳理,合理组织,从中概括出文章大意的方法,我们称“要素归纳法”。答题的基本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比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先梳理要素,然后将其串联和运用简要语言概括:“我”小时候和五个小男孩在游戏中,不经意地一起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上不去,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18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3.根据文意,在空白处补充情节。解答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答题:(1)根据题干某些部分已给概括的内容,在文章中找到其相应的位置,即这个内容体现在哪些段落,然后再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2)在每层中找出关键词或中心句。(3)整合关键词句,概括层意。总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找出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要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标题内涵。并按下列六步进行: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19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①读文本,了解文章大致内容。②读懂题干,找到题干暗示的已知内容。③对应主体,锁定答案来源的文章段落。④分好层次,理清文脉的前后联系。⑤选择语句,找到或概括出答案需要的词语。⑥通读检验,将题目和答案连起来读一遍,看衔接是否顺畅,答案是否全面准确。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0知识链接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1.记叙文分类:一般性记叙文和特殊性记叙文。2.一般性记叙文按照内容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写事记叙文及状物记叙文。写人的文章侧重考查人物的性格、品质,写事的文章着重把握文章的情节及事件所带来的深刻意义。状物的文章多为托物言志,阅读时要能把握景物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知识链接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21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3.特殊性记叙文包括小说及散文。散文包括叙事、抒情、写景散文。小说考查主要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展开。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4.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2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7.描写分类:(1)内容上: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方法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8.记叙文常见写作手法:对比、烘托、象征、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9.记叙文常见结构: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而且连主题也无从揭示了。因此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极为关键。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3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1)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多会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如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4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现节选某同学所写的作文《考试的惨痛经历》的前三段,相信同学们读后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7:40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7:50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5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空间转移式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如中考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6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

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的结构。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7随堂演练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013·东城一模]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问题

回家过年真好林少华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28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③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29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唯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简直难以置信,28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我怎么会那样?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0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⑤忙吗?忙。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1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⑥不错,28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2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容。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3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⑦后两个一起过的春节是在青岛,第三个距今不到两年时间,一切恍若昨日。走进为父母在市中心租住的一楼套间,客厅煦暖如春,年过70的母亲和父亲正面对面坐在桌前包饺子。父亲擀面饼,母亲包,包我最喜欢吃的带有浓厚家乡味道的酸菜馅饺子。酸菜大概用凉水浸了很久,不怎么酸了,切得很细,放了炸过油的肥肉渣进去。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4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年夜饭就吃母亲包的饺子。吃着吃着,“咯嘣”一声吃出一枚硬币——原来母亲仍按老家习惯包了两三个有硬币的饺子。“谁吃到谁有福,今年你有福!”母亲笑眯眯地说。水仙花开得正香,一盆春兰也知趣地擎起了两三朵小蝴蝶样的墨绿色小花,一家人就对着两盆花吃瓜子唠家常。母亲还拿出她戴着老花镜做的棉拖鞋叫我穿上……回想起来,那才真正是我后半生最幸福的夜晚,那才叫幸福。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5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⑧可惜长达28年时间里这样的夜晚实在太少太少了,因了我没有回家过年,因了我所谓的忙,因了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种种理由……时至现在,即使回家过年也永远不会有那样的场景了,那样的场景只能在影集和梦境中寻找了!唯其如此,今年我才那么想回家过年,那么羡慕不顾一切回家过年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因为等待他们的是母亲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6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1.第④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不厌其详地列举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过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内容把握题,答题时要由果找因,先找到果,再去思考原因。作者想借此表达自己多年没有回家过年的自责、愧疚。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7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文章第⑥⑦两段,记叙了作者与母亲两次过年的情景以及他不同的感受,请你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说出作者产生的不同感受及其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也是内容把握题,先找到作者与母亲两次过年的情景描写后的议论抒情句,再加以分析即可。在广州过年,母亲来到大城市“怯生生”的样子使“我”感到“不忍”;在青岛和母亲一起过有家乡味道的年,“我”感到很幸福。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8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3.说说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知趣地”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词语理解题,要关注文章主题来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以花的善解人意,渲染了全家人一起过年时温馨、幸福的氛围。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39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4.阅读第①段,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不超过150个字)(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赏析类题,要结合文本不离中心,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赏析。

作者通过杏花、柳树、长豆角等一系列与自己生活密切关联且留下烙印的形象,写出家乡的美好、亲切与温暖,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用“招来喜鹊”“披满夕晖”等词语形象地写出家乡的美景,并将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幻化”其中,用排比的句式使眷恋故乡、思念母亲的情感得到强化。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40第五篇现代文阅读第五篇现代文阅读41板块一记叙文阅读第13课时方法总结方法总结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真题例析真题例析京考解读京考解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板块一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方法总结随堂演练42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是记叙文阅读首要的考查点,2013年北京《中考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两条要求,明确了这一考点的考查范围。“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就是要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重点放在记叙文阅读的考查中,包括小说和散文,以散文为重点,2009年—2013年,只有2011年用小说设题。考查内容主要从事件概括、思路结构、情节展开、情感变化等着眼,以文章的局部和整体为对应,考查记叙文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感知43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北京中考整体把握记叙文内容的题型一般分为单一填空题型和综合填表题型。2012年、2013年为了降低难度都采用了单一填空题型。2009年—2013年北京中考均涉及此考点,分值分别为4分、3分、4分、4分、4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北京中考整体44真题例析[2013·北京]阅读《洞茶》,完成问题。洞茶毕淑敏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真题例析[2013·北京]阅读《洞茶》,完成问题。第145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46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47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48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49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50

⑪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⑫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⑬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⑪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51

⑭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有删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⑭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52

⑮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_⑯我用当年的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有删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⑮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531.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初见砖茶,不以为意

砖茶相伴,温暖安慰

再喝砖茶,绝望黯然

找到洞茶,无限惊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节的概括,有一定难度2012年题型一致,但降低了难度,因为本文划分层次较简单。在划准层次的基础上,每空由事件加上情感构成。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1.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第54

2.品读第⑮段画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洞茶”是“我”在藏北高原戍边时的营养品、救命茶,给了“我”许多温暖和力量。②“洞茶”承载着“我”对藏北高原那段青春年华、军旅生活的记忆,也寄托着“我”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____55

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第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深挚的情感。第⑦段运用排比和连续反问,从茶的味道、煮茶器具、饮茶方式等方面把天下名茶和洞茶作对比,突出了洞茶的质朴,表达了作者对洞茶以及它所代表的藏北军旅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之情。第B12段作者直呼洞茶为“你”,仿佛在和老友面对面地诉说再次重逢的惊喜,情感抒发更加强烈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56方法总结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怎样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内容

1.梳理文章的线索。理清脉络题的一般思路是:(1)先理出文章的行文线索,划分落层次。(2)找出要概括的内容所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在概括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力求准确。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背影”为线索,依次写了:难忘背影——买橘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依次写了: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内容,心情变化为: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精神。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方法总结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57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用要素归纳法进行概括。将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记叙要素进行梳理,合理组织,从中概括出文章大意的方法,我们称“要素归纳法”。答题的基本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比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先梳理要素,然后将其串联和运用简要语言概括:“我”小时候和五个小男孩在游戏中,不经意地一起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上不去,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58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3.根据文意,在空白处补充情节。解答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答题:(1)根据题干某些部分已给概括的内容,在文章中找到其相应的位置,即这个内容体现在哪些段落,然后再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2)在每层中找出关键词或中心句。(3)整合关键词句,概括层意。总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找出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要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标题内涵。并按下列六步进行: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59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①读文本,了解文章大致内容。②读懂题干,找到题干暗示的已知内容。③对应主体,锁定答案来源的文章段落。④分好层次,理清文脉的前后联系。⑤选择语句,找到或概括出答案需要的词语。⑥通读检验,将题目和答案连起来读一遍,看衔接是否顺畅,答案是否全面准确。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0知识链接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1.记叙文分类:一般性记叙文和特殊性记叙文。2.一般性记叙文按照内容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写事记叙文及状物记叙文。写人的文章侧重考查人物的性格、品质,写事的文章着重把握文章的情节及事件所带来的深刻意义。状物的文章多为托物言志,阅读时要能把握景物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知识链接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61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3.特殊性记叙文包括小说及散文。散文包括叙事、抒情、写景散文。小说考查主要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展开。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4.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2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7.描写分类:(1)内容上: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方法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8.记叙文常见写作手法:对比、烘托、象征、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9.记叙文常见结构: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而且连主题也无从揭示了。因此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极为关键。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3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1)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多会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如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4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现节选某同学所写的作文《考试的惨痛经历》的前三段,相信同学们读后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7:40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7:50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5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空间转移式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如中考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6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

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的结构。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7随堂演练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2013·东城一模]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问题

回家过年真好林少华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68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③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69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唯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简直难以置信,28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我怎么会那样?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70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⑤忙吗?忙。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71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⑥不错,28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72

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

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容。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随堂演练第13课时┃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73

第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