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_第1页
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_第2页
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_第3页
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_第4页
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亚国家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例中国XX大学2014年6月/北京目录塔吉克斯坦发展情况2基本情况2农业发展的特点2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2农业科学技术4吉尔吉斯斯坦发展情况42.1基本情况42.2农业发展特点52.3种植业52.4畜牧业6第3章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63.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3.2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8第4章两国农业发展比较——以棉花种植业为例124.1两国棉花种植业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154.2两国棉花种植业其他条件的对比分析18主要参考文献19塔吉克斯坦发展情况基本情况地理位于中亚的东南部,面积143100平方公里。素有“山地之国”的称号,山区占总面积的93%。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很大:山谷低地海拔500~1500米,为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3000米的半山区为温带气候;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气候,7月平均气温23℃~30℃,1月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50~700毫米。人口1002万(2012年1月)。塔吉克族约占80%,乌兹别克族占8.5%,俄罗斯族约占1%。此外,还有帕米尔、塔塔尔、吉尔吉斯、土克曼、哈萨克、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民族。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帕米尔一带属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经济政治概况塔吉克斯坦独立以来,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处于严重危机之中。1996年,塔吉克斯坦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和推行私有化,但进展缓慢。1997年以来,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不足,资金缺口大,企业间三角债严重,经济继续滑坡,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农业发展的特点概括起来,其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较低,对外依赖性很强。(1)长期以来,塔吉克斯坦以优质的长绒海岛棉而著称。在原苏联的"劳动分工"中,塔吉克斯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植棉业,其次是畜牧业。(2)粮食不能自给。1980年代中期后至独立前,粮食生产一直在30万吨左右徘徊,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只能靠进口粮食补充。粮食人均占有量非常少:1992年为46公斤,1995年下降到42公斤,1998年约为89公斤。(3)经济转轨艰难,农业大幅度减产。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农业生产和整个经济一样,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农业生产全面严重衰退,其生产速度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1995年和独立前1990年相比,农业产值下降了64%。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塔吉克斯坦的农业用地比较紧缺,可耕地仅占7%。据1989年统计,各类农用地面积为514万公顷,其中耕地为86万公顷,牧场为345万公顷。1998年,塔吉克斯坦的农用地面积减少到410万公顷,其中耕地为82.8万公顷,草场2万公顷,牧场为330万公顷。种植业在塔吉克斯坦农业中,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和玉米。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的粮食距离国家的需要相差甚远。1995年制定的经济改革纲要,对农业的改革确定了具体方针和措施,拨出了5万公顷土地供私人用地。除建立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外,1995年取消了农产品生产的国家订购制度和国家对农用肥料、燃料和机械的专营。塔吉克斯坦以种植优质细纤维棉花为主。棉花作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从1930年代起,由于苏联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在塔西南部地区的瓦赫什和卡菲尔尼甘两河流域大量种植棉花。表11991-1998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19911993199519971998全部播种面积82.179.475.880.982.8粮食作物23.227.926.541.940.7经济作物3128.928.523.627.5其中棉花29.927.526.821.924.7土豆和蔬菜、瓜类4.75.6其中土豆1.31.7蔬菜2.42.7饲料作物22.69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2页。表21991-1998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其比重19911993199519971998小麦14.4/62.020.0/71.919.1/72.335.6/85.133.9/83.3大麦4.6/19.83.8/13.63.6/13.72.5/6.02.8/6.9水稻0.9/4.11.2/4.51.3/4.81.5/3.61.5/3.7玉米1.6/6.61.1/4.01.0/3.60.9/2.11.1/2.7燕麦0.3/1.50.3/1.30.3/1.20.1/0.20.1/0.2黑麦0.2/0.70.2/0.70.1/0.60.1/0.20.05/0.2注:"/"前面是播种面积(万公顷),之后是比重(%)。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2页。表31991-199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19911993199519971998粮食作物30.427.324.954.549籽棉82.752.441.235.338.4土豆18.114.711.212.817.5蔬菜62.848.5水果、干果17.714.914.911.39.7葡萄12.74.6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5页。畜牧业畜牧业是塔农业中的主要部门,它不仅为居民提供肉、奶、蛋等必需的食品,而且各类畜产品(包括毛类、皮类、羽绒等)也是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疗工业的重要原料。畜牧业以养牛业和养羊业为主。养牛业和养羊业是畜牧业中的传统部门,主要提供肉、奶、皮等畜产品。塔吉克斯坦独立以来,由于饲料严重不足,牲畜存栏头数、主要畜产品产量在连年下降。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养禽业和养马业,养猪业较不重要。近年来,肉、奶、蛋产量减少的幅度都很大。表41991-1998年牲畜存栏数(万头/只)和畜产品产量(万吨)19911993199519971998牛139.1125114.7105110其中奶牛58.65653.251.350绵羊、山羊335.5290.6249.4222.3220禽类8206601502060猪0.10肉(屠宰重)33奶58.747.644.923.526蛋(亿个)4.551.590.50.070.12毛(实物重)0.440.32o.330.20.18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6页。农业科学技术独立后,因受经济危机影响,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农业科学技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萎缩状况。首先,科研人员锐减,科技潜力急剧下降。与1991年相比,1995年的科研人员减少了一半。在研究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大量流失,一部分回到俄罗斯,有的则流向西方国家。其次,资金严重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科研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特别是对基础研究部门来说,拨款是唯一的资金来源,而国家资金十分紧缺,无力为研究与开发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因此,科研工作几乎无法正常开展,农业科学研究遭受的损失十分严重。吉尔吉斯斯坦发展情况2.1基本情况2.1.1地理该国属于为大陆性气候在每年的7、8月较热在摄氏30度左右,12月-2月冬季低温可达摄氏零下30度间.为高山国家。全境海拔500米以上,1/2的地区海拔1000─3000米,1/3的地区海拔3000─4000米。东北部有天山山脉西段,西南部有帕米尔─阿赖山脉。仅西南部和北部有低地分布。纳伦河横贯穿全境,在境内长540公里。楚河在境内长220公里。高山湖泊伊塞克湖为著名的不冻湖。大陆性气候,气候垂直变化很大。年平均降水200─1000毫米。2.1.2人口2014年,吉尔吉斯斯坦人口为577.6万人,其中吉尔吉斯族人口为419.3万人,占总人口72.6%;乌兹别克族人口为83.6万人,占总人口14.4%;俄罗斯族人口为36.9万人,占总人口6.4%。2.1.3经济政治概况吉尔吉斯是世界上二十个贪腐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吉尔吉斯的贪污感知指数是1.8(0为最腐化,10为最廉洁)。2010年发生于2010年的“四七事件”与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雷同,源于该国民众对政府和总统巴基耶夫的不满。吉尔吉斯新宪法草案于6月27日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新宪法将限制总统权力,将许多权力过渡给总理。虽有许多来自西方,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助,独立后的吉尔吉斯经济困难重重。经过改革,吉尔吉斯于1998年12月20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2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吉尔吉斯斯坦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基础和生活福利的主要来源。十月革命前,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牧业区。苏联时期,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苏联解体初期,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生产虽未遭受像工业生产那么大的破坏,但农业总产值同工业总产值一样持续下滑,只是降幅稍小一些。最近五六年,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生产形势好转跟该国进行农业改革有关。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正在互利互惠条件下就提供拖拉机问题同白俄罗斯等国进行谈判,以求尽快增加农机数量,逐渐恢复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表5吉尔吉斯斯坦1998~2002年主要农、林业指标19981999200020012002农业产值(亿索姆)204.424302.836403.864471.717494.898种植业99.159172.157225.677265.454277.921畜牧业105.265130.679178.187206.263216.977农业服务收入(亿索姆)3.7624.6935.5635.155.15狩猎业和林业产值(亿索姆)0.6460.5640.5570.510.546资料来源:《吉尔吉斯斯坦统计数字》,2003年吉、俄文版,第76~77页。表6吉尔吉斯斯坦1998~2002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19981999200020012002粮食(万吨)161.9162.99156.87182.42175.28糖用甜菜(万吨42.953.6144.9828.6652.15籽棉(万吨)7.788.698.799.8210.94烟叶(万吨)2.812.983.462.40.62土豆(万吨)77.3595.72104.56116.8484.21蔬菜(万吨)55.5971.9374.6881.5346.36肉类(万吨)19.1119.5519.6119.9620.11奶类(万吨)97.27106.44110.52114.2117.29禽蛋(亿个)1.7581.932.0742.2782.43羊毛(万吨)71.171.16资料来源:《吉尔吉斯斯坦统计数字》,2003年吉、俄文版,第80页。2.3种植业种植业是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菜作物以及饲料作物的生产。因此,种植业对人民的生活、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畜牧业生产都有直接影响。2.3.1粮食作物种植业近10多年来,吉尔吉斯斯坦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9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5万公顷,即占当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3.5%;而到2002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达到64.86万公顷,即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9%。注重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1991~2002年,粮食作物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3.2经济作物种植业甜菜。苏联时期,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最大的甜菜生产共和国。1980年,这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减至2.79万公顷。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为满足居民对本国生产的食糖的需求,逐渐扩大甜菜的种植面积和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棉花。棉花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经济作物。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一定增长。2.4畜牧业畜牧业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传统的经济部门。它不仅为广大居民提供肉、奶、蛋等必需的食品,而且诸如肉、奶、蛋、毛、皮、羽毛等也是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牛、马、骡、驴作为重要的役畜,至今在吉尔吉斯斯坦山区的交通运输业中仍起着很大作用。吉尔吉斯斯坦的畜牧业包括养牛业、养羊业、养马业、养猪业、养禽业、养蜂业、养蚕业以及渔业等。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导部门。它的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初期的经济危机也影响到养牛业。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主要养羊国之一。吉尔吉斯斯坦一贯重视羊的品种改良。苏联解体后,由于遭受经济危机和调整产业结构等原因,羊的总数量和羊毛产量都大幅度下降。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3.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3.1.1气候条件(光热降水)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很大:山谷地低海拔500~1500米,为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3000米的半山区为温带气候;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气候。塔吉克斯坦光热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6000~8000MJ/m2,年日照时数为2500~3000h,年均气温在15.4℃,大于等于10℃年积温为4500℃左右,尤其是南部的哈特隆州,由于纬度低,大于等于10℃年积温高达5800~6000℃,是塔吉克斯坦第一大农业区。塔吉克斯坦季节气温变化明显,7月平均气温23℃~30℃,白天大气温度可上升到35℃~38℃,绝对最高气温为46℃;1月平均气温-2℃~2℃,但大型寒冷气团入侵时气温可降到-20℃~-26℃。年平均降水量150~250毫米,西南部的低山区及一些地势较高的谷地,年降雨量为350~700毫米。最大的年降水过程在3~4月份,而在7~9月份几乎无降水,降水量的43%集中在春季,冬季为28%,秋季为19%,夏季为10%。雪的覆盖情况不稳定,10月底可能出现积雪,而多数情况下在12月下旬,平均有雪天数为21天,平均最大十天的积雪厚度为1~3厘米,最大积雪厚度为47厘米。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离海洋远,距沙漠近,为明显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其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比较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晴天多,刮风少。但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以及受伊塞克湖的影响,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呈多样性,有的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有的地区则近似海洋性气候。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夏日照时间相差很大,6月份一般在10~12个小时以上,而12月份只有5~6个小时,山间峡谷日照时间则更短。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27℃。各地的年降水量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降水量明显较多的是费尔干纳山脉西南坡的中山气候带(从900~1200米至2000~2200米,年降水量1000毫米)、吉尔吉斯阿拉套山北坡的高山气候带(从2000~2200米至3000~3500米)和雪原气候带(海拔3500米以上)、恰特卡尔山山坡(1000多毫米)以及克明谷地和伊塞克湖地区东部(大约900毫米);雨量偏少的地区是塔拉斯谷地和楚河谷地(250~500毫米)、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的谷地山麓气候带(从海拔500~600米至900~1200米,年降水量徘徊于300毫米和700毫米之间)以及内天山和中天山的大部分地区(200-300毫米);雨水最无保障的是伊塞克湖西岸(巴雷克奇地区,年降水量110毫米)、费尔干纳地区(巴特肯地区,156毫米)以及奥什、贾拉拉巴德州的某些高山地区(阿尔腾马扎尔,184毫米);重要农业区楚河州和奥什州的年降水量一般在300~500毫米。3.1.2水利资源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为中亚五国之首。塔境内长10km以上的河流947条,超过500km长的河流有4条,100km~500km的河流15条,总长度超过28500公里,年水流总量52.2立方千米。有9个较大的水库,库容在0.028~10.5km3之间,其中最大的2个水库是北部的凯拉库姆水库和中部的努列克水库。湖泊水面面积和冰川面积共计1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塔吉克斯坦拥有巨大的地下水资源,预计总蕴藏量6972立方千米,地下水平均年抽取水量2.4立方千米。境内地下水资源便于开发,适合满足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需求,包括居民用水,农牧业灌溉等。全国共有水井9000多口,实际使用4614口。地下水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地下水既适合灌溉,又适合日常饮用。此外,塔国山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包括锡尔河、阿姆河在内的多条河流均发源于该国,其中塔拉斯—阿萨河的94%、楚河的75.3%、锡尔河的73.7%和阿姆河的2%径流量分布在境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包括河流、冰川和湖泊在内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22520亿m3。吉境内有大小河流25000多条,河流总长度超过50万km;湖泊1923个,总面积6836km2,占国土面积3.4%,湖水储量17060亿m3;在其境内天山和帕米尔—阿赖山系的众多山脉中,拥有发育良好的冰冻层,全国共有冰川7633个,总面积8107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4%。此外,吉尔吉斯斯坦的地下水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楚河、伊塞克湖和西部的费尔干纳谷地,其地下淡水可更新资源总量约为350m3/s,并且在第四纪岩层还有约6500亿m3的静态地下淡水储量。3.1.3土地资源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农用地面积仅42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4.7%,其中耕地93万公顷,永久草场320万公顷,森林及林地41万公顷,农业灌溉面积71.9万公顷。近年由于城市化发展占用农用地和不合理的耕种造成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10年耕地面积为67.3万hm2,比1991年减少了16.4%,同时加之塔吉克斯坦人口剧增,人均耕地面积从1991年的0.17hm2减少到2010年的0.09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塔吉克斯坦由于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较小,并未实行私有化,而是实行国有制,在此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有天山山脉西段,西南部有帕米尔—阿赖山脉,仅西南部和北部有低地分布,低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5%。在海拔2000~5000米的山区,分布着草甸草原和高山、亚高山草原,山坡和谷地上生长着野生植物。北部和西部的河谷和盆地,气候干旱,土壤多为钙质灰土,相当肥沃。全国适宜于农牧业的土地108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3%。其中,牧场和天然割草场934万多公顷,占农牧业用地的86%以上;耕地面积137万公顷,仅占农牧业用地的12.7%。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的地区,几乎全部都需要人工灌溉,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实行了激进的土地改革模式,对农业土地实行了私有化,允许土地自由出售、转让和继承。3.2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2.2.1人口和劳动力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适龄劳动人口较多,据2012年统计,在塔790万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为214万。但塔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由于国内就业面狭窄,许多人在国外从事劳务,主要是做小买卖和从事体力劳动。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塔约有100万人在国外务工,其中98%在俄罗斯。全年境外汇回劳务收入36亿美元(不包括随身携带),差不多占到年GDP的一半。2012年12月末,在塔就业部门登记寻找工作职位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2%。塔就业人口按照部门统计,农业占48.0%,教育18.1%,卫生8.1%,工业6.0%,管理部门3.4%,交通通讯3.0%,建筑2.6%。吉尔吉斯斯坦最新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吉尔吉斯斯坦的人口总数为558.3万人,其中男性占49.4%,女性占50.6%,人口自然增长率1.3%。全国农村人口361.78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劳动力人口262.59万人,全国62%以上的就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其中4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3.2.2基础设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原苏联时期属于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独联体其它国家。塔独立后政府无力在此领域投资,且经几年内战破坏,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严重制约了国家经济发展。1995年以后,政府开始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进行恢复、改善、重建,近几年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塔国土面积的93%为山地,地形地貌复杂,筑路困难,交通条件较差。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据统计,塔现有公路总长1.37万公里,几乎全部建于前苏联时期。长期以来,对道路没有进行应有的维修,加上连年内战和频繁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损坏严重,通行困难,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塔政府将发展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已着手实施公路战略规划,部分公路的修复工程已经竣工。塔吉克斯坦现有以下4条公路骨干线,均以首都杜尚别为中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塔中(中国)公路、塔吉(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公路、塔阿公路和塔乌公路北段。塔有北、中、南三条互不相连的铁路线,通过邻国乌兹别克斯坦与独联体及周边国家相连。塔铁路总长950.7公里,使用长度616.7公里,其中114公里已超期服役,各种设施落后,缺乏车厢。塔吉克斯坦的铁路系统主要承担旅客和货物进出境运输,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塔独立后陷入5年内战深渊,经济遭受严重破坏,通信产业停滞不前,当时电话普及率低至每百人不足5部。为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内战结束后塔政府开始重视通信产业的发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外资及本国私营企业发展通信信息技术,培育通讯服务市场。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塔国内经济恢复,塔通信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在塔共有10家移动电话运营商,移动电话网络基本形成,信号已能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及其邻近地区和居民点,但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仍是一片空白。据互联网世界统计(InternetWorldStats,简称IWS),塔吉克斯坦互联网普及率为13%,在亚洲的排名仅高于土库曼斯坦;互联网用户为112万人。塔互联网速度较慢,且价格较高,2M带宽上网费用每月需要1000美元左右。从苏联时期迄今,塔吉克斯坦先后在北部的泽拉夫尚河、中部的卡法尔尼冈河和瓦赫什河、南部的喷赤河等4大水系上共建近30座大、中、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09万千瓦。2012塔吉克总发电量为168.90亿度,其中4%的电能用于出口。除水电站外,塔还建有2座热电厂,即杜尚别热电厂和亚万热电厂,两厂装机容量共计31.8万千瓦,年发电量近10亿度。塔每年发电量180多亿度左右,而塔的年需求量为230-250亿度左右,平均每年缺电40-50亿度,因此塔秋冬季实行限电措施,有些地区每天供电9小时,许多边远地区居民每天只能用电2至3小时。由于内战后果的影响,十年来塔吉克斯坦的医疗设备基本上无力更新换代,现有设备都在不符合规范地超期使用,医院规模萎缩,医疗服务水平下降,卫生条件恶化,某些疾病呈上升趋势,如肠道传染病、肝炎、结核病、性病等。目前塔吉克斯坦全国共有病床4.1万多张,万人拥有量下降为67.7;有医生近1.3万名,万人拥有量降至21.2;护理人员总数是3.2万多,万人拥有量降到52.8。这三组数字比10年前分别降低了36%(病床)、16%(医生)和31.5%(护士)。各医院接诊量连年下降,不是因为病患减少,而是因为大多数穷人无钱看病。塔吉克斯坦教育基本延续前苏联的免费义务教育体系,2008年,国家教育实际拨款7.22亿索莫尼,约占财政支出14.3%。塔全国现有各类高等学校33所,教师8231人。全国在校大学生15.4238万人。目前塔吉克斯坦的科学教育事业相当落后,甚至连教科书都很缺乏。塔吉克斯坦学前教育覆盖率在独联体国家中排在最后一名,约90%年龄在3至6岁的塔吉克斯坦儿童未能接受学前教育。吉尔吉斯斯坦总体来说,吉尔吉斯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经济结构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农业生产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是典型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吉现有公路总长度34000多公里,连接吉境内各州首府和主要城镇,承担着吉境内大部分的客、货运输量。吉尔吉斯斯坦国内铁路运输及建设不发达。目前,吉尔吉斯斯坦仅有一条横贯吉北部的东西走向铁路,总长度372公里,东起巴雷克奇,经西部边境的卢卡沃伊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内河航运线总长576公里。1999年以前,年货运量一般为3万吨左右,1999年完成货运量4.6万吨。长期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及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电讯往来较为便捷,但IDD程控国际直拨电话线路少,开通难,收费高。近年来,在国际及外国金融组织的资助下,其通讯基础设施正在逐步进行改造,现代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首都比什凯克已建成装机容量3万门的10个数字电话交换站,其他主要城市的通讯设施改造也在进行之中。此外,特快专递、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方式也在迅速发展,无线寻呼服务市场也已经饱和。吉尔吉斯斯坦水力资源丰富,全国约有252条大、中河流,蕴藏着1850万千瓦水能,每年潜在的水力发电能力为1420亿度,但目前仅开发利用了10%左右。全国的小河流平均径流量为3~50立方米/秒,每年可发电50亿~80亿度,但目前仅开发了约3%。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的电力生产量约为150亿度,预计2015年将达到220亿度。2006年吉尔吉斯斯坦居民人均消费电力2400度,这个指标比较高,因此国家鼓励节约电力,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逐步提高电价。从2006年5月1日起,吉尔吉斯斯坦居民生活用电的电费为住62索姆/度(约合1.5美分/度),而同期考虑通胀因素在内的生产成本约为1.06索姆/度(约合2.66美分/度)。即使这样,2006年的电费支付率只有72.3%,其余27.7%或拖欠或无法收缴。另外,吉尔吉斯斯坦全国电力系统损失高达40%,其中25%被偷盗,致使国家预算补贴开支增大,甚至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吉尔吉斯斯坦的医疗体系基本延袭了前苏联模式,医疗设施、使用设备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差异不大。吉独立至今,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外债台高筑,财政经费吃紧,无力顾及医疗行业发展。吉国家医院可谓吉医疗领域当前境况的缩影。该院为吉最主要危重病治疗机构,每年实施手术1.6万余例,并为吉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但医院主体建筑、医疗保障体系已近10年未获维修资金,治疗、教学等多处设施几近瘫痪。医疗设备亟待更新,多个设备因超期工作已成医疗安全隐患。吉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000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60多所,高等院校43所,在校生18万。著名高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吉尔吉斯-美国中亚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奥什大学等。3.2.3农业发展政策塔吉克斯坦农业政策是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1991年苏联解体迫使塔吉克斯坦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来帮助本国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业政策是土地经营权的转变。1992年,塔吉克斯坦按照《土地改革法》的规定,把大部分的山坡土地转让给了私营部门农户,1995年10月9日塔吉克斯坦总统签署了《关于把5万公顷土地划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的命令》,1997年12月1日总统又签发了类似的命令,决定再把2.5万公顷的土地划拨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到了2007年塔吉克斯坦的土地经营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1991年国有农场占农用地的98%,转变到2007年私营土地占到了农用地的70%,并且土地经营私有化的趋势还再不断加大。土地私有化不但调动了塔吉克斯坦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使农业生产和市场更好的结合的同时,塔吉克斯坦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国际援助来帮助农业发展,截至200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向塔吉克斯坦共捐助了6.3亿美元用来发展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此外亚洲开发银行为了帮助塔吉克斯坦农业恢复,于2008—2010年也援助了4000万美元。因此,国外农业援助政策和国内农业政策对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塔政府正采取措施,恢复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土壤改良,改善水资源利用,向农村地区提供小额贷款等,提高农业生产率;将大型农业企业改组成农庄,对农庄实行简化和统一的新税制。同时,计划吸收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扶持已经改组的农业企业,恢复农用基础设施,发展农业融资体系和新耕地的灌溉系统。2001-2003年间将吸收9000万美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农业领域吸引外资项目如下:——组织农业技术服务站,建立技术中心,开展机械化作业、农机租让、物资技术服务,农机维修、保管,提供并应用新技术设备和先进工艺,运输服务,农产品加工。建立小型农产品加工车间。项目所需投资额500万美元,其中自有资金:100万美元,需引进外资400万美元。——恢复养鸡企业生产,扩大禽蛋产量。项目所需投资额500万美元,其中自有资金100万美元,需引进外资400万美元。——组织生产农药。在4500公顷田地上每年使用3次化学试剂。化学加工桑树和在25万公顷棉花地里使用化学杀虫除莠剂以杀死病虫。项目投资额414万美元,其中自有资金30万美元,需引进外资384万美元。——复建兽医站。在哈特龙州、加尔姆各区建立兽医站。复建被破坏的兽医站,购进相关设备。项目投资额650万美元,其中自有资金136万美元,需引进外资514万美元。——复建国家种子站和种子区物资技术基地。项目实施内容:购进机械设备,实验室技术改造。建立技术中心,实现机械化作业,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物资技术供应,应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发展种子繁殖业。项目投资额900万美元,其中自有资金252万美元,需引进外资648万美元。吉尔吉斯斯坦根据1991年12月吉国政府通过的《非国有化、私有化和企业经营活动总则法》,以及阿卡耶夫总统发布的《关于调整农业土地资源和其他关系的命令》,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改革的方针是:解散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经济,实行土地和财产的私有化,重新分配土地和财产股份给农民,形成农业企业家阶层和自由农民,建立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市场经济关系。吉国农业经济改革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2)建立农业改革的法律、法规基础,制订并颁布一系列土地改革、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价格的法律、法令,确定改革的方针和任务。例如宣布完全放开农产品价格,取消政府对农产品的收购和食品供应代之由市场调节等。这一阶段有77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解散,出现了13000多个农民经营主体。第二阶段(1992-1993)继续确立各项具体法规和制度,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改革领导机构和执法机关,在全国农村开展宣传解释工作,寻求农民接受的改革方法。这一阶段又有180多个国营农业单位实行了私有化改造。第三阶段(1994年开始)为改革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全面落实农业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划分土地给农民并给予自由支配权;改造各类农业企业;实施国家对改革的财政支持,使新建经营主体发挥作用。到1994年底,已有39%的各类农业单位完成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造,新建股份制企业76个,合作社207个,农户和私人农场2万多个。到1995年4月底,已有120多万公顷土地分给了农民及其经营主体。吉国农业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土地关系的变革和对现有农业企业的改造。关于土地改革,吉国宪法规定土地属国家所有,但可给予公民或法人使用。故由总统发布指令将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无偿划归土地经营者,使用期限为49年,在此期间允许出售、出租、交换土地使用权,并可转变为遗产继承和作为财产抵押。总统令还规定凡居住和工作在农村的所有吉国公民(包括非农业部门的人员)均有权分得一份土地。关于各类农业企业的改造,首先评估被改造企业的财产及股份,然后制定出企业改造的方案。吉国政府规定,现有农业企业可以按照其成员的意见,自由选择其未来的经营形式。这些经营形式被界定为以下四种:建立在家庭成员劳动基础上的农户经济和小农场主经济,种植业土地规模达到30公顷,畜牧业达到50公顷的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经济,种植业土地经营规模达到30-100公顷,畜牧业达到50-150公顷的联合体;集体经济,种植业土地规模大于100公顷,畜牧业超过150公顷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有经济,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集体企业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可以看出,在改革实践中,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方针变更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做法。在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是唯一一个进行了土地私有化改革的国家,但由于吉政府对农业投入很少,私人土地所有者面临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农业生产处在自发状态,并且由于近年吉政局不稳,粮食及农产品不能自给自足,粮食安全一直面临巨大风险,不得不依靠进口和国际援助来满足国内需求。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吉尔吉斯最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之一,也是吉鼓励外国投资的重点行业。2002年8月,吉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对该行业管理工作的文件。该文件的中心思想是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本国农业生产者利益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保护、支持力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引导外资重点向农产品的采购和加工领域投资。这里包括:调整农产品收购政策和收购价格;加大金融机构对食品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融资规模;积极开展关于以吉积压农产品(如棉花、烟草等)抵偿部分外债的对外谈判;政府出面解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对吉农产品出口过境运输设置壁垒的问题;抓紧与世行谈判,争取对已经发生的农业贷款予以减息和延迟偿还的安排;同时争取世行提供贷款解决加工企业订购农产品的资金问题;加大对烟草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职能部门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积极扩大食品和农产品的出口。3.2.4农业科技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因受经济危机影响,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农业科学技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萎缩状况。首先,科研人员锐减,科技潜力急剧下降。与1991年相比,1995年的科研人员减少了一半。在研究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大量流失,一部分回到俄罗斯,有的则流向西方国家。其次,资金严重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科研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特别是对基础研究部门来说,拨款是唯一的资金来源,而国家资金十分紧缺,无力为研究与开发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因此,科研工作几乎无法正常开展,农业科学研究遭受的损失十分严重。塔吉克斯坦由于经济困难,吉尔吉斯斯坦独立10余年来对农业科技几乎没有什么投入,造成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吉本国的农机配件、燃料、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生产能力不足,长期依靠进口。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一方面农资经常供应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偏高。两国农业发展比较——以棉花种植业为例4.1两国棉花种植业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4.1.1棉花种植所需的自然条件从自然层面对棉花收获进行分析,首先是对棉花的基本特点的介绍,从中才能得知棉花需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1)棉花是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棉花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据测定,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750~1000lx,光饱和点为7~8万lx。一般情况下,棉花叶片对光强的适宜范围为8000~70000lx,此范围下,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2)棉花生育的水分条件。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阶段生理需水要求为:播种至出苗,0~2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苗期,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5~75%为宜;盛蕾期后,0~8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能低于60~65%;吐絮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70%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3)土壤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知道为何这两个国家将棉花作为国民经济产物,因为他们的地理条件都很适合种植棉花产物,我们具体来看究竟这两个国家的环境对比,我们希望能从光照,水资源丰富程度,土地肥力来衡量这几个因素。4.1.2光照条件对比首先是光照,我们知道光照的强弱影响是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的。纬度(如俄罗斯与赤道)纬度越低日照越丰富,海拔(如青藏高原光照丰富)海拔高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光的路径短。地形(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方面考虑阳坡和阴坡的不同影响。天气因素(西欧因经常下雨,导致光照不足)和农业相关性更大,我们将更详细讨论。下面就从这几个因素入手,探究光照强弱。具体如下表所示:表7吉国和塔国光照条件影响因素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纬度北纬39°~43°之间。北纬37°~41°之间海拔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国土在海拔3800~4200米之间。94%的国土在1000多米以上,将近71%的国土在2000米以上。境内9/1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形吉尔吉斯斯坦整个国土都处于即天山和阿赖山山脉之中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93%,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于3000米,素有“山地之国”的称号。北部山脉属天山山系,中部属吉萨尔-阿尔泰山系,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资料来源:IREECAS数据库。从这几点因素可以看出,在海拔和地形上,两个国家几乎没有差距,都是高山型国家,同属天山山脉,且海拔高度相同。而其唯一的差距在纬度差距,然而纬度差距仅为2°差距,这个差距造成的太阳直射角差距只有2°因此造成的光照差距几乎没有,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在光照强度上两个国家是相同的。4.1.3降水和灌溉条件对比从水资源的角度来讲,这个因素无疑也是有多种的,我们也考虑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降雨量和灌溉能力。图1吉尔吉斯斯坦气温降水月度分布图2塔吉克斯坦气温降水月度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降水还是气温,两个国家都惊人相似,尤其是对于降水量来说,两条线几乎是吻合的,意味着从降水方面我们不能找到它们的差距。所以,下面我们着重从灌溉方面来分析。由我们可以获得的数据来看,我们能够寻找的最好的数据是“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我们可以获得的数据是: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耕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农业灌溉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量的百分比)。由研究表明,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灌溉用地大部分是用于耕地的,而其他包括牧场割草场荒地都只有极少的灌溉比率,因此我们将其忽略,我们假设灌溉用地全部是耕地。采用“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来衡量灌溉设施以及普及的能力,这种衡量忽略了技术差距,我们在后面技术差距中将详细对比在种植棉花技术上的差距。而计算方式则为:“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农业灌溉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量的百分比)/[耕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表8吉国和塔国灌溉情况对比2006200720082009吉尔吉斯斯坦耕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6.696.676.676.65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5.9555.9455.9355.36农业灌溉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量的百分比)9.319.319.319.40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77.8178.0678.0178.17塔吉克斯坦耕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275.335.295.30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33.8333.7933.7733.94农业灌溉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量的百分比)14.9415.0315.0414.78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96.0195.3195.9294.6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灌溉耕地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比这个数据由于有假设灌溉用地全部是灌溉耕地,因此有所偏差,但是依然大致可以反映两个国家在耕地这一块灌溉的覆盖程度哪个更大。显然是塔吉克斯坦的灌溉的覆盖程度大于吉尔吉斯斯坦。因此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塔吉克斯坦更胜一筹。4.1.4土地肥力对比最后是从土地肥力程度来衡量,我们无法有确切的数据显示两个国家土地肥力本身的情况,但是从河流的分布和国家地形建立基础来看,两个国家同属于天山山脉,共同的河流是锡尔河,同时两个国家都以水资源丰富而文明,而气候环境都同属于大陆性气候,降雨量也基本相同,两个国家仅在纬度上有2°的差距,因此我们认为两个国家的土地基础肥力是相同的,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两个国家的土地肥力差距显示在化肥的投入方面。表9塔吉两国农业化肥消费量对比20062007200820092010吉尔吉斯斯坦22.1967749522.454687518.973817921.33072122.65945777塔吉克斯坦73.9484396274.1286863370.4453441364.9272237254.219308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4.2两国棉花种植业其他条件对比分析项目相似点不同点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人文环境与中俄历史相连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的形成历史较悠久,民族多元化曾为苏联的一个联邦共和国,曾建立苏维埃政权,经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为独联体成员国共和政体和多党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集中于沿河或谷地、盆地,为棉花种植积蓄了劳动力游牧民族所占比重较大塔吉克人为中亚一古老民族。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先后被波斯、马其顿和叙利亚王国统治。公元前3世纪,并入希腊巴克达利王国和贵霜王国。9世纪到11世纪属塔希尔王朝和萨曼王朝,基本上形成塔吉克部落。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14世纪到15世纪属帖木尔统治。16世纪起,加入布哈拉汗国。1868年起,北部并入沙俄。19世纪末,东南部原为中国领土,被帝俄武力侵占。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1919年全境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14日,成立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乌兹别克。1929年10月成立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9月9日宣布独立,称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西汉、唐朝时与中国联系紧密。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纪受沙俄压迫,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864年10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界条约,强行割让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来的中国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876年被沙俄强占;1876年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至此,原来的中国领土、吉尔吉斯全部土地被沙皇俄罗斯吞并。1924年10月14日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州,名为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1925年5月25日称吉尔吉斯自治州。1926年2月1日改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通过国家独立宣言,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植棉概况(历史和现状)条件得天独厚,种棉历史悠久植棉业为农业的主要部门棉花为本国经济支柱之一棉花的商品化程度高,出口量较大棉产量都曾因经济政治体制变迁而出现波动,产量逐步增加的趋势产业化趋势加快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由于谷地众多,自古就有种植棉花的传统。在塔吉克斯坦的现代和当代史上,棉花生产一直是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曾在前苏联棉花生产领域创下多项纪录。从60年代开始,在棉花产量和皮棉质量方面塔吉克斯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直到90年代,塔吉克斯坦在前苏联始终保持细纤维棉生产的领先地位。塔独立后,棉花生产仍为塔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恢复和发展塔国经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棉花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经济作物。1980年之前,在吉尔吉斯斯坦南方的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植棉业是农业的主要部门。当时,棉花占这两个州播种总面积的20%。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棉花种植面积急剧缩小。1980~1991年,棉花种植面积由7.63万公顷减至2.59万公顷。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一定增长。1991~2002年,棉花的种植面积由2.59万公顷增至4.01万公顷。同一时期,籽棉总产量由6.25万吨增至10.94万吨,单位面积产量由每公顷24.1公担增至27.3公担。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每年都向俄罗斯、白俄罗斯、拉脱维亚、德国、伊朗、捷克和土耳其等国出口2.0万~2.2万吨皮棉。植棉业政策棉花加工政策:政府鼓励和引导对于棉花种植和加工的投资,加强投资建设力度,扩宽投资渠道。棉花出口政策:以初级原料出口为主,在满足国内纺织业和再生产条件下,鼓励出口,并适当实施出口退税和补贴棉花加工政策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下游产业欠发达,缺乏投资流入,政府一直努力引导和鼓励投资,提升加工能力,创造附加值。棉花出口政策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但生产能力有限,植棉面积近年下降(2013年塔吉克完成棉花种植面积19.3万公顷,比去年减少7000公顷,预计产棉41.5万吨,与去年产量持平。),政府虽鼓励出口,但有心无力。棉花加工政策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投资引入和加强效果明显,国内加工制造业兴起,但投资回报率低是发展加工的“瓶颈”。棉花出口政策在加强与中亚各国、中国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合作基础上,棉花为出口导向型产业。2012年,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工业部轻工业局的局长法蒂玛.萨达姆库洛娃在发展方针和服装工业的一次讨论会上说:“吉尔吉斯斯坦出口了95%的棉花。”植棉技术利用与中国新疆接壤的自然地理优势,加强与中国的植棉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合作共赢。植棉技术的开发使用充分结合国家的自然气候状况,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植棉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也是未来植棉业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1.“膜下滴灌植棉技术”:中国政府无偿援助的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中国覆膜技术二者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对于塔吉克斯坦北部索格特州冈奇区这样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地方来说,无疑是一个恩赐。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国家,缺水严重制约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这里的实验成功,使塔国看到了农业增产的希望。2002年2月,塔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使用无偿援助余款全面引进中国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的要求,项目实施地点定于索格特州冈奇区友谊农庄,推广面积增至277公顷。2.高密型棉花栽培技术:根据塔吉克斯坦的生态与生产条件的,结合主要的种植形式与配套措施,播种密度在12万株·hm-2以上。这些植棉区无霜期较短,依靠大群体争取较多的结铃。1.技术植棉试验:2007年,新疆兵团一四九团赴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植棉技术试验,在与中国的协助下,吉国的植棉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促进吉国棉业管理技术化、信息化。2.高密型棉花栽培技术:根据塔吉克斯坦的生态与生产条件的,结合主要的种植形式与配套措施,播种密度在12万株•hm-2以上。这些植棉区无霜期较短,依靠大群体争取较多的结铃。市场机制产量供需矛盾和价格机制问题1992年塔实行了贸易和定价自由的政策,1996年实行全部农产品由生产者自主销售。对棉花生产者来说,就要自行与全球市场接轨。现在塔棉花销售价格的确定依据的是利物浦棉花交易所的价格。2001年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棉价大跌,塔棉花生产者普遍亏损。好在2002年塔生产的中绒皮棉的价格由750美元涨到1040美元。塔棉花专家认为,要提高塔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1、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棉花国家标准。虽然塔皮棉质量比乌兹别克所产皮棉质量要高,但塔依据的是乌兹别克国家标准,自然有质无价。2、培养本国棉花经纪人,进而形成中亚棉花交易所,打破目前跨国公司和国际棉花交易所大股东操纵棉花价格的局面。塔种棉业的主要投资者是一些期货公司,这些期货公司是从1994年起在塔开展业务的,目前有70%-80%的棉花生产者向它们举债。它们贷款给棉花生产者,然后把他们的皮棉包销到国际市场。到2002年初,各类棉花生产者欠期货公司的债务高达1.2亿美元。如果这种状态再持续下去,他们将在最近4-5年累计欠款3亿美元。目前棉花生产者和期货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平等交易。期货公司一方面把农用物资以大大高于市场的价格供应给生产者,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包销地位,低买高卖,牟取暴利。吉尔吉斯斯坦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有待加强建设和改善;棉花能满足国内需求,由于出口导向,价格受国际供求影响较大;发展现状国内发展概况生产能力不足,相应的生产、加工投资体制不完善。相关的政府补贴和投资政策力度不够面临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棉花加工企业较少,未能有效发挥植棉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发展棉花种植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棉花产量:塔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提高棉花产量、开展棉花加工业,满足国内市场及出口需要,已经成为关系到塔吉克斯坦的未来和发展的大事。由于总产量的大幅度降低,棉花生产没有形成对国民经济应有的拉动作用。2001年棉花产品国内总产值不足3亿美元,而且大部分籽棉生产者亏损。此外,缺乏资金购买化肥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原因之一。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生产10.13万吨原棉和1.11万吨多脂羊毛。在吉尔吉斯斯坦,纺织工业并不发达,不能够加工我们的原材料,因为缺乏经营场所、专家和资金。在2011年,只加工了2.25万吨原棉。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生产能力。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州政府称,由于原材料价格低廉,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的农民计划减少今年的棉花和烟草播种面积。预计,棉花播种面积将减少约1300公顷,烟草播种面积减少900公顷。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的棉花和烟草种植面积分别为1.17万公顷和4480公顷。专家指出,导致棉花和烟草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农产品收购价格低廉。例如,棉花的价格还停留在过去每公斤23-24索姆的水平,而农民种植棉花的投入却大幅上涨。烟草种植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1公斤烟草的平均价格为35索姆。国际贸易状况原料出口导向方式利润率低,急需转变。内陆国,依靠内陆交通,出口对象多为亚洲国家据塔吉克斯坦海关统计,2013年上半年塔吉克斯坦棉花出口6.78万吨,约合1.12亿美元,同比略有减少。塔吉克斯坦棉花主要出口到土耳其、伊朗、俄罗斯、拉脱维亚。塔吉克斯坦目前共有24家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为10万吨。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工业部轻工业局的局长法蒂玛.萨达姆库洛娃在发展方针和服装工业的一次讨论会上说:“吉尔吉斯斯坦出口了95%的棉花。”4.3总结及建议总结来看,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棉花种植业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并赋予棉花种植的传统文化,种棉业可谓两国的农业的优势产业。但是,两国的种棉业近年来面临衰落的危机,特别是塔吉克斯坦的种棉业,其种棉业也逐步走下坡路。两国的种棉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技术方面,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是与中国的技术合作,限制了棉花产量依靠有效产权力量的提高;第二,政策方面,有关植棉的政策不够透明,也不够具体,如塔吉克斯坦对棉农的补贴额度复杂和不清晰,阻碍了棉农的生产激励;第三,贸易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潜在的棉花比较优势,限制了棉花“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不利于棉花产值的国际化价值的实现(吉尔吉斯斯坦棉花出口量虽大,但也只停留在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第四,市场机制方面,棉花产供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