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贾谊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贾谊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贾谊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贾谊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贾谊

一、贾谊生平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一)道、德论(二)宇宙论三、人性论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三)“精神开国”——贾谊的改制思想

第二章贾谊

一、贾谊生平1一、贾谊生平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卒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00~前168年)。贾谊是西汉初年的年轻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一、贾谊生平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卒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002《汉书•贾谊传》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当代新儒家的巨擘牟宗三先生称贾谊为“开国之盛音,创建之灵魂,汉代精神之源泉”。《汉书•贾谊传》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3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

(一)道、德论“未变者,道之颂也。道冰疑而变,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各有条理以载于德,德受道之化而发之,各不同状。……道德造物,物有形而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之所会也。……仁者德之出也。……”(道德说)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

(一)道、德4(二)宇宙论1、宇宙的本质:《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围攻,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制?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大钧播物兮,坱圠(yangya)无垠,天不可虑,道不与谋”。(二)宇宙论1、宇宙的本质:52、宇宙的生化历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而无间兮,胡可胜言。”3、变化的动力源泉:“万物回薄兮,震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同门兮,吉凶同域。”2、宇宙的生化历程:6三、人性论

由“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所会也”。和“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六理无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然而人虽有六行,细微难知,先王能审,凡人弗能自志,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从事。”(六术)三、人性论

由“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所会也”。和“7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1、“攻守异势”与“攻取异术”——对“秦代”兴衰的反省“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故,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过秦论》下)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82、对汉代“盛世”的忧患意识:“可为痛哭者一”:封建中央集权和诸侯王分封分裂割据的矛盾。“可为流涕者二”:其一是当时豪商大地主兼并土地与小农经济急需巩固的矛盾。其二是当时匈奴对汉王朝“嫚侮侵掠”的严重问题。“可为太息者六”:其核心为“礼”和“法”的关系。2、对汉代“盛世”的忧患意识:9(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民之不善,吏之罪也;吏之不善,君之过也。”(大政)(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10(三)“精神开国”——改制思想《汉书•贾谊传》曰:“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立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朝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逊,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三)“精神开国”——改制思想111、移风易俗:汉代兴起,安于秦制秦俗。价值无法真实确立。贾谊以其文化意识欲移风易俗,欲以法治将价值“化成俗定”,使人民“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为义所在”,进而上下一致,国泰民安。其欲以法治而移风易俗的理想虽没有实现,却开启汉代立国的精神方向。1、移风易俗:122、教养太子:“故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故名孝仁礼义,易道习之,逐去邪人,不时见恶行。于是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人,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正矣。”(《治安策》)2、教养太子:“故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133、尊礼大臣以养廉耻:3、尊礼大臣以养廉耻:14第二章贾谊

一、贾谊生平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一)道、德论(二)宇宙论三、人性论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三)“精神开国”——贾谊的改制思想

第二章贾谊

一、贾谊生平15一、贾谊生平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卒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00~前168年)。贾谊是西汉初年的年轻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一、贾谊生平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卒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0016《汉书•贾谊传》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当代新儒家的巨擘牟宗三先生称贾谊为“开国之盛音,创建之灵魂,汉代精神之源泉”。《汉书•贾谊传》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17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

(一)道、德论“未变者,道之颂也。道冰疑而变,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各有条理以载于德,德受道之化而发之,各不同状。……道德造物,物有形而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之所会也。……仁者德之出也。……”(道德说)二、“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贾谊之天道观

(一)道、德18(二)宇宙论1、宇宙的本质:《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围攻,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制?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大钧播物兮,坱圠(yangya)无垠,天不可虑,道不与谋”。(二)宇宙论1、宇宙的本质:192、宇宙的生化历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而无间兮,胡可胜言。”3、变化的动力源泉:“万物回薄兮,震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同门兮,吉凶同域。”2、宇宙的生化历程:20三、人性论

由“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所会也”。和“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六理无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然而人虽有六行,细微难知,先王能审,凡人弗能自志,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从事。”(六术)三、人性论

由“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性、神气所会也”。和“21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1、“攻守异势”与“攻取异术”——对“秦代”兴衰的反省“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故,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过秦论》下)四、政治哲学(一)对“秦代”兴衰的反省与对汉代“盛世”的忧患222、对汉代“盛世”的忧患意识:“可为痛哭者一”:封建中央集权和诸侯王分封分裂割据的矛盾。“可为流涕者二”:其一是当时豪商大地主兼并土地与小农经济急需巩固的矛盾。其二是当时匈奴对汉王朝“嫚侮侵掠”的严重问题。“可为太息者六”:其核心为“礼”和“法”的关系。2、对汉代“盛世”的忧患意识:23(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民之不善,吏之罪也;吏之不善,君之过也。”(大政)(二)“民无不为本”——民本主张“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24(三)“精神开国”——改制思想《汉书•贾谊传》曰:“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立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朝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逊,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三)“精神开国”——改制思想251、移风易俗:汉代兴起,安于秦制秦俗。价值无法真实确立。贾谊以其文化意识欲移风易俗,欲以法治将价值“化成俗定”,使人民“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为义所在”,进而上下一致,国泰民安。其欲以法治而移风易俗的理想虽没有实现,却开启汉代立国的精神方向。1、移风易俗:262、教养太子:“故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