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XXXXXXXX1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清单XXXXXXXXXX
2017年度XXXXXXF限公司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事项最新修订日生效日期颁布部门法规/标准编号适用条款说明及部分条款选登备注适用部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大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各单位、部门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全国人大第一章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二章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各单位、部门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2009年5月1日实施全国人大第六号主席令第一章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第十九条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单位、部门
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4月22日2011年5月1日实施全国人大第八十一号主席令第二章第十五条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第二章第十七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第二章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第二章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各单位、部门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全国人大第二十八号主席令第一章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一章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第三章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各单位、部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1.1全国人大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一章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三章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各单位、部门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全国人大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H^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第三章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第三章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单位、部门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全国人大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主席令第五十七号第一章第二条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第一章第六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三章第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工会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或者有关部门认真处理。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修正),2009年8月27日第H^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各单位、部门
第三章二十四条工会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企业行政方面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行政方面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10.1全国人大主席令9届第15号第一章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各单位、部门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4.1全国人大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三条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戈卜第四条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各单位、部门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全国人大主席令第七十七号第一章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二章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各单位、部门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第二章第十八条国家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4月22日2011年7月1日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于2011年4月22日通过,主席令四十六号第三章第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五章第三十六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五章第三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第五章第四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各单位、部门1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全国人大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主席令第六十九号第一章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一章第五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各单位、部门
国务院令第440号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9.1国务院第一章第五条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列入目录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列入目录的产品。第一章第七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各单位、部门15工伤保险条例2011.1.1国务院国务院令第586号第一章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二章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第二章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86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已经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各单位、部门
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2013.12.7国务院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一章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第一章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第一章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各单位、部门17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6年2月6日修订国务院国务院令第445号第一章第二条 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第四章第二十二条对许可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一次有效的运输许可证。各单位、部门1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年7月29日修订国务院第397号第二条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是为了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各单位、部门
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第十三条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制定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颁布,自二00四年一月十三日起正式施行1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1.9国务院第653号3.10.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3.11.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3.12.搞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5.21.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各单位、部门2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52号第一章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章第七条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第一章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各单位、部门2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第619号令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各单位、部门
用合同。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国务院国务院第493号令第一章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一章第六条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第一章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第二章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各单位、部门2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1国务院第549号令第一章第五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三章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三章第二十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第三章第二十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200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根据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各单位、部门25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2003.10.1国家标准局GB7231—20035.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各单位、部门
6.1a适用范围: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2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1996.10.1国家技术监督局GB1617”19966.标志牌的设置高度标志牌设置的高度 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7、2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 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7 、4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设备技术部门2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2008.2.1国家安监总局第一章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第二章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第二章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第二章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各单位、部门2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12-1卫生部GBZ158-20033。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4.警示线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各单位、部门
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5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2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3.1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第3号令第一章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第一章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第二章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二章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各单位、部门3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三、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四、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安技部门应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 九、防毒护具的发放应根据作业人员可能接触毒物的种类,准确地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盒),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效,并按国家标准规定,定时更换滤毒罐(盒)。各单位、部门
3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1996.2.1国家技术监督局GB11651-89判废条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予判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未达到上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根据有关标准和规程所规定的功能指标;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同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各单位、部门32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1994.7.1国家技术监督局GB4053.3-934.1防护栏杆的高度宜为1050mm在离地高度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00mm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0m高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200mm5强度要求,栏杆的设计,必须保证其扶手所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施加的载荷不小于500N/m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代替GB4053.3-83各单位、部门33消防安全标志1993.3.1国家技术监督局GB13495-926.3消防安全标志牌应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如金属板、塑料板、木板等。用于室内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可以用粘贴力强的不干胶材料制作。对于照明条件差的场合,标志牌可以用荧光材料制作,还可以加上适当照明7.1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在醒目、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地方,并使人们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它所表示的意义7.2消防安全标志不应设置在本身移动后可能遮盖标志的物体上。同样也不应设置在容各单位、部门
卫生部易被移动的物体遮盖的地方。34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年12月23日1.我国法定十三种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各单位、部门3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改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3月6日2012年6月1日卫生部卫生部令第21号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第二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第五条 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各单位、部门
劳动部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3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1997.1.1劳部发(1996)423号第一章第四条生产、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宣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防护知识及发生化学品事故的急救方法。第二章第七条生产单位应对所生产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并对其进行标识。第三章第十二条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各单位、部门37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2000年10月1日国家经贸委第19号第四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负责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标识、理化特性、燃爆特性、消防措施、稳定性、反应活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操作处置、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以及企业基本情况各单位、部门3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第一章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第一章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第二章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各单位、部门
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同时废止。39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第56号第五条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划分原则见附件一)。第十三条生产厂房、设备、储罐、仓库、装卸设施应远离各种引爆源和生活、办公区;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上风向;厂房的朝向应有利于爆炸危险气体的散发;厂房应有足够的泄压面积和必要的安全通道;第十六条爆炸危险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积聚。第十八条爆炸危险场所必须设置相应的可靠的避雷设施;有静电积聚危险的生产装置应采用控制流速、导除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器、添加防静电等有效的消除静电措施。各单位、部门4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987.2.1国家标准局GB6441-86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2.事故类别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各单位、部门
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1987.2.1国家标准局GB6442-862.1.1 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2.1.2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2.1.3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第一章第四条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各单位、部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第一章第六条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第二章第八条生产劳动防护用用人单位劳动防国家安品的企业应当按其产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者各单位、部门护用品管理规范j2015监管总国家安监管总局124号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自检,出具产品合格证, _的通知局并对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负责。 第三章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4142
43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第一条1.本公约适用于使用化学品的所有经济活动部门。4.(c)作业场所使用化学品一词系指可能使工人接触化学制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包括:(i)化学品的生产;(ii)化学品的搬运;(iii)化学品的贮存;(iv)化学品的运输;(v)化学品废料的处置或处理;1990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各单位、部门44安全标志1996.10.1国家技术监督局GB2894-19963.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4标志类型安全标志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4.5.2.2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均为白色衬底,黑色字。标志杆下部色带的颜色应和标志的颜色相一致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2894-88。各单位、部门45工伤认定办法2011年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8号令第三条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 5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各单位、部门
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十三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八条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并应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压力管道的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二)应有专职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三)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第九条压力管道管理人员、检查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工伤认定办法》同时废止。4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996.7.1劳动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设备技术部门4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1990.8.1国家国家技术监督局GB12158-904.1.6 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4.3.2 在输送和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液体的飞散喷溅,从底部或上部入灌的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 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或在上部灌装时,使液体沿侧壁缓慢下流。4.3.7煌类液体的检尺、测温和采样。a.当设备在灌装、循环或搅拌等工作过程各单位、部门
中,禁止进行取样、检尺或测温等现场操作。在设备停止工作后,需静置一段时间才允许进行上述操作。48用电安全导则2008年2008-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3869-20086.5一般环境下,用电产品以及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6.7用电产品的电气线路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并应定期检查。 6.8移动使用的用电产品,应采用完整的铜芯橡皮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作电源线;移动时,应防止电源线拉断或损坏。6.12禁止利用大地作为工作中性线。替彳弋GB/T13869-1992各单位、部门4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1982.7.1国务院国发[1982]22号第九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取得使用证,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定期检验制度第十一条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受压部件进行重大修理和改造,应符合安全监察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将修理和改造方案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各单位、部门5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1986.7.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GBJ87-1985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新建、改建和扩建各单位、部门
委员会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第1.0.3条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51安全色2008年200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2893-20083.1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分为红黄绿蓝四种颜色3.2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4.1.1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者提示消防设施设备的信息替彳弋GB2893-2001各单位、部门52气瓶颜色标志2000.1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7144-19994.1气瓶的漆膜颜色应符合GB/T3181的规定(铝白、黑、白除外)。5气瓶的字样和色环气瓶的字样、色环彼此间应避免叠合,不占防震圈的位置。 5.1.2充装气体名称一般用汉字表示。凡属液化气体,气体名称应冠以“液”或“液化”字样,凡属医用或呼吸用气体,在气体名称前应分别加注“医用”或“呼吸用”字样。对于小容积气瓶,充装气体名称不可用化各单位、部门
学式表示。5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2号第三章第十二条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第四章第十七条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第四章第十九条起重机械报废的,使用单位应当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设备技术部门54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3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其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二十三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省级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充装许可书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者,由省级质监部门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55焊接与切割安全2000.5.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944A19992.1.3乙焕发生器、回火防止器、氢气和液化石油气瓶、减压器等均应采取防止冻结措施。一旦冻结应用热水解冻,禁止采用明火烘烤或用棍棒敲打解冻2.1.4气瓶、容器、管道、仪表等连接部位应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检漏 ,严禁使用明火检漏代替GB944异1988o设备、技术、安全部门
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建设部、质检总局GB50016-2014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6.0.7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技术部门5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1996.2.1国家技术监督局GB15603-19956.3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6.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查,不得超装。各单位、部门5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GB50057-2010其中,第3章4.1.1、4.1.2、421(2)(3)、423(1)(2) 、4.2.4(6)、4.3.8(4)款)为强制性条文4.1.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 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现予公告。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安全、电仪设备技术部门
5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1999.12.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5083-19994.1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按规定条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4.2生产设备正常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向工作场所和大气排放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不应产生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噪声、振动、辐射和其他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必须在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替代标准号:GB5083-1985各单位、部门6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2005.10.1建设部GB50140-2005其中,第4.1.3为强制性条文(共15条),必须严格执行。各单位、部门6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7月1日建设部GB50052-2009其中,第3.0.1、3.0.2、3.0.3、3.0.9、4.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电仪设备部门62噪声作业分级规范1996.6.1劳动部LD80-19954.1噪声作业级别0级安全作业I轻度危害口中度危害W高度危害IV极度危害各单位、部门6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10.8.1卫生部GBZ1-20104.1.3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4.1.7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必须设置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按 GB11654-GB11666GB18051GB18083及其它相关国家标准执行。GBZ1-2002已于2010年8月1日起被GBZ1-2010代替实施。各单位、部门6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14.6.1建设部、质检总局GB50034-2013其中6.1.26.1.36.1.46.1.56.1.66.1.7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各单位、部|门
6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7.11.1卫生部GBZ2-20074.4.2.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 2C或2c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C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4.4.2.4.4高温作业综合温度的测定采用通风温湿度计、黑球温度计的测定值,按高温作业场所综合温度(C)计算方法,GBZ2.1-2007和GBZ2.2-2007标准是对旧版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修订版本,也是目前最新有效版本,修订后分为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和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各单位、部门6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201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3.3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替代国标GB5044-85各单位、部门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1.1 本规程适用于: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升降机、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备替彳弋GB6067-85各单位、部门
理委员会和辅具。 度.3高强度螺栓连接必须按设计技术要求处理并用专用工具拧紧。68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局GB/T8196-20032.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2.3.1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OGB/T8196-2003代替GB8196-1987,各单位、部门69储罐区防火堤设|2014.12.1建设部、检疫总局GB50351-20143.2.5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对应的计算液面是液体外溢的临界面,故防火堤顶面应比计算液面高出0.2m防火堤高度下限规定为1.0m,是为了防止消防水及泡沫液外溢,同时也是为了限制罐组占地面积过大。防火堤高度上限规定为2.2m,且从外侧计算,主要考虑满足消防操作视野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单罐容积和储罐组容积越来越大,储罐区占地面积急剧增力口,各单位、部门计规范
7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6.11.1国家安监总局AQ/T9002-2006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内部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各单位、部门7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008.10.1环保部GB12348-2008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合并为一个标准,并改名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各单位、部门7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一、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二、对矿山建设项目和生产、各单位、部门储存危险物品、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门论证,委托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安全生产评价,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生产对策的具体方案;对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生产措施方案;对安全风险较小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并编制安全专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安全设施单项验收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的总体验收。三、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重大危险源是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废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四、重大危险源的登记与评估危险化学品重大][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士6r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12011.12.1监局[《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申报|第40号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见附件2)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73各单位、部门报告7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2004.4.8国家安监总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4.编制要求(1)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2)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3)危险化学品单位根据本导则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5.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各单位、部门75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09.1.1国家安监总局AQ302A2008.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 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4.2安全隔绝4.2.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4.2.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2.3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4.2.4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4.3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4.3.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4.3.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的规定各单位、部门76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7.1国家安监总局总局令第21号第二章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第八条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社各单位、部门
会影响重大的事故的,县级、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在依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逐级上报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先用电话快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随后补报文字报告;乡镇安监站(力、)可以根据事故情况越级直接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7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09.9.1国家安监总局总局令第47号第一章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第二章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第二章第九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各单位、部门78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2009.10.1国家安监总局总局令第24号第三条责任追究应当遵循公正公平、有错必纠、责罚相当、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第六章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的安全生产非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依法取得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行政许可,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或者各单位、部门
高温作业分级2009-6-1国家技术监督局GB/T4200-2008该行政许可已经失效,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本规定所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本规定所称的违法的行政执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程序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工作地点温度temperatureofworksite在一个工作班内,工作地点距地面1.5m高处测得的最高气温,单位为C。室内外温差thedifferencebetweenindoorandoutdoor4 高温作业分级4.1按照工作地点WBG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替彳弋GB935-1989;GB/T4200-199779各单位、门部作业场所职业危国家安总局令第27号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各单位、部802009.11.1全生产第四条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害申报管理办法监督管理总局第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门
8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0〕23号2.3.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2.4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2.5.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各单位、部门8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07.10.1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令第49号GBZ188-2007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第四条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分级管理。第六条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3.2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4.1.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各单位、部门83各单位、部门8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国务院国务院第493号令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各单位、部门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85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2013年2月1日发布2013年3月1日实施省政府第139次常务会议通过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0号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主体责任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保障责任、规章制度保障责任、物质资金保障责任、管理保障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86山东省公共消防设施管理办法2013年2月2日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59号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公共消防设施的义务;发现破坏、挪用、妨害使用或者擅自拆除、迁移、停用公共消防设施的行为,有权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有关部门举报。87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1-232013年1月23日鲁安监发〔2013〕12号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一)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
制预评价报告。8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3年1月1日全国人大主席令65号第五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第三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第2次修正。各单位、部门设计施工类8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008-12-1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号:GB/T12801-2008危险因素hazardous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harmfulfactors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GB/T12801-2008,替代标准号:GB12801-1991,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9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2009-10-15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3861-20093.1生产过程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3.2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andharmfulfactors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代码化管理委员会3.3人的因素personalfactors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4物的因素materialfactors门
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5环境因素environmentfactors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6管理因素managementfactors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9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2012.08.12012.08.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第1265号公告其中,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265号公告批准,编号为GB50187-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同时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9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3.2厂内建(构)筑物、设备和绿化物严禁侵入铁路线路和道路的建筑限界,并不得妨碍视线。现有已侵入限界的围墙和各种建(构)筑物必须拆除。拆除确有困难的永久性建(构)筑物,在其大修或改造时应予解决;未拆除前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在侵限处设置侵限警告标志。本标准代替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和GB6389—1997《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3.4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有计划地对运输,装卸设备进行大、中、小修和维修保养工作。新购、改造、改装和修复后的运输、装卸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和试运转,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方准使用。93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10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4.11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GB6222-2005技术、设备、基建部门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609号其中,第1.0.2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经辨识全篇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450号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0.4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6.2.1房间的采光系数或采光窗地面积比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的规定。GB50016-2006,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同时废止,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9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034-2004原《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和《民用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同时废止,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9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827号化工厂厂房的电缆沟内经常充满地面水,将管道电缆沿防腐蚀地面或地沟敷设,则易受地面、地沟内介质腐蚀,不利于地面的施工和维修。经验表明,电缆和管道全部采取架空敷设,有利于防腐蚀。4.2.5构件的连接材料,如焊条、螺栓、节点板等,其耐蚀性能应不低于主体材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替代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6,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9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437号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GB50052-2009技术、设备、基建部门9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建标【1994】201号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硬导体应涂刷相色油漆或相色标志。色别应为 11相黄色,12相绿色,13相红色。其中2.3.12.5.52.5.62.3.1 为强制性条款,必须要严格的执行GB50053-94,原GBJ53-83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2012.06.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01号??????GB50055-2011,《规范》是按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二年〜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在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的基础上,历时5年修订而成的。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局1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质检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第3章4.1.1、4.1.2、421(2)(3)、423(1)(2) 、4.2.4(6)、4.3.8(4)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J94(2000年版)同时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162号公告批准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GB50059-2011,原《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同时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61号公告原有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将终止使用。第6.3.2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2级。GB50174-2008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467号公告其中,第3.1.1、3.1.33.10.23.10.3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规范(GB50169-92)—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1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92.6.9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1992】354号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电力设计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一、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二、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三、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间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GB50058-92,原《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94号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3〜110KV配电装置工程的设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GB50060-2008原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废止,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7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管道布置必须遵守安全及环保的法规,对防火、防爆、安全防护、环保要求等条件进行检查,以便管道布置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3管道布置应满足热胀冷缩所需的柔性。HG/T20549-1998,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08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和工业化部1.2.6管道的热(冷)补偿1管道由热胀或冷缩产生的位移、力和力矩,必须经过认真的计算,优先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几何形状来吸收。作用在设备或机泵接口上的力和力矩不得大于允许值。HG/T20546-2009替代HG/T20546-1992,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109化工企业供电设计技术规定2000.4.1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石化政发(1999)517号文第1.1.1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化工企业或装置的供电设计,内容包括:电力负荷分级及其供配电HG/T20664-1999替彳弋1985版,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10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2010-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0年第08号(总第163号);---总则1.1适用范围中……交流额定电压1500V以下,改为……交流额定电压 1200V以下,;---取消了3.3.2检验报告的有效期为12月;GB/T25295-2010本标准依据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11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2009-11-15201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13号(总第153号)2.1.6电气设备上必须防止危险的静电积聚,或采取专门安全技术手段使其无危害或释放。2.1.7电气设备使用的燃料和工作介质不能有有害影响,设计时必须使其内部或周围聚集的外溢燃料量不能达到危险的程度。GB19517-2009本标准代替GB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12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4.1可燃气体危险场所风险量化界定可燃气体根据危险性可分为爆炸性可燃气体和非爆炸性可燃气体4.1.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按其危险程GB12358-2006替人GGB12358-1990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 a)0级区域简称0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b)1级区域简称1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c)2级区域简称2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 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11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2009.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258号其中,第3.0.1GB50493-2009,经辨识全篇条文适用技术、设备、基建部门114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石油化工装置(或工厂)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石油化工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SH/T3018-2003替彳弋SH3018-1990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技术、设备、基建部门
11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14号文第1.0.1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中,贯彻“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用电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文本2篇
- 2025年度产品代理合同:智能家电全系列产品代理权转让
- 2025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农业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用电安全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品添加剂研发项目配料保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苗木种植项目招投标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电品牌代言合同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某某学校校园内电梯维修保养服务合同4篇
- 《短视频编剧:选题构想+脚本制作+剧本策划+镜头拍摄》课件 第5、6章 了解剧本:创作优剧本的基础、剧本编写:创作优的故事情节
- 2025年度钢材深加工项目运输及安装合同2篇
-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课件
- 30题纪检监察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73张
- 询价函模板(非常详尽)
- 《AI营销画布:数字化营销的落地与实战》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务培训4有限时间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级写话教学评语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结直肠外科术前肠道准备技术要求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