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1-初三化学教案【教学目标】
1、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熟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育抽象思维力量、想象力和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试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同学熟识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索,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同学的活动探究,熟悉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同学为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分析与争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分,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期静置会不会削减?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同学凭自己的想象、猜想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的确是由许很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毕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协作完成下列两个试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看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集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试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削减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连续思索,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老师布置同学动手试验:请两同学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量筒里,观看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假如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由于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转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由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当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由于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同学稍作争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老师向同学展现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学问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学问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学问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学问更深化地讨论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假如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缘由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现x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同学分组争论,达成共识。)
(老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同学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行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分。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老师简洁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关心同学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看、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同学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布满奇妙颜色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学问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奇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特别有利于老师的演绎讲解和同学的理解接受。
胜利之处:①同学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同学的爱好,还能启发同学的思索,同时增加了同学的有关基本操作力量;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老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学问详细化、简单学问明白化,此时同学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终设计的填空题,为同学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分,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分,使同学能轻松开心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学问。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同学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留意不够,对一些较为简单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育同学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力量和创新力量。
初三化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⒈学问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熟悉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熟悉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熟悉合理开采和节省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留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自然 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自然 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阅历,思索: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自然 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简单变化而形成的。使同学联系生活,关怀生活从已有的阅历入手,引出新学问,强调在学习中要留意新、旧学问的.d8.联系。让同学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学问拓展
1、煤是纯洁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同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同学争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气
3、化学变化,由于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同学学习爱好,调动同学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洁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同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同学争论并回答问题:
1、不行以,由于这样会铺张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当综合利用。
2、混合物,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依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别,是物理变化。
让同学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同学学习爱好,调动同学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自然 起在燃烧
引出自然 气
让同学知道:自然 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自然 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简单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行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因此肯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省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同学的环保意识和节省能源,开发新能源。
初三化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争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推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简单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力量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力量叫做溶解性。
[争论]
依据生活阅历,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叙述]
在许多状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肯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
条件:肯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
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初三化学教案篇四
一、设计思路
空气是同学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猎取有关空气的学问,因此使同学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觉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由于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由于讨论过程中的试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供应一种化学情境,使同学开头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试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学问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动魅力海洋》课件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7课 风的成因
- 精美的图形模板课件 适合公司、学校教学、商业各类场合
-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一统)地理试卷(含答案)
- 婚内财产协议书(2篇)
- 《现代金融业务》课件
- 2022年陕西省安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2)含答案
-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1)含答案
- 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高频必刷题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云南省普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二卷含答案
- 2025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一上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纪委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3篇-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专责
- 绿植花卉租摆及园林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大龄自闭症儿童课程设计
- 机电安装行业危险源因素识别清单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册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11~19》课件
- 《Photoshop CC图形图像处理实例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永磁耦合器行业经营优势及竞争对手现状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