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_第1页
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_第2页
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_第3页
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_第4页
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法政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学生姓名杜成龙学号11070134指导教师林敏娟职称讲师合作导师职称论文题目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一个交易成本的政治学视角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200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透露:全国群体性事件在2005年一度下降,但从2006年起又开始上升,2006年全国发生各类群体事件6万余起,2007年上升到8万余。“2008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2009年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仍然呈现数量增多的态势”。而1993年—2005年,全国群体性事件增加了近10倍。引人关注的是,近些年来,相继发生了重庆“万州事件”(2004)、安徽“池州事件”(2005)、浙江“瑞安事件”(2006)、四川“大竹事件”(2007)、贵州“瓮安事件”(2008)和湖北“石首事件”(2009),等等。一些看似微小的普通民事纠纷最终演变成公然打砸抢烧党政机关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无论是冲突的激烈程度还是造成的实际损失和负面影响,上述事件都是近些年来比较严重的。(二)意义群体性事件,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不良影响,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认清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国外学术界通常把群体性突发事件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或者直接以集会、游行、示威、罢工活动等来冠名。群众行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集群行为的形式之一。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众”一词有其特殊的含义。它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人群。它与我们一般所说的“人民群众”的“群众”是根本不同的。它强调的是一群人的集合。西方社会学家通常把群众分为“偶合群众”(即“临时群众”)和“常规群众”(即遵照已经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的人群)。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社会学家帕克(1921)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利·米尔格拉姆(2013)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戴维·波普诺(2014)也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尽管国外学者们对有关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却有几点共同之处:(1)群体性事件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非常规的、不可预测的,它变化无常,极少处于均衡状态;(2)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数众多的群体性行为。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或是众人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3)群体性事件是一种行为者相互依赖和影响的行为。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时间较短的从众行为。因此,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2.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理论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外群体性事件产生成因复杂,尤其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剧变有关。对此,国外学者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塞缪尔·P·亨廷顿·、齐默尔曼(2008)等人提出“偶发论”,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种偏离正常秩序轨道的非常状态,它源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国外之所以出现大规模针对政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化,特别是政治权力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社会冲突的压力,降低了社会冲突的烈度和强度。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论为以上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他发现,传统社会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社会冲突的积累会指向同一目标。当压力过大,冲突会沿着一条裂缝迸发,结果往往是社会整体的崩溃。而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力和利益的分化,社会冲突会沿着不同的方向。这就好比汽车的安全玻璃,在受到撞击时,虽然会出现无数的裂缝,但会基本保持完整,以免伤及无辜。除此之外,社会冲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初乔治·齐美尔的《冲突论》,50年代的《社会冲突的功能),60年代后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危机》等。西方学者在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产生的机制,主要有以下理论:模仿理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在其1901年出版的《模仿律》一书中,试图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社会学家勒朋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对模仿与集合行为的关系进行过深人分析。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人将处于无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即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在1963年出版的((集合行为理论》一书中,斯梅尔塞试图对集合行为进行综合解释。他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如骚乱是对紧张和不满状况的反应等。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1)环境条件;(2)结构性压力;(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4)诱发因素;(5)行为动员;(6)社会控制能力。感染理论。该理论认为集群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勒朋在其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一书中,认为集群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人非理性的狂乱之中。紧急规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此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傲是“紧急规范”。信息传播理论。在社会生活中,集群行为还表现为一种更加分散的方式,即有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其信息不是来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组织渠道—流言和谣言。流言和谣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不确切的信息。它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一般而言,在社会突发事变或而临某种危机状态时流言和谣言的易发多发时期。正是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群行为。控制转让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群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生活得不到保障;(2)部分企业经营不善,长时间拖欠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造成部分职工生活困难;(3)政府出台一些整治管理措施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4)非法集资和金融风波严重危害部分群众利益;(5)历史遗留的自然资源权届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6)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政策的配套和落实出现问题;(7)农民负担过重;(g)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9)民族、宗教、宗族问的信仰和利益矛盾激化;(10)其他诸如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处理不好,都易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3.交易成本的政治学相关理论研究。该理论认为政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交易,这些政治交易都是可以从合同的角度来考察的。政治家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政治家之间的政治交易也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在政治交易中,相当一部分的政治合同都是隐形合同.政治合同的这种特性使得政治合同的制定和实施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费用问题,主要是制定合同时的高昂的信息成本、决策成本以及合同实施的风险。这些交易费用问题(合同问题)都会影响到政治交易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政治问题的框架,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也会有重大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少,所以,我尝试用交易成本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二)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1.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群体”,词典(夏征农,1999)一般解释为“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人组成的整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群体性事件,它应该是指有共同诉求的众多的人们参与的事件,突出强调的是参与人数众多以及参与人有共同理念或者意愿的特点。从这个字而意思分析,正义的、合法的集会、游行、示威可称为群体性事件,非正义的、非法的集会、游行、示威也可称为群体性事件;政治性的群体活动可称为群体性事件,非政治性的群体活动也可称为群体性事件。从我国来看,“群体性事件”这一提法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一70年代末,称“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初一80年代中后期称“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80年代末一90年代初期称“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90年代中期一90年代末期称“紧急治安事件”;90年代末一21世纪初期称“群体性治安事件”或简称为“群体性事件”。对这类事件提法的变化体现出这样一个过程:由原来认为其属于“闹事”是无理取闹,应施以打击处理,发展为认为该类事件有其合理起因,应依法妥善处置;由直接定性为违法到强调其突发性进而发展到在提法上模糊其性质(群体性事件这种模糊提法主要是因为该类事件可能同时或者分别具有行政违法性和刑事违法性,不便用一个词语概括所有这类事件的法律属性)。而据2004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称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定义更接近于集体行动的概念,并侧重于由利益引发的经济性的群体性事件。这类群体性事件通常具有较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口的,但并不是一种有正式组织发动的行为,通常是群众自发的行动,具体表现形式有集体上访、集会、游行、罢工、静坐请愿等,严重的会发展到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等。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形成严重冲击,常常被管理者视为部分民众参与的聚众闹事行为。2.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群体性事件做了很多研究,把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五点原因:法治成因、政治成因、社会成因、经济成因、文化成因。介新玲(2003)认为:人们对司法救济的期望值下降和对政治救济的期望值上升;人们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总是信赖,而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值得怀疑;法大于权与权大于法的观念在两两交碰中往往是前者弱于后者;国家的司法职能在社会纠纷的排解中其强力作用远远低于执政党在国家公权力中的正当性影响;法院救济途径不通不畅或缺乏,而政治救济效果比较便利与现实;群体排解纠纷的权利意识往往高于法律意识等等.不良的法治意识是群体主观投机,行为恶变,性质违法乃至犯罪的根源。王鹏越(2003)认为:政治观念偏颇,政治体制不顺,政治效能不佳的政治不成熟.突出表现为:政治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极为不当.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往往错误地理解为党得执政方式不能变.消除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成因,意味着必须熨平决定群体性事件生成的若干因素所形成的各种现实基础,必须调整制约群体性事件的各因子之间的不当关系。何卫平(2003)认为:复杂的社会意识,构成了社会矛盾的多样性;高强的社会意识,加紧了社会矛盾的张力;而社会意识行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催促着社会矛盾的转化.谋求社会稳定是任何统治者的理性选择和价值目标,然而,这种稳定必须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支持和拥戴的基础之上.社会稳定取决于公民的认同感,如果一旦出现认同危机,动荡即不可避免,社会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或破坏,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将会呈上升趋势。张涛(2003)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和转型期,既然是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打破原有的一些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分配政策,然而被涉及的人往往不理解,不支持,不容忍,只要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管受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揭竿而起要讨个公道.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勇气站出来以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开放中的人们经济意识在独立基础上日渐升涨,乃至恶性膨胀,这是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最根本的原因。安明贤,王俊海(2003)认为:虽然我们现在讲“依法治国”但由于以“官本位”为核心思想的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法治的观念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而且,由于传统的“权大于法”、“以言代法”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每当普通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想到的不是以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希望由上级权力机关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采用集体行动,组织群体出面,聚众闹事,以至于惊动上级官员的群体性事件就常常发生。彭知辉(2007)经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而根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对2012年度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典型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出以下共同特征:1.事件持续时间总体较短;2.南部地区群体性事件高发;3.事发诱因主题更加多样化;4.公共利益受损是事件主因;5.社会矛盾由农村向城镇转移;6.流动人口和学生参与度高;7.提高应急能力处置突发事件;8.社会化媒体力量不容忽视;9.如何实现双赢结果应反思;10.政府应对方式需多元化3.群体性事件的理论运用单飞跃,高景芳(2014)导入社会燃烧理论,应用该项原理,将社会的无序、失稳及动乱,与燃烧现象进行了合理的类比:(1)引起社会无序的基本动因,即随时随地发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和“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可以视为提供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2)一些媒体的误导、过分的夸大、无中生有的挑动、谣言的传播、小道消息的流行、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非理性的推断、片面利益的刻意追逐、社会心理的随意放大等,相当于社会动乱中的燃烧“助燃剂”;(3)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可以作为社会动乱中的导火线或称“点火温度”。由以上三个基本条件的合理类比,可以将社会稳定状况纳入到一个严格的理论体系和统计体系之中。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社会燃烧理论,可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一大致类比:社会矛盾(即各类不和谐)相当于“燃烧物质”;社会舆论(包括谣言、非理性推断、片面追求利益、社会心理放大等)相当于“助燃剂”;具体冲突相当于“点火温度”,即“导火索”。4.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王俊涛(2011)针对群体性事件中舆论发挥的作用,提出要把握舆论引导主导权: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牢牢掌握主动权;其次把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决策意见迅速传达给公众。另外,要从根本措施上健全利益诉求机制。(王中汝2004)在国家存在的所有历史时代,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实现自己的各方面的利益,就不得不与公共权力机构发生联系。但是,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在具体利益的追求和实现上,还会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新的利益结构的逐渐形成,在客观上要求产生新的利益表达机制,以便于具体利益各异的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通过顺畅的渠道表达出来。(三)简要评价当前我国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的论文大都是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历史发展、性质特征、应对措施等方面,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文献却还很少。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政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交易,这些政治交易都是可以从合同的角度来考察的.政治家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政治家之间的政治交易也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事实上,许多交易费用政治学的研究者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政治合同的概念.在政治交易中,相当一部分的政治合同都是隐形合同.政治合同的这种特性使得政治合同的制定和实施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费用问题,主要是制定合同时的高昂的信息成本,决策成本,以及合同实施的风险.这些交易费用问题(合同问题)都会影响到政治交易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因此,交易费用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政治问题的框架,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也会有重大的作用。所以,我尝试用交易成本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内容引言一、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一)群体性事件(二)交易成本理论1.逻辑起点2.假设3.核心概念4.几点主张二、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一)杭州抗议垃圾场事件概况(二)政治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1.代理成本2.信息成本3.谈判成本4.合法化成本(三)政府失灵1.无知2.腐败与寻租3.政府执政能力:效率三、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基于交易成本政治学(一)降低政治交易过程中的事前交易成本1.建立对政治代理人政治承诺的约束机制2.建立对政治代理人的激励体系3.建立信息透明机制(二)重视政治交易过程中的事后交易成本1.加大对违约人的惩罚力度2.加大对受损者的补偿力度结束语(二)可行性分析该选题在实际操作上具有一定难度,但也有充分的可行性,具体包括:1.参考文献丰富,获取方便。从硬件条件来说,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的海量书籍以及丰富的网络学术资源(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内容丰富,下载方便,阅读轻松,这为论文的学术性提供了保证。论文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涵养高。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林敏娟讲师,对学生认真负责,专业知识扎实,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是保证论文完成的重要援助力量。3.已有研究作支撑。本次论文的选题是导师在笔者已完成的课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深化,因而选题内容并非完全陌生。对于选题的部分内容,笔者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际调查经历,也已多次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对于该选题研究的进行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因此,综上而言,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对于笔者完成本次论文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一)关键问题国内鲜有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文献,而交易成本理论对解释政治活动,包括群体性事件,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群体性事件,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将有重大的作用。(二)难点1.国内鲜有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文献。2.国外关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学术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语言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存在较大难度。3.自身理论素养的不足,容易在调查和材料选取过程中出现偏差和理解错误。4.在群体性事件的应对问题上,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且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有较大难度。五、研究方法本文在拥有大量的关于群体性事件和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依循他们的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寻找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依据。再则,在文章中通过适当的、一定比例的实证分析增加可信度。其中,文献研究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从最终的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内容和涉及本研究的框架结构,并提出相关建议。其次,文献的收集和处理是本研究的必要工作。将零星分散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并进行归纳,从中寻求变化规律,一边进行经验研究。最后,理论分析是支撑本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已有的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将为现实做一定得筹划。六、论文的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下旬):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和步骤,确定设计题目,开始规划开题报告的设计工作;第二阶段(2014年10月初——2014年10月中旬):联系导师,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第三阶段(2014年10月下旬——2014年11月初):确定论文选题,收集相关资料,拟写开题报告;第四阶段(2014年11月中旬——2014年12月初):撰写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完成开题报告,提交导师,并参加开题报告的答辩;第五阶段(2014年12月初——2015年1月中旬):进行资料整理,完成论文初稿;第六阶段(2015年2月初——2015年2月中旬):不断与导师联系,进行论文修改完善工作,完成论文第二稿;第七阶段(2015年2月中旬——2015年2月底):进行论文定稿工作,完成其余表格,由导师签字后上交教务处进行初审;第八阶段(2015年3月初——2015年3月底):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七、参考文献[1]Douglass·C·North,1990,ATransactionCosttheoryofPolitics,JournalofTheoreticalPolitics,Vol.2,No4:355-367.[2]Mathew·D·McCubbins,RogerG.Noll,andBarryR.Weingast,1987,AdministrativeProceduresasInstrumentsofPoliticalControl,JournalofLaw,,EconomicsandOrganization,Vol.3,No.2(Fall):243-277.[3]Terry·M·Moe,1990,PoliticalInstitutions:TheNeglectedSideoftheStory,JournalofLaw,EconomicsandOrganization,Vol.6,Specialissue:213-253.[4]Willi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