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用菌基料的秸秆预处理微生物菌剂的研究_第1页
用于食用菌基料的秸秆预处理微生物菌剂的研究_第2页
用于食用菌基料的秸秆预处理微生物菌剂的研究_第3页
用于食用菌基料的秸秆预处理微生物菌剂的研究_第4页
用于食用菌基料的秸秆预处理微生物菌剂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居世界首位,对于秸秆的有效利用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就目前而言,秸秆的使用和处理主要以燃烧和饲养动物为主,或者直接在收获作物以后将秸秆破碎,播撒在农田,达到秸秆还田的目的。但是这些当时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成本较高,容易完造成环境污染等风险,因此,合理利用秸秆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秸秆通过有效的前处理工艺,能够将秸秆中可利用成分充分暴露,有利于动植物利用。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玉米芯的使用尤为普遍,尤其是我过北方地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找到一种合理的前处理方式,将处理后的秸秆用于在陪平菇的基质材料,一方面减少秸秆的浪费,合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处理后的秸秆生产平菇,获得增产增效的目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秸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玉米秸秆的利用自己处理方式进行研究,为找到适合于本论文研究的合理处理方法提供参考。另外,对平菇栽培进行分析,对常规工艺控制过程进行全面了解,以利于本研究中使用处理后的秸秆作为平菇生长培养基的原则和成分配比。以丰富的理论参考指导本实验的顺利开展。第二部分,将采集的玉米秸秆样本进行破碎处理,采用碱化处理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前处理,同时对碱化处理过程中石灰添加量,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自己处理时间进行正交分析,以

中干物质、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铵态氮的含量

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不同实验组别的数据,分析组别间差异情况,最终确定处理秸秆的最佳处理条件,即水分含量为40%,尿素添加量为2%,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60天。第三部分,将秸秆降解物与玉米芯等基料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装戴,对不同添加比例下平菇的生长状态,产量,生物转化率,蛋白质含量及含水量进行考察,确定当秸秆降解物与玉米芯以3:2比例混合后的培养基质有利于平菇生长,且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60%以上,蛋白质含量最高,而平菇含水量同培养基质成分比例差异不大。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一方面确定了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能够满足于平菇栽培使用,另一方面探索了以碱化处理后的秸秆应用于平菇栽培,以及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基质材料配比和栽培工艺,为玉米秸秆处理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对平菇栽培提供了可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平菇栽培

碱化处理

AbstractChinaisalargeagriculturalcountry,thenumberofstrawproducedannuallyranksfirstintheworld,fortheeffectiveutilizationofstrawhasbecomewidespreadattentionofresearchers,fornow,useanddisposalofstrawburningandmainlyinanimalfeed,ordirectlyintheharvestedcropswillbeplantedinthefarmland,strawcrushing,strawreturningtoobjective.However,atthetime,therearesomeproblemssuchaslowutilizationrate,highcost,easytocause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soon.Throughtheeffectivepretreatmentprocess,thestrawcanfullyexposetheavailablecomponentsinthestraw,whichisbeneficialtotheuseofanimalsandplants.Intheproductionprocessofediblefungi,theuseofcorncobisverycommon,especiallyinthenorthernarea.Basedontheaboveanalysisbasedonthecornstrawastheresearchobject,tofindareasonabletreatment,aftertreatmentofstrawusedinmatrixmaterialwithmushroom,areducingstrawwaste,rationaluseofresources,ontheotherhandthroughtheprocessaftertheproductionofstrawmushroom,obtaintheaimofincreasingefficiency.Firstly,throughliteratureresearch,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straw,usingtheirtreatmentsonmaizestraw,toprovidereferenceforthereasonabletreatmenttofindmethodssuitableforthisstudy.Inaddition,thecultivationofPleurotusostreatuswasanalyzed,andthecontrolprocessoftheconventionalprocesswascomprehensivelyunderstood,soastobebeneficialtotheprincipleandcompositionofthetreatedstrawasthegrowthmediumofPleurotusostreatus.Toguidethedevelopmentofthisexperimentwithrichtheoreticalreference.Thesecondpart,themaizestrawsamplescollectedforcrushingbyalkalinetreatmentwayofstrawpretreatment,andaddingamountoflimealkalinetreatmentprocessofwatercontent,amountofureaaddedtheirprocessingtimebyorthogonalanalysis,thecontentofdrymatter,nitrogen,phosphoruscontent,neutraldetergentfiber,aciddetergentfiber,ammoniumnitrogenAstheinvestigationindexaccordingtothedifferentexperimentalgroupsofdata,analysisofdifferencesbetweengroups,andultimatelydeterminetheoptimumprocessingconditionsofstrawtreatment,thewatercontentis40%,adding2%urea,limedosageis8%,theprocessingtimefor60days.Thethirdpart,thedegradationofstrawandcorncobbasematerialcomponentsaremixedincertainproportionandwear,yieldofdifferentproportionunderthemushroomgrowthstate,biologicalconversionrate,proteincontentandwatercontentwereinvestigatedtodeterminewhenthestrawdegradationandcorncobtocultivate3:2ratioofthematrixisconducivetothegrowthofmushroom.Andthehighestyield,biologicalconversionratereachedmorethan60%,thehighestproteincontent,andwatercontentofPleurotusostreatuswithculturematrixproportiondifference.Throughthisresearch,ononehandtodeterminethetreatmentofmaizestraw,mushroomcultivationcanmeettheuse,ontheotherhand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strawalkalitreatedinmushroomcultivation,mushroomcultivationandintheprocessofmatrixmaterialratioandthecultivationprocess,tofindareasonablewayforcornstrawprocessing.Providesusefulreferencesformushroomcultivation.

Keywords:Cornstrawmushroomcultivationalkalizationtreatmen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支柱,但是每年产生的玉米秸秆、玉米芯废弃物的处理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此一项产生的废物达到7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一位。秸秆总量占世界秸秆总的的30%左右。在处理的过程中,有2亿吨以上的秸秆直接就地焚烧,对后续的经济附加值贡献极小,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燃烧热值相当于近亿吨的煤。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秸秆的利用尚不够充分,秸秆焚烧现象依然严重。要想着力解决秸秆利用问题,就应该对秸秆的处理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处理,进一步增加秸秆的附加经济效益。

平菇栽培在我国较为普遍,其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平菇的栽培过程中,栽培基质往往以玉米芯等作为菌丝体生长的供能物质。同时,常规的基料也由于市场的需求扩大而提高了价格,农民种植平菇的成本呈现增加的趋势,过高的成本必将造成整个平菇市场经营的不利因素,因此寻求一种更加低廉、高效的栽培基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给予这一分析,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应用于平菇栽培。提高经济价值,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1.秸秆的概述

谷类作物在收货后,剩余秸秆部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这一自然资源在我国产量丰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脂肪、微量元素物质不仅是动物良好的饲料,也可以作为良好的肥料。但是长期以来,秸秆利用情况并不乐观。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投入的一半左右,2013年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总量为6.87亿吨,而随着农业种植的不断扩大,秸秆产量逐年增加,到2016年,秸秆产量约为7.5亿吨,秸秆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秸秆为主。占秸秆资源的80%以上。水稻和小麦秸秆资源主要集中于我国长江以南区域,玉米秸秆资源主要集中于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三省。

秸秆的传统利用途径主要是肥料、饲料,同时又大部分秸秆则直接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剩余价值。将玉米秸秆作为肥料,通过堆积发酵等手段,将秸秆沤制成有机肥料,秸秆中的多种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作为良好的肥料,将秸秆沤制成的有机肥料科学添加到农田中,不但能够抑制土壤环境恶化、改善土壤肥力,还能降低栽培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产生的几率,以达到增加作物收成的目的。合理施用秸秆沤制的肥料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盲目用肥,这要根据作物的特性、土壤的养分的特性及肥料的特性适时、适量、测土配方施用肥料。2、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尽量选用缓性肥料,尽量施用不含氯离子等副成分的肥料,采用少施多次的方式进行施肥。3、栽种多年的设施栽培土壤应根据其特有的环境及性质针对性的施用微生物肥料,重视根外施肥。但是值得说明的是,农民在这种施肥的过程中,往往随机性和盲目性很强,并不能进行良好的科学的计划和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除了沤制肥料以外,玉米秸秆另一个最普遍的利用方式就是作为燃料。时至今日,在北方农村地区,玉米秸秆的最常利用方式就是作为日常燃料。但是由于秸秆的燃烧值低,因此以燃料方式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同时燃烧秸秆造成的废气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1.1秸秆的成分及处理

秸秆主要以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矿物质以及水分构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同时还有一定量的粗蛋白和脂肪等成分,纤维性物质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纤维素是木质化的纤维,具有很高的聚合度,广泛分布于植物细胞壁,是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大的有机物质,对细胞起到支撑的作用,纤维素由葡萄糖脱水形成,由β-1,4糖苷键联结,形成致密的聚合体。在秸秆分解的过程中,纤维素会严重影响秸秆的降解过程,其形成的无定型结构的纤维结构对秸秆彻底降解起到一定的制约。同时秸秆在动物食用后,纤维成分也会由于这一致密结构的存在而影响消化吸收。而半纤维素是纤维素通过紧密缔合后形成的一种碱性多糖物质,是己糖和戊糖的混合物。另外还有葡糖糖、阿拉伯糖及其各种衍生物等。分子间的连接同样以β-1,4糖苷键联结,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随着生长时限的增加,自身半纤维素成分将逐渐降低,这也是作物老化程度的一个判断因素。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以共价键的方式进行聚合,或者木质素以糖苷键的方式与细胞壁上的多糖连接。木质素不能作为碳水化合物成分。木质素的结构在各种植物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木质素对于提高作物秸秆的机械强度具有重要作用。木质素将朱武的管饱、导管以及纤维束细胞包裹起来,一方面为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水分物质的运输提供通道,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植物对环境的抵抗能力。由于作物秸秆的结构因素,化学成分构成复杂,使得在常规的出来过程中,秸秆很难被微生物分解,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秸秆进行人为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微生物方法的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去除秸秆中的木质素成分以及纤维素成分,降低半纤维素的结晶程度,增加孔隙率。在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提高纤维素的降解程度,满足后续的水解过程,同时注意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发生自身降解,影响最终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处理的过程中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破坏,最后还要注意处理结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处理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满足最大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1.1.1秸秆物理处理法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部分,通过粉碎机或压块、揉搓等方式将秸秆破碎,通过外界机械压力对秸秆纤维素进行撕裂,疏松细胞壁,在东北地区,往往以秸秆还田的方式进行,收割机在采收作物后,将秸秆部分通过滚轮或齿轮将其打碎,散播在农田中,随着农田翻整过程与土壤混合,在自然降解的作用下为第二年的粮食作物生长提供一定的肥料。这一做法的优点在于充分减小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投入,但是这一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小,还田的秸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降解,不利于作物的有效吸收。通过物理破碎后的秸秆能够散发芳香,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使用,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但是破碎后的秸秆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以及自身代谢过程,贮存过程容易产生生物热,很容易造成霉变。1.1.2秸秆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氨化处理、碱化处理、酸化処理等,在目前的化学处理方式中,氨化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化学处理由于处理过程往往使用多种化学物质,很容易带来工业废物出现,不仅影响整体的处理成本,也限制了化学处理秸秆的应用。其中,碱化处理的处理方式是将配置好的一定浓度的碱液喷洒至秸秆表面,在适当的环境下,碱液将秸秆内部的纤维素氢键减弱,减小细胞壁之间的联系,纤维分子膨胀,从而有利于动植物利用,动物采食后能够增加有机物的消化率,尤其是反刍动物效果更佳明显,同时处理过的秸秆以一定比例施用于农田,有利于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的速度,更快的将自身有机物质释放到土壤中,提高利用率。由此方法进一步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处理方法,其中,碱液的选择也从最初的强碱性物质NaOH溶液替换成氢氧化钙或者石灰,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通过氢氧化钙的复合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将处理后的秸秆作为饲料,供应反刍动物食用。如Djajanegara等报道,Ca(OH)2浸泡过的麦秸能提高羊的采食量、消化率。毛华明报道的,使用7%的Ca(OH)2浸泡稻草秸秆60天,以此作为牛饲料,制得的饲料在牛的瘤胃中干物质降解率提高了33.9%。但是由于使用弱碱性物质进行处理,处理时间相对较长,这就容易造成在处理的过程中秸秆自身发生霉变,导致整个处理过程的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Zaman等在使用弱碱性物质处理青贮秸秆的过程中向溶液中添加了7%左右的尿素,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整个处理过程未发生霉变。

氨化处理是秸秆作物的另一个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在饲料的制作中应用广泛,最初人们利用氨化处理秸秆的目的在于非蛋白氮的利用,提高饲料利用价值,现在研究表明,该方法处理的秸秆也可以用于秸秆还田的前处理,对于提高秸秆的降解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氨化处理的铵盐能够被植物吸收或自身挥发,对环境的风险因素较小。Flachowsky用2.5%-5%尿素处理湿麦秸,将处理后的秸秆饲喂反刍动物,结果发现处理后的秸秆更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动物日增重明显提高,较对照组提高接近一倍。冶兆平等在饲喂秦川牛的研究中也得出于此相近的结论,人为饲喂氨化玉米秸秆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1.1.3微生物处理法

将秸秆进行适当的物理破碎后,加入可降解秸秆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将秸秆进行处理,这一方法处理的秸秆,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动物饲养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秸秆中添加活菌后进,在适宜的温度和氧分的环境下,秸秆木质纤维成分能够转化成糖类等有机物,降解产物能够充分被动植物利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手段获得的秸秆处理物能够作为很好的肥料,进一步改善土壤,秸秆降解物对设施土壤环境的改良,主要是通过添加复合菌种或单一菌种肥料的方式来实现。王志刚通过盆栽试验探究解钾菌对植株的促生效果,施用菌液后,地下鲜重、地下干重、株高、根系长度、根体积、根尖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阎淑珍探讨复合秸秆降解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影响,结果使油菜菌核病的抑制率高达97.2%;禇长彬施用微生物液肥GEM使柑橘单果重达148.3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7%,且具有更好的风味;梁晓琳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番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施用复合秸秆降解物使番茄增产7.36%-44.77%;孙运杰利用生物有机肥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23.18%,21.72%,71.74%,11.26%,提高土壤肥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因秸秆降解物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使其具有固氮、溶磷、溶钾、促生、抑病等功能,并且,秸秆降解物还可以激活土中磷酸酶等酶的活性,进而催化土中的各类生物化学反应,这对改善设施栽培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品质、促进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将秸秆有效降解的细菌主要有噬纤维菌、纤维多囊菌、生成噬纤维菌,梭菌属中的热纤梭菌等,这些细菌通过降解秸秆纤维素成分发挥作用,同时软腐真菌、褐腐真菌和白腐真菌还能够有效降解秸秆的木质素成分,甚至最终能够将木质素成分降解为CO和H2O。但是真菌的生长往往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值得说明的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秸秆能够作为很好的生存介质,由此可以推断,将秸秆作为基质材料制成真菌生长的培养基,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1.2平菇的概述1.2.1平菇的分类及特性平菇(Pleurotusostreatus)在分类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e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平菇在我国的种植和食用非常普遍,在我国周围邻国也均有分布。平菇同食用真菌一样分为子实体部分和菌丝体部分,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后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为绒毛状,有细胞壁,较薄,空间排列无规律,但菌丝体有分支和横隔,菌丝体能够相互结合,随着生长繁殖的不断进行,菌丝聚集成为菌丝体,菌丝体进一步生长发育,即可形成具有一定外形的子实体部分。平菇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菌丝体阶段是从孢子萌发开始,子实体的完成是从孢子的成熟而结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过程。共同构成了平菇的整个生活史,成熟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再次萌发,周而复始,但是有意思的是,单一的孢子萌发并不能产生子实体,这是由于单一的孢子仅能生长为单核菌丝,单核菌丝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当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相互结合以后才能进行繁殖,在基质内部不断繁殖最后形成菌丝体,菌丝体在经过发育后才能形成子实体。菌丝体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环境及营养成分直接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长大。在平菇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主要分为养分、温度、水分、氧气的需求。(1)养分:平菇属大型真菌之一,腐生性真菌,自身不能进行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仅仅依靠吸收环境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直接利用,供其生长发育。对碳源的需求可以包括单谈和多糖,自然生长环境下,碳源的获取主要依靠生长环境附近的木屑纤维类成分的自然分解,对氮源的要求也是利用环境周围有机物质的分解而获得。同时环境中的各种游离态氮、氨基酸态氮、无机氮源也是平菇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要求。但是研究表明,平菇对氮浓度要求较为苛刻,高浓度的氮对平菇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同时,环境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对平菇的生长起到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2)温度:平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切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过高的温度会使菌丝死亡。综合各个品种的平菇,每个品种的平菇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就一般而言,20-28℃是平菇生长较为适宜的温度,低温会严重影响生长速率,而高温很可能对其生长发育是致命的。(3)水分:平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就一般而言,菌丝体的生长过程中,水分在55-65%为宜,低于这一区间,可能使得水分的不足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而过高的水分,优惠造成菌丝缺氧,严重的缺氧会导致菌丝死亡。但是在子实体形成以后,水分可以进一步增加10%左右,此时的空气湿度对子实体的影响也是严重的,一般85-95%的空气湿度对子实体的健康生长最为有利。(4)氧气:平菇属于好氧真菌,整个呼吸过程都需要氧的参与,不充足的养分会造成平菇菌丝体呼吸受阻,严重影响发育,在平菇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适当的通风是保证平菇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1.2.2平菇的栽培

栽培基料的选择决定了平菇的培养方式,一般而言,栽培平菇的基料分为生料载体、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在日常平菇栽培过程中,发酵料栽培方式使用较为广泛。发酵基料是在一定的温湿度和碳氮比的条件下,将基料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处理后的基料作为平菇生长的基本培养基。其优点在于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发酵料中存在较多微生物,造成发酵料在培养平菇的过程中基料温度容易升高,由于基料温度的升高,需要人为进行翻袋处理,同时由于发酵基料中微生物的干扰,造成菌种投入量需要增加,而且基料中营养成分复杂,病虫害发生率明显提高。熟料栽培是将培养基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装袋,装袋后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将培养基料中原有微生物杀灭,减少微生物生长对平菇造成的危害,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这种操作的优点在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但由于培养基料处理环节复杂,增加了操作成本,而培养基装袋也相对复杂,对袋子的材质和操作的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料栽培相对简单,将培养基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后即可装袋接种,不但操作环节大大简化,而且成本控制也相对低廉。但是生料栽培过程受到季节影响因素较为严重,一般而言,当环境温度能够维持在15℃左右的时候。采用生料栽培是较为安全合理的。但即便是这样,成品率的控制依然需要较高的经验技术手段。

在平菇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养基料的选择和处理、培养基料的装袋和接种、菌袋的培养以及出菇后的管理工作。众所周知,对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而言,培养基的成分将直接影响菌体生长状态,而对于蘑菇而言,培养基的合理与否将影响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平菇的培养基料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王朝江在研究平菇栽培培养基料的过程中,对培养基氮源进行研究,确定在生料在低温下的培养中添加氮源将会增加培养基染菌的风险,造成最终产量的减少,而高温下的培养中添加氮源后并不会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对平菇生长基本没有作用,但是有趣的是在发酵基料培养中,无论何种温度下添加氮源,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表现为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速率加快,增产效果明显。在氮源的选择中,以磷酸二胺最佳,以0.4%的浓度添加到常规熟料培养基中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王志文在研究氮源添加对平菇生长影响的试验中确定,当培养基料中添加氮源的量达到1.5-1.8%时,即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当氮源选择1.5%左右的添加量时,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在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氮源以外,麦麸的添加量赢维持在20-25%左右。倪新江在研究培养基料氮源过程中发现,添加尿素和麦麸对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0.4%的尿素和添加10%的麦麸的培养基平菇产量接近,平菇生长生物学效率无明显差异。何鑫在对平菇栽培培养基中尿素的添加中发现,单独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栽培效果,推测可能是在熟料栽培的过程中,由于高压灭菌的过程,尿素在此过程中发生降解或同培养基料中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最终导致对平菇菌丝生长不利。刘红在研究尿素对熟料培养基栽培平菇的技术中提出。添加0.8%左右的尿素,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达到提早出菇的目的。王永新在研究基料中玉米芯的贮存时间中对产量影响的试验中发现,玉米芯的贮存时间对平菇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明显,当培养基中添加的玉米芯各半时,加之其他正常的常规辅料,能够有效减少基料中蔗糖和维生素的添加,不仅能够保证栽培效果还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当培养基中仅有较为新鲜的玉米芯时,应该在培养基中附加蔗糖和维生素以保证正常的生长速率及产量。王卓仁在研究基料栽培及工艺控制方式的研究中指出,以熟料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对菌丝生长及产量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在食用菌栽培的过程中是值得推广的。韩秋香在研究平菇培养基料的试验中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1.5%石灰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调节培养基酸碱,减低污染风险,对产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许修宏在类似的研究中发现,除石灰具有这种促进作用以外,石膏具有与其相类似的作用,添加1%的石膏获得的效果和添加3%的石灰效果相近,而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并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生长的效果。在培养基料中添加20%的玉米芯,16%的玉米面和4%的豆饼后,对平菇产量促进明显。在平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硫胺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多用。李明在延吉平菇生长培养基质研究中提出,以50%的玉米芯和40%的棉籽壳,附加一定量的豆饼、尿素对平菇产量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这种培养基质的污染率最低,能够应用于规模化生产。谭宝山在研究平菇生长过程中杂菌控制的试验中确认,二氧化氯对控制平菇杂菌污染效果不明显,而且重要的是,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对平菇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在日常的基料消毒过程中消毒时间等因素同样影响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建议使用的消毒浓度为120mg/l左右,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于培养基中搁置72小时以上再进行接种操作,不仅能能够有效控制杂菌生长而且对平菇菌丝体的生长抑制现象也会消除。平菇栽培过程中装袋、接种等常规操作手段比较灵活,对平菇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是在平菇生长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最终的产量和质量。对此,杨霞等研究平菇的接种方式中指出,以两端接种和三道接种的方式进行的培养,最终产量相当,而使用混匀接种的方式则会造成菌种的浪费和减产,同时也会增加污染的风险。郝琳在研究熟料栽培地点差异和环境差异的实验中,将室外栽培、室内地面栽培和装袋栽培三种方式进行比较,认为室内地面栽培平菇能够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而室外栽培收获的平菇质量更好,生长势态明显优于室内,最终产量明显提高和菌盖形态更好。

第二章

玉米秸秆预处理研究吉林省农作物种植只要一玉米为主,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往往以焚烧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也使得这一重要秸秆资源发生浪费。通过对秸秆的处理,能够成为营养价值丰富的动物饲料或者植物生长基质。本研究,通过考察一种合理的秸秆预处理方式,以用于平菇栽培基质,减少常规基质材料中价格相对昂贵的材料。在玉米秸秆处理方法中常采用碱化处理,通过添加尿素、石灰等物质,降解秸秆中纤维素等成分,一方面降解物更有利于平菇生长需要,另一方面尿素、石灰等添加物,能够减少平菇栽培基质中附加物质的添加,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本节研究通过考察碱化处理秸秆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找到最佳处理方式1、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2.1.1原材料选择随机选用吉林农业大学玉米试验田玉米秸秆(于2015年10月,刚收获完玉米的整体秸秆)。使用粉碎机将秸秆破碎,过20目筛。自然风干,备用。2.1.2

实验设备

粉碎机、烘箱、真空泵、马弗炉、凯氏定氮仪、天平(精度0.001)2.1.3

实验试剂石灰,苏州常昆钙业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2.2实验方法2.2.1

秸秆前处理

将玉米秸秆粉碎,过20目筛,以干物质量进行计算。准确称取尿素、石灰,加水溶解,均匀喷洒于秸秆表面,每1000ml体积的秸秆进行一次密封,平行进行三个重复实验组。2.2.2秸秆化学成分测定参考相关文献,对处理前秸秆和各实验组秸秆中干物质、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铵态氮的含量,每个测量进行三次重复试验,以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2.2.3秸秆预处理正交试验

为进一步简化试验分析过程,故参考相关文献报道,选取各试验因素的适当数值范围,做正交试验分析,本试验选取秸秆含水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以及处理时间为研究对象,做四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分析。其中含水量一次选择为30%、40%、50%,尿素添加量依次为0%、2%、4%,石灰添加量依次为0%、4%、8%,处理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60天。以L9(34)具体实施过程见表。表2-1正交设计因素水平Tab.2-1Thefactoroforthogonaltest水平水分含量%(A)尿素增加量%(B)石灰含量%(C)时间d(D)130002024024403504860

2.2.4

数据统计分析对试验中获得的各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使用SPSS3.0进行统计分析。2.3结果与分析2.3.1处理前秸秆化学成分分析对采集的秸秆进行成分分析,其中各物质的含量统计以秸秆的干物质含量计算,见表2-1表2-2

秸秆化学成分分析Tab.2-2Valueofchemicalcompositionofcornstraw

干物质含氮物质含磷量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铵态氮秸秆原料1007.165.2860.4940.186.420.39

2.3.2

秸秆处理正交试验结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及处理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各正交试验组玉米秸秆中干物质、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铵态氮的含量变化,见表2-3表2-3正交试验结果Tab.2-3Theresultoforthogonaltest处理水分尿素石灰时间含氮物质含磷量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无机盐成分铵态氮1A1B1C1D110.397.2865.4941.37.3924.412A1B2C2D28.146.7362.3142.97.8819.453A1B3C3D310.147.0556.1638.216.6217.934A2B1C2D38.466.6262.3341.947.3220.535A2B2C3D18.17.4460.7739.285.7621.446A2B3C1D220.417.9262.9540.446.4222.537A3B1C3D27.067.3259.9138.667.7531.358A3B2C1D316.466.1760.9339.556,1221.299A3B3C2D110.415.6263.7538.716.5224.99

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看出,经过碱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所考察的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但仅通过测量数据不能更准确的看出实验组合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考察最优试验组。2.3.3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蛋白质的影响的程度为石灰>尿素>水分>时间。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含氮物质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2B3C1D2,即,水分含量为40%,尿素添加量为4%,石灰添加量为0%,处理时间为60天。见表2-4:表2-4直观分析(蛋白质)Tab.2-4TheanalysisofdirectK19.428.6615.619.69K212.3210.748.9211.72K311.3713.658.4311.59R2.884.977.392.23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含磷量的影响的程度为水分>石灰>时间>尿素。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含磷量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2B1C3D2即,水分含量为40%,尿素添加量为0%,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40天。见表2-5:表2-5直观分析(含磷量)Tab.2-5TheanalysisofdirectK16.94K27.326.786.317.29K36.356.87.326.58R0.910.320.950.67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程度为石灰>时间>尿素>水分。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中性洗涤纤维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1B3C3D3即,水分含量为30%,尿素添加量为4%,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60天。见表2-6:表2-6直观分析(中性洗涤纤维)Tab.2-6TheanalysisofdirectK161.2562.5563.1263.37K261.9262.3262.8161.77K361.4960.8858.9559.78R0.741.654.193.5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4)

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程度为石灰>水分>尿素>时间。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酸性洗涤纤维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3B3C3D1即,水分含量为50%,尿素添加量为4%,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60天。见表2-7:表2-7直观分析(酸性洗涤纤维)Tab.2-7TheanalysisofdirectK140.7740.5340.4139.79K240.4840.5541.2340.66K339.1539.2138.639.95R1.731.452.520.92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无机盐成分的影响程度为尿素>时间>水分>石灰。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酸性洗涤纤维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2B3C1D1即,水分含量为40%,尿素添加量为4%,石灰添加量为0%,处理时间为20天。见表2-8:表2-8直观分析(无机盐成分)Tab.2-8TheanalysisofdirectK17.317.456.65.51K26.446.637.257.3K36.816.446.756.69R0.810.990.540.84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6)

从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可见,对于铵态氮的影响程度为尿素>时间>水分>温度。比较各因素内不同试验水平间铵态氮值平均数,得出最优组合为A1B2C3D1即,水分含量为30%,尿素添加量为2%,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20天。见表2-9:表2-9直观分析(铵态氮)Tab.2-9TheanalysisofdirectK120.5522.1422.6523.51K221.520.7921.6221.11K322.5221.7120.2519.88R1.981.392.443.76注:R值代表影响程度,R越大,影响越大。

2.3.4

秸秆处理结果的方差分析通过考察试验结果的方差,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在各个实验组的数据中试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蛋白质的影响因素中: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处理时间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见表2-10表2-10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0

TheresultofANOVEI含氮物质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36.777112.535298.45126.517Df2222MS18.35656.271149.22313.245F89.567274.456727.95764.655P0000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含磷量的影响因素中:水分含量、石灰添加量、处理时间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尿素添加量对其有显著影响(P<0.05)。见表2-11表2-11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1

TheresultofANOVEI含磷量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4.1870.0434.4252.192Df2222MS2.1010.2142.2111.095F36.3953.55238.39118.943P00.0500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因素中:石灰添加量、处理时间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见表2-12表2-12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2

TheresultofANOVEI中性洗涤纤维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2.91112.98797.11357.712Df2222MS1.1676.51148.56828.871F0.4582.59219.41615.543P0.6380.10200.001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因素中:石灰添加量、水分含量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见表2-13表2-1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3

TheresultofANOVEI酸性洗涤纤维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15.74612.33329.6484.115Df2222MS7.8617.12314.8762.076F4.5413.5378.5521.192P0.0250.0510.0020,329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5)

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因素中: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处理时间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见表2-14表2-1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4

TheresultofANOVEI酸性洗涤纤维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2.8285.2291.4543.311Df2222MS1.4452.62230.7121.657F12.52322.8716.43914.438P000.0080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通过对各实验组结果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铵态氮的影响因素中:处理时间对其有极显著影响(P<0.01)

。见表2-15表2-15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2-15

TheresultofANOVEI铵态氮水分%尿素%石灰%时间dSS17.3248.86527.3234.143Df2222MS8.6754.44613.67832.089F2.0781.0563.0377.742P0.1530.3640.060.004注:P<0.01代表影响及其显著,P<0.05代表影响显著。

2.3.5处理因素对秸秆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在正交试验处理过程中,不同实验组设定的试验因素(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及处理时间)度秸秆降解过程中自身化学成分的变化具有明显效果,各化学成分变化见表2-16。表2-16

不同处理因素对秸秆化学成分变化的显著性分析Thecomparisonofsignificanceofcontent因素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铵态氮水分30%9.51A6.91A61.3340.777.29A20.6240%12.4B7.37B61.9240.656.48B21.5350%11.38C6.39C61.4839.116.89AB22.59尿素0%8.65A7.04a62.5840.527.45a20.082%10.87B6.75b61.3240.636.55b20.824%13.71C6.85ab60.9939.266.47b22.11石灰0%15.73A7.02A61.14A40.48AB6.63A22.634%8.91B6.31B62.77B41.23A7.15B21.598%8.42B7.25A58.93B38.59B6.71A20.32时间20d9.65A6.72A63.32A39.716.5923.52A40d11.85B6.28B61.75AB39.937.3121.17AB60d11.67A6.54A59.77B40.676.6219.83B

由上各表可知,水分对含氮物质、含磷量、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水分含量为40%时,含氮物质、含磷量、酸性洗涤纤维都达到最佳效果。尿素水平对含氮物质,

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影响(P<0.01),当尿素的添加量为4%时,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各个指标值都为最好。石灰对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于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铵态氮而言,用8%水平的石灰处理是比较好的。时间对含氮物质、含磷量、中性洗涤纤维,

铵态氮有极显著的作用(P<0.01)就含氮物质、含磷量而言,40d的处理时间是比较合适的。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铵态氮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含量有所下降,但40d和60d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各种情况,本试验的最佳组合为A2B2C3D3,但试验中并没有此种处理,处理5与之接近。

2.4小结通过将秸秆碱化处理,能够使秸秆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使其更有利于动植物吸收和利用。碱化处理的过程中,碱液成分将粗纤维中的酯键破坏,打破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之间的连接,纤维素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加大,这有利于平菇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体对秸秆中营养物质的利用,而细胞壁上的多聚糖结合物能够在碱化处理过程中发生溶解,细胞壁发生破碎或膨胀。石灰溶于水,呈弱碱性,但溶解度较低,故本实验选取的考察因素最大为8%;尿素不仅在秸秆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也是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因此在本实验中添加适量的尿素,增加秸秆处理效果,同时在后续的平菇栽培基质中可以减少氮源的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考察水分含量、尿素添加量、石灰添加量及处理时间对秸秆处理的效果,以处理秸秆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作为评判指标,以方差分析,直观分析及化学物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最终确定秸秆处理的最佳组合为A2B2C3D3,即:水分含量为40%,尿素添加量为2%,石灰添加量为8%,处理时间为60天。

第三章

玉米秸秆降解物栽培平菇的研究近些年来,玉米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焚烧玉米秸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它是一种有机物料,可以作为基质来生产平菇,这样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再次利用,从而使秸秆资源有更高的利用效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可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绿色的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着农民的难题。3.1

材料与方法3.1.1

试验材料2016年7月,在秸秆获取同第二章实验材料所述,培养基料包括玉米秸秆降解物(依照第二章筛选最优条件下制备)、麸皮、玉米芯、平菇菌种和石灰等,其中,平菇菌种是由本实验室保存。3.1.2

平菇栽培试验设计2016年9月28日上午,玉米秸秆降解物栽培平菇的试验顺利开始进行,共设计了两项试验,分别以所用的栽培基质的重量的比重和体积的比重为自变量进行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共有5个所需的处理,并在每个处理中安排了30个菌棒,当温度加热到了100℃的时候,就会进行历时16个小时的灭菌操作,并在10月2日的时候对这些基质进行接种。首先进行的是按照体积比来设计的试验,玉米秸秆降解物和玉米芯的体积比分别是4:1、1:4、2:3、0:5和3:2,分别记录标签为A1、A2、A3、A4和A5。其中,麸皮、石灰和稻草屑在栽培的基质中总体积占有量分别是10%、2%和8%,而玉米秸秆降解物和玉米芯则占80%的比例,另外的一组对照组则不添加玉米秸秆降解物,即A4作为没有做添加处理的CK1,具体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和试验可参考表3-1和表3-2。然后,需要进行的是按照质量比来设计的试验,玉米秸秆降解物和玉米芯的重量比分别是4:1、1:4、2:3、0:5和3:2,分别记录标签为B1、B2、B3、B4和B5。其中,麸皮、石灰和稻草屑在栽培的基质中总体积占有量分别是8.5%、5%和6.5%,而玉米秸秆降解物和玉米芯则占80%的比例。另外的一组对照组则不添加玉米秸秆降解物,即B4作为没有做添加处理的CK2,具体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和试验可参考表3-3和表3-4。

表3-1

玉米秸秆降解物栽培平菇(体积比)的试验设计

编号

试验的处理

说明

A1

降解物64%,玉米芯16%,

降解物与玉米芯4:1,降稻草屑8%,麸皮10%,石灰2%

解物含量很低,玉米芯含量很高A2

降解物16%,玉米芯64%,

降解物与玉米芯1:4,降稻草屑8%,麸皮10%,石灰2%

解物含量很低,玉米芯含量很高A3

降解物32%,玉米芯48%,

降解物与玉米芯2:3,降稻草屑8%,麸皮10%,石灰2%

解物含量低,玉米芯含量高A4(CK1)

降解物0%,玉米芯80%,

不添加降解物稻草屑8%,麸皮10%,石灰2%

基质全为玉米芯A5

降解物48%,玉米芯32%,

降解物与玉米芯3:2,降稻草屑8%,麸皮10%,石灰2%

解物含量高,玉米芯含量低

表3-2

不同栽培处理下(体积比)的培养料理话性状

处理

有机碳

全钾(g/kg)

全磷(g/kg)

全氮(g/kg)

碳氮比

(g/kg)

A1

534.3

7.1

20.5

14.0

38.5A2

660.3

8.4

14.7

14.0

47.6A3

579.0

7.5

20.4

13.6

43.0A4(CK1)

661.7

8.5

11.0

14.1

49.1A5

539.2

8.3

19.6

13.2

41.3

表3-3

玉米秸秆降解物栽培平菇(重量比)的试验设计

编号

试验的处理

说明

A1

降解物64%,玉米芯16%,

降解物与玉米芯4:1,降稻草屑6.5%,麸皮8.5%,石灰5%

解物含量很低,玉米芯含量很高A2

降解物16%,玉米芯64%,

降解物与玉米芯1:4,降稻草屑6.5%,麸皮8.5%,石灰5%

解物含量很低,玉米芯含量很高A3

降解物32%,玉米芯48%,

降解物与玉米芯2:3,降稻草屑6.5%,麸皮8.5%,石灰5%

解物含量低,玉米芯含量高A4(CK1)

降解物0%,玉米芯80%,

不添加降解物稻草屑6.5%,麸皮8.5%,石灰5%

基质全为玉米芯A5

降解物48%,玉米芯32%,

降解物与玉米芯3:2,降稻草屑6.5%,麸皮8.5%,石灰5%

解物含量高,玉米芯含量低

表3-4

不同栽培处理下(重量比)的培养料理话性状

处理

有机碳

全钾(g/kg)

全磷(g/kg)

全氮(g/kg)

碳氮比

(g/kg)

A1

502.2

7.9

9.2

13.6

54.2A2

697.6

9.0

14.6

14.1

49.9A3

579.0

7.5

20.4

13.6

43.0A4(CK1)

661.7

8.5

11.0

14.1

49.1A5

539.2

8.3

19.6

13.2

41.3

3.2

测定项目及方法3.2.1

平菇菌丝生长长度的测定在试验中所栽培的基质接种后的5天、15天、25天的时候,分别在不同的处理中分别选出10个菌棒来作为检测的样本,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平菇的菌丝所生长的长度。3.2.2

平菇产量的测定在每一次采收平菇结束后,都在电子天平上进行准确称重并记录,一直到结束栽培。3.2.3

玉米秸秆降解物及平菇养分含量的测定

为了做好玉米秸秆降解物及平菇养分含量测定的准备,要将玉米秸秆降解物及平菇的样品烘干后进行称重和粉碎。采用H2SO4-H2O2联合消煮的方法,即蒸馏法测定玉米秸秆降解物及平菇中的全氮;利用H2SO4-H2O2联合消煮-钒钼黄的比色法来对全磷进行测定;采用火焰的分光光度计法来测定全钾;对于有机碳的测定,则是采用油浴高锰酸钾,即亚硫酸铁滴定法。3.2.4

平菇品质的测定对平菇进行品质的测定,最主要的就是对其水率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测定。采收平菇结束后,把机型的或者虫伤菌菇等生长不正常的去除掉,并分别取10个作为样本。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量主要是参照卫生部颁布的规定来进行的,含水率则是参照平菇水分检测的国家标准进行测定的。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在测定全氮的含量后,将氮的含量乘以4.28,得出的就是蛋白质的大概含量;测定含水率:将采收后的平菇进行烘干,测定烘干前后平菇的重量,就可以计算出平菇的含水率。3.2.5

平菇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取出0.5g烘干后的样品,放进微波消解仪的内衬管里面,并加入3ml的超纯水、5ml的优级纯硝酸和两滴双氧水,把盖子盖好后放到微波消解仪里面进行消解。等到一起结束消解时,把内衬管取出来,使用定量的滤纸将其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然后将液体定容在50ml,取出其中的10ml的原野保存起来。最后的一个步骤,就可以采用ICP测定的方法测定出滤液中所含的铬、铅和镉元素的浓度了。3.2.6

数据分析方法平菇累计的吸氮(磷、钾)量=平菇的干物质的积累量*含氮(磷、钾)率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平菇的鲜重/培养料的干重。生物的转化率经常会用百分数来表示,即食用菌的鲜重和所使用的培养料的干重的比值。本试验中的所有的数据都是用Excel2010来进行处理数据和图表的绘制的,统计分析则是运用了DPS软件。3.3结果与分析3.3.1不同垫料添加量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根据表格3-5和表格3-6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菌丝的不同的生长期就会有不同的生长长度。根据一般观察其体积比和重量比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第五天的时间点上,其体积比处理之间菌丝的生长长度在区间2.95-3.49cm之间。重量比各处理菌丝生长长度区间在2.24-3.26cm之间,在这些品种之中CK1(CK2)以及A4(B4)表现的比较显著。CK1(CK2)处理菌丝生长长度最小,A4(B4)生长长度最大。在观察期第15天,其体积比处理之间菌丝的生长长度在区间27.68-10.57cm之间。重量比各处理菌丝生长长度区间在7.71-10.61cm之间,在这些品种之中A4(B4)以及CK1(CK2)表现的比较显著。CK1(CK2)处理菌丝生长长度最小,A4(B4)生长长度最大。表现出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在观察期第25天,其体积比处理之间菌丝的生长长度在区间12.03-15.53cm之间。重量比各处理菌丝生长长度区间在12.81-16.59cm之间,在这些品种之中A4(B4)以及CK1(CK2)表现的比较显著。CK1(CK2)处理菌丝生长长度最小,A4(B4)生长长度最大。表现出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如果我们以CK1(CK2)为标准就会发现A5(B5)的生长长度远远要比CK1(CK2)要大。但是这种差别还不是很明显,其他各处理在每个生长期的时候生长长度非常明显的长于CK1(CK2)。这就意味着添加玉米秸秆降解物的要比未添加玉米秸秆降解物的在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生长期的第5,第10,第25天时候,各处理菌丝的生长速度由CK1(CK2)到A4B(4)显著增加。这种增加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同时,经过观察发现,如果将A4(B4)相比较。A5(B5)处理菌丝的生长长度要低于A4B(4)。这就告诉我们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机密秸秆降解物的添加具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玉米秸秆的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这种变化对于玉米秸秆降解物和玉米芯添加量之间的比例也有关系。当两者之间的比例小于3:2时候,平菇菌丝的成长速度就会逐渐的增加,当两者之间的比例超过3:2时候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就会变小。表3-5不同垫料添加量(体积比)对平菇菌丝的生长的影响处理5d(cm)15d(cm)25d(cm)A1(CK1)2.93±0.03c7.68±0.035c12.04±0.18cA23.10±0.03bc9.84±0.15b13.93±0.18bA33.21±0.05ab10.12±0.11ab13.95±0.23bA43.39±0.02a10.57±0.64a15.53±0.35aA53.03±0.03bc8.0±0.1c12.15±0.05c注: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表3-6不同垫料添加量(重量比)对平菇菌丝的生长的影响处理5d(cm)15d(cm)25d(cm)B1(CK2)2.14±0.12c7.72±0.08c12.08±0.20dB22.75±0.26b9.86±0.18b14.75±3.49cB33.07±0.03ab10.09±0.14b15.89±02.72abB43.16±0.09a10.61±0.16a16.59±1.52aB52.14±0.16c8.0±0.15c15.22±2.09bc

3.3.2不同垫料添加量对平菇的产量的影响不同垫料添加量(体积比)对平菇产量的影响根据表格3-7中的数据我们能清晰的发现,平菇的产量受到不同垫料的影响程度很大。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一茬期平菇的平均产量在8.57-16.40kg左右。第二茬期平菇的产量平均值在5.63-10.90kg左右,第三茬期平菇的产量在4.09-7.00kg左右。在这三茬之中平菇的产量以A4处理表现比较突出,CK1的的产量最低,这种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这就告诉我们当各处理期的不同垫料的在相同的添加量体积前提下,添加玉米秸秆降解物能够有效的提高平菇的产量。在表格2-7之中我们发现,在各处理期平菇在第一茬的产量是最好的,在第三茬的时候产量有比较低的表现。这告诉我们平菇的产量是逐渐的降低的。各处理的平菇产量在各个时期的产量由CK1到A4的产量总体表现出逐渐递增的状态。以A4为标准,A5处理的草菇的产量明显低于A4。这就告诉我们在不同垫料添加相同体积的前提条件下,平菇的产量会随着秸秆的降解物添加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两者之间的比例小于3:2时候,平菇菌丝的成长速度就会逐渐的增加,当两者之间的比例超过3:2时候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就会变小。表3-7不同垫料添加量对平菇产量的影响处理第一茬(kg/批)第一茬(kg/批)第一茬(kg/批)总产量(kg/批)A1(CK1)8.57±0.12d5.63±0.02d4.10±0.06e18.28±0.18dA29.11±0.04c7.06±0.04c4.92±0.14d21.08±0.19cA39.51±0.13b7.62±0.08b5.29±0.22c22.39±0.41bcA416.41±0.47a10.95±0.22a7.01±0.35a34.35±1.03aA59.48±0.205b7.77±0.14b5.94±0.09b23.17±0.27b

不同垫料添加量(质量比)对平菇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格2-8得出,平菇的产量和不同垫料的添加量具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一茬期平菇的平均产量在5.49-8.23kg左右。第二茬期平菇的产量平均值在2.85-4.11kg左右,第三茬期平菇的产量在1.31-1.86kg左右。在这三茬之中平菇的产量以CK2处理表现比较突出,B5的的产量最低。各处理期的平菇总产量在区间9.63-14.17kg之间,B5处理的平菇产量最低,CK2处理平菇产量最高。这种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这就告诉我们当各处理期的不同垫料的在相同的添加量质量前提下,添加秸秆降解物会导致平菇的产量逐渐的降低。在表3-8之中,通过比较各茬期的平菇产量我们能够发现,平菇产量在在第三茬数据最低,第一茬最高,这种差别显而易见。这就告诉我们各处理期的平菇产量在不同茬期是逐渐降低的。各处理期的平菇产量和总产量由CK2到A5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在不同垫料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茬期的平菇产量并不是一味的随着秸秆降解物添加物的增加而增加。在平菇生长的各个茬期之中,B2,B3以及B4处理的平菇产量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和CK2相比这三种处理才有较高的数据表现,这表明秸秆降解物添加量如果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平菇仍然能获得比较不错的产量。表3-8不同垫料添加量对平菇产量的影响处理第一茬(kg/批)第一茬(kg/批)第一茬(kg/批)总产量(kg/批)B1(CK2)8.23±0.13a5.63±0.02d4.10±0.06e18.28±0.18dB27.45±0.04c7.06±0.04c4.92±0.14d21.08±0.19cB39.51±0.13b7.62±0.08b5.29±0.22c22.39±0.41bcB416.41±0.47a10.95±0.22a7.01±0.35a34.35±1.03aB59.48±0.205b7.77±0.14b5.94±0.09b23.17±0.27b

不同垫料添加量(体积比)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的影响根据表3-9数据可以得出,平菇的生物转化率会受到不同垫料的添加量的影响。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一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19.07-33.35%左右,这其中CK1的生物转化率最高,A5的生物转化率最低。以Ck1作为标准,除了A4之外,其他各处理期生物转化率都低于Ck1之外。各处理期的生物转化率表现从Ck1到A5逐渐降低第二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左右,这表明在不同垫料的添加量体积一致的条件下,第一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和秸秆降解物添加量成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二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15.62-21.89%左右,这其中CK1的生物转化率最高,A5的生物转化率最低。以Ck1作为标准,除了A3之外,其他各处理期生物转化率都低于Ck1之外。各处理期的生物转化率表现从Ck1到A5逐渐降低。这表明在不同垫料的添加量体积一致的条件下,第一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和秸秆降解物添加量成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三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11.93-15.93%左右,这其中CK1的生物转化率最高,A5的生物转化率最低。A5处理的平菇的生物转化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以Ck1作为标准,除了A3之外,其他各处理期生物转化率都低于Ck1之外。各处理期的生物转化率表现从Ck1到A5逐渐降低。这表明在不同垫料的添加量体积一致的条件下,第一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和秸秆降解物添加量成负相关的关系。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发现生物转化率最高的就是CK1,达到了71.17%,A2,A3和A4的生物转化率依次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是趋势并不明显。生物转化率在60%左右,生物转化率最低是A5。这表明在秸秆降解物添加量和玉米芯两者体积比小于3:2的时候各处理普遍能够提高生物转化率,当两者之间的比率超过了3:2的时候,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就会降低,并且这一转换率还会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秸秆降解添加量和玉米芯添加量体积之比为3:2之前。各处理的转换率都能到达60%左右。从秸秆添加量的关系比较图表来看,平菇的生物转化量和秸秆降解物添加量之间呈现出三次曲线的关系,其方程为:表3-9不同垫料添加量对平菇生物转化率的影响处理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总效率(%)A1(CK1)33.36±0.15a21.90±0.22a15.94±0.12a71.18±0.47aA226.06±0.09c20.22±0.18b14.07±0.06b60.33±0.31bA325.58±0.13d20.49±0.09b14.22±0.04b60.28±0.24bA428.41±0.12b18.95±0.09c12.13±0.05c59.47±0.24bA519.07±0.19e15.63±0.10d11.94±0.03d46.62±0.31c

不同垫料添加量(重量比)对平菇生物转化率的影响根据表3-10数据可以得出,平菇的生物转化率会受到不同垫料的添加量的影响。根据数据观察在平菇采收的第一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27.41-41.11%左右,第二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在区间14.21-20.50%之间,第三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介于6.51-9.25%这其中CK2的生物转化率之间最高,B5的生物转化率最低。各处理期的生物转化率表现从Ck2到B5逐渐降低,这表明在不同垫料的添加量重量一致的条件下,各茬期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和秸秆降解物添加量成负相关的关系。根据表格3-10数据可以知道,各处理平菇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