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2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教案3第一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教案3教学目标:把握古诗鉴赏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5)语言特色型题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因此要学会运用本编“一(二)古代诗词的语言”中所介绍的答题用语。答题要求: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6)主旨型题设问方式: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答题要点: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示例:五代的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空城!①金陵:今江苏南京。②落霞:晚霞。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⑥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词人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指明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历史无情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挂了;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了。第二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诗歌常见意象诠释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具体的方法请特别关注如下两个方面:1、答题前做到“三看”,强化答案准确度(1)看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也常常是作答的切入点。它往往直接揭示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李益《春行即兴》中“春行”表时间、事件,“即兴”揭示了诗人触景生情,写所见所闻所感。(2)看作者①通过作者来确定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时代背景,“知人知世”有助于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初唐”王勃、骆宾王、陈子昂以刚健壮大的审美追求,促进了唐诗的革新运动,一洗纤弱之风,使人读起来仿佛有一种浩然之气激荡在胸中。“盛唐”诗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李白及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和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诗歌与时事政治的关联强化了,盛唐诗歌中的热情受到理性的抑制,因此杜甫的诗变得“沉郁”,在其他诗人那里,激情或转化为怪诞,或转化为哀苦。“晚唐”少有自由奔放的朝气,没了满怀激烈的勇气;多了失望,多了无奈,哀婉衰飒的气氛笼罩着这个时代的诗歌。诗人或借对历史的追怀而喟叹现实,或借对自然的眷念而厌倦人世,或借对爱情的描写求取个人的心灵的慰藉。而宋诗比之唐诗,正如钱仲书先生所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想见胜。”这一方面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都要简单得多,比较重理智轻感情;另一方面宋代强化了文人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文人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表露。因而宋人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多选在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执著,对前途的追求;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表达方式的显露、遣词造句的精工和对理趣的追求。②看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是豪放派词作,还是婉约派的词篇。次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1诗歌常见意象诠释趣向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等都有固定风格外的创作。③注意走近作者。这就是说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如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步入文坛、步入仕途后,几度遭贬,被斥归乡,与农民相伴,了解民间疾苦,所以他诗歌创作的主线就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胜信念,因此感情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明此乎,回答20XX年北京卷比较鉴赏陆游《夜游宫·记梦寄题伯浑》与《书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就容易多了。(3)看注释和诗前小序一些古诗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的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视;如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阅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还有的暗示题目的答案。20XX年16套高考试题,就有9套附上注释;其中天津卷鉴赏汪元量《湖州歌》,山东卷鉴赏戴复古《江阴浮远堂》,考生如果忽视了“注释”所说“此诗是元灭南宋,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和“戴复古,南宋后期诗人”的有关提示,答案的准确度势必受到影响。2、分析试题的类型,力求答题到位本来历年选入试题的古诗词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文字较浅易,切入角度较小,回答起来也并不是很难。但答题的结果年年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近年采取“综合能力评价的方式”设计题目,较有层次,历此评分标准可操作性强,如考生答题不规范,泛泛而谈,极易漏掉一些要点,造成整体“意会”、“言传”不到位。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会丢分。为使考生在备考中训练有素,高考临场发挥得好,下面根据近几年高考鉴赏题问答类型,归纳成几种模式,作一些操作性的技术指导,供大家选用。(1)“诗眼”型题设问方式2诗歌常见意象诠释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示例:如20XX年高考湖北卷问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2)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示例:20XX年高考天津卷要求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3诗歌常见意象诠释(3)意境型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意境含物、情、意三个方面,三者各自侧重,分出三种类型:①物境:景重,情浓,意淡,如韦应物《滁州西涧》。②情境:情重,景散,意明,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③意境:意重,情浓,景淡,如王之涣《登鹳鹊楼》。答题时要三者皆说,只是有所侧重而已。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示例:①20XX年广东卷问杜甫《江汉》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4)形象型题设问方式: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诗歌常见意象诠释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解答提示: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题要点:①什么样的形象。②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示例:20XX年高考浙江卷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答]拟人表现手法。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5)语言特色型题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因此要学会运用本编“一(二)古代诗词的语言”中所介绍的答题用语。答题要求: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诗歌常见意象诠释示例: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6)主旨型题设问方式: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答题要点: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示例:20XX年高考全国卷Ⅳ指明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历史无情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挂了;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了。(7)技巧型题设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过的一些表现方法。6诗歌常见意象诠释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②辨明表现手法。A.衬托,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三种;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③审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答题要求: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示例一: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诗世人评它“善于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人之处,请品析之。[答]这首诗确有过人之处:一是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之情表现无遗。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诗人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示例二:阅读刘分攵《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更作荷心万点声。”①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②试从“静”和“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0XX年高考全国卷Ⅲ)[答]①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水面的平静。②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风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上面就七种鉴赏题型,分别作了提示,反复强调的是要求“问什么,答7诗歌常见意象诠释什么”,不要漏掉一些要求,尽量做到答题到位、不丢分。当然,具体鉴赏、作答时也不能硬套,仍要注意灵活性、准确性。诗歌常见意象诠释1、树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活力坚强生命力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松柏:坚挺竹:气节梧桐:凄苦柳:送别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花落:凋零失意菊:隐逸梅:傲雪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高洁坚强留恋傲岸积极向上伤感春天的美好人生的灿烂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脱俗不屈不挠逆境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微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孤)雁:孤独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漂泊诗歌常见意象诠释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生机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政治斗争希望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生命的易逝露:人生的短促云:游子漂泊石灰:节操纯洁天阴:压抑愁苦天晴:欢愉光明5、器物类玉:高洁脱俗寂寞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6、颜色类白:纯洁无瑕丧事喜事名望红:热情奔放青春绿:希望蓝:高雅黄:温暖紫:高贵黑:黑暗7、其他类活力忧郁平和神秘绝望和平庄重神秘对死者的命途多舛古人:英雄——追慕自愧自叹9诗歌常见意象诠释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时段: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乡村:思归厌俗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好洁净忘尘厌俗思乡思亲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朝阳:希望朝气夕阳:失落消沉活力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正午:热烈热情奔放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第三篇: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按内容分类:1.怀古诗: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2.咏物诗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3.山水田园诗形式特点:景物描写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内容特点;1)热爱自然美景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4.战争诗形式特点:“塞”、“征”、“军”、行文中有“胡”字写法特点:典故使用内容特点: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5.行旅诗形式特点:特殊意象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内容特点: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2)思乡怀人6.闺怨诗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2)盼归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4)对战争的厌恶7.送别诗形式特点:“赠”、“送”、“别”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内容特点:1)依依不舍2)慰勉或告白3)想象别后4)祝愿答题方法一、鉴赏人物形象型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性格特征+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9.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10.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11.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二、鉴赏事物形象型提问方式: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某某指什么?某某在诗中是什么意思?某某的寓意是什么?答题步骤:1)概括诗中所描绘诗中的主要物象2)分析物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3)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意象: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菊花象征隐逸品格的高洁折柳表惜别梅花象征傲霜斗雪、坚强纯洁的精神松树象征坚贞高洁。竹象征正直谦虚的胸怀梧桐象征凄凉悲伤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鹧鸪鸟象征离愁别绪落叶代表悲秋、失意落花流水象征韶华易逝、美人迟暮闻雁叫而思归望月怀远(思人、感慨人生)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鹿车:归隐山林草木茂盛:表现荒凉、凄冷,以茂盛来反衬之,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漏声:时间短暂渔樵:隐士归隐山林落叶落木: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岁月的衰老。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猿猴:哀伤凄厉沙鸥:飘零伤感玉:高洁、脱俗沧州:隐居。蝉:高洁寒蝉:凄凉。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春雨是清新,凉爽的,让人感受到自然人生美好的一面.秋天的雨是冰冷的,是绵延不绝的,让人体会到悲凉,愁苦,冷清二、鉴赏意境型(或景物形象)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常用意境词: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淡雅三、鉴赏诗歌的语言1.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比另外某字)好在哪里?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A、首先表明看法;B、用一两句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C、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D、适当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公式:⑴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应关注词语的不同词性)2.鉴赏关键词型提问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解题方法:该词对突出主旨有什么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公式:对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作用四、鉴赏表达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怎样的主旨。公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象征、对照、铺垫、总起、白描、虚写与实写、直说与用典、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细节描写、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铺陈渲染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想象、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夸张、拟人双关、比兴、用典等。表达方式:抒情、议论、叙述、描写、说明等。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柳咏《雨霖铃》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是实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虚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对照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用典作用:言简义丰反复作用:强化情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排比作用:增强语势,节奏美和韵律美,使感情抒发强烈比兴作用:生动形象,扩大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容叠字作用:声律和谐,突出景物特征,营造意境氛围五、理解诗句意义型提问方式: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试从内容主旨鉴赏这首诗?答题步骤与要点:阐明诗句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义;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主旨。公式:表意+深意+(手法)+感情主旨+评价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痛苦、孤独、烦闷、悲叹、恬淡、闲适、欢乐、喜悦、留念、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内容:思乡思亲、热爱大自然、怀才不遇、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官府厌恶战争、关心民间疾苦等六、评价观点态度型提问方式:有人认为本诗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哪种看法?答题步骤与要点:明确表明你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公式:观点+理由(表现手法、形象特征,主旨)七、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设问方式: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解题方法: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内容及思想感情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洗练、沉郁、委婉、平实、典雅、通俗、自然、清新、雄浑、优美、质朴、华丽、准确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等。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第四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教材分析】《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情分析】诗歌鉴赏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的题,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着重讲解此类题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指明一个方向,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炼字型和人物形象型题的解答方法3、情感目标:从诗歌鉴赏中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炼字”的相关知识、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二、考点把握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看来,诗词鉴赏题的设题范围呈“课内课外平分秋色”之势。题型多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与对佳句的赏析。三、答题技巧(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古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观点或态度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题目形式: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③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应对策略:(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2)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二)鉴赏语言特色诗词的语言具有精练性、生动性、准确性、形象性的特点。具体到某一首诗词,其语言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约、恬淡等。1、品味炼字型题目形式:①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②“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③“某”字能否改为“某”字?④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2、名句赏析型题目形式:①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②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③从某句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3、分析语言特色型题目形式: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时:①要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意象意境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题目形式:①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应对策略: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构思等。题目形式:①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②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③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4)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时:①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分析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四、习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传统式的教育,习惯性的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听,然而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导致他们厌恶这门学科。因此,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直接灌入知识,这样会大大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学习。第五篇: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3)20XX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二)教与学20XX-02-2409:49:46阅读483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20XX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二)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老章第二部分:娴熟解题方法一、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答题原则:【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空)。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四大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意境,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些感情的名称写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创设的情景)和这种修辞的好处。示例:(09全国I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解析】第一步,概括诗中描绘的画面特点。第二步,指出构成画面的意象,(有时需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题意需要决定着一步的取舍)。【答案】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分析】采用小口径切入。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意或不同意,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取舍。第一步,同意(或不同意)。第二步,根据诗句关键词分析为什么。【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事后的世态炎凉。20XX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1)(第一步)“网”在文中是网住的意思,作者运用比喻加联想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这春日的丝雨容易唤起人们对春光即逝的寂寞惆怅。(第三步)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第四步)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答案】(第一步总写)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第二步分析)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传出了一种空空寂无聊赖的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三、解题方法及步骤【一】意象、意境类(一)如何辨析诗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意象)是指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事件,关注环境。②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答案设计可以分以下几步:(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特点;(2)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示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提问1: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具体分析答案:(步骤一)诗中刻画了一个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步骤二)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渔翁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步骤三)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示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第一步总写)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第二步根据诗句具体分析)“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例3、点绛唇·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答案】(第一步总写)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二步分析)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有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即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人们也将这一类的诗歌称为咏物诗。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诗中琴的特点为“弦直”,棋的特点为“局方”。2、深入其里,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找到物与志的“契合点”。3、体悟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示例1:(09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光。帙,包书的布套。⑴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分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示例2:张渭《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迎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提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一)“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迎”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二)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示例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问:三首诗中蝉的形象有何不同?解析: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虞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李商隐的《蝉》则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很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诗中的景物形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例1:(09重庆卷)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⑵“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第一步总写)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第二步分析)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白鸟绿水黄花红叶,本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却“无个人瞧”,真让人感到一股彻骨的凄凉,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叹。(第三步总结)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二)、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达到的一种情境氛围。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图景;②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例1、(09全国卷II)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参考答案】⑴(4分)(第一步)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第二步)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第三步)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例2、(山东威海09高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菩萨蛮·宜兴作·苏庠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①千万重。荒陂垂斗柄②,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注】①岚:山林中之雾气。②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这首词作于作者客游宜兴时,写冬寒景象,而无愁惨之色,体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情怀,表达了作者不乐仕进、安于闲适的襟怀。(1)简要分析本首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参考答案】(总写)开篇两句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分析)以风、云、溪、谷的景物,从声、色、势、温等方面烘染出凄冷的气氛。三、四两句,写鸿雁伴随着西下的夕阳缓缓飞回栖居之地,落日映照下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此景给人以舒徐宁静的感受。(总结)词之上片,写出了风卷平野、寒凝大地的凄冷压抑意境,以寒流暗示了政坛的险恶,又从鸿雁寄寓了归心。寄寓了诗人矛盾的心理。(三)意象、意境类出题方式1、提问方式(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象(意境)图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或关系。2、答题步骤: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表达作者诗情。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2)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景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①一句简炼的话。②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特点就是萧瑟凄清。因此,意境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境”和谐的统一。(3)分析作者诗情。即根据这首诗情景氛围的特点,谈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诗确定作者诗情的倾向。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记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示例1:20XX年天津卷·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参考答案:(第一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第二步)营造了一种幽寂澄淡的意境,(第三步)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示例2:20XX年四川模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2)“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参考答案:(步骤一)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河水上涨,春潮奔涌而来。(步骤二)传神地勾画出了一幅奔腾、喧嚣、浩荡的意境。(2分)(步骤三)作者静观风雨春潮,(教人不禁将诗的意境与诗人经历的宦海沉浮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作者看风雨吹打,潮水起伏,表现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态。)(2分)示例3:(09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瞑色葭外,苍茫旅眺情。残云和雁断,新月带潮生。人到水中游,舟随树梢行。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①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⑵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案】景:⑵在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等,为目之所见;“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情:诗中借“舟行所见”之景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二】语言鉴赏类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设问方式及变体:(1)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某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联中哪个字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4)某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某字(某词)妙在何处?(6)简析“×”字在诗中的作用。(7)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8)第几联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9)诗歌开篇用一“×”字,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10)这首词上阙有一个字统摄了下阙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答题策略及要点:1)肯定好或者肯定哪一个更好,或答出是哪一个字。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本义和语境义。3)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出具体景象。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在结构上(主旨上)起什么作用)。例1:(09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4分)“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例2:(成都20XX高三诊断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离亭燕·张昪①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答:“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设问方式及变体:1)“×××××”蕴含了怎样的哲理?3)“×××××”被誉为千古佳句,妙在何处?4)“×××××”在本诗(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5)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6)某某句是什么意思?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③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示例1:(09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注]蔡家亲:表亲。(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参考答案】“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比的手法,以悲景写哀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头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苍老衰飒一样。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这两句,写尽了自己的悲凉凄苦,为后面的喜悦之情作了有力的烘托。示例2:(08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高蟾·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C#@T,Os#u(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设问方式及变体: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题策略及要点: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的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如有表现手法要指出)。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1: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语言持色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答案】: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步骤一)。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步骤二)。示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答:全诗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三】表达技巧类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的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类单列)。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营造的意境(答案要点三)。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设问方式及变体: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3)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4)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答题策略及要点: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表达技巧类题目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指出手法(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内容上和表达上)赏析表达方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赏析表现手法: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意境、情感、主旨)。【解题指导】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示例1:(09浙江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简析这首词的手法和情感。(4分)【答案分析】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段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此词语言明快,词意浅显,见解独到,情理相生,不失为一首好词。例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明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释运用)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析效果)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释运用)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析效果)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例3、(9广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答案】“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影”,溪水照彻人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是暗写“影”,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影。(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第一步)颔联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写得非常细致。(第二步)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微风初起,或水底游鱼微动,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小船划过时,能听到草丛传来的声音。(第三步)这两句,极写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表现了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宁静,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四】篇章结构(结构思路)类诗歌的脉搏,就是古典诗歌的文本结构,我们赏析和品味作品时,并不是在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而是集中精力于文学作品本身,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结构、形象、思想、感情等要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形式、结构的赏析才有可能窥其堂奥。那么,我们怎样紧紧扣住诗歌的脉搏呢?(一)抓住起"句。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开门见山的"起"式示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这就是开门见山的起"例。含蓄蕴藉、怨而不怒的诗教,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例:《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蔬菜供应与物流合同3篇
- 2024年家族遗产分配标准化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软件开发项目收尾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食堂聘用合同责任2篇
- 2024年度云南咖啡豆种植及收购合同2篇
- 2024年度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合同3篇
- 2024年应季水果批发买卖协议模版版B版
- 2024定制版煤炭买卖协议模板版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及股东权益变动合同2篇
- 2024年度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与监理承包合同3篇
- 家长会课件:高三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高中出国成绩单模版(中英文)
- 《严以律已+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教育》
- 小学生主题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共35张PPT)
- 中国肿瘤流行病学数据ppt
-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
- 船舶静力学题库
-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模拟试题选择题共十套附答案
- 波峰焊实验设计分析报告
- 石阡县年产30万吨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建设项目(取水工程变更)环评报告
- 山东济宁旅游PPT介绍济宁幻灯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